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雷州话与普通话音系比较研究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际间、地区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语言上的沟通便成为人们必不可缺的需求。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把推广、普及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作为一项重要的国策。但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说,汉语母语的教学,传统上就是语文教学,本应包括听说读写全面能力的培养。然而,语文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偏重于书面的读写教学,忽视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只是用普通话作为读写训练的教学语言,代替了对学生真正的普通话听说交际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语言素质是一个人素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如果没有很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再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性素质都无法体现出来。实践也证明,这种重读写、轻听说的教育方法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现在,国家新的语文教学大纲非常强调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改弦更张,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雷州半岛(湛江地区)主要通行三种方言,雷州话(属闽南方言)、白话(属粤方言)、艾话(属客家方言),其中雷州话是湛江地区通行范围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约300万人)的方言。瞭解雷州话与普通话之间的内部规律与差异,有利于找出雷州方言区人学普通话时的语音病因,以便对症下药,提高雷州地区的普通话水平,从而有效地提高当地人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什么是普通话

  汉民族共同语就是普通话。国务院1956年2月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正式确定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从整体上说的,不是说北京话任何一个语音成份都是标准的,都是普通话成份。“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是指北方话语彚有普遍性,不是说北方话所有词语都可以进入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是指准确、合乎语法规律的现代著名作家的优秀白话文作品。

  二、什么是雷州话

  雷州话是闽南方言的一种次方言。通行于广东省西部雷州半岛,是雷州半岛通行范围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方言。因这个地区属旧雷州府管辖,所以称为雷州话,通常简称雷话,当地人又叫“黎话”。雷州话以雷州市雷城镇居民所说的为代表,(下文所提及的均以雷城话为准),雷州话在明代已形成,明万历《雷府志·民俗志》“言语条”,云:“雷之语三,有官话,即中州正音也,士大夫及城市居者能言之。有东语,亦名客语,与漳潮大类,三县九所乡落通谈此。有黎话,即琼崖临高之音。……东语已谬,黎话亦侏謧,非正韵其孰齐之。”明之东语即今之雷州话,又名客语,因为雷州人大多数是闽人移民后裔,海康、遂溪、徐闻三县九所乡落通行的语言。“与漳潮大类”,是说雷州话与漳州语和潮州语大致类似,属闽南语系统。但当代,据考证,无论语音、词彚或语法,它有自身的发展,明显地具有了许多浓厚的地方色彩,与闽南话已有了一些区别,“东语已谬”即指此。

  三、雷州话声母系统与普通话声母系统的比较:

  1.雷州话的声母系统

  雷州话共有十七个声母,见声母表:(蔡叶青:《海康方言志》.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p\] 疤 把 补 布  \[p\] 坡 彭 婆 铺  \[m\] 妈 骂 毛 摸  \[b\] 方 反 无 忘

  \[t\] 担 袋 多 堵   \[t\] 他 退 托 涂  \[n\] 那 女 挪 奴   \[l\] 拉 螺 罗 卢

  \[k\] 胶 假 哥 故  \[k\] 乔 坑 柯 枯  \[η\] 碍 颜 鹅 伍   \[h\] 吓 虾 何 府

  \[ts\] 渣 者 左 煮  \[ts\] 差 且 初 辞 \[s\] 三 性 索 师    \[z\] 饶 野 遇 如

  Φ 哀 哑 矮 污 伊

  根据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可以把雷州话声母排列成表,如下:

  发音部位

  发音方法双唇舌尖中舌根舌尖前喉音

  塞音

  清

  不送气\[p\]\[t\]\[k\]

  送气\[p\]\[t\]\[k\]

  浊不送气\[b\]

  塞擦音清

  不送气\[ts\]

  送气\[ts\]

  擦音

  清\[s\]\[h\]

  浊\[z\]

  鼻音浊\[m\]\[n\]\[\]

  边音浊\[I\]

  2.普通话声母系统

  普通话共有22个声母,除零声母外,都是辅音。如下:

  bpmfdtnl  

  gkhjqx

  zhchshrzcs

  根据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可以把普通话声母排列成表,如下:

  发音部位

  发音方法双唇唇齿舌尖中舌根舌面舌尖前舌尖后

  塞音清

  不送气b\[p\]d\[t\]g\[k\]

  送气p\[p\]t\[t\]k\[k\]

  塞擦音清

  不送气j\[t\]z\[ts\]zh\[t\]

  送气q\[t\]c\[ts\]ch\[t\]

  擦音

  清f\[f\]h\[x\]x\[\]s\[s\]sh\[\]

  浊r\[\]

  鼻音浊m\[m\]n\[n\]

