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五章 珠江史前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



  第一节 多民族社会的形成

  人类社会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其社会形态还处于一种原始状态。一直到旧石器时代晚期,这种原始群的社会结构变化仍不大。而人类的演化经历过能人、直立人(早期直立人、晚期直立人)、智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等阶段,直到晚期智人(距今十几万年前)晚期阶段(距今几万年前)才完成了人类体质形态上的进化,在人类历史的中石器时代(距今2万年前至8千年前),才把目前世界上四大人亚种(黑、白、黄、棕)确定下来,再由他们进一步分化成当今世界社会上这么多个不同的民族。

  在中国境内,迄今为止已经统计出来的共有56个兄弟民族,广泛地分布在我国跨越的三个不同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内。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生活方式。

  在这人类进化的近四百万年中,尽管世界上的人类学者至今仍未能最后确定当今世界上人类是从哪里来的?有些认为是起源于非洲(东非);有些认为是起源于南亚;也有些认为是起源于不止一个地方,是多元的。我们认为,不管从哪里起源,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全世界的人类来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因为我们同是一个种,不是不同种,从生物学角度来讲,四大人亚种之间结合以后能生出健康的后代,所以证明是同一个种。特征和肤色不同是生态环境不同所造成的。并不意味着别的东西。

  另外一点应该加以肯定,当今世界上的所有民族,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来讲,没有一个民族完全是纯的,在染色体(DNA)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交流,可以说都是一个大家庭中的兄弟姐妹。从古到今有一些统治者往往想从种族的角度来制造纠纷,挑起民族间的矛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在我国,从前几章节的论述中可以清楚地知道,目前可以在丰富的化石信息的基础上,不仅更有信心地认识我国人类进化的连续性,而且还能认识到我国古人类与境外有少量的基因交流,1998年提出的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进化说”,为东亚现代人与白种人、黑种人之间的差异远小于旧大陆东部和西部不同地区大约同时代的古人类之间差异的现象,找到了比“直生论”更加合理的解释。〔1〕近年更促使我们思考,我国人类进化的连续性不呈简单的阶梯状,更可能呈网络状,基因交流更可能是双向的而不是只从境外流向中国(吴新智,2008)。

  讲到珠江流域地区,包括整个岭南地区,在上述有关的章节中已经明确地指出,不管人类起源来自非洲或南亚,珠江流域,都是人类摇篮地向东亚、东南亚、东北亚以至北亚(特别是中更新世以来)地区辐射的中转站和桥梁地带,早期智人马坝人和晚期智人柳江人化石的发现就是一个有力证明,特别是经分子生物学DNA的研究结果,证明大约距今4万年前,在广东一带形成了古越族先民的起源中心,然后按三个不同方向:东北方向(沿东江及东海走廊)、西北方向(沿北江经潇贺古道)、东南方向(沿西江和眉公河)辐射到江浙一带,再往西经江西、湖南到达汉水流域,西北方向经潇贺古道到湘西过四川到西北,南面通过中印半岛到达澳大利亚,这几批古越族的先民在辐射过程中,到达新的地区后,在与当地土著居民的不断交流过程中形成了当今生活在这片地方的各个民族。甚至有学者认为根据我国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黄河下游、汉水流域的人类头骨特征与华南地区(具体指古越族)的人类头骨特征对比研究,证明由南向北迁徙,到达并繁衍于黄河流域,以至整个华北,并在新石器时代时期,和北亚的先民相遇、混杂交流,形成我国古代的华夏、东夷等民族。华夏和东夷等民族往东北亚辐射,就成了当今东北亚各兄弟民族的先民了。因此,这些学者认为,我国的人种起源于南方(黄象洪,1988年)。

  经这么一说,各位读者就会明白,珠江流域的人类在组建我国社会的历史过程中,在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如此之大。其他地区是无法与之比喻的。

