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两汉合浦、徐闻与南海丝路的关系

  自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在岭南设南海等三郡始,岭南已正式纳入中央版图。秦末乱起,赵佗于此建南越国,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武帝灭之,分其地置七郡,合浦郡(治今广东徐闻、雷州境,一说今广西合浦境)即为其中之一,其所辖的徐闻、合浦两县,据《汉书·地理志》所载,为汉代南海丝路重要的始发港。从两汉始,徐闻、合浦一直在中外贸易中起着重要作用,其间合浦郡在岭南和南海丝路处于怎样的地位?本文疏理相关史料,揭示合浦郡在岭南政治、交通、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地位,剖析合浦、徐闻两地对外港口形成的条件,展示岭南、南海诸国贡品和商品的种类与用途。不当之处,还请方家指正。

  一、合浦郡在岭南的地位与形成外贸港的条件

  从历史自然地理来看,在距今二千年的西汉时,合浦沿海一带已形成港口,沿海一带人类活动频繁,汉墓成群,今合浦县城廉州镇的一千多座封土即可证明。(莫永杰:《海平面上升对广西沿海的影响与对策》,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8—70页。徐闻县位于雷州半岛南端,在距今五六千年前冰后期海侵时最终形成今天的海岸地貌。由于当时沿海已有人类活动,随着对外交通的发达而出现了港口。(曾昭璇等:《广东自然地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2页。

  徐闻、合浦成为两汉外贸始发港,地理条件十分重要。合浦位于中国大陆西南海北部湾的北岸,其所临北部湾沿岸,是中国南部洋流、季风、海上航线都十分理想的地区;徐闻则在大陆最南端,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相望,它三面临海,陆海位置优越,可以相互连通;二者距海南岛及域外均有陆海较近之便。从交通路线来看,合浦、徐闻为陆海交通路线枢纽,是汉代南海丝路的始发港。秦汉时,今西江有三道与中原相通。其一,灵渠道。因灵渠连接漓、湘两江,两汉又分别是珠江、长江的支流,故从秦时起,这一交通孔道便成为岭南通往中原最重要道路之一。其二,林贺道(九疑道)。此道从西江支流溯贺江而上,越过分水岭而达湘江支流潇水。其三,夜郎道(江道)。溯西江而上,或经今柳江,或经红水河(此水经岩溶地区,可能性不大)皆可达古夜郎所在地牂牁郡(治今贵州凯里境),夜郎与巴蜀有五尺道相通。不过,夜郎道地经少数民族地区,山高水险,还是难与以上两道相比。

  从北江而上,中原亦有三道可通:其一,桂阳道(湟水道)。从北江支流连江越过分水岭,沿湘江支流舂陵水可达湘江。桂阳县(治今广东连州)地控南北,为交通要冲。其二,六泷道(武水道)。此道虽不见于秦、西汉之时但东汉建武初,卫翊为桂阳太守,桂阳郡含洭(今广东英德境)、浈阳(今广东英德东)、曲江(治今广东韶关南)三县“去郡远者,或且千里”,卫飒“乃凿山通道五百余里,列亭传,置邮驿,于是役省劳息,奸吏杜絶。”(《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卫飒》。此道后成为南海郡贡献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腾阻险,死者继路”。灵帝熹平三年(174),“桂阳太守周小景又开凿武水六泷,“小溪乃平直,大道允通利,抱布贸丝,交易而至。”((宋)洪适:《隶释》卷四《神汉桂阳太守周府君功勋之纪铭》,四库全书本。此道不断修凿,其重要可见一斑。其三,横浦关道(浈水道)。此道由北江支流浈水而上,越横浦关,北上沿赣江支流章江而北上。《淮南子·人间训》载秦五军进攻越人“一军守南野之界”,南野(今江西南康南)即在大庾岭北麓,其后汉元鼎五年,“楼船将军杨仆出豫章,下浈水”,即走此道。因此道北上距两汉都城长安、洛阳较远,两汉时期此道不如以上北江两道重要。

