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鱼成片死亡,水质却正常?



  2008-9-10 16:41:17

  提倡诚信社会,说明诚信危机。突然醒悟:现实中只有关系到两样东西时,怎么都骗不了人,也没办法不诚信。那就是生命和财产。只要危及到生存,反应都是真实的,比如环境和生命;只要涉及到财产,行为没有虚假的,比如投资和消费。除了这两样,其他都可以说谎。因为谎言只有在抛开生命财产之外才更容易成立。

  “流溪河浮现连片死鱼”(见《南方都市报》9月10日A14)。早上还说“原因不明”,下午晚报已宣布“事发河段水质正常”。流溪河不是青藏高原戈壁滩上的一条河,而是蜿蜒在广州市辖内白云、从化、花都区的母亲河!现在母亲河河面发现成片死鱼,这条河的水质必然受到最大质疑。一旦成为事实,这座城市刚评上的“卫模”就会标志性倒塌。也许正因为事关重大,环保监测部门以出乎寻常的速度做出反应(监测事发河段水质数据,排查周围20公里工业企业)。结论:相关河段水质监测结果正常,未发现有企业违法排污。

  这就奇了!按照上述生死存亡是不太可能作假的“原理”,鱼和环保监测,二者中肯定有一个是假的,那么是谁呢?现在鱼已经死了,不可能有假,由此判断说谎者必定是活着的那个。换个角度,我们国家制定的各种监测数据,其标准严重滞后于已变化了的环境!变化之快(人为政策道致)已到了肉体难以忍受的程度,而我们由专家学者订的标准还停留在“舒适”的刻度。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一年300天雾霾,数据却报出300天空气优良?反差也太大了。现在河里的鱼都集体暴毙了,水质却宣布“正常”?连六七岁的小男孩都知道,鱼死了,肯定跟水有关,不会想到还有其他什么原因。国家政府部门为什么就不能诚实些呢?

  河水是流动的。即使事后监测为“正常”,也并不代表鱼群大量死亡前和死亡时的河水水质没有问题。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