  第二节 生产力和生产类型

  人类社会形态和生产类型是相互适应的,而生产力和生产类型又有十分密切的关联。长久以来,人类社会几百万年来都处于原始群的状态,与此相适应的生产类型就是采集和狩猎,原始群的社会结构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首当其冲的是人类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生活状态,这个关键的原因造成那个时代人口的增加是极为缓慢的,而殀折率极高。这点在现代民族志的材料中不难找到佐证。世界上有名的南非布须曼人的人口增长就是一典型例子。因为布须曼人只有定居以后,人口才开始有较大的增长。未定居的布须曼人有70%~80%的食物是靠妇女采集的。每个妇女除老人外,每周要三次来回5~20公里的路程,去寻找野果、块根和坚果,背着孩子还得扛7~15公斤的东西,加上在哺乳期,每天还得消耗1000卡能量制造乳汁。在这样的营养条件下,脂肪贮存消耗特大,哺乳期又大多停经,排卵不正常,所以受孕率低,妇女一般在生育后要隔三五年才能再次怀孕。劳动负担过重的妇女,保胎率也相对低,这样一来,使布须曼人口的增长一直处于缓慢状态。定居以后,情况大为改善,妇女的负担减轻了,能量消耗也降低了,月经正常,受孕率提高,人口的增长有较快的提高。未定居时,群体之间难于实行族外婚,只有在定居后才能实行族外婚,排除近亲繁殖的坏处,殀折率下降,出生率大大提高。所以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末及中石器时代开始的半定居和定居生活,开始改变过去那种增长缓慢的状态,使人口逐渐增长起来。社会形态就逐渐由原始群变化为氏族社会。〔2〕

  在定居逐渐成为传统的情况下,人们的活动范围相对缩小,利用某一生态环境的时间大大加长,为瞭解决当地快速增长的人口食物来源,就要更广泛深入地开发本地区的食物资源。但是,各类的自然资源的可扩充性是不一样的,有些野生动、植物,在人类利用到一定程度之后,在一定条件下,就不能再增加其数量了,例如在某一部落居住地周围的野生植物可能被采集的果实或种子。在自然状态下,这些野生植物所结的果实产量不会有太多的增长,甚至遇到不好的年头,其产量很自然地减少。就算不减少,随着人口的增加它也会因扩充利用而相对减少。只有在人类的照看下,纔可以再增加其产量。提高其生产力,因此,在人口的压力下,人们为瞭解决食物问题,有必要改进获得野生食物的季节性,增加对特定资源的专业利用,同时也要改善某些野生动、植物的生活条件,加以人为驯化,使其逐渐走上被栽培的道路。这种办法在现代的农业栽培上也常被利用,为了早日收获更多的种子,缩短某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不少农业育种家跑到海南岛去育种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在这一阶段里,有些群体着重加强采集的捕捞,而有的则着重技术改进和动、植物的遗传选择,从而最终走上了农业经济和家畜饲养的道路。完成这一过程所需的时间各地不一,一般都在中石器时代晚期或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这方面在华南地区特别是在珠江流域地区的反映是比较清楚的。也就是说,由于华南地区纬度低,环境复杂,动植物资源丰富,人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末和中石器时代早期已开始广泛地开发龢利用各种动、植物资源,形成广谱的狩猎采集经济,这种经济形式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界动、植物的认识龢利用,同时人们开始定居下来,人口开始增加,产生了原始农业。最初时,进行的不是稻作农业,而是种植块茎植物的园圃式农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采集、渔猎的经济占很大的优势,只有发展到新石器时代早期才逐渐变成农业经济占优势。

  人口的增加,不仅产生人口压力,导致原始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的产生和制陶业的诞生,由于人口不断的增加,也引起群体的分化,逐渐出现村落,形成氏族部落,形成了新的社会形态。

  总之,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末和中石器时代一直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整个进程中,在摸索种植、饲养的实践过程中,人的认识逐渐深化,从瞭解植物本身到了解它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慢慢地获得了粗浅的经验性的土埌知识、节候知识、耕作知识和饲养知识等。经过长期的集中采集和稼樯劳动,也摸索到与改进工具相联系的一些力学知识。这些经验知识的积累,促进了农业技术及一些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技术(如制陶术)从无到有并逐步发展,使原始农业逐渐发展成真正的农业生产。这就是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类型改变的具体表现,与此同时,人类才开始有了比较可靠的生活保障,逐渐地彻底地定居下来,并迅速地得以发展,生产类型发展的同时,氏族部落也较快地发达起来,母系氏族公社得到繁荣并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发展。