  两汉时,西江、北江通中原六道,以灵渠道、临贺道、桂阳道、六泷道为要。长沙马王堆发现西汉长沙国《地形图》和《驻兵图》,反映了汉初临贺、桂阳道的军事价值(张修桂:《马王堆〈地形图〉绘制特点》,《历史地理》第五辑。。合浦县位于南流江入海口,北上越过鬼门关,沿北流江而下达西江,或向西沿道,或向东经漓江道、贺江道都不远。马援南下交趾就是经鬼门关道而达合浦。鬼门关“有两石相对期阔三十步,汉马援付林邑蛮,路出于此,立碑,石龟尚在。昔时趋交趾,皆由北关,其南尤多瘴疠,出者罕得生还。”(《旧唐书》卷四一《地理志》。虽多瘴疠,仍是以广信南下交趾最便捷和常使用的道路,而从合浦陆海向南,可直达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汉书·地理志》所载从徐闻、合浦、日南障塞南下东南亚和南亚,合浦应与交趾有海上往来。建武十七年(41年)马援军至合浦,讨伐交趾征侧反叛,“遂缘海而进,随山刊道千余里”而达交趾浪泊(《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应是从陆上沿海而达的。合浦陆海都与其南的交趾等三郡相通,连通南北,交通位置十分重要,故陈玉龙以为合浦是当时两粤通交趾的咽喉(陈玉龙:《历代中越交通道里考》,《东南亚史论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7页。。

  相对来说,徐闻地理位置位于雷州半岛南端,汉初为经营海南岛和对外贸易需要,使其成为对外贸易重要的港口。其北陆海可通合浦、番禺两地,向南可通海南岛及交趾等地。“晴朗无风之日,径望朱崖州,如廪大,从徐闻对渡,北风举帆,一日一夜而至珠崖、儋耳两郡(《水经》卷三六《温水注》。。珠崖、儋耳虽存在时间仅数十年左右,但徐闻地扼琼州海峡,为南下的重要港口。

  合浦、徐闻作为两汉时合浦郡对外贸易的港口,除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之外,还离不开合浦郡采珠业的发展。两汉成帝时,京兆尹王章妻子流放合浦,数年间竟“产珠致产数百万”(覃延欢等:《广西史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页。。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珍宝,与交趾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珠宝成为合浦与交趾物品交换的重要物品之一。(《汉书》卷七六《王章传》。由于合浦太守“并多贪污,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于交趾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孟尝“革易前弊,求民病利”,“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由于“前后刺史率多无清行,上承权贵,下积私赂,财计盈络,辄复求见迁代,故吏民怨叛。”中平元年(184),“交趾屯兵反,执刺史和合浦太守”(《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应是合浦等地官吏贪暴的结果。好在有贾琮等贤吏革除弊端,才使合浦以珠易交趾米的贸易得以维继。

  综上所述,合浦郡所辖的合浦、徐闻二县在交通上处于岭北与交趾、海南及域外联系的交通要道上,政治中心和军事征战也以西部为要,西部的交趾及沿河台地农业都有一定发展,而人口和郡县数量,西部为优。虽然合浦自然条件并不优越,但其外贸活动的进行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采珠业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

  二、途经合浦的岭南贡品与南海丝路的外贸物品

  岭南地处亚热带,各种动植物资源丰富,“夫物以远至为珍”,“且南海多珍,财产易积,掌握之内,价盈兼金”(《后汉书》卷三一《贾琮传》。。“旧交趾土多珍产,明玑、翠羽、犀、象、玳瑁、异香、美木之属,莫不自出”(《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岭南多异产,“番禺,亦一都会也。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凑”(《后汉书》卷三一《贾琮传》。,“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除番禺外,途径合浦郡的岭南贡物有:

