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经略大中华才是解开台湾集体焦虑的药方

  六问联合报之六

  前面几篇对联合报社论的质疑,大致从理论与实践面指出了「一中各表」的种种问题,而在这系列的讨论最后,我们也想从心理的层面指出,其实无论是刚性台独、柔性台独、偏安独台,或者是「一中各表」这种所谓「维持现状」派的主张,它们之所以会在台湾社会流行,其实只是反映了目前弥漫在我们社会中的集体焦虑感而已。而它们的共同问题是,从这样的焦虑感出发,都只能产生某种自我中心式的逻辑,这种逻辑也许可以让自己的自我感觉良好,却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甚至当挫折来临时,往往只会益增焦虑。

  台湾社会的集体焦虑,其来源当然只是因为必须面对正在日益崛起的大陆。当两岸的物质实力越来越不成比例时,我们一方面看到了大陆越来越高的自信,以及「硬的更硬、软的更软」的姿态。而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某种「孤儿」的心态在台湾社会中潜在滋长,并发展成为我们集体「以躲避为能事」的行为模式。

  台湾有着某种孤儿的意识,其来源当然并非始于今日,吴浊流的「亚细亚的孤儿」早已经描绘出了它的早期风貌。二战之后,在冷战的格局下,台湾更长期成为美国卵翼下的一个不能有声音的养女,这当然更增添了这块土地上人民的无力感。我们把自己的安全寄托在美国的《台湾关系法》这个国内法上,我们长久以来始终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遂使我们敏感而多疑,渴望别人的重视,而又很难信任别人的善意,于是在无助的悲情中,一旦稍能有自己的空间,便格外要求确立自己独立的身分,即使冒着孤立自己也在所不惜。从而,这种独立身分的追求往往只是螟蛉子之焦虑的外显符号而已。

  当集体焦虑成为了台湾人民的无形枷锁时,当台湾逐渐失去在面对大陆发展时的自信时,人民选择不是冷漠就是犬儒,不是无助就是自大,不是闪躲就是逃离,并逐渐失去面对问题的勇气与进取。

  然而不幸的是,以各种追求独立身分的方式来解除焦虑的努力,对台湾现实的时空而言,根本就是缘木求鱼的事,这既包括了台独,也包括了想要让中华民国以独立主权国家的身分出现的「一中各表」在内。这也是我们觉得联合报的系列社论最没看清楚的地方。换言之,如果上述的集体焦虑乃是事实,那么现在台湾社会所提出的解决焦虑的「主流」办法,偏安或台独,恐怕就都不可能是有用的药方。然则我们要问的是,真正有用的药方在哪里?

  如果大家都还记得的话,三四十年前,台湾那段最风雨飘摇的岁月,我们在国际政治上的难题其实尤胜于今日,可是当时台湾一群可敬的企业家们,以一只手提箱就踏遍了世界,他们没有嚷嚷要独立,可是他们胼手胝足地争到了市场,也争到了自信与尊敬。在那段岁月中,我们没有焦虑吗?而我们又是怎么走过焦虑的?这段故事是不是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呢?

  当年台湾打落牙齿和血吞,我们信奉的是经济实力就是台湾继续活下去的本钱,我们不争虚名,结果二十年后台湾既有实也有名。当时我们用希望来取代焦虑,用进取来替换逃避,今天我们为什么不能也如此?

  在我们看来,「一中三宪」就是一种台湾大战略的基石,我们不争那些不可能要得到的东西,如果一中原则某种意义上是个紧箍咒,那就接受它,并将其转化为我们的金箍棒。接受「一中」,不表示我们必然接受大陆为中央,台湾为地方,而是要求大陆和我们一起重新戴起一顶叫做「整个中国」的帽子。我们承认两岸在物质性权力有不对称的情形,但是我们就有理由来要求,在两岸政治定位上,以「平等的宪政秩序主体」之身分出现。如果我们可以保住我们的宪政完整性,试问我们的「里子」会有损失吗?

  在此一基石上,台湾也才能真正在和平的基础上,来思考我们更大的战略布局。对这布局,我们的想法乃是如此:由于两岸有形的对比差距太大了,所以台湾不能化整为零地进入大陆,也不能「只经不政」的与大陆交往,因为这样只会让台湾的力量逐渐弱化,未来的筹码逐渐消失。

  我们主张以「两岸统合」方式与大陆共同推动和平发展。「两岸统合」的意涵在于我们希望两岸能以欧盟的统合经验为师,与欧洲统合由各自主权独立国家为基础开始统合不同,两岸是在整个中国的架构内开始统合。两岸在各个不同的领域里,由双方以平等的方式成立各种「共同体」,透过这样的机制学习协调共处,以制度的方式增进认同,同时也藉此一机制确保台湾不致于被消化掉。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相信台湾在软实力上所拥有的优势,这一优势更能够藉助共同体的运作过程,而发挥台湾的力量,以引导整个中国的发展。而这不才真正是联合报所说,让中华民国回归辛亥革命精神,以建设新中国的意思吗?

  「参与才有机会、参与才有发言权」!台湾以弹丸之地,如果总想着关起门来孤芳自赏,那不过是自断生路;如果想要逃离地缘政治与经济更是自取灭亡,这道理联合报当然知之甚详。

  我们期待的是,联合报是否真能再仔细想想,其实不只是台独是想关起门来孤芳自赏而已,「一中各表」事实上也是种偏安式的顾影自怜,其结果仍是在自断台湾的生路。我们当然更期待联合报能好好考虑我们的想法,以「一中三宪,两岸统合」勇敢地走进大陆去,只有进去才有机会,也只有勇敢走进中国大陆,才有可能真正终结因大陆而生的焦虑。只有进取式的经略大陆,才能够得到大陆人民的支持与尊敬。

  我们都曾经陪着联合报一起成长,也曾经为联合报的社论而激赏与感动,但是在今天,我们必须要指出,联合报的思路只会带给台湾更多的茫然,不会减少一丝偏安后更深层的焦虑。我们期待台湾有个真正的大战略:唯有敢于「经略大中华」,台湾才可能有真正的明天!

  谨以总共六篇文章,提出我们的看法,就教联合报、马政府与社会大德先进!

  原文刊载于《旺报》民国99(2010)年1月24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