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十一章 迈向高峰

 

  一 如日中天

  由于清前期叶政局的动荡和二次迁海令,在珠三角的强硬施行。清代康雍干隆的木鱼说唱形势和木鱼书的印行发展稍缓,但至嘉庆、道光,突发似火燎原,其势愈炽。从品种系列;长篇数量;题材多样化;本地木鱼故事创作量;出版堂号增长;优秀改编涌现六个方面看,无疑达到了一个关系于岭南农民文化史的说唱品种——木鱼史的自身高峰。下面分七个方面简单介绍:

  ⑴由干隆至嘉道木鱼衍化出三个木鱼直系血缘品种:一、龙舟;二、南音;三、粤讴,基本完成了发育、发展、生育之使命,雄霸岭南粤调说唱大半江山。

  ⑵长篇木鱼数量达数百部;最长者为十三续几十集《金刀记杨家将》;连同中篇达五百多部;短小者,报刊每日刊登,以万千计,无法计算。

  ⑶木鱼题材风格多样。有平实稳重,叙事交待清楚。几百回连篇铺排的木鱼调;有大捭大咧,大情性,纵横快活、又知人生风趣,不时恢谐、滑稽的龙舟性格;又有表露人间悲欢离合,大段感怀身世,遐想万千的南音激扬情怀;乙反调更令人间不如意,悲楚极致,伤哀心死,在个人内心煎熬连连。

  ⑷ 本地土生土长的原创木鱼故事,是说唱的生命动力。从《花笺记》和《二荷花史》起就具优良的创作传统有《金叶菊》、《背解红罗》、《九命奇冤》、《六女投江》、《玉龙太子走国》……。

  ⑸木鱼书出版堂号,若以不同时期汇总统计,接近二百个。下面再述。

  ⑹所改编优秀改编木鱼,不时涌现。以《花笺记》和《二荷花史》为首所开创的清丽派,后来者有《西厢记》和《牡丹亭》争奇斗艳。中短篇《杜十娘怒沉八宝箱》以杜十娘傲立大江,诚执自由人之人格,视金钱如粪土,敢直面于饕餮茹血的社会以及自身失败的人生的伟大女性形象,比肩杜丽娘、崔莺莺。

  从文学性而论,处于文化边缘的木鱼书创造了一系列活色生香,各种身份的带有岭南俗文学特色,文学史罕见的下层人物形象。如,性格柔中带刚,为爱投江的杜十娘;不惜决裂弃父有情有义的王宝钏;既勇武又鲁莽,吓死皇帝的薛刚、辛亥志士、蛋家英豪、……等等;以及官匪街霸,黑社会三教九流和劳苦大众,如街市师爷、神婆,大衿姐、三姑六婆、小混混,烟屎精、洋烟客、扎脚妇、妓女、二世祖、学生哥、香客信众、西装友、梳起妹、缫丝女……数百个农耕社会职业身分者。翻开几百部岭南人间镜像长中篇木鱼,扫描万千首人情海洋之粤讴,敲响田头村尾呼声的龙舟,掀开描绘都市纸醉金迷与饿死街头幷存的都市南音,你就打开了岭南社会和文化的历史底层夹缝。里边有一个老得发黄的世界,你拽出来一页,就拽出了一页那个世界的下层人间百科全书。

  嘉庆十四年(1809)社会书肆上出现了故事大同小异的两种公案文学:一是安和先生所着的小说《富警新书》(四十回,翰宝楼刊本),另一本是不具名的木鱼书《梁天来富警新书》(北大图书馆藏本)。假设木鱼书由安和先生的小说而来,那么,改编和出版的速度之快,令人想到当时社会大众对木鱼书需求之急切。若两位作者都是根据干隆五十九年的《霭楼逸志》卷五《云开雪恨》的一则纪事敷衍而作,那么,同年出版便是巧合,却又使人感到木鱼书这种可读可歌的曲艺脚本,渐已踏入成熟的时期。它不但能改编移植大量故事性强的名篇名剧,而且亦善于根据本地复杂的公案题材进行创作,连小说也不遑多让,预示着木鱼的兴盛高峰期的即将到来。

  上文在木鱼的成长期已经提及雍干时期的木鱼书数量相对较少。但到了嘉庆、道光年间,已十分清楚显示出木鱼书市场需求的旺盛有力,特别是近代以来机器版的出现,不但数量品种剧增,而且出版木鱼书的堂号也大量涌现。举其要者有:

  

  丹桂堂、以文堂、璧经堂、摹英堂、口诚堂、攀桂堂、同文堂、文畲堂、富文堂、永善堂、广文堂、闲情阁、萃精堂、考文堂、福文堂、守经堂、成德堂、联益堂、聚宝楼、天宝楼等上百个出版堂号。

  

  这些广东各地出版木鱼书的出舨(商)堂号,出版各式木鱼书近千种,有的竟达一套几十集之巨。举其大型全集者有:

  

  《第五才子水浒传》全套(集)、《金刀记杨家将》全套(集)、《三国志》全套(集)、《薛仁贵征东(征西)》全套(集)、《五虎平南(平西)》全集、《十二寡妇征西》全集、《樊梨花》全集、《万花楼》全集、《呼家将》全集、《阴阳宝扇》全集、《金叶菊》全集、《苏英娘娘走国》全集、《银合太子走国》全集、《慈银太子走国》全集、《西番棋子》全集、《群英杰》全集《六才子西厢》、《雷峰塔白蛇传》、《沉香太子》、《牡丹亭》、《五色神旗》……等全集。