  1.珠玑,亦即明玑,此为合浦所产

  玳瑁,亦即代瑁。南越王赵佗献给汉文帝的“紫贝五百”,亦应属于此类物品(《汉书》卷二八《地理志》。。文帝勤俭,“后宫贱玳瑁而疏珠玑,却翡翠之饰,除瑑豫之巧”(《汉书》卷九五《两粤传》。,但其后各帝并非如此,武帝时宫人“簪玳瑁,垂珠玑”(《汉书》卷八七《扬雄传》。,已非昔日。皇帝使用外,还赐于重臣。霍光病死,赐“璧、珠玑、玉衣”等贵重物品(《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除合浦外,交趾亦产之,“交趾太守张恢藏千金征还,伏法,以资薄入大司农”,帝赐群臣,钟离意“得珠玑,悉以委地”(《汉书》卷六八《霍光传》。。珠玑付于京城,安帝时京城长安“至有走卒奴婢被绮縠,着珠玑”(《后汉书》卷四一《钟离意传》。。汉桓帝时,梁冀“遣客出塞,交通外国,广求异物”,而“岁时贡献,皆先输上第于冀”,故冀第舍“金玉珠玑,异方珍怪,充积臧室”(《后汉书》卷五《昭帝纪》。。

  2.翠羽、孔雀、能言鸟(鹦鹉)等珍禽异羽

  上述南越王赵佗上献汉文帝“翠鸟千”,“生翠四十双、孔雀二双”即属此类。杨孚《交州异物志》皆载岭南交州有孔雀、翠鸟之属,“翠鸟,似燕,翡赤而翠青,其羽可以为饰”,而“孔雀,人拍其尾则舞” (《后汉书》卷三四《梁冀传》。。孔雀除产西南滇池、海外条支外,“交趾西于县,多孔雀,在山草中。郡内朱崖有之。” (《太平御览》卷九二四引《江表传》。南朝宋沈怀远《南越志》曰:“义宁县杜山多孔雀”,而三国时吴万震《异物志》曰:“交趾郡人多养孔雀,或遗人以充口腹,或杀之以为脯腊。”或养雏鸟引诱野孔雀,“采其金翠毛,装为扇拂,或全株生截其尾为方物云。(《太平御览》卷九二四《羽族部·孔雀》引《地理志》。晋时《交州记》仍见孔雀记载,“南越以孔雀珥门户”(《太平御览》卷九二四《羽族部·孔雀》引。,南越交趾一带(多)孔雀可见一斑。

  3.犀象等奇兽

  汉初赵佗向汉文帝进献的礼物即有“犀角十”。元狩二年(前121年),“南越献驯象,能言鸟”(《盐铁论》卷八《疾贪》。。上林苑中即有“穷奇象犀”(《汉书》卷六《武帝纪》。。元康四年(前62年),嘉谷稷、神爵、金芝皆降,“九真献奇兽”。奇兽或指白象,或指“驹型麟色、牛角,仁而爱人”(《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三国吴万震《南州异物志》载交州之地“象之为兽,形体特诡。身倍数牛,目不逾希。鼻为口役,望头若尾。驯良承教,听言则跪。素牙玉洁,载籍所美。服重致远,行如邱徙”(《汉书》卷八《宣帝纪》及注。。“犀如象大,头似豪妇,猎食草木也”(《初学记》卷二九《象》引。。犀、象应为两汉交州之地所产。如上所述,并有贡献。

  4.异香之属

  岭南之地自古多异香。杨孚《交州异物志》载:“密香,欲取先断其根。经年,外皮烂,中心及节坚黑者,置水中则沉,是谓丁香。次有置水中不沉,与水面平者,曰栈香。其最小粗者,名曰椠香。佛经所谓沉水者也。”( 《太平御览》卷八九○《犀》。东汉建安时,士燮兄弟称雄交州七郡,出日皆“胡人夹毂焚烧香者数十”。“燮每遣使诣权,致杂香细葛,辄以千数,明珠、大贝、流离、翡翠、玳瑁、犀、象之珍,奇物异果,蕉、邪、龙眼之属”。至东吴黄武五年(226年)的四十多年,“无岁不至”( 段公路《北户録》卷三《香皮纸》引。。交州产丁香、栈香、椠香等各种杂香无疑。三国吴万震《南州异物志》载:“沉木香出日南”( 《三国志》卷四九《吴书·士燮传》。。这些异香之属一般都经合浦而运到岭北。

