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封开在越汉文化和海洋文化对接中的地位作用

  封开位于粤西和桂东南的交界处,历史上封开曾是苍梧郡的属地,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始,至三国时期的217年,岭南的行政和军事中心由番禺转移苍梧郡地区的广信县。而封开正是广信县属地之一。这一历史背景,使封开成为岭南越汉文化的最初结合部,以及岭南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对接地。为创造具有岭南特色的汉文化体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建设文化大省的今天,深入挖掘封开的广信文化对认识具有封开特色的岭南文化和认知具岭南特色的中国文化,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封开在越汉文化融合发展中的地位

  从历史角度看,岭南文化是越汉文化的结合的产物,在公元前的时期相对中原地区的汉文化的原产地来说,岭南地区的还是属于百越之地。而在东南沿海地区的百越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南中国海的岭南地区的越族人又是相对比较落后的部落,以致秦朝实行郡县制后的相当一段时期以来,岭南地区不仅比同属古越族的岭东沿海地区的江浙一带,许多时候不是在同一发展水平上,直至今天,尽管岭南的珠三角地区发展曾一度领先全国,但整体而言,比起江浙地区这种不平衡现象依然可见。在秦朝实行郡县制之前,这里没有国家概念,作为百越族人聚居地封开依然是处于部落社会状态和部落军事联盟制。实行郡县制,南岭部落社会趋于瓦解,百越民族文化封闭状态被打破,融入了汉族文化的元素。从而开始了百越族人部落社会封建化和文化汉族化的漫长演变过程。在越汉文化交流与岭南文化的形成发展中封开的地位至关重要。

  首先,良好的地理位置,成为越汉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天然条件。在珠江水系中,西江是横贯岭南地域中最大的主干流。由郁江贺江等汇合苍梧广信和封开,对这对于古代以水上交通为主的条件下,西江流域无异成为百越先民对外交往和经济交流的主要通道。苍梧郡广信和封开地区就成为是越汉文化的最佳结合部。是岭南、西南和中南地区与海外经贸文化交流的近便通道和商贸集散地。这些地区的农产品和陶瓷通过江河的交通运输集中到这里交易出口转运海外,而海外的商品从番禺、徐闻、合浦等海港上岸,进入广信再转运进入岭南、西南和中南各地。与海外经贸交流促进岭南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又促进文化的发展。海外的佛教最早从这里传入岭南腹地和中国腹地,是早期沿海地区百越族人最崇敬的宗教文化,这是一种珍视生命、慈悲为怀、普济苍生、崇尚和平的海外泊来文化,由佛教文化信仰的影响,又衍生出妈祖、海神等文化对稳定岭南社会起到极大作用。为在以后近两千年的岭南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发展打下文化思想基础。

  其二,设立州治,政治推进,实现越与汉民族融合。建立郡县制,特别是实行州治之后,加快推进了越汉文化的结合起来进程。之前,秦朝建南海郡,首任郡尉任嚣,郡治所在番禺(今广州),秦朝灭亡,赵佗建立南越国,国都也在番禺。汉越文化的切入点在番禺,而当历史进入汉武帝时代,即公元前111年西汉平定了岭南,存在了93年的南越国灭,此后,汉武帝把岭南政治军事中心设苍梧郡,郡治所在地即今天的广西梧州,同时根据汉武帝的“广布思信”旨意,在苍梧郡内设置了广信县,而封开正是当时苍梧郡的广信县辖地和重要组成部分。并赋予苍梧统领岭南地区其他郡的作用,即在郡之上设了一级政权即州权,称之交州,这一独特的历史背景,为汉越文化的真正而全面的交融结合形成岭南特色文化奠定了政治和制度基础。

