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文化诠释的时代使命——从香港“反送中”事件谈起

  2014年台湾“太阳花”运动、2015年“反高中课纲微调”运动、2019年香港“反送中”事件,都是以青年为主体的社会运动。进一步探讨会发现港台两地近十余年来国文、历史、公民教育有趋同的现象,形成青年一代对中国历史不熟悉、对中华文化疏离,再加上公民教育强调权利、手段、去道德的结果。大陆教育进程虽与港台不同,对中华文化的重视逐年提高。倘若打压及提倡皆以政治手段为之,文化脉络未能加以爬梳整理,只要求背诵记忆,将事倍功半。因此针对两岸三地青年进行中西差异的对话,进行文化诠释,才能产生深层思维的变化。

  一、前言

  1949年后的港台两地,关系甚是微妙。不同的发展历程让两地展现不同的风貌,但强烈的历史连结感又让彼此互相影响。就拿2019年香港“反送中”事件来说,就与台湾2014年3月18日至4月10日期间发生的“太阳花”运动、及2015年5月24日至8月6日发生的“反高中课纲微调”运动,手法极为相似,关键人物也往来频密,可谓“太阳花运动2.0”。但是香港“反送中”事件发展得更为火爆,对社会产生极大冲击,对经济造成极大伤害,不禁令人担忧:未来台湾群众运动是否可能进化为“香港反送中2.0”?剖析此类事件的前因后果,虽近年社会资源分配益发不公絶对是主因,但哪件事会成为爆发点?有哪些要求点?采取何种手段?就会发现国族意识与文化诠释占了重要分量。

  社会资源应如何创造与分配?属于财经政策;但国族意识与文化诠释的建立,就是教育问题了。极为巧合的是,20多年来,台港两地文、史国民教育质与量越来越趋近,而青年行为模式也趋同。若从这一点进行分析,会发现语文教材质量的变化,让台港青年对中华文化认知薄弱、失去美好的图像与憧憬;历史教材质量的变化,让台港青年国族认同薄弱,失去对国家发展的坚定支持与摸索过程的包容。另外,公民课程的变化也需认真讨论,它呈现出当以西方公民思维取代中华传统思维后,许多失序的行为就在冠上“普世价值”的大帽子后,让社会噤声。即使心中不以为然,却不知如何反驳。

  其实,两岸三地教育的底层结构都深受西方影响,由此发展出来的思维脉络也以之为尊。近年中国崛起,两强争霸局面已成,贸易战只是前哨,未来必是军事科技经济外交全面缠斗。倘若年轻人的价值体系仍建构在西方理念的图像上,台港青年发动的抗争事件随时可能在大陆出现,必须尽快建构起完整的中华文化意象,脉络性地浸润入国民教育的教材教学中,方为长治久安之策。大陆也已觉察,传统文化教材全面铺展开来,但因为隔絶数十年,这方面的师资及教学尚难以衔接到位,遑论脉络性地浸润入各种课程中。若流于表面文章式的运动,则必功亏一篑。必须纲举目张,从深层思维进行统合。

  本文从台湾文史课纲变动说起,兼及香港教育的变化,识者可从中观察到,教育场域的用语对文化诠释深层思维产生的变化。亦可省思,若要回归中华文化正统,教育政策应有何种对应之道。

  二、台湾高中国文教育的过去与现在

  (一)课标时代:早年,台湾国文课本定于一尊,由国立编译馆主其事。从1952年到1999年长达四十七年,其间经历过1953、1962、1971、1983年等四次修订,但是,国家意识、民族精神、文化道统的传承,都是课程标准中国文科的重要核心价值。

  (二)课纲时代:1990年,李登辉时代提出“一纲多本”的教育政策,“教育部”遂着手订定台湾高中课纲,1999年开始实施,称为“88课纲”。2004年,因应九年一贯课程的实施,“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暂行纲要》,2006年实施,这就是俗称的“95暂纲”(民国九十五年)。2008年,“教育部”以“95暂纲”为基础,略微修订,改为《普通高级中学课程纲要》,2010年实施,这就是俗称的“99课纲”。唯国文和历史两科有争议,迟至2012年实施,称之为“101课纲”。

  (三)十二年一贯国教课纲(简称“108课纲”):“108课纲”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遵照“增加选修减少必修”的原则,总纲删减国文时数。国文研修小组编写国文课纲时,文言文比例本已下降为45%到55%,必读古文30篇也因此改成20篇,中华文化基本教材更从四学分改成二学分。2016年民进党政府上台,改组审议委员会,再调降文言文比例成35%至45%,必读古文篇目也从20篇改成15篇。

