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迭唱重章一咏三叹——读《诗经》偶得

  诗,是感情的爆发。古人说:“情动于中,而行可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永(咏)歌之。”情感炽烈,自然要反复咏叹。《诗经》里絶大多数篇章就是这样,迭唱重章,一咏三叹。

  在《卫风·木瓜》这首诗中,特就男女互赠礼物这件事,反复咏唱,将劳动人民对爱情的看法,不为物质所限的高尚,健康的感情表达得淋漓酣畅: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全诗三段,就只有每一段第一句和第二句的最后一个字不同,幷且这几个字中,“瓜”、“桃”、“李”又实指一物——爱情的表示,“琚、瑶、玖”皆为佩玉。不论从字的意义上来讲,还是从句的意义来讲,并没有任何递进。然而,诗人就是这样用迭唱形式,反复歌咏三次,使人读来,不仅不觉得累赘重复,而是觉得它感情真挚、檏素、深厚、缠绵,余味无穷,幷且声调协调,琅琅上口。

  像这样仅仅只是调换个别字,并不做任何递进而反复迭唱的例子很多。在那黑闇的社会里,人民当差应役,一天到晚不能休息。于是,对于奴役他们的统治者发出怨言。《邶风·式微》中这样写道: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这首诗也只有6个字不同,但是,因为它的反复迭唱,使我们读完此诗,深深体会到了人民的怨恨、愤怒之情。这是血泪的控诉,这是火山的爆发!我们从诗中这有力的反问句中,看到了人民的痛苦、辛酸,看到了人民忍无可忍的愤懑化成了滔滔江河,汹涌澎湃。

  《诗经》中不仅有很多诗只是重章迭句,一咏三叹,并不做任何递进,而且也有许多虽然只是调换了几个字,但却做了极大的递进的重章迭唱。例《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短短一首诗,描绘了采芣苢的六个场面:首先,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群妇女兴高采烈有说有笑一起去采芣苢。到了目的地后,大家很快动手采起来。由于芣苢相当成熟,一动,就有芣苢掉在地上,掉在地上的也一棵一棵拾起来;哎,芣苢是那么多!干脆成把成把地捋下来;采呀,采呀,提着衣襟采,很快,衣襟兜满了,于是,把衣襟掖在腰带下,满载而归。这首诗三节,也只有六个字不同,然而通过迭唱,采芣苢的整个过程和欢乐之情都可以从这里看出来。我们一面读着此诗,一面展开想象的翅膀:“恍听回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之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清人方玉润语)一幅劳动的画面在我们眼前铺开。

  诗,如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就是要把现实中的图画用艺术可感可触地展示在人们面前,拨动读者的心弦,使读者如临其境,受到熏陶,激起感情。《芣苢》达到了这个目的,而且是通过重章迭唱,很好地达到了这个目的。

  再如《王风·黍离》,这是一首简练而完美的抒情诗,同样采取了迭唱的形式。它也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因几个字的不同,使诗的意义变化上升。第一节用“中心摇摇”,只是说明面对黑闇的现实,而对他所熟悉的离离成行的庄稼,心神不定,若有所思;第二节用“中心如醉”,则将自己触景生情,不能自控的忧思上升了一步;第三节用“中心如噎”,表示自己伤感时事,悲痛欲絶的内心。于是,感情上升到极点。这样,使读者和作品中主人公的感情产生共鸣,一同愤恨黑闇的现实,一同愤恨昏庸残暴的反动统治者。

  总之,不论是没有做任何递进的也好,还是做了递进的也好,都由于诗人巧妙合度地运用了迭唱这种民歌惯用的手法,终于使作品达到了它的目的。

  上面引例只是《诗经》其中的几首。其实在《诗经》中,这样的运用重章迭唱,一咏三叹的篇章比比皆是,有几首没有运用这样的手法呢?翻开《诗经》,几乎每篇里面,不是迭章,就是迭句,不是迭句,就是迭字,从某种角度来说,正是由于诗人们对“迭”字的讲究,所以才使这些诗篇感情如此浓烈、缠绵,又音韵协调,易诵易记。我想,《诗经》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其中很多篇章并仍脍炙人口,迭唱重章,一咏三叹的手法和运用该也是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吧!

  原载《珞珈山》第2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