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两岸文化再造论纲

  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文化思想日臻成熟。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就成为了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文化思想今后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国家的前途与命运,与此同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也必然是巨大的。对此,需要加以探讨与认识。 

  一、建设文化强国与台湾的前途命运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非常丰富,最为突出的有:1)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重视意识形态工作。4)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5)在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6)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可以说,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质是文化战略思想。作为文化战略思想,其中两个内涵对两岸关系的影响最为重要,第一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思想内涵,第二是新时代文化创造的内涵。 

  1.建设文化强国是大政方针、是国策,是必然实现的战略目标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还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习近平的文化思想中,文化建设被置于“五位一体”的现代化事业总体布局中,提到“文化立国”的战略高度。由此表明,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国大陆今后的发展战略重要环节。事实上,中国整体实力的提升,也必然包含文化实力的提升,以及倚重文化实力的提升。中华文化从弱势转为强势,是今后的大趋势。中国人的语言、生活方式、文化娱乐等等广泛的文化概念,将向全世界蔓延,百年来西方文化一枝独秀、全面垄断的局面一定会被打破。 假以时日,中国大陆必然从过去的文化古国、现在的文化大国而进入理想中的文化强国。这是无可违逆的历史进程。现在的中国大陆正处在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迈进的历史关节点。 

  2.进行文化创造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方式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也就是说,文化创造,是文化传承的进一步,是把过去、现在和未来加以紧密联系,更着重在未来。贯穿其中的是创新的精神。推动文化创造,需要扎根民族文化传统、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汲取时代精华、吸收民众智慧。这应该是今后中国大陆进行文化创造的基本思维。

  以上两点,足以描绘出若干年之后中国大陆的文化新时代:第一,文化强国成型,与西方文化平分秋色。第二,新时代的中华文化,具有更多现在尚不具有的时代新元素,领先全球。

  3.在中国大陆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洪流中,台湾如何自处?

  历史如此定论:台湾文化中以闽南人为代表的闽南文化、客家人为代表的客家文化与外省人带来的新文化在台湾共处融合。同时,还有原住民所代表的南岛文化。台湾文化也融合了日本、欧美等地的文化特色。可以做出结论,台湾文化至今为止,仍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分割。我们也不认为,台湾文化过了若干年之后,就会完全异化为非中华文化。

  但是,习近平的文化思想,絶对不是单纯的文化艺术理论层面的思维。习近平的文化思想,与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完全融合的,是整体提升国家民族实力的组成部分。这对台湾而言是严峻的考验。是自觉自愿参与大陆的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去,还是继续保持距离,无动于衷,或者干脆拖后腿,实乃关系到台湾今后的前途与命运,关系到台湾如何安身立命的严肃问题。

  其次,在中国大陆全民投入文化创造之后,大陆文化的先进性、科学性、时代性、国际性必然大幅领先。如果台湾按兵不动,或者被动接受,那么,两岸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差距将迅速拉开。大陆文化创造的不可抗拒的时代吸引力,足以让台湾成为人才枯竭、思维停顿的暮年之岛。文化创造,其实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参与还是放弃?台湾如何自处?是需要有识之士深入思考的。

  二、两岸文化要避免形成零和博弈格局 

  零和博弈理论认为,世界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财富、资源、机遇都是有限的,个别人、个别地区和个别国家财富的增加必然意味着对其他人、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掠夺,这是一个邪恶进化论式的弱肉强食的世界。但是20世纪以来,人类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的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全球一体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之后,“零和博弈”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取代。

  中国大陆建设文化强国的目的不是要驱赶世界其它国家、民族的优秀文化,而是要与之共存、共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特征是以“双赢”为核心理念,是摒弃“零和博弈”思维的。而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两岸文化加强交流、互为一体、共同进步,是大陆方面的一贯愿望。

  但是,因为台湾政党政治的特殊原因,在“台独”思潮的影响之下,与大陆文化切割、脱离中华文化似乎是一些政客、乃至政府政策的追逐目标。所以,“文化台独”的言行在台湾颇为高涨。因此,两岸文化的“零和博弈”的发起方应该是台湾方面。

  两岸文化的“零和博弈”格局一旦形成,贻害无穷,两岸文化必将陷入两个层次的严峻对峙中。

  1.或陷入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对峙

  文化强国的形成,除了文化艺术的影响力之外,更加重要的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共同提升。如果以综合实力来论,大陆与台湾不在一个天平上。随着历史进步,大陆将代表新时代的先进文化。刻意与大陆保持距离,甚至采取对立分离策略的台湾及台湾的文化,必然失落于时代,或许成为落后文化的一种。

  古今中外,任何一种文化形态的核心都是鲜明的价值观。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行无依归,无论是国家还是民族都无法前进。这不是落后,又何为落后呢?所谓落后文化,最为关键的衡量标准就是是否具有先进价值观。在中华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观则是:两岸应该趋向融合而絶不是分裂,两岸同胞是一家人絶不应该是敌人。如果违反这两个絶不,台湾任何文化都是落后的,是不足取的,都是违背历史潮流的。如果台湾文化是以两岸共同命运为基础的,着力于两岸共同发展的,与大陆相向而行,那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发展、面向未来的先进文化关系。

