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苏东坡的东坡情结

  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原国务院侨办主任郭东坡第五次来武汉,参加“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回国(来华)创业成果汇报暨高新技术项目洽谈会”期间,笔者负责他的接待工作,会后特地安排他和夫人去黄冈“东坡赤壁”参观,在苏东坡的塑像下,我说,今天是郭东坡来参拜苏东坡,东坡拜东坡,千古佳话多。引来一片笑声。 

  “您的这个‘东坡’名字是怎么取的?”我问郭东坡主任。他说,我是江苏江都人,在我出生时,我的爷爷正好在村前东坡上收割玉米,于是就把我取名叫“东坡”了。然而,苏轼在人到中年以后,为何才给自己取了“东坡”这个响彻天下的名号呢?

  一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列宋四大家之一,以代表作《念奴娇·大江东去》名传天下,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纵横恣肆,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苏、黄、米、蔡之一,其中的《黄州寒食诗帖》闻名于世。

  诗歌成就苏轼,诗歌也使苏轼蒙难。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御史府谏官李定、舒亶、何正臣三人,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对新法隐含讥讽的句子,附会新法,构成“罪状”,指控苏轼对皇上不忠,“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毁谤朝廷,谩骂新法,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其时苏轼转任湖州知州才三月就遭被捕,并押解到汴京。他的家被查抄,书稿被焚毁,“老幼几怖死”,且牵连到一大批人被查被参,以前凡与苏家通好者,人人自危。

  这一事件,史称“乌台诗案”。所谓“乌台”,就是御史台。古时御史台内外广种柏树,树上终年栖息着乌鸦,人们就将御史台称为“乌台”。这就像古代社会称医馆为“杏林”、称优伶处为“梨园”一样。

  苏轼戴罪狱中103天,受审11次,遭受了残酷的折磨,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与此同时,守旧派与革新派中的一些人对苏轼展开了营救,就连王安石本人也出面说情:“岂有盛世而杀才士者乎?”宋神宗惜苏轼之才,不忍杀之,幸好北宋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有人援引此条,终使苏轼逃过一劫。

  苏轼出狱以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这里一干就是四年多,是他在多个贬所任职时间最长的地方之一。这个团练副使,是负责地方军事的助理官员,只是个从八品的小官,职位相当低微,还规定他“不得签书公事”,实际上是下到地方劳动改造。据说“倒苏派”的人责怪苏轼爱写诗讥讽新政,就干脆给他一个最湿(诗)的官衔,“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水部”也就是最湿(诗)的地方了,这也是苏轼后来在诗中写的“诗人例作水曹郎”了。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劫已变得心灰意冷,巴不得早日离开汴京这是非之地。于元丰三年二月把家眷安放在河南,带着长子苏迈赶往黄州赴任。

  苏轼到黄州后,被安排住在城东的定惠院,数月后,家眷来到黄州,便迁居到长江边上的废旧驿站临皋亭上。全家连家眷和佣人共二十余口,苏轼被贬,俸禄很少,养活不了一大家人,缺衣少食,生活很是困顿。他在有名的《初到黄州》中写道:“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饶郭知鱼美,好竹连山知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厌酒囊。”在《寒食雨二首》中描绘了他家在大雨中的困顿潦倒的情景:“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疱煮寒菜,破灶烧湿苇。”“自笑平生为口忙”,但却连温饱问题都没法解决。跟从苏轼二十余年的马正卿见他生活困顿,设法向黄州府要来了城东数十亩已经荒芜的军营地给苏轼耕种,以此补贴生活。苏轼希望靠开荒种地谋生,像陶渊明一样种豆南山,像白乐天一样植树栽花于东坡。于是他放下士大夫的架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带领全家人在黄州城东的东坡上披荆斩棘,开荒种地。苏轼把这块地取名为“东坡”,并自号“东坡居士”,“居士”者,居家修炼之佛教徒也。苏轼经此一劫,他意识中的佛道思想急剧上升,曾到黄州的安国寺要求受戒皈依佛门,居家修行,世人尊称其为苏东坡。

  二

  苏东坡躬耕于黄州东坡,曾作诗《东坡八首》,记述开垦东坡的艰辛及其感受,其情凝于笔端,舒之胸臆,其景垦辟劳作,汗洒东坡,这种自强旷达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苏轼在《东坡八首》的序文中说:“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予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耒而叹,乃作是诗,自愍其勤。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

  苏轼在东坡上披荆斩棘,如同楚人当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布满茨棘瓦砾的东坡上“端来拾瓦砾”,铲除蓬蒿杂草,开垦土地,他深感“垦辟之劳”,以致“筋力殆尽”,放下农具时,他喟然长叹曰:我的粮仓何时才能增高啊。

  苏轼种田是非常认真的,他对开垦出的数十亩土地作了统筹安排,并筹钱购买农具耕牛,开挖水塘蓄水抗旱。在东坡低洼处开出水田种植水稻,在高坡地种植小麦,在边坡地广种桑枣松竹板栗,还要来“桃花茶”种子种在东坡上,做到“不令寸地闲”。