  

  简直是一个的长篇木鱼书庞大梯队的海洋。木鱼、南音、龙舟、粤讴,出版销售,一片繁荣,其势迅猛,如日中天。

  二 木鱼飞向太平洋

  ——目録篇

  由于木鱼书分散收藏等的特殊情况,学者初治木鱼书,多从目録入手,功力深厚者又多以叙録面世。(叙録包括作者对木鱼书的:⒈记载;⒉提要介绍;⒊对比、辨识、评点等。)

  若要论有关木鱼书之最:吴趼人是近代在共公刊物上评价木鱼书的第一人;而郑振铎则有三个第一:第一个(在巴黎)发现最古老木鱼书(明版《花笺记》);第一个收藏大量木鱼书的研究家;首先把木鱼书作出说唱上的分类——归入俗文学的南方弹词类,并展开学术研究的第一人。而谭正璧则五十年来,在研究传统文学出版最高殿堂——《文学遣产》杂志,首次发表《释“木鱼歌”》长篇木鱼论文者;又是中国第一个出版专门木鱼书目録《木鱼歌、潮州歌叙録》的俗文学研究家。由建国二十世记五十年代——二十世纪末的五十年,中国人仅出版过一本薄薄的“木鱼叙録”。很遗憾,我得尊重事实:其他众多目録是由外国热心的木鱼学者和华裔木鱼学者完成的。

  近二三十年,若干处于“后工业时代”的各国汉学家,觉得木鱼书活象农耕社会底层艺术的化石,倍感珍贵,而且还是学术上未开垦的处女地,便不约而同纷纷投入精力,进行文字“考古”,获得了一批可贵的学术成果。于是无人向顾的木鱼书顿成国际“显学”,“下里巴人”响起了妙曼之音,飘向世界,木鱼飞越太平洋。

  学科目録是学术研究首要的门槛和基础,编着木鱼书目録编着的兴旺,则反映了研究家们在木鱼学术赛道上已经起跑。

  上世纪中后期的国际“木鱼热”是从各国汉学家整理公私所藏木鱼唱本,发表作为文献研究基础的“木鱼书目録”开始的。若以时间先后计算,三十年代刘复和李家瑞合编的《中国俗曲总目稿》〔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院集刊〕可以算是这场断断续续,至今持续六七十年的“木鱼热”的一个序幕。刘李二位学者并非专门收録木鱼,而总目内包括了广州地区的俗曲五百二十五种,内中不少是木鱼,包括南音、粤讴和龙舟。这当然需要加以鉴别和剔除。

  第二次世界大战,国内外木鱼研究一时沉寂。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著名的日本汉学家横滨市立大学教授波多野太郎两次到香港,专门收集木鱼唱本和有关资料。回日本后不久〔1969年底〕旋即在《横滨市大学论丛》〔人文学科系列〕分三次分别发表了以《道情弹词木鱼书》〔69年〔上〕,70年〔中〕,71年〔下〕〕为题的长篇论文。论文附録了他在澳门和香港近年所购的木鱼书的目録。其泱泱数万言精到之论,诚为木鱼研究空前之作。波多野氏再接再厉,发表继有:《木鱼龙舟南音粤讴粤曲》、〔1977年〕;《木鱼和南音一一中国民间音乐文学研究》〔1977年〕,反映了日本老一代汉学家对粤调说唱艺术的高度关注。并以“民间音乐文学”立体化的学术概念,力图打通纯文学和说唱艺术两个研究领域,独步日本汉学之林。

  波野氏文中提到一位英国P. Van  der  Loon〔龙彼德〕教授所编的《泽田穗瑞所藏广州唱本简目》〔未刊稿本〕,龙氏本人也藏有广东俗曲一百多本。反映出欧洲汉学家研究木鱼并非落后。

  在波多氏领头掀起国际木鱼热之时,对明代文学深有造诣的日本教授鸟居久靖,在1970年发表了天理图书馆《馆藏广州俗曲书目》予以响应。其着録了在中日战争之前,前往广州的福原登喜先生所收集的俗曲和其他一些日本人带回日本的广东俗曲。

  国际木鱼论坛无寂寞。与波多野太郎氏研究木鱼几乎同步,1969年在西太平洋彼岸,美国康奈尔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安排,在纽约举行了一次汉学会议,与会者一致决定成立一个永久性的中国演唱文艺研究会,其宗旨包括收集和研究木鱼书,并出版其会讯。

  太平洋东西彼岸的汉学家不约而同地热闹起来。

  七十年代初,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艾伯华教授在台湾出版了他研究德国巴伐利亚图书馆所藏的木鱼书成果:《广东唱本提要》〔1972年 台北:东方文化书局〕,书后附録了五种木鱼书原文。美国的汉学家知道,这不是高科技,而是木鱼研究。面对世界上最雄厚的扶桑中国学家数千人的阵营,无法不承认日本稳占木鱼坛主的地位。

