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硫酸

  教学设计:张俊

  【版本信息】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必修1。

  【教学设计版本信息】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确立思路(思维工具:AGO、APC、PMI)

  首先,确立教学设计的整体目标。根据内容特点,计划把本节课设计成实验探究课,同时突出比较、归纳、分析、拓展等思维能力训练。

  其次,围遶课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计要求,确立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掌握浓硫酸的特性

  2.进行“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3.通过实验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二、备用思维工具

  AGO、APC、PMI、CAF、FIP、比较、祛除。

  三、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

  展示浓硫酸、稀硫酸各一瓶(无标签,试剂瓶大小一样,酸的体积相同),怎样识别?你能找到多少种方法?

  (二)演示实验一:取10g蔗糖放入小烧杯中,用2mL水调成糊状,再加入1mL浓硫酸,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物质的颜色、体积变化幷闻味。看到什么现象?怎样解释相关现象?(思维工具:CAF)

  总结、比较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

  (三)演示实验二

  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

  把铜丝和浓硫酸共热

  把生成的气体通过品红液

   1.用CAF分析有关现象的原因

   2.APC、PMI、概念扇、FIP分析工业上用铜制取硫酸铜的最佳设计路线。

   参考提示(图1)

  图1制取硫酸铜方法

  (四)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填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由于浓H2SO4有强氧化性,可使某些金属如Fe、Al等表面因生成一层,阻止继续跟浓H2SO4反应,这种现象称为“”。正因为如此,常温时,常把浓H2SO4存放在。但若,(“钝化”并非不反应,是因氧化而钝化)则会反应。条件下,浓H2SO4可氧化絶大多数金属(Au、Pt等除外),但不产生。在Cu+2H2SO4加热CuSO4+2H2O + SO2↑中, 被氧化,元素被还原,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该反应表现了浓硫酸的 性和  性。

  总结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五)课堂小结:

  请同学设计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简单方法,看谁设计的方法多而最有创意。(思维工具:APC、比较)

  参考提示(图2):

  图2浓硫酸、稀硫酸区别方法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