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千年巨变: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

  承受了一百多年落后挨打的屈辱和奋斗求强的历史洗礼,经过最近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和平发展,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悄然步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延续了数千年的农业社会及由此产生的农业文明已经逐渐为现代化社会及相应的工业文明所取代,中国社会的千年巨变,就在我们眼前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和规模发生着。 

  告别农业社会的最显着标志,首先在于城镇化发展。据统计,到去年为止,中国城镇化水准已经达到百分之四十以上。可以肯定的是,按目前的发展速度,到“十一五”规划完成之时,中国的城镇化水准将超过百分之五十。其次,在二○○四年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农业产业仅占百分之十五点二。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在世人面前呈现出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面貌,一个全新的现代化强国,正在亚洲大陆和平崛起。 

  由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化社会,这个巨大的质变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的冲突和矛盾。纵观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这些冲突和矛盾如果解决不好,将可能造成社会动荡,导致国家现代化进程滞后。拉美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注意:如,一些拉美国家在快速城市化的同时,由于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出现人口边缘化趋势,极大地加剧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从而导致危及全社会安定的严重问题,最后造成经济发展停滞的后果。这样的发展教训,值得中国领导层深思。 

  应该指出的是,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决非一种自然的更替过程,而需要全社会努力,特别是政府通过资金、政策的调控和扶持来逐步实现。农村社会的最大特点是自给自足,而过去的政府除了收税,并不提供卫生、教育、道路、水电设施等公共服务。而这些,都是现代化社会的基本要求。因此,加大政府对“三农”的投入,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十分重要的大事。 

  而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更是一项长久而艰巨的任务。改变持续千年的农业社会面貌易,革新历史遗留的传统观念难。建立起一整套适应现代化社会的新观念、新制度、新行为方式的文明模式,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所在。这个任务完成之日,才可以算是中国现代化真正实现之时。 

  (原载2005年9月号《中国评论》月刊)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