  5.美木之属

  上述赵佗进献文帝,“桂蠹一器”,应属此类。武帝作昆明池,昆明池中有灵波殿,“皆以桂为殿柱,风来自香”;建章宫太液池云舟也“以紫桂为柁枻”( 《太平御览》卷九八二《沉香》。。而“破南越起扶荔宫,以植所得奇草异木”,这些美木奇草有“菖蒲百本,山姜十本,甘蕉十二本,留求子十本,桂百本,蜜香、指甲花百本,龙眼、荔枝、槟榔、橄榄、千岁子、甘橘皆百余本。”虽大都难以成活,但“荔枝自交趾移植百株于庭”,“连年犹移植不息”( 《三辅黄图》卷四《池沼》及引《三辅故事》。。岭南异木除部分用作建筑外,相当一部分移植于扶荔宫(故址在今陕西韩城芝川镇境),用于观赏。

  6.异果之属

  与美木同样,“其果则岁贡焉,邮传者疲毙于道”,东汉安帝时,“交趾郡守唐羌极陈其弊,遂罢其贡”(《三辅黄图》卷三《甘泉宫》。。《汉书·地理志》载南海郡有圃羞官,交趾郡亦有羞官。两郡应是岭南异果贡献的主产地。杨孚《异物志》亦云:“交趾有橘官长一人,秩三百石,主岁贡御橘。”(《三辅黄图》卷三《甘泉宫》。而《后汉书·和帝纪》罢贡时间是安帝元兴元年(105年)。而“交趾七郡献生龙眼等”(《初学记》卷二八《果木部·橘》引。。这些亚热带珍奇异果在将近二百二十年的时间里,岁贡不絶于朝廷。甚至直至东汉末,士燮仍进献“蕉、邪、龙眼之属”于孙权。三国吴薛莹《荆扬已南异物志》云:荔枝树,“交趾、日南、九真皆有之”;梅李,“高凉,建安皆有之”;龙眼,“苍梧、交趾、南海、合浦皆献之”;橄榄,“始兴以南皆有之,南海常献之”;榴,“交趾献之”等(《后汉书》卷四《和帝纪》引谢承书。。

  至于“武帝末,珠崖太守会稽孙幸调广幅布献之。”这次进献竟使“蛮不堪役,遂攻郡杀幸”(《文选》卷五《吴都赋》刘渊林注引。,仅是一时之举,徐闻在其中交通作用重要。

  从考古发现也能证明合浦在中外交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合浦的汉墓不仅数量多,出土文物也很丰富。虽然今在合浦、徐闻都发现了琉璃、琥珀、玛瑙、水晶、紫晶、檀香、青玉、银等珠饰类,还有各种银器,但合浦出土文物种类多、级别高,明显胜过徐闻,著名的铜凤灯、鸭首铜方匝等都是其中精品,其各种金器也是徐闻难以相比的。在合浦望牛岭1号汉墓出土的两件提桶内壁书写“九真府”等款,应与九真有关(广西文物考古写作小组:《广西合浦西汉木椁墓》,《考古》1972年第5期;广东省博物馆:《广东徐闻东汉墓》,《考古》1977年第4期等。。2003年又在合浦风门岭一汉墓女墓室中不仅发现了稻谷,还出土了碳化的香料(韦继川等:《广西发掘合浦汉墓有五大收获》,《光明日报》2003年12月9日A2版。。这足以证明岭南乃至东南亚当时确实出产香料,从此女墓室的其他随葬品等级来看,其地位只是一般平民,但却能用上香料,足见岭南乃至东南亚地区香料使用之广泛。