  边音浊l\[ι\]

  3.雷州话声母系统与普通话声母系统的比较

  ①雷州话有四个双唇音,分别是\[P\]\[P\]\[b\]\[m\],普通话只有三个,少了一个\[b\]。

  \[b\]是双唇不送气浊塞音。发音与潮州话的\[b\]相同。北京话没有这个音。古微母字和非敷奉母字的大部及一小部分古明母字的白读,今雷州话都读\[b\]声母。

  ② 雷州话没有唇齿音,普通话有一个唇齿音\[f\]。

  \[f\]是唇齿清擦音。古非敷奉母字,今普通话都读\[f\]声母;在今雷州话中,则读\[b\]、\[P\]、\[P\]声母。

  ③ 雷州话与普通话都有四个舌尖中音;\[t\]、\[t \]、\[n\]、\[L\],且发音相同。

  ④ 雷州话有三个舌根音\[k\]\[k\]\[\],普通话也有三个舌根音\[k\]\[k \]\[x\],\[\]是舌根、浊、鼻音,普通话没有这个声母,但有这个后鼻音韵尾。古“疑”母字,今雷州话大多读声母\[\]。

  \[x\]是舌根、清、擦音,雷州话没有这个声母。古晓母字的开口呼和合口呼部分,今普通话都读声母\[x\]。

  ⑤ 雷州话没有舌面音;普通话有三个:\[t\]、\[t\]、\[\]。

  ⑥ 雷州话有四个舌尖前音\[ts\]、\[ts\]、\[s\]、\[z\];普通话有三个舌尖前音\[ts\]、\[ts\]、\[s\]。

  \[z\]是舌尖前、不送气、浊、擦音,发音时舌尖位置与雷州话的\[ts\]相同。古“日”、“喻”母字和“疑”母字的一部分,今雷州话读声母\[Z\]。

  ⑦ 雷州话没有舌尖后音,普通话有四个\[t\]、\[t\]、\[\]、\[\]。

  ⑧ 雷州话有喉头音\[h\],普通话没有。\[h\]是喉头、清、擦音。古晓母字和一部分匣母字以及一部分古非敷奉母字,今雷州话读\[h\]声母。

  ⑨ 雷州话和普通话都有零声母。古微影母字的全部,古“疑、喻”母字的大部分,古“日”母字的一部分,今普通话读零声母;古“影”母字,今雷州话读零声母。

  小结:雷州话声母系统与普通话声母系统相比较,双唇音、舌尖中音、舌根音基本相同;雷州话多了一个双唇音,一个喉头音;普通话多了一个唇齿音;普通话有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面音三组声母,而雷州话只有一组类似普通话舌尖前音的声母(有专家认为是舌叶音),这是雷州话声母系统和普通话声母系统的最大差异,也是雷州人学习普通话的最大障碍。

  四、雷州话韵母系统与普通话韵母系统的比较

  1.雷州话的韵母系统

  雷州话有四十七个韵母①②,见下表:

  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

  \[i\]\[u\]

  \[a\]\[ia\]\[ua\]

  \[\]\[i\]

  \[\]\[i\]\[u\]

  \[ai\]\[uai\]

  \[au\]\[iau\]

  \[u\]\[iu\]

  \[i\]\[ui\]

  \[am\]\[iam\]\[m\]

  \[em\]\[im\]

  \[a\]\[ia\]\[ua\]

  \[e\]\[ie\]\[\]

  \[\]\[I\]

  \[I\]\[u\]

  \[ap\]\[iap\]

  \[ep\]\[ip\]

  \[ak\]\[Iak\]\[uak\]

  \[ek\]\[iek\]\[uek\]

  \[ik\]\[uk\]

  \[k\]\[ik\]

  2.普通话的韵母系统

  普通话共有39个韵母(邢福义:《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见下表:

  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ii\[I\]u\[u\]?\[y\]

  a\[A\]Ia\[iA\]ua\[UA\]

  o\[o\]uo\[uo\]

  e\[\]

  ě\[\]ie\[i\]üe\[y\]

  er\[\]

  ai\[ai\]uai\[uai\]

  ei\[ei\]uei\[uei\]

  ao\[au\]iao\[iau\]

  ou\[ou\]iou\[iou\]

  an\[an\]ian\[in\]uan\[uan\]üan\[y\]

  en\[en\]in\[in\]uen\[un\]ün\[yn\]

  ang\[a\]iang\[iag\]uang\[ua\]

  eng\[\]ing\[i\]ueng\[u\]

  ong\[u\]iog\[y\]

