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十二、乘船的感悟

  某日,我们和几位居士,聚集在闻佛师居住的小院里,听闻佛师讲述起他乘船时的感悟——

  “有一次,我从九江坐船,船上有通舱、一等舱二等舱三等舱,我感觉可能三辈九品这一个船上都有了。三辈九品是释迦佛所许的,因为世间有善恶无记众生,三类有情同得往生是佛悲心,虽然无记众生麻木不仁,罪恶众生痛苦不堪,善法众生欢喜踊跃,直奔西方,但是大家到大海里一瞧,咸同一味,弥陀平等回施,这个地方实在是没有办法。

  通舱的臭气汗气难闻得很,就像做恶有情一样,恶业有情,无记有情,闷在里面,到三等舱还好一点,二等舱就漂亮点,一等舱就像是善法行持者,敞亮还有空调,从明入明,从乐入乐,这是善法之乐,这是大家能允许的。大家不允许就会创造矛盾,佛都允许,我们一定要允许,三辈九品不得不允许,因为这个地方不允许根本不行,当时,我读到印光大师这样两句话,我趴地下不知是磕头好,还是给他脑袋好,“若凡若圣同时修行”,头等舱通舱都在一个船,这话一听我晕过去了,这太世间法了,佛的大悲心啊!以法味为船饶益一切有情,不做舍离,不舍弃任何有情,普度众生,如是心量啊!唯佛与佛能知,震撼人心。”

  “你看我们天天念佛,一天十万,以前我是一天一长串佛珠念,晚上不睡觉,你说大家同时修行,等蒙摄受,这也太……虽然心里不愿意,但是还得念,不念不行,还得念;要更加勇猛地报佛恩,多念佛,当时我一想,真是唯佛有这种慈悲心,有这种心量,真是大雄大力,我当时听了真是晕过去了,我说心里没有寄托了。这个寄托崩溃了,感觉到心无依处了,这也太可怖了,佛的大力摧毁一切邪见执着,你当时一丝牵挂就摸不着了。本来南无阿弥陀佛抓住我们了,我们老是感觉到我得拽住你,我不拽住你,就怕你把我舍掉了。这心太苦,真苦啊,非是苦行者不能知,太苦,真在这地方撒手,只能趴地下磕头,什么话都没有,感恩戴德,如此而已,“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尽未来际粉身碎骨报佛恩,你再没有什么话说,你还说什么呢?”

  初闻这个故事,心灵深有触动,尤感报恩之心深重。想起佛祖也曾用船比喻佛法,认为佛法只是渡船,不是彼岸。与此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金刚经》有云:“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对这个比喻,南怀瑾老师的理解是:"你既然过了河就上岸嘛!过了河还把船背起来走吗?没有这样笨的人。佛说:我的说法,都是方便,都是过河用的船,你既然上了岸,就不需要船了。"

  巨浪滔天,坐船的不怕,船外人倒怕得很;席间有人骂,席上人不在意,席外人却咋舌。故君子身陷其中,心也要超然事外。 

  故事引申开来,思绪连绵不断,在静阳庵的一段日子里,最大的感受只有一点:最好的功德莫过于慈悲心,最甜蜜的快乐莫过于心灵宁静,最清净的真理莫过于瞭解无常的真谛。

  暂且歇下心来,安心念佛吧!去除杂念,心静如水,人的天性便会出现。不求得心的平静,却一味追寻人的天性,那就像拨开波浪而去捞水中的月亮一样。

  是夜,记于静阳庵。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