  其三,西汉之后岭南第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西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后,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岭南把郡治移设置于粤桂交界三江汇合的苍梧,进而又在郡治的基础上升格增设州治,统辖九郡区。这成为西汉政权以来的岭南的第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虽然历时只有317年,却对岭南地区仍至中国统一产生深远影响。相对具有93年历史的南越国割据政权所沉淀的历史文化要厚重和丰富得多。据《水经注》记载:广信位于桂江和贺江交汇合流而“入郁”。如果说,在南越国时期汉文化与越文化属于初步接触期,在处于内陆的封顺还是保持越文化为主导的状态。然而到了汉武帝开辟了广信的交州期,汉越文化进行了全面和深入融合期,汉文化并进而上升为主导地位的强势文化。这一时期,由岭南文化形态由越文化为主导向汉文化为主导的过渡和成功转型,是由越汉结合文化向汉文化为主导的过渡期和历史转折期。

  二、封开在越文化与海外海洋文化对接中的作用

  百越民族本身是因傍海而居的海洋民族,他们本身的原始文化中具有海洋性的特质。他们与中原内陆文化的本质差异就在于他的海洋性,他们长期世代居住在临海地区,依靠捕捞和种植为生,过着渔耕或半渔半耕的生活,封开虽然不直接临海,但多江会合使他们也有了临海越人同样的生方式,即耕渔猎的生活方式。

  古代封开地理环境对岭南文化形成的影响。依山傍水的滨海大海的特殊地理环境,铸造和形成的百越人的勤劳、平和开放包容的心态观念、性格和精神文化。因此,无论是史前后,部落联盟社会中他们与沿海依山傍水的百越人他们是保持着民族血统和生产方式的直接联系的。通过西江连接珠江出海非常便利,可谓是古代的主要交通的要道。因而又成为越汉文化与汉文化,与海外的海洋文化的最佳结合部。为具有中国特色和海洋物色的岭南文化形成奠定了基础。但在海洋交通极其落后的史前时期,南海越的海洋文化与海外海洋文化还是相互封闭的状态。只有海洋交通发展和海洋贸易活动的开展,海外的海洋文化才得以与南中国海洋的百越文化和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发展。

  封开在越文化与海外文化对接中的作用。从今天眼光和标准来划分,当代的封开文化是属于海洋文化范畴,但又区别于海外的海洋文化,而与海洋文化又有一定的内涵联系,在与海外海洋文化的对接之前,在古代封开的海洋性的百越文化更多的呈现一种内向保守和封闭的文化形态。在这一点上它又与中原文化具有某种程度上的联系,特别是岭南行政和军事中心在苍梧郡的广信后,由此生成的广信文化成为具有海洋性和中原性的双重特征的岭南文化,使岭南文化成为百越广信文化的中原文化与海外海洋文化的多重揉合的产物。因此,岭南的广信文化按其本质来看是一个具有远缘杂交优势的岭南特色文化。它既不是典型传统的中原文化,也不是封闭独立的岭南百越人的区域文化体系,当然也不是原原本本的海外文化,而是三合一的混合融合生成的,与中原文化及海外海洋文化具有广泛联系而又自成体系的岭南文化和珠江文化。封开为这三合一的文化融合而生成的广信文化起到了媒介和桥梁作用。封开成为广信文化产生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古代封开对岭南文化形成的贡献。总结起来封开对岭南文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难以一一表述。但就其主要方面可用三句话概括。第一,封开创造了广信文化,这是岭南文化雏形和基础。第二,封开为岭南地区统一中华民族的大家庭起到纽带作用。自从广信州治所设置以后,岭南地区永远处于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再未分离过。第三,封开为古代岭南百越民族或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融合和接受海洋文化提供最佳的结合部,古代广信和封开成为古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接触海洋文化的窗口和试验区。我们今天,研究岭南文化的根,展示突显岭南文化特色,就是要充分认识到封开在岭南文化形成的地位与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更广阔的视野,充分认识和评估封开对岭南文化和珠江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从而更加重视封开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把封开文化的发展创新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为岭南文化和珠江文化发展,为中国海洋文化发扬光大,走向世界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

