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进一步推进两岸文化交流促进同胞“心灵契合”

  文化交流是两岸交流中受政治负面冲击虽在所难免但程度亦相对较小的成分,对两岸关系起着不可或缺的缓冲和润滑作用,对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起着不可替代的凝聚和激励作用。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这一论述给新时代两岸文化交流提出了新的标准要求,是建立在历史、文化和现实基础上的长久之策。

  统一归根到底是人心的回归,人心的回归根本上靠中华文化。和平发展是建立在相互认同基础上的发展,认同最扎实的根基在血缘与文化。值得欣慰的是,尽管两岸政治对立分歧依然严重、经济矛盾角力也有发生、安全对峙对抗从未解除、涉外斗争冲突随时可能爆发,但是,两岸文化同源一脉、从未分隔,都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如何进一步发掘文化交流的潜力,促进两岸心灵契合,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

  一是推进中华文化高端学术两岸合作研究,在协力复兴中华文化中引领两岸文化的共同发展方向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包括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造就文化大家、开展学术研究、推进思想工程等是应有之为。两岸是文化同源一脉的中华文化,这是确定无疑的。但是,与中国历史上中央与“边陲”的文化发展变化规律一样,两岸分离68年以来,其文化在各自的努力中也衍生出不少自身的特点,形成了一定的差异。差异就是发展的动力、取长补短的潜力、登上高地的实力,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复兴大业应当发挥两岸各自的优势。可设立高端文化研究的两岸合作国家工程,亦可在既有相关国家工程中纳入台湾的人才、岛内的项目、涉台的课题等要素,把大陆的人才优势、资料优势、设施优势,与台湾的外向优势、创意优势、从未断线优势等有机接合在一起,定会创造出有特色的重大成果,进而输入两岸社会、各级学校、各类智库直至政界。

  二是发挥中国历史元素对两岸人民的连接、沟通作用,扺御“文化台独”,增进国家民族认同

  龚自珍云:“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台独理论家”对“台独”思想意识形态的建构,也是从历史文化入手的。所谓“四百年史”、“同心圆史观”、“外来政权”等等历史谬论,直接割裂两岸同属一中的基本历史文化架构,配合以“台湾地位未定论”等国际法手段、“历史悲情”等岛内民众的现实遭遇,毒害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历史在本质上是客观存在,不是少数人、某时段、一地方所能颠覆的。把龚自珍先生历史逻辑推导演绎下去,也可以这样认为,即历史文化也是维护国家民族意识的最有效武器,“维护其国,必善用其史”。两岸之间的历史“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要用台湾与整个中国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的历史进程,重唤被“台独”洗脑的部分岛内民众的中华历史文化记忆,重建、巩固其中国人身份认知;用近代中国的悲惨遭遇、两岸共同被西方列强侵略殖民的悲惨境遇,激发、浓厚两岸人民的情感共鸣;用两岸分离的历史背景、国际动因,消弭、化解岛内民众对大陆的疑惑、敌对情绪;用民族复兴的历史必然和光明前景,增强海峡两岸中国人的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历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是仿徨者的向导”(\[英\]科林伍德语),两岸要用好这个向导。

  三是打好地域、原乡文化牌,用血缘亲情文化激发国家民族认同

  台湾地区居民就其絶大多数而言,都有代代相传、絶对可信的族谱、家史,证明其来自祖国大陆特定的地区;緑营大本营民众的原乡,絶大多数也几乎非漳(州)即泉(州)。中华文化注重慎终追远,数典忘祖是大逆不道的行径,故如何进一步发掘两岸地域文化、原乡文化的潜力,激发岛内特定部分民众的中华国家民族认同,就是先天赋予的优越条件。要探讨有“台独”意识的民众背离原乡中国大陆的全部动因,找到其心理症结所在,探索用故土原乡文化化解其心结的通路所在。岛内没有人愿意数典忘祖,没有人不愿意把祖宗供在家里最尊贵的位置上。要广用文化搭桥,推动两岸地方、社区、企业、机构、村落等,共同寻根问祖、续写家谱史绩、宣传名人望族、抢救非遗文化等,延续乡土文化;祭拜共同祖先、开展宗教活动、发展地方文化品牌等,激发乡土认同;结对联谊帮扶、慈善捐赠弱者、活络在地经济,增进乡土感情;修缮历史建筑、建设公共设施、命名场所设备等等,提高乡土引力。

  四是加强两岸中华政治文化交流,提高岛内民众的政治制度辨别力

  岛内一些人分离意识的产生并非缘自对中华民族认同的诀别,而是对政治上中国的疏离。而政治上的中国絶对是原乡中国历史文化的逻辑延伸,没有任何有生命力的政权、政府是凭空产生的。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现代中国与中华五千年文化一脉相承。要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与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国家治理模式、社会价值观念的密切联系,阐释政治上一个中国合理性、合法性、必然性,逐步消除岛内民众对政治中国的陌生、扺触甚至敌意,用历史文化的熔炉逐步化解不必要的心理障碍。特别要积极推进两岸共同研究中国的政治传统文化,增进对两岸彼此政治体制的理解认识,有效消解岛内民众对大陆政治体制的误解、误会;在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中消除对大陆社会主义制度的反感、敌对,进而产生认同支持以致参与。

