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癞蛤蟆都不如的国家地震局



  2008-5-12 19:27:43

  今天下午2点28分,四川地区发生7.8级大地震!震中是距成都市92公里远的汶川县。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地震波及范围甚广。除四川省外,重庆、陕西、云南、贵州、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山西、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南、湖北、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几乎半个中国都发生了3到5级的地震。灾情之惨,情势之危,连胡锦涛都立即下令成都军区紧急出动,温家宝第一时间飞赴现场。

  然而,我们专门从事地震监测预报的国家地震局,此前却没有任何反应(如果它有基本“反应”,及时发出警报,将可拯救出多少生命)!这可以由今天白纸黑字的报纸以资证明。

  “地震局不如癞蛤蟆”。震后不到一小时,这句话立刻在网上风行。为什么要用癞蛤蟆来比?原来,确有其事,并非骂人。前天(5月10日),江苏泰州市街头突然涌来上万只蟾蜍。四川绵竹(距汶川不足100公里)也出现了数十万蟾蜍浩浩荡荡在公路上行走的奇观。一般来说,经过多年的科普宣传,动物一旦出现反常举动,人们都知道将预示着近期会有地理灾害或异常气象发生。可为什么一个拥有最先进设备和技术人才的国家地震局,对天地异常迹象竟不如癞蛤蟆敏感?更令人不解的是,这样一条极具价值的新闻,为什么就没有一家大报、日报的老总敢发、甚至放到一版见报呢?

  有道是“尺短寸长”。国家地震局震前无能并不等于震后无戏。知道这一次反差太大了要坏事,弄不好还有人掉乌纱(刚发生的胶铁事故有责官员处理之快,已如惊弓之鸟),索性以戴罪立功的心态紧急成立180人小组。与此同时,各种本来属于常规发布的监测数据,此时也变得殷勤许多(地震都已发生了,灾难都已造成了,还有个屁用),连新闻发言人也罕见地第一时间出来回应记者。而所做这一切之反常,无非是想挽回形象,保住官位。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