  三、封开打造和开发岭南特色的广信文化产业的思考

  广信作为岭南长达300多年的行政、军事治所和经济文化中心,成就了岭南早期开发的广信时代,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这个时代不仅对岭南地区的早期开发,而且对西南和中南乃至全国的政治思想文化发展都产生重要影响。虽然这段历史离今天,已越来越经久远,但广信时代开创的经贸文化精神,至今仍然值我们回味和研究、继承与发扬。

  中共十七大以来,全国各地在十七大关于弘扬民族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精神鼓励下,都在打造各自特色的文化品牌,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业把文化品牌擦亮和打响。封开广信文化是广东一块很好的文化品牌。广东为了改变了国人对广东“文化沙漠”的误解,在开展建设文化大省以来,建设了一批具有岭南特色的文化品牌,其中,对国民时期的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对近代和近古历史文物景观的保护或在旧址上仿古建筑等等,并由带动各地文化氛围渐渐浓厚起来,但是,相对而言对中远古时代的文化文物的研究和保护开发重视不足,尤其对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藴的封开广信文化的研发虽有启动,但相比对其他文化设施的重视和投入,仍存在较大距离。近几年对封开广信文化的探讨挖掘,仅仅是初步的,还有诸多历史文化领域和内涵有待深入研究、开发和弦扬。封开特色的岭南文化是更具原生态特质的岭南文化,封开的语言文化是保留了历经317年的中原语言与越族部落人言结合的原生态,因为,公元217年后,岭南的州、和后来的路、省等治所,东移迁置番禺(广州),原治所广信封开等地,又恢复了昔日的平静,不再直接受中原汉文化冲击,使之汉越文化和海外文交流变化有了缓冲。因此,岭南治所东移番禺(广州)而使封开的中原古文化和岭南历史文化得以保留下来,封开话是广信时代的官方用语,是具有原生态文化特征,成为古汉语的活化石、活字典。通过品味现代封开当地词语与古汉语的某些惊人相似之处,我们会感受封开广信文化的历史厚重和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挖掘封开文化可丰富和展示岭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打造具有封开特色岭南文化品牌,关键要做好以下的努力。

  第一,当地政府决策层面要高度重视文化品牌的打造和开发,要对封开文化的在岭南文化形成的地位与作,有足够的认识。从思想上认识和在行动上努力。对文化设施的给予应有的保护性投入开发。

  第二,做好封开文化品牌定位。品牌打造首先要确定封开自己的定位。在岭南文化体系,封开要在什么位置上,打造封开特色,使封开的岭南文化具有封开特色,这就是找到封开的岭南文化与广东其他地区的岭南文化的差异。差异就是个性,差异就是特色。特色就是打造品牌的基础。广信文化是封开文化定位的核心价值。围遶这一定位,以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契机,打造融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的生态文化为一体的封开特色的文化体系。

  第三,加强对封开文化的推介和推广。包括向海外宣传推介,通过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出版学术著作,创作表演广信治所时期的历史剧作、出版介绍广信时代的岭南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化巨人和著作,发行动漫画设计创作制作品等,让海内外充分认识封开的岭南文化核心特色的广信文化,增强吸引他们到封开来游历和探寻岭南文化、珠江文和广信文化的兴趣。

  第四,以开发广信文化为契机,发展历史文化旅游业,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全面的发展。封开广信文化的挖掘和打造的第一个效应,将是带动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链发展。如就旅游来说,与海外建立旅游服务网络,提供签证接待导游和购物投资服务等一条龙服务体系。这样封开文化挖掘与打造,最后的结果将是促进封开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协调的全面发展。

  第五,培养一批历史文化和文化旅游的专业和管理人才。包括文化研究和文化业务的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和导游宣讲人才等。这是软投入,使软件与硬件的改善投入相匹配。

  潘义勇(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