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凤岗客侨文化管见二题

  一、凤岗客侨——客家之桥

  黄伟宗教授提出“客侨文化”的概念,对凤岗文化作了准确的定位。客侨者,客家之桥也。为什么这么说?

  先从东莞的民系说起。广东有三大民系:广府民系、潮汕民系和客家民系。这三大民系的源头都是中原的汉人。在不同的历史年代、尤其是中原动乱时期,如东晋南北朝时期、唐朝末年、宋元之交、明清之交等时期,中原汉人被迫离开家园南迁,由黄河流域进入长江流域再到达珠江流域。由于南迁路线不同,于是形成不同的民系。广府民系最初是从湘江进入桂江入粤。这得益于秦始皇时代开挖的灵渠。灵渠也名“湘桂运河”,沟通湘漓两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联系起来,故秦汉之后中原地区和岭南的交通多取道于此。所以早期进入岭南(包括广东、广西)的中原移民就走这条路线。要从粤西(古代指广西)进入粤东(古代指广东)必须经由广信(现梧州、封开),沿西江到达珠江三角洲。这是广府人入粤的最早路线。广信可能是广东开发最早的地区,因此广东历史上第一个状元(莫宣卿)就出在封开。有专家说,广府话(即白话)就发源在广信,现在西江流域老百姓还是讲白话。到了唐朝,曲江出了有名的宰相张九龄,他请旨开辟大庾岭的梅关古道,使之成为中原通往岭南的更便捷的通道,从此经由梅关古道进入岭南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先在南雄的珠玑巷暂时居留,然后再沿浈水、北江南下,到达珠江三角洲,最终落脚在南(南海)、番(番禺)、顺(顺德)、东(东莞)、香(香山,即中山)、新(新会)等县。这六个县成为南宋以后中原移民的集中地,是广府人最典型的聚居区,也是广府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著名人物,如罗亨信(东莞)、陈献章(新会)、屈大均(番禺)、康有为(南海)、梁启超(新会)等。珠玑巷也就成为珠三角广府人朝宗的圣地,而广府人入粤的初始之地广信反而声名不彰。

  潮汕民系,也是汉族的支系,由闽入粤,分布于潮汕地区、雷州半岛和海南部分地区,讲潮汕方言。在东莞历史上有少量的潮汕人落籍,但是未发现潮汕民系聚居的村落。

  客家民系也是汉族的支系,“客家”有“客而家焉”之意。客家人讲客家话,他们南下相传始于西晋末年永嘉南渡,以后在唐末和南宋末年南渡的人增加,主要聚居于闽西、赣南和粤东、粤北等地。进入东莞稍晚,主要聚居于樟木头、凤岗、清溪等镇及大岭山部分地方。以下列几个族群为例:

  1. 樟木头官仓蔡姓族群,是经由福建粤东西迁而来的例证。蔡姓的始祖是周武王的弟弟叔度,蔡姓发源于姬姓。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吊民伐罪,灭殷商,都镐京,封诸侯,其弟叔鲜与叔度分封于管、蔡。叔度即蔡姓之始祖,子孙乃以国为姓,至今三千年,其子孙后代流布四方。唐末黄巢农民起义,中原动乱,官仓蔡姓的祖宗南迁福建,后又迁到广东梅州,到明末清初,再迁到东莞樟木头官仓定居至今。〔1〕

  2. 凤岗油甘埔张、江、阮三姓同村,谱写了一段客家人同心协力共同开发的佳话。其中张姓最先到达油甘埔。其先祖自福建上杭县迁至广东兴宁、五华两县,起脉为一世祖。传至61世孙张仕璘再迁塘沥凤凰开基。其长子朝秀和幼子朝良,看到油甘埔这一片处女地,生长许多油甘籽树,靠山近河有发展前景,于是开垦定居,故名为油甘埔村。油甘埔张姓人以朝秀、朝良为立村一世祖,传至今13世,大约300多年。故油甘埔立村约在清朝初期。

  江姓先祖原居福建汀州,后移居福建上杭,十九世祖江复东从广东长乐(今五华县)移居东莞塘沥乡。被认为油甘埔江氏一世祖的是江复东之孙江华庆,于清朝雍正中期被油甘埔村张氏族人邀请到油甘发展,传至今12世。

  阮姓始祖居福建上杭县竹岭村,第九世祖绍祯的长子云华,人称阮大佬,因武艺高强,被油甘埔张姓族人邀请入居,在村里教青年练习武功,并许配仕璘的一个孙女为妻。云华曾参加清政府组织的武术比赛,获得奬匾。其后裔有一部分去了越南和南洋群岛等地谋生,其孙阮云鹏在越南因建开合大桥,被安南王封为“邦长”,获赏逢官高一级的特权杖一根。后回乡做了较多公益事业,被宣统皇帝诰封“资政大夫”。阮氏以阮云华为立村一世。〔2〕