  上世纪六七十年,境外华人学者看到了大陆正在轰轰烈烈起劲地“斗争”与“革命”,一切学术横扫殆尽,更不消说什么“劳什子”说唱文学研究了。 在这中国人落后的情况下,1974年,粤调说唱文学专家、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教授梁培炽教授,应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之邀,来香港研究木鱼、龙舟、南音、粤讴四种岭南曲艺品种。越四年,这位曾是罗香林教授的高足梁培炽先生果然不负众望,成绩斐然。于是,我门的书架上便出现了一本厚厚的力作《香港大学木鱼书叙録与研究》,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所藏和冯平山图书馆所藏的木鱼春光,尽瞰眼底。梁氏又详尽分折了四个粤调曲艺品种的历史,为迄今研究广府说唱和广义木鱼最为详尽的学术入门导读和经典。1988年8月,梁氏再推出另一本力作:《南音与越讴之研究》;又另在香港《珠海学报》刊登了《梁氏所见所闻木鱼书目録》。梁氏以学者之执着和爱国精神,填补了中国人广东俗曲研究之空白。就在梁氏在香港研究木鱼的同时,发生了一段小插曲:一群法国汉学家来香港收集木鱼书,香港大学中文系闻讯后,马上动员学生走遍大街小巷,抢先收购木鱼书,避免了木鱼书的一场大流失。

  八十年代,日本汉学家渡边浩司编有《神户市外国语大学所藏《户市外国语大学所藏南音、木鱼书类一览》。1994年和95年俄罗斯著名的汉学家,俄罗斯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通讯院士李福清连续撰写了三篇研究世界各地木鱼书目的文章:⑴《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藏罕见广东木鱼书书録》;⑵《德国所藏广东俗文学刊本书録》;⑶《俄罗斯所藏广东俗文学刊本书録。

  这三篇系列力作显示了李氏对中国俗文学深厚的功底其对木鱼版本和历史的认识,高人一筹。直到九九年他还在发表对木鱼书《花笺记》的研究,大有后来者超前之气势。

  这时,关心木鱼研究的各国学者都共同感到目録资料之零碎和分散,无法尽窥全豹和整体掌握,有合众目録为一总目的需要。

  1995年,三位日本学者:稻叶明子女士、金京文、渡边浩司共同编着《广东说唱文学研究一一木鱼书目録》〔东京 好文出版社〕,收入了1994年前,世界上各学者已发表的木鱼作品目録〔包括南音龙舟〕。正文前有波多野太郎的序文和三位编者的对木鱼艺术所理解论文。正文録记每部作品的书名、书坊、作者、册数、收藏地点和文献特征。这本巨型广东说唱文学目録,在学术研究操作上十分实用,特别是几个附表,速查方便快捷,是日本学者共同的心血之结晶。

  曾留学中山大学的日本早稻田大学学者稻叶明子女士,于上世纪末来到木鱼之故乡——佛山市作学术访问。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之木鱼研究小组安排了学术讨论会和石湾木鱼龙舟演唱会并款待了她,帮助她理解龙舟、南音、木鱼三者区别。会上互赠録音、书籍。临分别,稻叶女士深有感受地说:来中国多次,学术上收获最丰富是来佛山。

  当我们回顾和反思上述这段木鱼目録百年研究史〔主要是外国汉学家,〕,不是比赛的比赛,不能不神思万里而又慨叹万分。不错,光阴潜移,日月如梭;随着时间飞逝,一切的一切都会成为过去。尽管是区区广府方言说唱的木鱼研究,无人挂齿,亦无人喝彩,但中外学者们仍心连广宇,情系四海。我深以为:作为研究人类精神活动的记録和促成人类文化遗产继承的无国界精神,将永世长存。

  三 战争与和平的百科全书

   ——分类篇

  我们今天看到的木鱼书,并非仅是某个时期出版流行的,而是由明至清四五百年间陆续积累下来的,它不但透露了平民读者所包括市民和农民各阶层(包括重要的妇女、华侨),差异很大的农耕和商业;保守与进取的思想意识,而且反映了他(她)们从明清到近代艰难曲折的历史变迁和复杂的心路历程。可以说一句,全国三百来种曲艺,无论是历史上或今天遗留下来的文字唱本,种类和数量最多是木鱼书。但是木鱼书丰厚深邃的人文价值不在于数量,在于它内容上的丰富和分类。我们下面从木鱼书的十几种系列分类中看内容:(每类取若干种)

  

  ⑴  先秦汉三国神话和历史故事系列

  △ 《纣王全本》五桂堂本

  △《新辑七国孙膑全本》四卷七十八回,芹香阁刊本

  △《钟无艳娘娘》五桂堂刊本。

  △《反唐女娲镜》四卷六十三回,五桂堂刊本。

  △《新刻三国志全书初集》四卷六十二回,五桂堂刊本。四卷六十二回,壁经堂刊本。此书应有几十集,笔者只见几集。

  △《黄飞虎反五关归周记》上下卷,两册,丹柱堂刊本。

  △《三别徐庶》《三聘孔明》《王充献貂婵》。

  ⑵  唐五代薛家、罗家、樊梨花英雄传奇系列

  ……

  △ 《薛平贵》,四卷四册,五桂堂刊本。

  △ 《仁贵征东大红衣记全本》,(另有《仁贵归家》)四卷六十二回,醉经堂刊本。)

