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对戎装民族风之省思——论文化复兴与创新

  前 言

  本稿件系应第三届中华文化论坛主题“推动文化创新,构筑中国精神”,针对戎装民族风加以省思,期能兼论文化复兴与创新精义所撰。本稿件首先探讨若欲讨论中华盛世,则必须兼具文治与武功;随后强调若欲达成民族复兴,更须珍惜先贤所遗文化资产,作为振兴民族未来生机之张本。

  紧接此节则是更进一步提醒,若是国族不重视文化传承,则无法保存其足以为傲之文化根源。最后则是提出警语,华夏文明数千年,对外征战扺御外侮过程中,在戎装铠甲曾留下丰富文化资产,亦曾经成为引领文明之载体。但因为百年国耻,在引进西方军制自立图强过程中,逐渐丧失民族自信心,让本身戎装丧失民族风,未来恐将成为民族复兴窒碍与枷锁。故思考如何运用文化创新精神,运用科学论证态度,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新世代戎装,作为民族复兴重要表征,实为未来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与创新最重要里程碑。

  盛世兼具文治武功

  进入21世纪后,全球各地对于整体中国大陆因为改革开放后,所创造经济发展表现,纷纷给予高度肯定;同样对于中国人来说,不论使用崛起、发展抑或复兴之辞,其指向就是希望再创中华盛世。民族复兴在于开创民族未来发展生机,在国族治理之政治层面上,吾人皆以盛世加以定位,幷且未来在中华历史上,亦会因此时所创建功业,给予适切地位与肯定。

  若论盛世必须兼具文治与武功,国族若论统治国家疏理政务,首重“保”与“养”两大面向。扺御外侮保疆安民,此为国家主政者必须在“保”之面向上,仰赖武功所完成目标。而能够厚泽众生,发展国家经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并使社会运行井然有序,这在“养”之面向上,就要依靠文治来达成理想。

  文治与武功如车之两轮,对于国家迈向政治清明之盛世来说缺一不可。中国历代重文轻武,抑或是重武轻文朝代,或许能够获致短暂振兴态势,但是若无文治武功相辅相成,絶对无法真正达成民族复兴,再创中华盛世。特别是文治与武功两个面向,都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因此要能够文治武功兼备,更必须重视落实文治武功之文化精髓。

  在此必须强调,政治之实践乃是汇集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两者共同运作而成;对于能够在政治实践上,同时在文治武功两方面获得肯定,并被史家认定为盛世主政者来说,其实是能够同时证明出其体制优越性,以及主事当朝之士,能够在政事运作上,充分发挥良质政治文化,才能够获致理想结果。

  针对本文所关注课题来说,为何在武功这个面向上要强调民族风,其实是有其深厚道理存在。国族能够建立武功,不纯然是仰赖科技先进,船坚炮利;能够在战场上获胜,迫使敌手遵从我的意志,不仅是靠战场征战,特别是要运用创机造势之战略布局。

  军事武力在战场保疆卫土,不是个人逞凶斗狠,而是必须运用有组织、讲理则与重规范之军事体制,扎根于战略文化与军事思维底藴,才能够发挥出实际战斗力。国族间交战不仅是用武力相互搏斗,更是不同文化架构间相互较劲。所以能否在战场上取得胜绩,其实是在武备上验证是否具有体制之优越性,更是检视出部队作风与战略文化,是否能够经得起战争考验。

  中国人在历史上对外征战不断,但从不以战斗民族自诩,更不以苦战恶斗克敌制胜为傲,反而是不断强调兵凶战危,重视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就更能显现华夏子民在创建武功时,特别有其文化特色,而不是纯然欠缺深度思维之武夫蛮干。正因如此,对于展现武人专业之戎装来说,更是应当重视其民族风范,此因该等表象适足以显现出民族自信心,以作为民族复兴张本。

  民族复兴珍惜文化

  文化显现出民族实际之生活样貌,不论是帝王将相,抑或是升斗小民,共同描绘出整体文化之内涵。文化更是代表民族共同生活之历史记忆,整个民族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展现出生命共同体共荣共辱之经历,就体现成为各种文化重要表征。

  每个民族都必须重视其本身所具文化特性,否则就会丧失其主体性,此时就遑论民族复兴。假若要落实民族复兴,就必须要重视本身所具有之文化特质,如此才能获得自我肯定,建构出民族自尊心,亦奠定民族自强争取与维护荣誉自信心。假若未能体认到本身文化优越性,自然就会随波逐流,不会重视本身应有主体性。