  3. 凤岗黄洞村郑氏,是清朝初期应清政府招耕政策而来此定居开垦的例证,属于南海卫军籍。据黄洞村《郑氏族谱》记载:“明末清初,郑大良、郑大用、郑大琼、郑大宪由龙岗坪地移居凤岗黄洞。”这四个人被称为黄洞村郑氏的开业始祖。

  由上述资料可见,客家人发源于中原,晋以后中原动乱族群南迁,逐渐经由福建、江西等省而进入广东,又再从梅州、兴宁等县进入东莞。在漫长的迁移过程中,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底色、同时富有客家色彩的客家文化,以及以中原汉族语言为源头、融合流迁过程各地语言为特色的客家话。客家人作为汉族的一个民系,可谓历万劫而不灭,具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团结奋斗的禀赋。

  凤岗客家人普遍迁入时间较晚,多在明末清初时期。由于先来为主、迟来为客,当时东莞的埔田和水乡等平坦、肥沃的土地已有“本地人”即广府人在耕种生活,没有他们插足之地,因此他们只能选择山区里比较平坦、有水源的地方定居下来,聚族而居,或团结几个姓氏共同居住,以增强力量。

  凤岗客家人并不因为定居凤岗就停止了移民的步伐,他们还要向海外发展。清朝中期以后,政治更加腐败,经济愈形凋敝,而与此同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进入工业化时期,并开始一个到处殖民开垦的时代。凤岗客家人为了寻求生存和发展,从清嘉庆年间开始,走出国门,到南洋、到欧美,形成走向世界的一支大军。初时以“契约华工”为多,迄今在世界36个国家或地区有凤岗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3万1千多人,是该镇现有户籍人口的2倍。在这3万多人的海外华侨、港澳同胞中,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如上述油甘埔村的阮云鹏,凤岗历史博物馆陈列的侨界知名人士有张友权、邓焜、罗贵冲、赖云英等。他们是侨界领袖、客家精英,共同特点是事业有成、热爱祖国、热心公益事业。由此看来,凤岗实际上已成为一座桥,是客家人通往世界各地的桥。客家人通过这座桥,先到外国打工,接着定居创业,事业有成之后不忘祖国,回到家乡建房屋、筑碉楼、办公益,反哺家乡。同时他们又带来外国的先进文化和技术,促进了当地的发展和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座桥是客家人走向世界的桥,又是外国先进文化走进中国的桥。

  二、凤岗排屋楼与客家土楼、开平碉楼的异同

  凤岗排屋楼包括客家排屋和碉楼,它与客家土楼和开平碉楼同中有异,值得在比较研究中开掘其丰厚的文化内涵。

  客家人的典型民居是客家土楼。客家土楼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大型住宅。以分布在闽西南的龙岩、永定、南靖、诏安一带最为典型。土楼外墙厚而高,外窗高而小,有较强的防御功能。平面布局分大型院落式和方形或圆形环楼两种。大型土楼房间多达300余间,足够一个大家族的居住。

  开平碉楼分布在广东省开平市,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根据现存实证,开平碉楼最迟在明代后期(16世纪)已经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成为体现华侨文化、社会生态与传统文化的独具特色的建筑群。自明朝以来,开平因地处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之间,为“四不管”之地,土匪猖獗,社会治安混乱;加上河流多,每遇台风暴雨,洪涝灾害频发,当地民众被迫在村中修建碉楼以求自保。 清末民初时期,美国、加拿大等国实施排华政策,海外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开平华侨只能将传宗接代的愿望寄托在家乡。他们把建房、买田、娶亲看作在外拼搏的最高人生目标,不断将自己积蓄的血汗钱寄回开平,从而为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建设提供了充实的经济基础。在匪风炽盛的日子里,为防贼患,开平的父老乡亲和华侨们纷纷集资在村中兴建碉楼。中西合璧的碉楼在这一时期大量兴建。 

  开平碉楼为多层建筑,墙体比普通的民居厚实坚固,窗户比民居开口小,都有铁栅和窗扇,外设铁板窗门,墙上开设有射击孔,具有反击功能。 开平碉楼的上部造型最具表现力,着力运用外国建筑中的穹顶、山花、柱式等建筑元素,形成了千楼千面的建筑式样。根据上部造型,可以将开平碉楼分为柱廊式、平台式、退台式、悬挑式、城堡式和混合式等多种式样。这些不同的建筑造型反映着楼主人的经济实力、审美情趣和受外来建筑文化影响的程度,是开平碉楼最引人入胜的地方。

  凤岗的客家排屋楼是客家排屋和客家碉楼的有机结合,和客家土楼和开平碉楼有共同之处,又有明显的区别。

  先说凤岗客家排屋,其特点是房屋规划严整,横成排、纵成列,周围形成一个闭合和独立的空间,只有一个大门出入。以黄洞村新围场为例,该排屋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依山势建成前高后低的四排,每排由四座大小、式样完全一样的房屋组成,东西长150米,前后纵深50米。排与排、座与座之间以2.8米宽的笔直巷道贯穿起来,形成三纵三横的井字形交通网络布局,形同军营。房屋建造就地取材,墙体用沙、石、土和糯米饭、黄糖充分搅和,用夹板夹紧夯实,非常坚固,丝毫不亚于钢筋水泥建筑。门窗少而小,还安装铁栏、罩上铁网。大门有两层,也坚不可摧。〔3〕