  △ 《仁贵征西》四卷五十三回,以文堂刊本。

  △ 《后续仁贵东征东丁山射雁》四卷六十一回,醉经堂刊本。

  △ 《薛刚反唐》五桂堂刊本。

  △ 《薛家后代全传》五桂堂刊本。

  △ 《粉妆楼罗家后代全传》丹桂堂刊本。

  △ 《接续大唐征西二弃樊梨花》四卷五十三回,丹桂堂刊本。

  △ 《后续大唐征西三弃樊梨花》四卷五十三回,丹桂堂刊本。

  ⑶   宋代杨家将、穆桂英、呼家将、狄青英雄传奇系列

  △ 《杨家将金刀记》     共十四集,八百四十回。

  △ 《新刻杨家将大破天门阵》

  初集六卷九十五回。署闲情居士订,丹柱堂刊本。四集共三百六十九回。

  △ 《新刻十二寡妇征西五集》

  六卷九十回,丹柱堂藏版,闲情居士订。此书续《大破天门阵》四集故称“五集”。继有二续——五续,共四百五十集。因此 《新刻十二寡妇征西五续》又称《新刻十二寡妇征西九集》。

  △ 《新选全本五虎平西》

  初集四卷六十四回,署漳江闲情居士订,四集共二百五十三回。芹香阁刊本。

  △ 《新选全本五虎平南》

  初集五十八回,醉经堂刊本。四集共二百三十一回。

  △ 《呼家后代》五卷六十一回,丹柱堂刊本。                             

  △ 《呼家将后代(后续)》三卷四十回,丹柱堂刊本。

  △ 《新刻万花楼狄青出身全本》

  初集五卷七十八回,丹柱堂刊本。此书四集共三百零七回。

  △《大宋群英杰记》佛山进文堂刊本,四集共一七一回。

  ⑷  宋代乱世开国英椎传奇系列

  △ 《飞龙传》丹桂堂刊本。

  △ 《新选宋太祖下南唐》丹桂堂刊本,四卷六十五回。

  △ 《新选宋太祖二下南唐》丹桂堂刊本,四卷六十五回

  另有《新续四下南唐花解语(全本)》佛山芹香阁藏版

  △ 《新选三娘汲水(刘)智远全传》四卷四十回,醉经书局机器板刊本,署南邑程氏梅庄逸史编辑。

  案:若读者稍微涉猎过上述木鱼书,便可以至少得出如下感受和论断:

  一、几百年来,岭南广府城乡不识字的平民的历史知识主要是从木鱼说唱和后起的粤剧中来的,木鱼书就是平民的历史识字课本和人文的百科全书。从平民这些百听不烦,百唱不厌,铭刻五内的“战争与和平的全书”看到了崇高生死和低贱的荣辱;他们以受众身份和参与者的身份,返身观照自己和社会历史的悲欢离合,互相问候和致敬;互聊家常和人情;木鱼仿如平民们自己,创育出来一首又一首不朽的呻吟小夜曲和苦难交响乐;在大地失乐园孵化出英雄欢乐颂和天国梦幻曲。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这些目不识丁,貌似愚昧的芸芸众生,在与木鱼相伴漫漫的长夜中发现:身伴之物,正是这种生动有声的木鱼镜像能给与他们终极关怀的彼岸和最感温暖的精神家园。

  二、从上述四种分类:春秋、战国、秦汉、三国历史故事系列;唐五代薛家、罗家、樊梨花英雄传奇系列;宋代杨家将、穆桂英、呼家将、狄青英雄传奇系列;宋代乱世开国英椎传奇系列的逐一分析,读者便会发现木鱼书竟可按历史大朝代划分,而且书中的英雄传奇的人物、情节和内客与明清两代出版的历代英雄传奇的小说内容大至相符,这四个类别都可以基本说是从传奇小说改编过来的,当然,作者又作了改动,使之更符合当地群众的愿望以及木鱼和地方的风格和特色。

  ⑸   人情传奇故事系列(改编)(只録木鱼书之名):

  

  《长生殿》、《西厢记》、《沉香太子》、《白蛇雷峰塔》、《梁山伯牡丹记》《二度梅》、《明珠记》、《王宝钏》、《十五贯》、《背解红罗》、《水浒传》、《红楼梦》、《珍珠记》、《陈姑追舟》、《葵花记》、《闺谏瑞兰》、《丝琴兰》、《再生缘》、《荆钗记》、《金丝蝴蝶》、《陈世美》、《蔡伯喈琵琶记》《董永配仙姬》、《朱买臣分妻》、《三娘汲水》。……

  

  与历史演义类的木鱼书不同,人情传奇类木鱼书基本来自我国各种戏曲、小说、说唱和地方传说有丰富而又引人入胜的爱情文学故事。其中包涵的底层人民传统婚姻家庭伦理与儒家的三从四德有重合和不尽相同之处,絶不能用“农民的思想一般来说是地主阶级思想”去解释一切。特别是同一故事人物而论,岭南木鱼中的杜丽娘与汤显祖笔下的形象,絶不会是昆曲或海盐腔的翻板。江西的,苏州的《牡丹亭》移植到岭南木鱼书,决不是改变了经纬度的地理单维因素而是在大的历史语境不变(如农耕儒家社会等)下,小历史语景的变动,包括地方因素和地方受众等种种的变化。读者在分析鉴赏这类古典名著改编木鱼书时首先要注意的。

  ⑹  自创人情传奇木鱼系列               

  