  所谓珍惜文化并不意谓必须抱残守缺,食古不化拘泥守旧而不准改变既有章法;历史巨轮不断向前推进,不可能永远维持现状,所以必然要能够与时代潮流同步脉动,幷且争取引领风潮优势地位。要能够巩固此等文化优势地位,就必须以科学客观态度加以体现,让本身所奉行文化规范,能够保证民族独立、民权伸张与民生乐利,以便在全球社会获得肯定与尊崇。

  珍惜具有本身文化特色之行事作为方式,其实是要将其作为在文化上创新发展资本。文化复兴与创新是一体两面之架构,若无复兴珍惜自我特色之骄傲与自信,必无创新发展再展鸿图之志气与毅力。文化复兴不在于呈现枝节性之文化表征,而是要以科学理性作为准绳,并以实际绩效福国利民,来证实文化内涵优越性。

  基于前揭理念,吾人回首审视武学兵法,其为民族保疆卫土获致武功,争取国族生存空间与安全无患重要基础。同样基于文化是民族能够团结共同基础,而军事兵学是民族扺御外侮之重要理论,透过战争实践所累积之民族兵学传承,更是整个国族必须重视之文化瑰宝。

  诸多人经常以为中华文化重文轻武,其实这是缺乏真切理解所产生之偏见与误解;在华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在内外征战过程中,不论国家战略、军事战略、野战战略、战术用兵与基本战技上,都有极度辉煌成就。不但留下数量惊人之兵学典籍,更给后代子孙下重要兵学思维。

  特别是在诸多兵器、戎装及铠甲上,体现出民族争取生存之战斗条件,举凡其所使用之基本材质、编织工法、锻造工艺与设计理念,都呈现出国族生活形态与战斗条件兼容配合之轨迹。只要到典籍中去检索,光是铠甲分类与名称,俯拾  即可得明光铠、两当铠、环锁铠与马铠;甚至还有缀鳞甲、山文甲、乌锤甲、皂绢甲、步人甲及锁子甲等不同型式,由此就可知在此面向上,吾人文化遗产丰富程度。

  假若再加上兵器、宝剑与布阵设防等详细资料,用以编成中华兵学大典,必然将是汗牛充栋多不胜数。同时中华武学并未排斥自外来取经与学习,汉民族在发展骑兵过程中,刻意仿效胡服将袖口缩减,以利在马上战斗与骑射动作;这些过程在古代典籍中,其实都曾经详细加以记述。所以师夷之长加以融合改造后,再成为日后消灭夷狄之法宝,在中华历史中根本就是家常便饭。

  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就是因为能够吸纳外来文化长处,加以改造与透过汉化过程,将其吸纳融会贯通,幷且成为具有中华文化特色之元素,甚至还会增强其运用空间与效能,这才是中华文化能够维系长存真正要素。中国不是没有被外族欺凌入侵与征服过,但是能够透过文化优势将其驯化与融合,这个更是提醒吾人若要追求民族复兴,更必须珍惜本身文化,幷且加以创新发扬光大。

  不重传承文化无根

  要毁灭一个民族就必须让其丧失历史记忆,当其不再以本身历史文化感到骄傲时,其实就已经断送该民族未来之生机。当这个民族成员不再以崇洋媚外为耻,更不以披发左衽为辱时,这就是丧失民族主体性重要征候,更是自我扼杀与颠覆团结民族向心之悲哀结果。

  民族若不重视历史传承,本身所具有之文化亦就无法生根;当文化无法生根时,就必然失去民族之标章,整个国族历史内涵就必然遭致他方所篡改与操弄,此时亦就无法让国族成员产生对于民族归属感,当面对外来挑战时,亦就会漠视与无感,更遑论为民族牺牲奋斗争取生存与福祉。

  民族对内对外治理成败荣枯过程,是个无法抛弃之历史遗产,吾人不能采取选择性加以记忆,刻意去忽视民族所曾遭受过耻辱,以及羞于见人与启齿丑行。重视历史传承之民族,必须勇于面对曾经遭受过之逆境,以及先人所必须承担负责之丑态。

  每个民族都不可因为在历史特定阶段落后失败,而导致全盘否定先人;切割历史记忆,或者是刻意逥避民族所曾犯下过错,或是屈服于外族所曾遭致之羞辱,这都违反研读历史知耻改过最基本要求。

  月有盈亏圆缺,人生顺逆变化,难免民族在生存发展轨迹上,都会遭遇阻力而颠簸前进。对于缺乏民族自信心人士来说,经常会将民族偶遇逆流之特例视为通则,从而否定本身民族特色所具价值;就民族存亡来说,本身丧失民族自信心,其实是最令人忧心之威胁。