  2.或陷入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的对峙

  习近平文化思想最大的亮点,首先是要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2013年的时候,习近平就这样讲:“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习近平还指出:“中国人看待世界、社会、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由此可知,大陆方面的主流文化核心内涵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在台湾内部,爱国主义的认识是不一致的,分歧是巨大的,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都存在着不可调和的争议矛盾,也就可以知道,两岸之间的文化分歧与对峙不可避免。在中华民族内部,无法认同主流文化核心价值的,具有较大逆反能量的,目前仅剩台湾一地了。如是,相对大陆的主流文化,台湾的就必然成为边缘文化。

  这里涉及到文化认同范畴。需知,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如果文化核心内涵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那么,台湾的文化认同就出现了巨大的危机,进而导致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的政治危机。如果两岸文化出现上述两大对峙关系,且日趋加重,那就表明,台湾方面对文化认同问题的认识存在着三大思维误区:一是主张只承认传统文化,而否认当代文化。二是将文化认同与大陆建设文化强国趋向相对立。三是将文化认同与同属一个中国理念相对立。 

  三、两岸文化再造的时代契机与路径

  何为两岸文化再造?简言之,就是在两岸共同继承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之上,重铸一个中国的核心价值,以创新精神来激励两岸彼此,共谋中华文化兴国大计。在文化再造的过程中,台湾全面享受两岸融合发展的机遇,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台湾人民同样参与并做出重大贡献。这就是习近平在十九大提出的:“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

  台湾海峡的长期隔絶导致两岸文化差距日趋扩大,但经过两岸近30年的交流,两岸文化的凝聚力越来越强。可以说,两岸文化传统的基础、认同的基础、发展的基础都是存在的,是无法彻底割裂的。有了厚实的基础,两岸文化再造就是一个真命题!

  现在,两岸文化再造迎来了时代的契机,两岸文化携手共创时代的奇迹,应该不是空谈。时代的契机在于:今后30年左右,中华民族复兴的战略目标必定达成。国家的综合实力、文化的软实力、民族的自信力,都达到历史空前的高度。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两岸的和平统一、完全融合必定实现,大势所趋,两岸文化再造必能排除一切困难,得以进行。

  总的说来,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它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物质文化,两岸相差无几。制度文化,大陆坚持尊重台湾的社会制度。由此可知,两岸文化再造要解决的主要层面,应该是心理文化方面的,最主要就是思维方式。毋庸隐讳,目前两岸文化的思维方式还是处在对峙的、难以调和的状态。如果不进行再造,两岸的和平统一进程必然遇到重大的阻碍。 

  两岸文化再造的途径,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核心价值思维的再造

  习近平说:“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形象言之,两岸文化再造的核心价值思维就是“两岸一家亲”理念的再造。

  过去常说的“两岸一家人”,与“两岸一家亲”相比较,就显得平淡无奇,只不过是一种状态的描绘。而“两岸一家亲”是习近平发展两岸关系的新理念,包含:血脉相连的亲情,命运与共的同胞情,共圆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民族情。这样的核心价值思维,在过去的两岸文化经纬中是缺失的,是不够充足的,甚至是被敌意阻碍的。因此,有待于今后的两岸共同再造。

  2.融合发展思维的再造

  习近平在处理两岸关系及台湾问题方面,融合的思维格外突显。习近平曾说:“两岸同胞同祖同根,血脉相连,文化相通,没有任何理由不携手发展、融合发展。”2016年3月5日,针对两岸关系新形势,习近平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公开提出大陆将“持续推进两岸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增进同胞亲情和福祉,拉近同胞心灵距离,增强对命运共同体的认知。”

  近20年来,因为“台独”思潮的狂飙,加上“台独”政党反复执政,“文化台独”甚为猖獗。“文化台独”企图在文化上割断台湾与祖国大陆的文化关系,制造“台湾本土文化”与“中华文化”对立。“文化台独”从历史虚无主义出发,刻意歪曲中国历史,否认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的现实,否认两岸同属于华夏一脉的事实。现在,“文化台独”撕裂台湾社会、制造两岸冲突的危险性大增。所以,融合发展思维是今后两岸文化再造的重要内涵。两岸关系中的融合发展思维,是扺制“文化台独”、促进文化认同,巩固两岸和平发展关系的基石。

  3.创新改革思维的再造

  习近平强调,要以创新的思维和坚定的信心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对于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习近平指出:“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要认识到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必须始终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习近平还指出:“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两岸文化需要共同继承,也就是“固本”,但是更需要发展,这就需要创新改革。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两岸文化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提供了重要遵循。唯物辩证法认为,继承是创新的基础,继承的最终目的是创新、最高境界是创新;创新是继承的发展。中华文化历史表明,具有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精神,才有可能出现海纳百川、协和万邦的人文道德精神。

  所以,如何站在两岸文化共同发扬光大的立场上进行创新改革思维的再造,是时代赋予两岸中国人的历史责任。

  总而言之,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两岸关系依然将处在险峻境地,风云变幻,不一而足。要在既定的时间内实现国家完全统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急迫需要推动落实两岸文化再造。而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两岸文化再造的指南,是中华民族面对未来强大的文化自信与文化定力、文化进步之源。



  郭伟峰:作者系中国评论通讯社社长、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习近平对台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