  《花笺记》、《二荷花史》、《天赐花裙》、《日边红杏》、《太子下渔舟》、《番宝海棠记》、《琥珀凤钗》、《瑞英屏》、《金叶菊》、《紫霞杯》、《阴阳宝扇》、《拗碎灵芝》《玉葵宝扇》、《女娲镜》《五色神旗》《茶薇记》《梅李争花》《朝上莺歌》《番宝香囊》、《慈云太子走国》、《三妇谈情》、《银合太子走国》、《苏娘娘走国》、《钟无艳娘娘》、《三娘汲水》《金生挑盒》、《玉箫琴》、《盘龙宝扇记》、《李贵姐节义流芳》、《六美图》、《背解红萝》、《六女投水》。……

  

  上述人情传奇作品,从研究岭南俗文学看,是最有价值,最具有岭南独特风格和情节的创作木鱼创作。这些在百多年前早就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木鱼,其中《紫霞杯》《金叶菊》等几十种在三四十年代还搬上了电影银幕。

  ⑺   道佛宗教类:

  此类木鱼书大多是从包含佛经故事的佛曲和宝卷转化过来的,其中的部分年代非常早(明代和干隆之前),因不断翻刻,早期本子多已湮没,一般只见到翻刻本和晚清龢民国的机器本。木鱼说唱群众为什么称之为“木鱼”,与下列早期的佛教曲目要操作木鱼敲击作节奏大有关系:

  

  《观音化银》、《观音出世》、《观音现世紫竹林》、《刘全进瓜》、《蔡中兴与洛阳桥》、《三姑游十殿》、《挑经救母目莲》、《九皇圣母说诫杀延生真经》、《观音十劝》、《何文秀》,……。

  

  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梦,一定会想象在非现实中设计得更完美。

  ⑻   伦理劝善木鱼类:

  

  木鱼短篇集《正字大八百钟全本》;《善恶分明》、《存孝道》(上下)、《逆子回心》、《守本份》、《顾荷包》、《跳出生天》、《妻妾相和》、《惊醒梦》、《谏女贪痴》、《儿母相安》、《雇工稳慎》、《夜谏金兰》、《孔怀兄弟》、《夫妇顺》、《和乡党》、《念亲恩》、《家庭乐》、《劝善歌》、《沐浴歌》、《乞米养家姑现眼报》、《三妇恕夫醒世良言》《观音十劝》《十教女娘》《母谏心田》《富贵长寿歌》(之一、之二、之三)……

  

  清代善书,包括劝善木鱼,曾经在六七十年前的民间社会“随印随送”,广泛流传,几达“街衢里巷,无所不传”的程度。但因无学者和学术机构重视,长期缺乏系统的保存和记録,令现代研究者倍增困难。善书从宋代出现至清代积累了近千年的宣传经验,由深奥到浅说,由形式单调到利用戏曲、诗歌、讲说和说唱。劝善木鱼的内容并不全是劝人从善那么单一,内容十分复杂,有相当一部分似乎要寻找一种农耕社会的普适道德和四民(士农工商)各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以求稳定社会,内中也似乎追求着农耕千年的理想王国。上述木鱼短篇集《正字大八百钟全本》几乎把农村所有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地位、行业都作了道德界定和规范,便是一例。

  ⑼  妇女类

  

  《三妇谈情》、《大闹鸦片佬》、《大闹烟公》、《石女叹五更》、《欢箫忆友》、《玉婵问觋》、《五弄琵琶》、《老女叹五更》、《节女守清》、《小清上吊》、《觉醒女子叹五更》、《文明结婚》、《李玄玄小青外传》、《梳头妈自叹》《十二女史叹五更》《怨夫老》《钟无艳娘娘》《十思起解心》《七夕赞花》《女叹五更》《乞米养家婆》《大闹烟公》《五想同心》《水蛇容叹五更》《五谏妻房》《凤珍守节》《玉婵叹五更》《打烂老婆柜》《节女守清》《何惠群叹五更》《青兰附荐》《周氏反嫁》《丽英哭母》《拆外母屋》《劝夫立妾》《鬼附自叹》……

  

  妇女类的木鱼书虽然品种数量不会太多,据我见的目録至少在几十种以上,然而价值巨大,目前近年开发研究妇女新领域的多是有文化的妇女,而没有文化的妇女,往往又以“受压迫”和“反抗”的两个贫乏而极端的模式套死,不能放开。此类木鱼书展示了岭南妇女在不同的时期和处境下的妇女生活和丰富的人文价值。特别在晚清,妇女自已提出了上学问题,家庭问题……,甚至是生理问题和同性恋问题,令今天的研究者大开眼界。

  ⑽    讽刺清朝腐败官员、害民社会风气、启蒙和革命题材

  此类作品产生于辛亥革命最后几年,即1905年左右至1911年武昌起义。初因反美拒约运动,广州成为重镇,粤调说唱之木鱼、龙舟、南音、班本、白榄,板眼、咸水歌……全被反美拒运动所利用,革命派全盘吸收。就鼓吹武装革推翻清取府的革命者所创作的木鱼书而论,大致有如下特点:

  

  一、秘密印刷,因而无出版堂号,无署名。

  二、封面有的套红色,以示革命。

  三、善用旧形式,不忌迷信,如题目取《革命党游十殿》。

  四、粤调各个品种大展览,木鱼、龙舟、南音、板眼、粤讴、咸水歌、白榄、小曲杂曲齐上马。因粤讴字数不定,运用自由,数量最多。

  五、政治目的明确:有拥扩孙中山,打倒袁世凯、歌颂黄花岗烈士等。

  六、多喊口号,慷概激昂,相当多不合曲律。

  

