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海洋社会学:大着法式之举要

  【内容提要】《海洋社会学》一书可谓鸿篇巨制,在写作法式上具有诸多特色。其中对系统论方法的运用,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并用,敢于和善于开展探索的并用,基础性与实用性的共用等尤为明显。本文谨此试作评析,且以小诗为结。


  一本66万字的《海洋社会学》,经“两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的学人历3年多的智力劳作而面世了,这标志着一个新兴的学科——海洋社会学的诞生。笔者在学习中受益良多。本文拟从此着论析方式的四个方面谈点肤浅的体会。

  一、系统论方法贯彻全书始终

  系统论是当代前沿性的方法理论,在当代任何研究,忽视了它都不可能与时代相适应,即不可能有真正的到位的认识。据笔者观察,不少研究项目对此缺乏自觉性。而《海洋社会学》一书,无论从思维方式、内容结构、具体阐述……都能自觉运用系统方法,这是本书能够成为该学科创立的标志的最重要的特点及原因。

  该书方方面面都较好地体现系统论方法的运用。比如,在整体结构上,“经纬纵横布全局”,全书四大部分是“四个维度”、“四个层次”;综观、宏观、中观、微观兼具,逻辑严紧,充分体现系统要素、系统层次之简的有机互动关系。全书把海洋社会作为系统去把握,并把它置于人类社会这个更大的系统中去定位,把自身系统与人类社会这个大系统的各要素,及自身系统中的各子系统(要素)之间互动关系作为研究的主线,因而分析得比较深入,较好地体现了系统论的“结构重于要素”的原理,做到了“学科方祈创新风”。

  二、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并用

  一般的社会科学研究和撰写,逻辑思维是根本的思维方式,这是无可非议的。然而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在人的左右脑中是互动与结合的。优秀的智慧者必善于使两者结合。有知名学者指出,科学(逻辑)与艺术(形象)似一座高山之两侧,各自由底部向上攀登,而在顶峰相结合。这是形象地说明,能够重视两者的结合才能有高水平的智慧果实、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海洋社会学》一书,专门撰有“蓝色的奥秘”的诗句,作为全书22章的“章引”,这应当说是一种创举,使其内容既以严紧的逻辑叙述分析为主体;又启迪读者展开广阔的形象思维空间。体现着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统一,这又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章引”诗句虽然只有660个字,却可以使人产生美的感觉。笔者认为,其作用与功能起码有这样几方面:一是起到对各章内容的画龙点睛作用;二是启发读者浮翔联想,触类旁通;三是促使人们左右脑功能的发挥,以加强对内涵的理解;四是增强了其可读性、人文性。

  下面举些章句给以佐证。比如讲到海洋社会学是一个新的学科的诞生时,其引言为“崭新学说初成长”,既形象又中肯地表明本书对海洋社会学作为学科诞生的作用与状况。在回顾海洋社会历史变化发展章节中,则云:“星转斗移……史河绵绵……沧海桑田说巨变”。论述海洋文化内涵时章引指出,“云蒸霞蔚,五彩斑斓,虹浪连地开艳葩;风奇俗异,渔歌悠扬,信仰精神寄海魂”。这种优雅而又贴切的诗词句,读着使人产生美感,又能体现海洋文化的多元与灿烂。又如讲海洋的价值时,则云“道不尽价值连城,数不完综合奇功”。而对海洋资源丰满则譬之为“龙宫藏宝献世人”,使人联想到诸多珍贵的寓言。……篇幅所限,这里只能举少许句例。总之,运用“章引”使本书增强诗情画意,是社科研究中挖掘与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好举措,是本书一大创举。

  三、勇于和善于创新开展探索

  地球的2/3是海洋(海洋占地球面积71%)。人类长期以来基本上是在陆地居住,对浩大的海洋的认识是肤浅的,开发与利用是初步的。然而随着人类的衍繁,科技的进步,涉海人事越来越增长,21世纪是海洋世纪已成人们的共识。因而,对海洋的开发已非过去那样认为的只是自然科学的事,更需要有对海洋的社会科学研究与实践。在这样历史时期,提出和探讨“海洋社会学”课题的本身就是一种前瞻性的思考,就是一个重大的创新。

  创新的课题,只能用创新的思维去加以探讨研究,这又是《海洋社会学》的重大特点。笔者在学习中认为,本书在内容上的创新有两大方面。一是抓住特点即“海洋”的特点去创新,本书在阐述海洋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各领域的互动关系中,有不俗的创新论述。二是在扩展研究内容上的创新,这方面也较突出。比如,把海洋社会建设与人类文明进程相统一,使全书落脚于以人为本的海洋社会建设上。同时,提出除物质、精神、政治、法制的文明建设外,更强调人种文明与生态文明(并列为六大文明系统),认为人种文明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人的群体文明进步状态”〔1 〕关系人的生存尊严、优生优育、大写的人与小写的人的素质;认为如果忽视人种文明,就难以实现人的价值与尊严;如果不重视生态文明,则海洋社会文明将成为空话,……如此这般的论述,都有其创新意义。

  四、基础性与实用性相统一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有基础理论与应用(实用)理论。当然有些研究项目侧重前者,有些侧重后者,而《海洋社会学》是兼备两者的探讨的。除了各章的论述兼顾这两方面外。在全书的结构也体现了这点。比如前四章侧重从宏观,从整体去论述,应属基础性的理论探讨,而后三部分更多的则是实用性、应用性问题(尤其第四部分书中就标明为“实用维度”),这也是本书的一个重要特点。

  从《海洋社会学》一书可以看到,其基础理论由“社会”、“社会学”、“海洋”这几个最根本的关键范畴(概念)所引伸。“社会”是指“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体”〔2 〕,“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3 〕,而“社会学”是“以人类的社会生活及其发展为研究对象的”(《辞海》同上页)。因此,本书把海洋社会学的研究定位为“海洋与人类社会的互动关系”〔4 〕,“海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组成部分”〔5 〕,认为要从“大社会”角度去探讨……这些基本认识的确定,为展开整个海洋社会学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同时,正如该书所言,基于“海洋行为的久远”、“海洋世纪的进程”、“海国图强的追求”〔6 〕,因而必须紧密联系时代实际,在全书各章节中进行一系列海洋社会学实用性的探讨。

  本文拟以下面一首小诗结束之:

  三载智拼专著成,崭新学科世间呈。

  蓝色奥秘面纱揭,图强海国号角鸣。

    
   (郑孟煊:中共清远市委党校教授)

  注释:

  〔1〕范英、江立平主编:《海洋社会学》,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版,第668页。以下凡引此书,不再注明出版单位。

  〔2〕《辞海》第1577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72年版,320页。

  〔4〕《海洋社会学》第22页。

  〔5〕《海洋社会学》第24页。

  〔6〕《海洋社会学》第28页。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