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像题——一节试卷讲评课的教学设计

  撰文:赵珺

  一、教学目标

  对于刚刚结束的月考生物试卷的各题得分率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

  题号8122616192225(1)

  得分率46%37%58%55%47%32%52%49%

  考点细胞分化细胞癌变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细胞分裂图曲线图

  根据统计不难看出,选择题得分率低于60%的有7题,其中有5道题考察的都是关于细胞分裂图相关内容,另外,非选择题中25(1)完成情况不理想,这是一道关于曲线图的题目。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细胞分裂图、曲线图这两个知识点上把握的不够好。

  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历来是生物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很多学生在做题中容易出错的地方,由于其具有思维跨度大、综合性强、题目灵活多变等特点,常结合图形出题,能充分体现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因而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因此,这节月考讲评课的教学目标(AGO)就定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像题”。希望通过这节课能够把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常见图像题进行分析归类,解题方法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明晰思路,辨清易混淆的概念,让学生走出困惑。

   思维工具:定义问题、AGO(从学生实际问题出发,围遶得分率低的题目查找学生知识点的漏洞和困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AGO)

  二、教学流程

  (一)明确教学目标,归类细胞分裂图常见考点

  教师活动:向学生说明本节课的目标和设计意图。根据以往的考题,运用CAF、APC工具归类有关细胞分裂图的常见考点:1.确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DNA数、染色单体数;2.结合细胞分裂各时期特点来考察;3.判断有无同源染色体;4.判定细胞分裂图所处的时期,写出细胞名称。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能够引导学生从一堆乱麻中理出头绪。

  (二)小组合作与展示点评,解析错题,总结方法(思维工具:OPV、祛除)

  教师活动:布置任务给各小组,要求学生回顾基础知识点,讨论相关题目的解释,分析该题考察了上述哪一个考点,尽量总结同类题的解题要点。

  学生活动:以各小组为单位,按照老师要求讨论后,上黑板展示相关知识要点或解题的关键思路。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老师要尽量与每组学生都有短暂交流,能更直接瞭解学生的想法和存在的思维误区。5min后,全部组展示完毕。然后依次由各小组的代表来向大家说明一道题的解法,其他学生如果听懂了,鼓掌以示感谢和鼓励。对该题存在疑问的,则直接向点评的同学提问,如果对于这题有其他不同解法的,也可以及时提出,拓展大家的思路。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关键部分,老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尽量让学生自己在讨论中有思想碰撞,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又要把握全局,对学生出现疑惑或争议的地方及时点拨,让大家学的准确清晰。

  (三)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细胞分裂图常见题型(思维工具:CAF、思维导图)

  某一道题学生当时是听懂了,但是要能够深入理解,还是要及时的进行归纳整理,把知识内化为能力。等5道选择题点评完毕后,老师要在黑板上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和大家一起总结各类考点的解题方法。幷且标注相关题号,以备学生课后落实巩固。本环节总结的思维导图(如图1):

  图1细胞分裂图常见题型

  (四)学生点评曲线题,重点分析错因,聚焦纵坐标(思维工具:聚焦)

    25(1)图3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该过程发生于期,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教师活动:这道题是具体图表,考查减数分裂及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课前根据试卷上学生的答案,以及瞭解到的情况,已经比较确定这道题大部分同学做错的原因是思维定势,没有仔细审题导致的。因此,安排了一位基础知识较扎实,但在该题中犯了典型错误的同学来点评。

  学生活动:由一人上黑板讲述考试当时解这题的思路,这道题给出的图像和我们平日训练时的图像基本相同,但该题的关键是图1中的纵坐标代表“每条染色体DNA含量”而不是“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含量”。因此这类题很多同学不是错在知识点不清,而是失误在审题,以后遇到此类曲线题首先看清横纵坐标是关键。

  教师活动:投影展出变式训练,图像不变,把纵坐标改成“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含量”。提问方式不变,要求学生两两讨论答案。

  学生活动:完成变式训练,总结不同纵坐标的不同解题思路,在笔记上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归纳。

  (五)拓展思路,小组讨论曲线变化的可能原因(思维工具:CAF;思维导图)

  以目前学生所学的染色体数或DNA数为例,曲线中遇到的变化无非是斜线上升(),直线上升()和直线下降()这三种。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在学生消化完这道题以后,老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尽可能总结曲线变化的可能原因,在3min内上黑板展示成果,看看哪一组的思路最全面,同时也可训练学生的规范表达。

  一开始,学生的思路并没有打开,只能他们最熟悉的那一种,然后老师在PPT上展出一些比较复杂的染色体数变化曲线,给与适当的提示。让学生根据曲线再讨论补充,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曲线变化的可能原因,进一步完善有关曲线图解题的思维导图(如图3)。

  图3解题思路

  三、教学后记

  该节课改变了以往试卷评讲课每题必讲的模式,而是有针对性的填补了学生的知识漏洞。对于他们最为模糊的考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从一团乱麻中抽丝剥茧,理清思路。整节课运用了多种思维工具(CAF、AGO、APC、聚焦等),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对常见考点和解题思路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日后面对此类习题时有路可循,有法可依。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从知识点到解题方法的升华,从试卷上的一道题到一类相关题型的变迁,学生思维量足够,充分体现了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的教育理念。另外,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以后再遇到其他知识难点的时候,也可以模仿老师的方法进行考点解析总结,达到举一反三、能力迁移的效果。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