  下面就讽刺清朝腐败官员、害民社会风气、启蒙和革命题材举若干目録:[HTF]《历朝故事考世系》、《庚戌年广东大事记》、《英雄出现》、《官场斗麻雀》、《风气最盛》之一、之二、之三、《国民叹五更》、《真正忧愁》、《唔存食洋烟》、《斗蟋蜶》、《三共谈情》、《打地气》、《蛋家开学堂》、《赌徒羞恨》、《赌子回头金不换》、《洋烟自叹》、《温生才》、《油炸李准》、《刘永福愤碣石》、《李准再辑木瓜四》、《科场舞弊》、《村民受害》、《黄花岗祭革令党》,……

  案:木鱼《历朝故事考世系》五桂堂版,上下二本。由盘古开天地黄帝建朝述至各朝名代,至辛亥革命,推翻清朝而止。是下层不识字的妇女平民学习历史的说唱爱国课本。

  社会龙舟《庚戌年广东大事记》一本。作者宋四郎,全歌二十六章,长约一万三千多字。此歌以揭露清朝黑闇的激进立场,逐一揭露了辛亥革命前一年(1910)广东社会经济和政治的丑闻,如粤汉铁路经营的腐败;谘议局议员的包庇赌博;清廷的假立宪无市场等腐败丑闻和新军起义,民众自发剪除发辫等革命大事,是少见充满革命精神的社会龙舟。

  《英雄出现》上下两卷,以文堂机器版事叙述辛亥年三月卄九日,以黄兴为首的革命党人进攻都督府,在广州举行反清武装起义,全国震动。革命党人英勇杀敌流血,张都院钻穴而逃,丑态百出。起义得到人民的同情与拥护。

  一般来说,受众大多识字不多,曲品温和的木鱼对政治和国事素不过问,何况推翻清朝的暴力革命。粤调说唱在这种矛盾集中而激化的近代,特别是1906年以后,才有所改变,大量产生启蒙、讽刺社会,甚至歌颂革命党武装起义的作品。

  蛋家素来受人蔑现,《蛋家开学堂》是赞颂水上蛋家在辛亥革命的激励下,要求自身和子女读书的权利,是反映受欺压弱小群体权益的优秀木鱼。

  (11)  华侨血泪史以及“拒约反美”的爱国题材:

  

  《金山客自叹》、《华工诉恨》、《国事诉根源》、《金山婆自叹》、《过埠消愁歌》、《金山信》、(以下为粤讴)《金山客叹五更》、《真正系苦》《除是冇血》、《拒约会》、《好孩儿》……。

  

  1905年的拒约反美爱国运动是反对美国政府虐待和排斥华侨工人所引起的。美统治者为了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的损失,排华实际变成了转移国内工人斗争目标的一个政治和经济的阴谋。

  运动中较为突出是同盟会员郑贯公,又名黄鲁逸,曾任广东多种革命报刊编辑,署名:“仍旧”,1903年始先后在《公益报》、《广东报》、《有所谓报》发表大量粤地说唱文学(木鱼、龙舟、粤讴),进行反帝反清的革命宣传,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真正系苦》以一曲粤讴唱出了美国华工的心声,尤为真挚感人:

  

  “真正系苦,我地华工,谋生无路,逼住要四海飘蓬。离乡背井,走去求人用,不过想觅蝇头,岂敢想话做个富翁。点估外国工人,嫌我地日众。佢话土人权利,失去无穷。故此想禁华土,随处煽动。想得逞絶我华人,不准在佢埠中。试想本国既是咁艰难,来到外埠又咁苦痛。真正系地球虽大,无处可把身容。今日我听到续约问题,心甚恸。唉!愁万种,热血如涌。但得汉人光复呀!重驶乜远地为佣。”

  

  后人赞贯公:“黄鲁逸先生以讴歌鸣,亦犹屈子继风诗而作,离骚真心。则爱国忧时。……犹以粤讴为最。粤讴本珠娘所唱,四弦一曲,娓娓言情。……”从上可知当时在珠江游艇的歌伎,亦有边弹奏贯公先生的革命粤讴。

  (12)  寓言娱乐类                        

  

  木鱼《老鼠嫁女》、《老鼠告状》、《鱼虾嫁女》、《呆佬拜寿》。…… 

  

  此类题材和种类很少,十分珍贵。包括木鱼的儿童动物故事、寓言、笑话和诙谐类。有的木鱼书的封面绘有图画,小老鼠们喜气洋洋抬着轿子,甚为稚趣。其实内含岭南艺术中最独特本质的美学特征。老鼠竟不怕猫,利用合法公堂向包公控诉,这种广府式的幽默,大有把天理翻转之嫌,使人无法不觉得“那里有压迫那里有反抗”是人兽同理。也使人觉得猫为主人而镇压老鼠,真理亦未必在猫一边。结果包公还是判了主人的爪牙——猫胜诉。说明包公也是为主人和猫服务,公正从不在被追杀者一边。既搅笑,也实发人深省。

  (13)  公案类

  

  《十五贯》、《公审郭槐》、《梁天来告御状》、《五鼠闹东京包公收妖》、《六月飞霜》、《一捧雪》,……。

  