  (四)“课程目标”的变化:实质教材面的变化显而易见,因此每次争议发生时,舆论聚焦于“文言文比例”“古文必读篇目”,而未注意“课程目标”的变化。

  “95国文暂纲”、“98国文暂纲”、“101国文课纲&103微调”三个课纲的课程“目标”,仍然明确坚持中华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发扬光大。如:“95、98国文暂纲”的课程目标:“二、培养阅读文言文及浅近古籍之兴趣,增进涵泳传统文化之能力”;“三、研读文化经典教材,培养社会伦理之意识及爱人之精神”。“101国文课纲&103微调”的课程目标:“三、借由文化经典之研读,与当代环境对话,以理解中华文化与文明社会之基本价值,尊重多元精神,启发文化反思能力”等都是。非常清楚掌握国文教育必须兼顾“语文、文学、文化”三个面向与层次。“108总纲”将国文教育简化弱化为“语文”,不再肩负“中华传统文学文化”责任。

  (五)《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原为单独科目,必选,现在将它并入《国文》。原四学分减为二学分,而且没有独立课纲。定位模糊,且在教材及教学上都被弱化。

  教改25年来,带来了教学思维的改变。极为吊诡的是,一方面紧紧追随世界潮流,一方面国文科定位一直被弱化。首先,国语文不再是单独的一个科目,而与英语科并列于语文领域。且同属于国语文课程的还有原住民语文、客家语文、闽南语文。在这个逻辑下,国语文课程的“学习目标”就从“中华文化”转为“多元文化”。多元必有歧异,凡歧异处皆需尊重,所以不能有任何价值判断。隐含民族意识、爱国情操、明礼尚义等价值判断的素材也从教材中消失。于是,进行学习评量时,必须以大量文本建构背景知识,国文学科核心价值遂窄化为“文本解读”,文学、文化退位。

  三、历史教育的过去与现在

  (一)课标时代高中“本国史”章节名称

  课标时代,历史课本定于一尊,由国立编译馆统一编写发行,各校一致使用。历史课本的史料撷取,用字遣词,都在无形中建立了青年国民的国族意识。例如“本国史”一词,就确立了大一统的概念。幷且本国史篇幅横跨三册,从远古文明一路讲到夏商周秦汉隋唐元明清后,才提到台湾的积极建设,台湾与中国不可分割的脉络已隐含其中。

  (二)课纲时代历史科的量变与质变

  “88课纲”,台湾史首次成为独立单元,附属于中国史。2000年,民进党执政。2004年陈水扁连任,提出同心圆史观(台湾、中国、亚洲与世界)的杜正胜担任教育部长,公布了“普通高级中学课程纲要”,台湾史首次独立成册,脱离中国史范围教授,明清两朝则并入世界史,主张学生应由本土历史开始学习,进而学习中国史与世界史。

  2008年10月,马英九执政后,“98课纲”暂缓一年实施,改称“99课纲”。国文、历史课纲则进行调整,台湾与中国史合并称为本国史,于2013年实施,称为“101课纲”。2013年中,又组成检核小组,进行针对高中国文与社会科课纲的微调,于2014年2月10日正式公布,又称“104课纲”。因中国意识浓厚,引发特定团体反弹,发生高中生包围教育部事件,最后教育部决定新旧课纲版本并陈。2016年蔡英文执政,教育部宣布废止微调的课纲。2018年11月,“108历史课纲”面世。 

  (三)“108历史课纲”制造的虚无感

  “108历史课纲”引起轩然大波,当时聚焦在“以东亚史取代中国史”问题上面。等到2019年8月历史课本面世,大家才赫然发现第一册的台湾史也有“台湾地位未定论”的问题。事实上,这样的历史教育只会造成虚无感:1、国族虚无感,2、历史虚无化。

  中小学历史课程本就有凝聚人群共识,建立国族认同的作用。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将自身历史的演变,曾发生的重要事件、其间的重要人物,重大的历史教训,民族的荣光等,让国民知晓。培养国民与国家共荣共辱的决心,以因应世局的变化。“108历史课纲”则显然失职。

