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客侨文化如何在海外传承

  当今,“客侨文化”既然已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学概念提出来,当地政府应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尽可能挖掘本土固有的客家文化,使之与侨文化完美结合,更要引领这种文化“走出去”,与国际社会接轨,其生命力才会不断增强。

  地处东莞东南部的凤岗镇,海外侨胞众多,分布地域广。其中,早期移民海外的凤岗人先迁到香港和东南亚诸国,他们中大部分属客家人。对与较早移民的那些客家人来说,他们尽管生活在异国他乡,毕竟身上的尘土虽净,但乡音难改,对故土家园感情依然深厚。诚然,那时的客家文化对所在国侨胞是充满泥土气息的,且较为原始。

  随着时代的变迁,客家人一代代交替,由于接受教育的方式不同,所在国的思想意识的不同,客家人本身的文化记忆渐渐与侨胞所在国文化开始融合,甚至在异国他乡不再保持它的原生态文化。

  拿荷兰来说吧,虽然是一个小国,1600多万人口中,外来人口占大多数,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浓缩版“联合国”。而侨胞中客家族裔则不少,早期他们来自东南亚、香港等地。20世纪70年代,荷兰移民大都来自南美洲的苏里南。如今在荷兰,仅东莞和宝安两地的客家人就有200多人。这些人群中,除了年长的对客家人认同之外,第二代、第三代,他们对客家文化,甚至对客家人的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等传统文化变得模糊不清。久而久之,客家文化在海外新生代群体也就慢慢失去扎根的基础,不断被所在国的文化代替。

  譬如说,客家人每逢过年过节吃糕点,它的含意是什么?春节第一天客家人为什么要一起吃斋?因为客家习俗中,在新年第一天不能见一点血味,全年才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些虽不只是客家文化独有,但它是客家文化的一种表现,而现在在海外的客属侨胞中,特别是新一代人,恐怕知之甚少。

  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但有着不变的五千年灿烂文化。作为客家人,这是一个根脉相连的血统文化。像在凤岗这样的侨乡,采取多渠道、多手段的方式,让客家文化发光,这是完全有必要的。然而,将客家文化如何在海外传承,永葆青春,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我认为,首先作为客家长辈应带头做好榜样,要去教身边的年轻人学习;其次,把它与侨结合起来,形成“客侨文化”,应有根的意识,要去营造这种文化的土壤。此外,如何将“客侨文化”在海外传承,最重要的是要把原本的客家文化当做母文化,把侨胞在海外沿用的客家文化结合起来,尤其要加强交流,增进瞭解。这样,或许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把“客侨文化”好好地传承下去。

  (来源:《东莞乡情》2010年第1、2合刊 总第134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