  公案类木鱼书有品种数量有限,多是从著名小说包公案或元剧、传奇改编过来的。五桂堂刊印的《梁天来告御状》最具有代表性。它封面题:“正字南音梁天来告御状全本”。目録及内文书题为“新刻正字说唱一捧雪全套”。什么是“一捧雪”呢?凡木鱼书副题所谓“一捧雪”,都是被恶人陷害类的公案之意,也反映晚清官欺民的惨案众多的黑闇现实。典故出自明代李玉所作戏剧传奇《一捧雪》,剧情是严世蕃阴谋陷害太仓莫怀古,并霸占他所收藏的《清明上河图》和名为“一捧雪”的白玉杯。

  《梁天来告御状》比较特殊,一先是实有杀人案,二是传说和笔记并行,三是安和作小说《八命沉冤》与木鱼书出现。据文献初步查知:梁天来一家遇害,历史上是确有其事其案。虽与上述欧苏的笔记《霭楼逸志》多有出入,然而大体上并非失实。主犯穿腮七伙同几个团伙流窜打劫,连续跨县作案四次。其中打劫及以烟熏死梁氏家人多命一案,罪行最重大。案发于雍正五年九月初三夜,穿腮七(姓名何信夔,南海县石龙村人),与许万昌、梁连义三人合伙打劫番禺县潭村梁天来家,并用烟火熏死多人。干隆元年(1736)二月穿腮七等杀人犯在鹤山县古劳被捕。可惜,鄂弥达这封专为审结穿腮七放火熏死梁天来家人多命的题本和雍正七年(1729)傅泰审结梁连义题本,还可能封存在北大和故宫等处,还未被发现,以至此案情详情未明,如烟火究竟熏死多少人命,还未最后清楚。最后,由晚清著名广东佛山籍作家吴趼人改编为著名小说《九命奇冤》,家喻户晓。

  

  (14)  风俗类和当地传说

  

  《三姑回门》、《六姑回门送嫁哭叹时文》、《六女投江》(台山)、《大闹广昌隆》(广州)、《贵娇探病》(东莞)、《乞米奉家公》、《緑窗闺女送嫁时兴歌文》、《铺床歌》、《岳娘谏婿》(东莞)……

  

  上述《铺床歌》是东莞古老婚礼旧俗之一种,只不过用木鱼来作为民间婚姻伦理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继承”的通俗教科书而已。唱的是大妗姐(媒婆)领新人双双入洞房,便置新婚帐子和被褥完毕,大妗姐便开始唱《铺床歌》。内容多是为新人祝福,婚后的丈夫和媳妇如何相处,家庭内如何与双老和谐,早生贵子等。

  四 木鱼书在越南

  广府木鱼书的影响力除了上一节所述“飞越太平洋外”,在东南亚大陆还流布辐射到越南国。

  据说西贡社科学院和汉喃院藏有佛山天宝楼藏版的《花笺记》和五桂堂版的《花笺记》。其他地方亦藏有若干本虽有标示静净斋评而无出版书肆的《花笺记》。

  十八世纪的前半期,《花笺记》在欧州传播之前,便在越南流行。阮辉似取材木鱼书《花笺记》写成的喃传——《花笺传》是越南喃字文学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以后阮善和武侍问又作过修改、润色。1875年,杜夏川将阮氏本修订为《花笺润正》:1936年,阮文素又把武待问本再修改,并译成越南现代拉丁语文。1961年赖玉陶刊行了以阮文素为底本的《花笺传》;1975年陶惟英又以阮善为底本,以杜夏川为参校本出版了该书。这种数代文人对木鱼书翻译尽善尽美的执着精神,令人敬佩。

  越南的口从戏来源于我国的元杂剧。据越南黎朝著名史学家吴士连(1422—1497)编撰的《大越史记全书》记载:从戏是由中国元朝艺人李元吉传入越南的。元朝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将唆都攻伐占城,四年后,元军兵败,唆都战死,随军艺人李元吉被俘。元吉善歌,先是教世家少年婢子从习北唱。后在越南宫廷教宫人演戏。“凡十二人,着锦袍绣衣,击鼓吹箫,弹琴抚掌”,令悲则悲,令欢则欢。

  陶娘歌又称“歌筹”,是一种由艺妓表演的曲艺形式。其特点是一人主唱而以带琴、拍板、小鼓伴奏,往往使用“汉越语”来歌唱唐宋诗赋。因其主唱者称“陶娘”或“桃娘”,故名“陶娘歌”(又名歌筹)。 

  由于岭南地近越南,依山靠水,历代彼此有经贸和文化上的密切来往。其中广东华侨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不少人在越南为官,散居越南的粤桂商人更是不计其数。于是粤侨的迁徙为越南人带来珠江三角州富于广府特色的粤调说唱艺术——木鱼书。木鱼书《花笺记》就曾在越南流传。

  据扬州大学博士刘玉珺介绍:木鱼书主要从两方面影响陶娘歌和口从戏:

  一是曼节长声的唱腔,现在越南河内的歌筹世家,仍然可以看到出色的陶娘歌表演。她们的歌唱均采用一字型口型,演唱缠绵悱恻,与木鱼书“唱一句,或延半刻,曼节长声,自回自复,不肯一往而尽。”(屈大均描述木鱼演唱语)的演出方式并无二致,效果亦如木鱼书令人“感泣沾襟”,“靡靡欲絶,动人哀思”,这是木鱼书对其唱腔风格的影响。