  苏轼在农闲时还安排在东坡修建了房屋,因为房子是在下大雪时落成的,于是就命名为“雪堂”。并在房内四壁都画上雪景图,还写了一篇《雪堂记》,称住在雪堂内,“起居偃仰,环顾睥睨”,处处是雪;雪把自己同外边的世界隔絶,使自己成为“番外”之人,真是“得其所居”了。

  展现苏东坡先生的东坡之情的,还有一首有名的《东坡》的诗。诗曰:“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这首诗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但愿长醉山水间之意。

  东坡是一个地名,它并不是什么风景胜地,但对作者来说,却是灌注了辛勤劳动、结下深厚感情的一个生活天地。苏轼加以整治,躬耕其中,这就是东坡。诗人在此不只经营禾稼果木,还筑起居室——雪堂,亲自写了“东坡雪堂”四个大字,并自称东坡居士了。这里倾注了他多年的汗水,倾注着他的爱、他的情,凝结着深深的东坡情结。

  诗一开始便把东坡置于一片清景夜色之中。诗人偏偏拈出夜景来写,不是无谓的。这个境界非“市人”所能享有。“日中为市”,市人为财利驱迫,只能在炎日嚣尘中奔波。唯有“野人”,脱离市集、置身名利圈外而躬耕的诗人,才有余裕独享这胜境。唯幽人才有雅事,所以“市人行尽野人行”。这读来极其自然平淡的一句诗,使我们不禁从“市人”身上嗅到一股奔走闹市嚣尘的喧闹气息,又从“野人”身上感受到一股幽人守志僻处而自足于怀的味道,而那自得、自矜之意,尽在不言中。诗人在另一首诗里说:“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那虽是咏定惠院海棠的,实际是借海棠自咏身世,正好帮助我们理解这句诗所包含的意境。

  同一时期,作者在黄州有一首著名的《定风波》词,与此诗可谓异曲同工,对照一读,十分有趣。词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好一片随缘自适,顺其自然的旷达之情。正是这种难能的旷达精神,蓄养了东坡的自尊与自信,使他处于逆境而依然乐观豁达,处变不惊,“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

  苏轼被贬黄州,是他人生的低谷,然而却是他文学创作的巅峰时期。在自号东坡以后,其代表作品多出自这一时期。诚如太史公所言:“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俶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毛主席曾在评述屈原时说过:忧愤出诗人,如果让屈原继续当他的官,他肯定写不出《离骚》这样的好作品。

  钱穆先生评价说,苏东坡诗词之伟大,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他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诗词里见。苏东坡的儒学境界并不高,但在他处在艰难的环境中时,他的人格是伟大的,像他在黄州和后来在惠州、琼州(儋州)的一段。那个时候诗词都好,可是一安逸下来,就有些不行,诗境未免有时落俗套。东坡诗之长处,在有豪情,有逸趣。

  苏东坡对自己又是如何评价的呢?苏在去世前自题画像中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一生做官以及游历过的州府达三十多个,几乎是大半个中国,其中仅担任过官职的就有近20个州,他生于眉州,任职的有杭州、徐州、湖州、登州、颍州、扬州、定州、廉州、被贬黄州、惠州、琼州、儋州、舒州、永州,逝于常州,葬于汝州,但他评价自己一生的功业却只写到黄州、惠州、儋州,连“东坡处处筑苏堤”,一生修筑过三个“西湖苏堤”的杭州、颍州、惠州,也只说到惠州,说明他一生最看重的就是黄州、惠州、儋州这三个地方。这三个地方都是他被贬之地,但也是他的诗文创作最具成就的地方。

  黄州是他大难不死首次被贬之地,他在这里垦辟东坡而又自号东坡,练就了士大夫最难得的旷达人格。初始因畏祸不敢多写诗文,即使写了《赤壁赋》也不敢轻易示人,但一旦拿起笔就一发不可收。在黄州期间,他躬耕东坡,积极进取,乐天安命,从容旷达,在四年多的时间里,他游历了黄州及其周边的武昌、浠水、蕲春、罗田、黄梅、广济、麻城、黄陂、鄂州、大冶、阳新、嘉鱼、庐山等地方,挥洒出750多篇诗文和重要的书画作品,为中国文学和中国书法树起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从文学艺术、情感等多角度体现了苏轼的生命感悟、精神嬗变和艺术升华过程。

  苏东坡还是一个有名的美食家,与有关专业人士创作出了许多以“东坡”命名的食品,如东坡肉、东坡饼、东坡肘子、苏果、苏糖等;东坡走过的地方,人们怀着对他的崇敬,以“东坡”命名了许多事物,如东坡村、东坡井、东坡桥、东坡路,等等,还有东坡帽,东坡之名出自黄州,而今却布满神州。美哉,东坡!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