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是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

  在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已深入全体华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影响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和精神,是社会各种意识形态的总体,是中华文明的软实力,是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和共同财富。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及特征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逐步创造出来的并经过人们的反复实践、提炼而日趋成为稳定的意识、行为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字、书法、绘画、建筑、音乐、舞蹈、儒、释、道、经、史、子、集、中医、武术等范畴。中华民族虽历经沧桑,内忧外患,朝代更迭,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奥秘就在于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强大生命力。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就认为,历史“有一个决定的‘东西’,就是亚细亚。那个外界的物质的太阳便是从这里升起,而在西方沉没,那个自觉的太阳也在这里升起,散布一种更为高贵的光明”。\[德\]黑格尔着,王造时译:《历史哲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48-149页。

  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强烈的大一统观念。天下一家,民胞物与,四海之内皆兄弟等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并流淌在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的血液里,成为一种坚如盘石的文化心理。以国家统一为乐,以江山分裂为忧,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政治价值取向。《诗经》所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此乃中华民族大一统观的重要思想之源。经过儒、法两家的论证和充实,历代思想家和统治阶级的丰富和发展,这种大一统思想和观念深深印人中华文化传统之中,并在文学、艺术、建筑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习俗等方面打上深刻的烙印。恰如孙中山先生1922年8月在《统一宣言》中所言:“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中,正是这种意识使我们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尽管它过去遇到了许多破坏的力量。”

  其二,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情怀。自强是中华民族贯彻古今的重要传统。《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仅仅是一种个人的自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自强,更多的是指民族要自强、国家要独立的思想,是一种永不满足现状、不断改革进取、革新图强的精神,是一种“奋发振强,励精不已”的积极进取的情怀。这种锲而不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为民族和国家的进步而努力奋斗。

  其三,兼容天下的广阔胸怀。中华传统文化一贯主张“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提倡不同民族、不同类型、不同派别的思想文化兼容幷包,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以达到多样统一。正是有了这种胸怀,在中国历史上,才会出现儒道相济、儒法结合、儒佛相融、佛道相通的局面。兼容天下的胸怀,还表现在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容纳和吸收上,如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等。有了兼容天下的胸怀,才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在不同价值系统的区域文化龢民族文化的碰撞下,逐步走向统一,更新了自身的面貌,从而也使自身有了更强大的生命力。

  其四,底藴厚重深远的和谐思想。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在人际关系方面,强调“和为贵”,提倡宽和处世,协调团结。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天人合一”,主张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协和万邦”,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当和睦共处,亲密友好。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在强调“和为贵”的同时,还强调“和而不同”。和谐求以共生共长,不同求以相辅相成,在和谐中实现共同的发展,在不同中相互吸收对方的长处。这种底藴十分厚重深远的和谐思想观念,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

  此外,中华传统文化中还有对文化精神的理想追求等特征。上述种种特征的中华传统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成员的思维趋向和共同心理,对于维护国家统一龢民族团结,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中华传统文化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晶

  中华传统文化在漫长的融汇过程中,不单是大陆各民族的创造,也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浩瀚大海,无疑也融纳了台湾文化的滚滚川流。台湾与大陆有着相同的史前文化。在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完全连成一体,后来桑田变沧海,使台湾成为大陆边缘的一个岛屿。近年来考古学的研究证明,台湾先民所创造的原始文化,与大陆东南地区的史前文化有着割不断的血肉联系。据对距今约三千年的新石器时代的卑南文化遗址的考证,卑南文化出土的石器与浙江良渚文化、福建昙石文化和江苏的青莲岗文化出土的石器相似。因为卑南文化遗址出土的石杵、陶质纺锤等文物与今日原住民中的泰雅、阿美两族使用的同种物体极为相似,故学者们据此推断卑南文化的主人很可能是现代高山族的祖先。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早在1946年就曾经指出,台湾的“畲族”是中国古代“百越之族”的支裔。台湾也有学者认为,原住民的祖先就是古代中国大陆的越濮族。由此可见,台湾的原始人类,包括原住民的祖先均来自大陆,他们所创造的史前文化与大陆史前文化一脉相承,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峡两岸的文化血脉相连。从旧石器时代起,我们的祖先就由华南陆续进入台湾。上古迄秦汉之际,中华文化已流溃台湾地区,这是不争的事实。占台湾人口95%的汉族同胞,祖先都是大陆人。他们与原住民同胞在共同开发和建设台湾中,亦发展了与祖国大陆血脉相通的文化,共同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民族文化传统。正因为如此,连横先生在其《台湾通史》一书中写道:“台湾之人,中国之人也,而又闽粤之族也。”连横:《台湾通史》(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23页。

  所谓“闽粤之族”,即来自福建的福佬人和广东的客家,他们都是不同时代因戍边、战争、灾害等原因从中原各省迁到广东、福建的,自宋元起又陆续移居澎、台。

  在不同历史时期大量大陆移民迁台,不仅带去了丰富的生产技术、耕作方式,而且使大陆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移植到台湾,使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结出了累累硕果。台湾的民情风俗与大陆极为相似。移民前往台湾,不仅带去了家乡的方言土语,而且带去了原有的风俗习惯与生活方式。据丁绍仪《东瀛识略》记载:“台民皆徙自闽之漳州、泉州,粤之潮州、嘉应州。其起居、服食、祀祭、婚丧,悉本土风,与内地无甚殊异。”台湾民间的婚丧喜庆礼仪乃至服饰、起居、饮食等,与闽粤两省如出一辙。海峡两岸民众还以同样的方式过着同样的节日,进行着形式相同的民间娱乐。台湾每年举行“祭孔大典”、“城隍爷出巡”、“妈祖过生日”等传统文化活动,动辄吸引几十万人参加,如此大规模的传统文化活动,在大陆已不多见。台湾民间的宗教信仰多由大陆直接传人,现今台湾各地大小寺庙林立,其中供奉的孔子、关公、禹王、鲁班、妈祖、城隍等,无一不是中华圣贤。