  第三节 社会形态与文化、科学、艺术和宗教意识

  农业产生后,生产力不断得到提高。随着种植业、饲养业的诞生和发展,由于物质较前丰富和生产、发展的需要,生产技术的提高,因而促使原始手工业(制陶业和各种工艺品加工业)和商品交换的产生、发展和原始城镇的出现。而且因为生产力的提高而出现了剩余产品,出现贫富之分,引起了阶级的分化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化,结果导致社会分工的日益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为社会形态的进一步进化开辟了道路。这些过程中还为科学的发生、发展奠定了基础。因为,在吃饭问题还没有解决时,是不会饿着肚子从事科学活动的。由于农业产生后引起了手工业、商业等其他行业的产生和发展,还有原始宗教的产生。人们的活动、交往愈来愈多。需要记録的事情也相应增多,于是文字的创造便提上日程。而文字又是发展科学知识所必需的工具。人类从事农业、畜牧业生产,比起从事采集狩猎、捕捞和渔猎要复杂得多,是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在此实践过程中,人类对作物、家畜、家禽及其生长规律的认识,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对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因果的认识都不断深化,从而锻炼、提高了人的思维能力,这对科学诞生和发展,以及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力。而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科学应运而生。所以恩格斯指出:“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上述的社会形态变化是在新石器时代逐渐完成的,但它们发展的基础,始于整个人类进化过程的积累,特别是到了中石器时代,人类的定居和原始农业及家畜饲养的萌芽,为上述种种诞生和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到了新石器时代更加全面地得以发展,不仅在社会形态上完成了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转变,同时为进入封建社会作好了准备,在经济类型上已逐渐地由摄取性经济转向生产性经济。

  第四节 小结

  在石器时代这漫长的几百万年长河中,珠江流域自有人类出现约为200多万年算起,其文化一直都很兴旺,而且在造就现代的中国人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加上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都很优越,所以社会形态的变迁,生产类型的转变,农业的起源、家畜饲养的起源,原始宗教和艺术的起源,原始制陶业的开始,民族的分化都走在全国其他地区的前面。这种优势一直保持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但在转入朝代社会后,则变得有些滞后,特别与中原地区、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相比,其发展速度大不如他们。究其原因暂时还是不很清楚。

  有学者认为,由于珠江流域的岭南地区乃至华南地区,都处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湿润气候中,这种气候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为采集(包括水边采集)、狩猎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广阔茂密的森林,也限制了农业的开发。这种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制约,就必然影响到经济形态的发展,特别是当时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更不可能从根本上克服自然界在生产发展上的各项障碍,这就是这一带地区为什么会较长期地保留原始经济形态的基本原因(安志敏,1982)。另外,从各遗址中出土的石器工具来看,认为这些工具不足以克服原始森林给农业起源带来的障碍。

  以上理由,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一面。合理的一面是指在这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于气候条件好,使自然资源丰富,原始森林生长好,比较严密,不易用简单的石器工具所开辟得了,这点似乎讲得通。另外,由于自然资源丰富,能保证古人类日常生活的维持,使他们马上行动起来,想办法改变眼前困难境遇的迫切感不那么大,这也是造成滞后的另一原因。但整个岭南地区,除了森林,山区还有丘陵和广阔的谷地、三角洲平原地区。这些地区要开发起来相对容易得多,更有一点是不容大家忽视的,正因为这片地方自然资源丰富,原始居民可以在不用饿着肚子来从事一些农业栽培试验,饲养家畜试验,由于有条件允许他们反复试验,所以他们就能比别的地区同期先民取得成功的机会高,成功的早和快。不然上述的农业起源,家畜饲养起源,原始宗教和艺术起源,原始制陶业的开始,种族分化的确定等等方面,都能发展得如此之快?至于后来发生的滞后除了上述的原因外,肯定还有别的原因,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但珠江文化在史前时期,对光辉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巨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更不能用一个简单的“蛮”字所代替。

  注释:

  〔1〕 吴新智:《曲江文物考古五十年序一》,1~2页,香港,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8。

  〔2〕 张镇洪、邱立诚着:《人类历史转折点——论中国中石器时代》,139~144页,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