  3.雷州话韵母系统与普通话韵母系统的比较

  (1)雷州话只有五个单韵母:\[a\]\[\]\[\]\[i\]\[u\];而普通话有十个韵母:

  \[A\]\[o\]\[\]\[\]\[i\]\[u\]\[y\]\[\]\[ι\]\[\]。其中雷州话的\[a\]\[i\]\[u\]发音与普通话相同。\[\]是舌面后、半低、圆唇元音,发音与普通话的o\[o\]近似(\[o\]是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比\[o\]开口度大些,唇也不那么圆。\[\]是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发音与普通话的ê\[\]相同,但普通话的\[\]只在ie、üe中出现,不作单元音。

   e\[\]、ü\[y\]、-i(前)\[\]、-i(后)\[\]、er\[\]这五个单韵母普通话中有,雷州话中没有,所以雷州话没有撮口呼韵母,舌尖韵母和卷舌韵母,也没有儿化韵-r。

  (2)雷州话和普通话都有13个复韵母,但构成不尽相同。与普通话相比,雷州话开口呼韵母没有\[ei\]和\[ou\],却有\[I\]和\[u\];齐齿呼多了个\[i\]。合口呼没有\[uo\],却多了个\[u\]。没有撮口呼韵母\[üe\]。

  (3)雷州话有15个鼻音韵母,普通话有16个鼻音韵母,雷州话与普通话比,有\[m\]和\[\]韵母,而没有\[n\]韵尾。雷州话有5个以\[m\]作韵尾的前鼻音韵母,普通话有8个以\[n\]作韵尾的前鼻音韵母,两者完全不同。在《广韵》音系里,前鼻音韵尾有\[m\]\[n\]两个,北方话里收\[m\]尾的韵母约在十五、十六世纪就转到收\[n\]尾去了;而在雷州话里,趋势似乎正好相反。

  雷州话有10个以\[\]作韵尾的后鼻音韵母,普通话里有8个\[\]作韵尾的后鼻音韵母,与普通相比较,雷州话的齐齿呼韵母中多了一个\[ie\],合口呼韵母中少了一个\[ie\],而二者的开口呼韵母则相同。另外,雷州话还有声化鼻音\[m\]和\[\],一般自成音节,除了跟\[h\]相拼外,不能与其他声母相拼,普通话则没有。

  (4)雷州话有14个入声韵母,与鼻音韵母相对应。鼻音韵母是\[-n\],与之相应的入声韵母是\[-p\];鼻韵母是\[-\],与之相对应的入声韵母是\[-k\],由于鼻音韵母没有\[n\],因而也没有与之相应的\[t\]尾入声韵母,普通话则没有入声韵母。

  小结:雷州话韵母系统与普通话韵母系统的差异最大。主要表现在:雷州话与普通话相比,无撮口呼韵母,舌尖韵母和卷舌韵母,也无儿化韵。个别单韵母,复韵母也有所不同。雷州话有入声韵母,普通话则没有,雷州话与普通话的前鼻韵母不同,雷州话以\[m\]做韵尾,普通话则是以\[n\]做韵尾。这些方面也正是雷州人学普通话时的难点所在。

  五、雷州话声调系统与普通话声调系统的比较

  1.雷州话的声调系统

  雷州话有八个声调,见下表。

  声调调值调型例字

  阴平24中升东

  阴上42中降懂

  阴去21低降栋

  阴入5高促笃

  阳平22半低平同

  阳上33中平动

  阳去55高平仲

  阳入1低促毒

  2.普通话声调系统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见下表。

  声调调值调型例字

  阴平55高平妈

  阳平35中升麻

  上声214降升马

  去声51全降骂

  3.雷州话声调系统与普通话声调系统的比较

  雷州话有八个声调,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为舒声,都是长调;阴入、阳入为促声,都带\[-p-n\]韵尾,读短调。

  雷州话的这八声是从古汉语的四声发展演变而来。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声母分清浊。随着古全浊声母的消失,声调上就有阴调与阳调之分。全清声母字为阴调,全浊声母字为阳调。普通话失掉了入声,上、去声不分阴阳,只平声分阴平、阳平。雷州话保留了入声,平、上、去、入四声各分阴阳变成八声。

  小结:很明显,雷州话声调系统与普通话声调系统相比较,在调类及调值上相差极大。有些方音过重的雷州人常用方言声调来说普通话。听起来方言语调过重。由此可见,学好普通话的声调,也是学好普通话的一个重要因素。

  湛江地处海南、茂名、阳江交界处,提高该地区的普通话水平,对提高整个粤西地区的普通话水平,都将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朱月明(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及方言研究。)

  (本文原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