  历史上曾有不同民族都遭致痛苦噩运,甚至严重到国家沦亡而被迫流亡,但是由于能够坚守其民族文化特色,笃信其文化价值优越性,最后都能够重新复兴。世间朝代与国族兴衰不止,要真正让特定民族絶灭,不在于真正屠戮其子民,而是要让其不再以其文化为傲,在其精神传承上让其断根;所以不重传承必然文化无根,民族亦就无法获得生机。

  民族必须具有共同历史记忆,就算其中具有令人不快之痛苦羞辱,只要相同民族子民们愿意共享荣辱,未来就能够同生共死,团结起来争取与维护民族未来发展之命运。假若子民都只知切割与逥避,刻意漠视此等理应共享之传承,其实就已经自然宣告这个民族未来之死刑。

  重视传承是让文化能够扎根,文化是要能够具体实践,让其体现于整个民族日常生活中,让民族内个个成员接受所有民族荣辱史实,诚心接受共荣共辱命运,如此才能让整个民族成为相互团结之生命共同体。

  正因如此,吾人才必须在重要文化表征上,讲求与重视其是否能够展现民族风采。而为追求中华复兴再创盛世,在文治典章与武功成就两个面向,展现出民族特有风格,更是重要之前提要件,此更是有识者必须深入思考重点所在。

  模仿他邦遑论自尊

  满清末年由于多次对外战争失败,因此国人对于本身兵学与军事思维丧失信心;为能救亡图存,因此改革军制仿照西洋建立新军。诚如前文所述,在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之中,透过文化融合与学习过程,吸收外来文明长处,将其转化接纳成为中华文化所属元素,幷且成为对外御侮本钱,所谓师夷之长以制夷,其实并不算是新鲜事。

  因此中国在过去百余年间,自东西洋间引进各种军事思维,派至他国进修学习军事之士,在国外表现优异,返国后战功彪炳,但是在此摸索前进过程中,尽管在对日抗战与后续各项战争中,获取重要胜绩,不过整体说来,在军事战场虽然建有功业,但是却未曾真正挣脱外来军事兵学表面意象枷锁,回归到中华兵学民族风范之轨迹。

  回溯百年国耻期间内,中国军人不论是何种派系,皆因其建军渊源不同,身上穿着各个不同风格军服,其中包括法式、德式与英式不等。等到二次大战后,国共内战造成双方隔着海峡分裂至今。此期间双方军服更是先分别仿效美式与俄式,而大陆解放军服饰再经过多次变化,逐渐转化成目前较接近西方美式风格服饰。

  军队服饰与装具有其科学面向,野战服伪装迷彩系透过数学随机数计算获得图案,使其色彩乱度足以破坏轮廓线,达成伪装效果。特种操作服则是依据实际作业需求,具有不同色彩与裁制方式。各个不同系统人员所配戴头盔,亦是依据作业及作战任务需求所设计,这些都是从战争与操作实践中,透过经验与实证累积所修改而成。

  当军队系统设计与产制过程,讲求独立自主与完全知识产权时,对于军事人员所穿着戎装与配件,却无法摆脱仿效他方之困境,讲起来实在是让人不能接受。特别是当中国经过战争考验,在战场上获得诸多胜绩之后,却未让军事专业人员,在其所穿着军服戎装上,获得民族风格设计支持,其实也说不过去。

  中国身为文明大国,具有丰富无比之文化遗产,在兵学与战史上曾经有过辉煌成就,诸多战争中所使用之兵器与铠甲,都成为其他邦国所仿照学习对象,但随着百年国耻与征战失败,在此方面民族自信心亦随之丧失,这更是让人痛心。

  所有被殖民过之新兴独立政权,其军队服饰都与其殖民母国极度相似,甚至还有伊斯兰教军队所用阶级徽章,其实是缘自基督教文明尴尬情事;其实这就是告诉吾人,仿照他邦服饰典章,囫囵吞枣岂有自尊可言?

  中华文化复兴是民族再创盛世新契机所在,能否让华夏雄师穿上让全球一眼就能辨识之民族风戎装军服,必须仰赖文化复兴与创新。特别是在接待国宾时,假若演奏曲目系来自他国,仪仗队所穿服饰未具民族风,所持兵器亦未能展现前人武功,是否总是会让人有所遗憾呢?这将是两岸都要反省思考之议题!



  张 竞:作者系中华战略学会研究员。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