  四、公民教育中的西方思维

  反课纲微调的公民教师行动联盟发言人黄益中曾撰文直指,因为杜正胜把台湾意识深植年轻人的心,才会有后来的反服贸“太阳花”学运、“反黑箱课纲微调”等运动。其实,这不但受历史教育变迁的影响,公民教育的变迁也影响重大。教改前,这个科目名称是“公民与道德”;教改后,名称改为“公民与社会”。虽然增加了经济、政治与法律的比重,但对道德教育则明显轻忽。师大特教系名誉教授吴武典对此种教育主轴的变迁称之为“失德的教育”,结果证明瞭确实如此。我们以“108社会领纲”的课程目标为例:社会领域课程旨在培育学生面对未来、开展不同生涯所需的公民素养,其目标如下:一、发展个人的主体意识,以及自律自治、自发精进与自我实现的素养。二、提升独立思考、价值判断、理性决定与创新应变的素养。三、发展民主社会所需之沟通互动、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及社会参与等公民实践的素养。四、增进对历史、地理、公民与社会学科及领域知识的探究与理解能力。五、发展跨学科的分析、思辨、统整、评估与批判的能力。六、培养对于族群、社会、地方、国家和世界等多重公民身份的敏察觉知,幷涵育具有肯认多元、重视人权和关怀全球永续的责任意识。

  此种领纲课程目标等于告知:此后学校教育强调的是“个人主体意识”“独立思考”“多元”“人权”等,至于“孝顺”“诚信”“仁爱”……等,传统文化中谆谆告诫的品德修养则付诸阙如。于是,你会看到许多学生勇于争取自己的权利,推诿自己的义务,缺乏自省的能力,这种现象与教育目标主轴的变迁没有关系吗?“公民与社会”只重智育,价值观倾向西方主流,重视个人权益,与中华传统价值观重视群体利益,出入颇大。两种价值观的拉扯,正是台湾今日社会的写照。

  教改25年,国文课纲及历史课纲一路修改,不变的是减少古文经典及中华历史,让学生对中华文化内涵逐渐陌生,又对国族认同感到迷惑与虚无。于是,公民教育的知识提供他们冲撞的理论与方法。

  五、从台港看文化诠释的时代使命

  非常吊诡的是,台湾教育的这种演变,竟与香港状况逐步靠拢。香港本是英国殖民地,中文不被重视。1997年后本当重视中文,但不知何故,中文科评级方法会在2007年取消范文,香港高中十年没有文言文课文,后来才加了12篇必读文言文。香港“历史课程”相当于“世界史”概念,“中国史课程”则一直居于弱势,港英时代理所当然,但1997年后仍然如此,原因与教材、师资都有关系,结果是“通识课程”取而代之,而“通识课程”中的“今日香港”则提供了香港学生冲撞的理论与方法。

  这些议题设定与内在逻辑,其实很多地方与“108社会科领纲”有相似之处,皆呼应西方主流的“普世价值”,若配合教育政策下,青年对国史的陌生、对文化概念的虚无、对民族感情的淡漠,就极易被一些偶发事件挑动情绪。因此,如何梳理所谓“普世价值”的词彚,使其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词彚接轨,让青年瞭解中华文化底藴之深厚广博,认同自身文化的独特,有呼应世界需求的价值,实为一件重要的工作。如:和平、人本、民本等。

  近年来的宗教冲突已验证了亨廷顿的文明冲突,也凸显中华文化“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民主政治走向民粹主义已是世界性的趋势,川普的美国至上主义更瓦解了自由平等的口号。中国传统文化肯定人有无限向善向上的能力,“仁义礼智”和“民本思想”,若细加梳理,更有合乎普世需求的人情义理的脉络。自家无尽宝藏,怎可不善加利用。

  六、结论

  德国哲学家高达美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认为个人必须在其历史的存在中,展开理解活动。由历史所形成的“地平线”,决定了个人的理解视野。当读者带着自己的历史“视域”去理解某种历史作品时,两种不同的历史“视域”必然会产生一种“张力”。只有在解释者的“视域”和被解释者的“内容”融合在一起,并产生出意义时,才会出现真正的“理解”,也就是历史的视域有选择性地融入了现代的视域。由于现代的视域包含有一种变化开放的可能性,它也因此而孕育了未来。

  高达美的诠释学带有浓厚思辨色彩,这正是现代中国迎向世界、争取话语权必做的功课。但迎战之前,必须确实检视自己的装备与心态,方能成功。1.史观可以建构,史实必须面对。2.文化底藴虽深厚,诠释能否到位?3.能否符应时代需求,从群众视角切入。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亲身矣。 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文化诠释能否完成时代使命,“诚”之一字,实属关键。



  段心仪,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秘书长。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