  台湾的文学和艺术,深受大陆本土文化的影响。台湾的新文学运动是在“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它以“五四”新文学理论为指导,以“五四”新文学作品为创作范例。如被人们誉为台湾文学之父的赖和以及吴浊流、杨逵等人,都深受“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影响。台湾的戏剧,一向有大戏小戏之分,无论大戏小戏,均脱胎于中国古代的传统戏剧,其题材多取材于明清小说,内容主要是表现古代忠、孝、节、义的传统观念,其服饰、道具、表演形式与中国古代戏剧一致。台湾的音乐,有所谓的圣乐、十三腔乐、郎君乐、南管乐、北管乐等多种,其实都是地道的中国传统音乐。其中,圣乐相传为孔子时代之遗乐,只能在祭祀盛典时演奏,南管乐为中国南方通行的音乐,北管乐则起源于中国北方。由此观之,台湾的文学、音乐、戏剧都与大陆的同一艺术形式有着深刻的渊源和明显的承继关系。

  1949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人为地造成了海峡两岸的分离和对峙局面。但这种局面割断不了两岸同胞的血肉联系,割断不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60多年来,海峡两岸人民都在各自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下,继承和发扬着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促进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从目前台湾文化领域的情形来看,台湾的学术、文学、音乐及戏剧、电影、电视艺术等都有某些独特的成就,与大陆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台湾兴起了“乡土文学”运动,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吴浊流、钟理和、陈映真、白先勇等人的作品先后在大陆出版,而琼瑶、三毛、林海音等人的作品,更在大陆青年中风靡一时,成为一种时尚。自70年代以来,台湾的音乐工作者在中国民间歌謡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作了大量格调健康、节奏明快的校园歌曲和其他抒情歌曲,对中国当代音乐艺术的普及与提高做出了贡献。台湾的电影、电视艺术发展也较快,艺术手法多种多样,但就其内容而言,仍以表现中国人的民族感情、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为主,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说明,汉族和原住民人民一起创造了台湾文化,台湾文化是构成中华文化集合的一个区域文化,是中华文化长河中的一个支流。海峡两岸人民同文同种,血肉相连,休戚与共,都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两岸人民拥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字、共同的经济生活和共同的历史渊源,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

  三、两岸携手共创中华文化的辉煌

  江泽民同志1995年1月30日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中指出:“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这说明,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深深地植根于海峡两岸全体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思想方式、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感之中,它具有无与伦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文化是民族精神、民族认同龢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中国人之所以具有恋土归根的本根意识、华夏族类的共同信念、内聚凝合的情感心理,是由于中华文化的精神纽带在起作用。海峡两岸迄今已分离了60多年,要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最终实现两岸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就需要加深两岸同胞间的信任、理解和认同,因此必须发挥中华文化的情结功能,经过文化交流来沟通感情,增加共识,增强国家“大一统”的向心力,从而有效地遏制“台独”的民族分裂主义倾向。同时中华文化也是推动两岸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所以,中华文化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它絶不是可有可无的软条件,而是关涉民族认同龢民族凝聚力的硬条件,是实现并巩固国家统一的根。

  纵观60多年以来海峡两岸的文化状况,尽管两岸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发展道路不同,两岸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现实差异,但两岸文化同是中华文化,具有许多共同的历史和现实的文化要素:

  其一,两岸文化都藴含着传统的民族精神,包括国家“大一统”思想与民族责任感,国家分裂的忧患意识与民族凝聚力,华夏族类理念与民族认同,这是增强中华民族团结的思想渊源。

  其二,两岸文化都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这对于加强两岸社会道德建设和两岸关系协调发展十分重要。

  其三,两岸文化都包含着现代化与社会发展的理念,有利于在加强两岸交流合作中推进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其四,两岸文化中有实现交流合作的现实基因。在经济文化方面,大陆和台湾的经济制度不同,但都在搞市场经济,在经营方式和经营管理上均有互鉴之处;两岸的教育文化,同属于中华教育文化,这就有一个体认中华教育文化精华,交流两岸教育的有益经验,促进两岸教育即中华民族教育发展的问题;两岸的科技文化,均为中华文化中的灿烂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精华,实现双向交流可以互蒙其利,共同振兴中华;两岸的学术文化、文学艺术、出版传播文化和体育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交流可以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繁荣民族文化和增强民族体质的目的。海峡两岸在文化交流中,应逐步就此达成共识。

  当前海峡两岸尽管在政治关系上处于对峙状态,民进党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但从总体上说,两岸关系毕竟已走出过去长期隔絶的低谷,以不可逆转的趋势向前发展。尤其是两岸的文化已结束过去的封闭状态,不仅交流范围扩大,交流品位提升,而且互动关系增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事实上已经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这对于促进两岸的统一进程十分有益。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将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7页。

  而“心灵契合”首先是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求同存异,巩固两岸的文化情结,增进两岸同胞的向心力。因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7页。

  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五千年来生生不息,绵延不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使命。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2页。

  中华文化将会进一步发展,繁荣兴旺。西方的一些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这一点,早在1985年,美国汉学家费景汉就坚定地指出:“这一个中国一向都是,而且将来也将永远是,统一于一个连续生存的文化之下的政治实体。”中国新闻网2010年1月1日。


  申晓若: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副秘书长。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