  二是对曲辞与题材的选择,屈大均所见识到广府盛行的木鱼书《琵琶行》和《连昌宫词》,在越南陶娘歌也是最为闻名,在河内,甚至顺化街头,都能听见“可怜一支琵琶曲,青衫泪湿为此夜”的歌声。

  越南口从戏在题材上,照搬木鱼书的宗旨:“凡孝义贞烈之事”,“举小说稗官中忠臣才士佳人”,例同木鱼。甚至演绎木鱼书的内容成为剧目。如口从戏的代表剧目《二度梅口从厨》《大棚十朋祭江》。这两种口从戏剧本的改编,就以木鱼书《二度梅》和《十朋祭江》为蓝本。这里说明一下,口从戏《大棚十朋祭江》,可能是从广府木偶戏搬过去,俗称大棚(戏)就是木偶戏,是比粤剧更古老的戏剧。俗例:若粤剧演员和乐工与大棚戏人员有争执,一定要礼让。原因大棚更为古老,是师傅,粤剧是后起的徒弟。

  木鱼书的印刷重镇佛山,刻工精美,受到了越南各地,包括华侨集中地嘉定的侨领和知识分子以及书商的注意。下面所列的是在粤东佛山镇印刷的三十一种书内(一种在陈村),其中可能受木鱼书影响的越南古代唱本和剧本:

  

  ㈠  《丁刘秀演歌 》喃文口从戏《丁刘秀》佛镇宝华阁光绪二十年(1894)刊本。

  ㈡  《小山后演歌》,喃文口从戏《小山后》,明章氏订正。存佛镇宝华阁光绪甲午年(1894)刊本。扉二题:“嘉定省城金声号新撰,中国佛镇宝华阁藏版”,“安南堤岸广盛南发兑”。

  ㈢  《宋陆文龙演歌》,喃文口从戏。宝华阁刊本。

  ㈣  《陈诈婚演歌》,喃文口从戏。关于陈玉蓉与楚帝丞龙诈婚故事的三回口从戏。题凤油里人明章订正,今存刊本两种,一、光绪三十四年,粤东英文堂刊本;二、宝华阁癸巳年(1893)刊本。

  ㈤  《新本大棚十朋祭江》(汉文)。题佛山镇福禄街近文堂刊印。

  以上为越南文字唱本和剧本

  ㈥  《唐征西十七回》(汉文)

  ㈦  《新本雪中贤全套》(汉文)

  

  案: 以上七种越南唱本或歌剧本中,既然有三种是汉文,四种是喃戏唱本或口从戏剧本,那么便可以推想:

  一、上述所说的越南文当是以用汉文字形来拼写越南语音的“喃字”。据精通中越两国文字的越南归侨教师示范写读与讲解,越南国喃字其文字形体和边旁笔划,与今日之汉字无太大分别。其音在广州人听来也不是全然听不懂,有一部分与广府话十分接近。

  二是出现了中国木鱼书和古代越南文(口从戏)唱本,以及越南商人印刷的古代汉文唱本(三种不同性质的唱本),在佛山镇宝文堂等几间书号一起销售;又在越南堤岸广盛南兑发(批发)到各地的跨文化交流盛况。其背后的推手自然是商业。

  佛山是除广州外清代木鱼最大的出版中心,据不完全统计有二十三个堂号:

  1 三元堂、2近文堂,3福文堂、4占经楼、5瑞云楼、6会元楼、7天宝楼、8芹香阁、9翰经堂、10福文堂、11圣文堂,12修竹斋,13位元堂、14永文堂、15进文堂、16经元堂、17经光堂,18正同文堂、19金谷楼、20宝翰楼。

  越南商人考虑的:是佛山书业的刻工又快又好,质优价廉,按时交货;另外,所订购之书籍可与石湾的陶器、佛山生铁锅同船运回堤岸(西贡),节省成本。(本文所引越南文献均引扬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刘玉珺所着《越南汉喃古籍的文献学》中华书局2007年7月,以及刘玉珺多篇单篇论文。)因而安南商人考虑在佛山印刷喃文歌本和其他唱本无疑是正确的商业选择,也育成了中越一段文化文流上的史话。

  下面列出越南古籍(包括诗歌小说戏曲唱本等俗文学)在中国佛山刊刻过的书坊和佛山出版木鱼书的书坊名称(堂号),(举一书为例)

  

  1.天宝楼  《如西日程》,喃文,庚寅1890年刊本。

  2.金玉楼  《大南实録正编》,癸酉1873年刊本

  3.文元堂  《三字经演义》,汉喃译本,

  4.近文堂  《新本大棚十朋祭江》,(汉文)。

  5.宝华阁 《丁刘秀演歌 》,喃文口从戏,光绪二十年(1894)刊本。

  6.荣和园   《李公新传》喃诗传,丙子1876年刊本。

  7.字林书局 《李公新传》,喃诗传,丙子1876年刊本。

  8.永和源   《李公新传》,喃诗传,丙子1876年刊本。(陈村)

  9.文源堂   《金云翘新传》喃诗传。

  10. 英文堂   《陈诈婚演歌》,喃文口从戏,光绪三十四年刊本。

  

  据说近年越南国的官方机构也曾派人到佛山收集当年越南唱本在佛山印刷出版以及流传的情况。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