  五是两岸大众文化交流要有新拓展,更广泛可持续地熏陶社会

  这些年来,两岸大众文化交流蓬勃展开,社会民众之间的文化交流互动培育了感情、增进了友情,加深了同文同种民族认同感。但是,目前两岸这类交流的规模依然有限,广泛性不够;往往受制于人,不能自由地展开;大多低层次徘徊,品味提升难;可持续性有限,毕竟还受政治风吹草动的一定牵制。未来两岸大众文化交流要在体现导向性、拓展群众性、维持延续性等方面狠下功夫。大力提高品位,用植根民族、积极向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符合现代口味的新大众文化引导交流方向;广泛深入群众,在成规模成体系进入学校、进入社区、进入企业、进入乡村、进入敏感地带上求发展;突破各种阻碍,提高资源投入、减少政治干扰、打造品牌项目、建立机制化平台,形成两岸文化交流的铺天盖地、源源不断之势。文化交流唯有向“下”看,才能向上提升品味影响;唯有向上提升,才能更具向“下”的更广泛社会影响力。

  六是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要有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提高文化交流的影响力生命力

  这是一个讲求创意的时代,唯有创意才能有影响力。但创意不是无条件的标新立异,也不是不接地气的独树一帜,而是要面向最广大的受众,提高对受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要进一步向民间、社会中下层、最广大民众扎根、延伸,聚集起最大的社会影响力。要支持受众面大、更具正能量的两岸创意产业主体,给他们政策、给他们帮助、给他们排忧解难,使之更健康顺利地发展壮大;鼓励受众面大的两岸创意产业合作项目,协助其筹集资金、招募人才、获得场地、推广展开,使之更有底气地进入两岸交流;激励有助增进两岸国家民族认同的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特别关爱、特别照顾、特别扶持,使之产生特别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提倡更深入社会的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活动,引导民间投资进入、民间人士参与以及民间组织、民间机制的成立,使之更加有规模、有秩序、可持续推动下去。尽管两岸文化交流应该文化归文化、政治归政治,尽量减少政治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两岸关系十分敏感、民进党当局极为在意两岸交流任何一方面的发展变化,故很难排除政治,两岸文化交流包括文化创意产业合作,难免需要有政治的考虑、导向的要求。持单纯经济观点可能会误入歧途,不顾及政治环境条件可能不可持续。

  七是高度关注网络文化空间,影响争取台湾青年一代

  在人类社会进入以网络空间为主要媒介的信息时代,必须把文化的交流互动的主渠道向网络空间转移。两岸的文化交流要通过网、体现网、发挥网的最大效应,没有网络空间的交流没有前途。年青人是网络空间参与比率最高的群体,把网络空间作为两岸青年文化交流的核心渠道,用年轻人愿意接受的网络传播理念输送文化,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向网络新媒体方向做大做强,是两岸文化交流的必由之路。要建立网络空间的意识,至少任何文化交流都应力争把网络要素贯穿其中;适应网络空间的理念,网络不不仅仅是一种传播工具,也是一种思想观念和文化元素,集中体现为开放、透明、包容、真相,必须用这样的观念推进两岸青年文化交流;善用网络的办法,两岸文化交流的主导者要认识网络、瞭解网络、善用网络、善待网络,只有成为网络空间的行家里手才能办好网络空间的两岸交流大事。这些年来,两岸青年人在网络空间的互动日趋热络,其间有喜也有忧。喜的是两岸青年可以通过网络空间更直接地瞭解对方,特别是岛内青年得以更全面地观察认识大陆,而不是单方面受岛内部分特定媒体的误导;忧的是由于两岸青年心理的隔阂,小小的突发事件可能刺激其网络空间激烈的对立、骂战,严重伤害双方感情。所以,如何用两岸关系的正能量包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占领沟通两岸的网络空间主要阵地,是今后应当加倍努力的重要一环。

  总之,在岛内民进党执政条件下,两岸文化交流的地位日益重要。要以超常的力度、制定特殊的政策、动员专门的力量,对两岸交流涉及的各阶层、各界别、各领域大打“文化牌”,有效发挥中华文化对两岸关系的连接、缓冲、融合作用,用文化认同缓冲两岸政治等领域冲突对立,在缓冲中化解矛盾、增进认同,变坏事为好事。要高举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旗帜,在中华文化之世界地位的日渐提升中增强两岸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心,在中华文化之对世界影响的加速拓展中提高两岸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让做堂堂正正中国人的理念在岛内更加深入人心。


  郑 剑:作者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委员、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