  把凤岗客家排屋和客家土楼相比较,其相似之处是:(1)都是客家人家族聚居的建筑。(2)有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空间,建造坚固,有鲜明的防御性。这是客家人在南迁过程历经劫难,在定居的地方不但要应对自然灾害的挑战,还要防备民系间的争斗和兵匪盗贼的抢掠,形成很强的防范意识、凝聚意识的反映。(3)建筑讲究风水文化,注意传承传统文化。风水文化体现在房屋的座向、结构等方面。传统文化体现在布局严整、雕梁画栋、楹联雕塑等方面。

  凤岗客家排屋和客家土楼相比较也有不同的地方,主要是:(1)凤岗客家排屋吸收了岭南民居建筑的一些特点,适应岭南地区的气候,房屋不高,建筑坚固,不怕台风暴雨袭击。(2)凤岗客家排屋虽然也相对闭合,但开放度比土楼大一些,关起大门自成一个独立空间,开启大门也可融进当地社会。

  凤岗碉楼建造于清末民初,根据有关记载,最早建成的天堂围村“忠义堂楼”始建于1898年,最晚建成的油甘埔村“来进楼”建于1935年。碉楼地点一般选择在民居入口处或地形有利处,并与住房相连。碉楼有厚实的墙壁和大门,每层设有观察和射击孔,楼顶堆放可供投掷的石块,底层设有饮用和消防的水池,俨然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城堡。在凤岗客家排屋中矗立一座座高耸的碉楼,俨然是一个个威严的哨兵。凤岗至今保存完好的碉楼有120多座。〔4〕排屋和碉楼结合在一块,叫做排屋楼,形成凤岗客家民居的特有风格,是客侨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凤岗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

  凤岗碉楼与开平碉楼有何异同?

  两者相同之处有:(1)凤岗碉楼与开平碉楼多数是华侨回乡建造的产物,是华侨文化遗产。以油甘埔村现有19座碉楼为例,其建楼主人来自牙买加华侨的有10座,来自马来西亚华侨的有2座,来自苏里南华侨的有1座,来自美国华侨的有1座,来自大溪地华侨的有1座。总计由华侨兴建的共有15座,占80%以上。另外4座是由宗族公共出资兴建的,其中仍有华侨的捐资。〔5〕(2)两者建造的背景和功能相似。清末民初时期是凤岗和开平华侨纷纷回乡建造碉楼的时期,这个时期正是国内政治动荡、民生凋敝、盗贼蜂起的时期,华侨在国内的家属安全受到威胁,而在国外的华侨这时候已经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所以纷纷携资、甚至从国外运回“红毛泥”(即水泥)等建筑材料,回乡建造碉楼,其功能主要是防备匪盗,既可住人,又可避难,兼有守更放哨、扺御敌人的作用。(3)在建造风格方面也有相通之处,就是体现中西文化的交融。在开平的碉楼建筑中,汇集了外国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柱式、拱券和穹窿,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尖拱和伊斯兰风格拱券、欧洲城堡构件、葡式建筑中的骑楼、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等在开平随处可见。凤岗的许多碉楼也有相似之处,一方面,这些碉楼通过命名、装饰,体现客家人“耕读为本”和“孝悌”、“仁爱”等儒家思想;另一方面,又引进外国建筑和装饰风格,如黄洞村的观合楼,在高耸的中国式碉楼上,装饰有表现西方文化的各种雕塑、西式的圆穹和楼顶的“皇冠”,成为一座中西文化合璧的建筑杰作。这些中西文化合璧的碉楼群,是华侨主动接受西方建筑艺术并与本土建筑艺术融合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他们面对外国先进文化的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

  凤岗碉楼与开平碉楼也有不同。开平碉楼是广府民系华侨的产物,矗立于乡村和旷野之中,不与房屋相连,是相对独立的建筑。凤岗碉楼是客家华侨回乡建造的,和客家排屋连接在一起,外部相连,内部相通,是排屋的一部分,体现的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居住文化。总之,排屋楼,作为客侨文化的杰作和符号,特点鲜明,内涵深厚,经历时代风云而弥足珍贵。

  注释:

  〔1〕见樟木头官仓蔡姓族谱。

  〔2〕以上资料据《油甘埔村志》,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出版。

  〔3〕内容参考郑官昌文章:《黄洞客家排屋》,复印件。

  〔4〕〔5〕内容参考冯琼辉文章:《品味凤岗碉楼文化》,载凤岗镇委宣传办编《凤岗碉楼》一书。

  (林举英:中共东莞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教授,《东莞党校学报》主编)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