  不但岭南生产珍物异果,而且南海诸国也多有之。《汉书·地理志》载汉使从徐闻、合浦、日南障塞出发,“入海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琉璃本质是石,欲作器,以自然灰状如黄灰。生南海滨,亦可浣衣。”(《艺文类聚》卷八四《琉璃》引三国吴万震《南州异物志》。琉璃、明珠等物亦成为中外交流的重要物品。汉武帝“部尉东南,兼有黄支。连缓耳,琐雕题,摧天督(天竺),牵象犀,椎蟀蛤,碎留璃,甲玳瑁,戕觜。”(《后汉书》卷八十上《文苑传》杜笃《论都赋》。交趾刺史部及南海诸国应与西汉王庭保持海上来往,元和二年(2年),“日南之南黄支国来献犀牛”;东汉建武十三年(37)年“南越徼外蛮夷献白雉、白菟”;元和元年(84年),“日南徼外蛮夷究不事人邑豪献生犀、白雉”;延光元年(122年),“九真徼外蛮贡献内属”;永建六年(131年)“日南徼外叶调王便遣使贡献,(昭)帝赐调便金印紫绶”;熹平二年(173年)十二月,“日南徼外国重译贡献”;光和六年(183年),“日南徼外国复来贡献”等(《后汉书》卷八六《南蛮传》。,计有七次。这其中还不包括天竺在和帝以后改西域丝路为南海丝路,“至桓帝延熹二年(159年)频从日南缴外贡献。”天竺“土出象、犀、玳瑁、金、银、铜、铁、铅、锡,西与大秦通,有大秦珍物。又有细布、氍、诸香、石蜜、胡椒、黑盐”,而大秦“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琅玕、朱丹、青碧。刺金缕绣,织成金缕,杂色绫。作黄金涂、火浣布。又有细布、诸香、苏合”等,“凡诸国珍异皆出焉。”( 《旧唐书》卷四一《地理志》。九真、日南之外的南海诸国和部落与两汉政府往来,与汉使返回一样,应仍是以徐闻、合浦、日南障塞为港口而登岸的。因此,“自汉武已来,皆朝贡必由交趾之道。” ( 《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

  中国出口的物品主要是杂缯。匈奴“单于好汉缯絮食物”,曾遣使提出要汉岁给“杂缯万匹”等无理要求。汉后亦赐呼韩邪等单于杂缯絮数千匹( 《汉书》卷九四《匈奴传》。。可见,杂缯在汉与匈奴交往中的重要。与匈奴同样,杂缯也成为南海丝路上重要物品。而包括杂缯在内的大量丝织品其产地主要是中原,岭南各地丝织水平难以提及。北上的岭南和南海诸国异物与南下的中原杂缯,成为岭南与中原交通线上重要的物品,前后相继,络绎不絶,其间合浦郡的徐闻、合浦,南海郡所在地番禺,成为岭南中外物品最重要的汇聚和途径的三个中心。

  三、小结

  两汉时期合浦郡在岭南和中外商贸中的作用不难发现,合浦郡虽“土地硗确”,农业生产还较落后,但其在岭南和中外商贸中的作用重大。合浦郡在交通上是贯通岭南西部苍梧郡、交趾郡的要冲,而交趾又是岭南西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岭南西北部的政治、文化中心苍梧郡遥相呼应,其间起贯通作用的合浦郡地位重要可想而知。同时,合浦郡在中央有效控制岭南特别是交趾以南三郡军事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虽合浦郡人口并不占优,境内山川纵横,但其拥有合浦、徐闻两个出海口,南下交趾、海南及以南都较便利,这是远在东北的南海郡无法比拟的,特别是在当时造船业还不发达,沿近岸航行的条件下,合浦郡的两个海港有着其他各郡无法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合浦的采珠业闻名于世,远胜于其南的交趾郡。采珠业的发展,增强了合浦在岭南经济方面的地位。我们不能过分拔高合浦郡在岭南的地位。有些学者所认为的汉朝以合浦郡为岭南政治经济中心和军事基地,过高估计了合浦郡在岭南以至于交趾郡及以南三郡的作用。不管怎样,岭南、南海诸国的珍宝、珍禽异兽、异香美木、佳果等,共同组成瞭亮丽的南海海上丝路航线,成为交州联系中原的纽带,而大部分贡品大都经过合浦郡而北上的。至于其后合浦郡在岭南交通地位丧失,在中外商贸作用降低,是主客观等多种原因造成的,而两汉时期的辉煌局面一去不返。

  王元林(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原载《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