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两岸文化认同问题

  一、前言

  文化认同是属于一个群体的身份或感觉,是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感知的一部分。自2016年蔡英文政府上台以来,两岸关系急冻,更令人担心的是,台湾的文化台独持续发展,将会更加深化两岸的隔阂与对峙,而两岸教科书的修订等文化政策,乃最好的说明。相对地,在宗教与民俗信仰部分,政治力不敢介入,因而在这方面的两岸交流仍然盛行。但目前台独的浪潮高涨,要如何有效面对,必须深下功夫。

  由于近年来科技与经贸的飞速发展,再加上中国大陆的进一步改革与开放,尤其“一带一路”的倡议也发展迅速,使得亚欧大陆、西方世界、东亚地区甚至非洲与拉美地区等,相互接轨以及融合的程度不断在增加,因而导致全球各地人员与经贸的交往以及资金与信息的流动,在速度、广度与深度方面,都产生了惊人的变化。面对这个全球发展的大趋势,台湾也不能自外于此。再加上两岸目前的僵局,文化认同应是一个比较可行的两岸和平与发展路径,但当前因政治力量强行介入,情况并非如此。

  二、何谓认同

  所谓的认同问题(identity),乃产生于一种感受(sense)与认知(perception)。Jenkins, Richard, Social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1996); Craib, Ian, Experiencing Identity (London: Sage, 1998); Leary, M. R.; Tangney, J. P., Handbook of self and identity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2003).由于认同的范围十分广泛,必须要有范畴与层次之分,以及主体与客体之别。比如人类学、社会学与心理学等,都有极为深刻的研究与分析。Cote, James E./ Levine, Charles, Identity Formation, Agency, and Cultur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2). Styer, Sheldon/ Burke Peter J., The Past , Present, and Future of an Identity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63 (4): 284-297. 而文化认同是属于一个群体的身份或感觉,也是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感知的一部分,与国籍(nationality)、种族(ethnicity)、宗教、社会阶层、世代,以及所在地或具有自己独特文化的任何种类的社会群体有关。这样,文化认同既是个人的特征,也是共享相同文化成员的共同特征。

  各种现代文化研究和社会理论都研究了文化认同。Michael Shindler, A Discussion On The Purpose of Cultural Identity, June 09, 2014, The Apollonian Revolt,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419090905/http://theapollonianrevolt.com/structure-purpose-cultural-identity/. 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身份识别形式,它将对个人作为一个主题的理解,分解为各种文化标识符的集合。这些文化标识符包括:位置 (location)、性别、种族、历史、国籍、语言、宗教信仰、美学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比如斯大林对于民族的定义就包括:共同的语言、领土、经济生活、心理状态与文化。见J. V. Stalin, Marxism and the National Question, https://www.marxists.org/reference/archive/stalin/works/1913/03a.htm. 这既有连贯性,也包含个体性。或只具有其中若干因素的群体,先形成族群或族裔(ethnic group),此乃一个国家或民族内的先期发展阶段,或组成民族或国家后其内部的次级团体。其实,上述这些民族组成的因素,都是可以个别客观认定以及相互区隔,不论这些因素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Anderson, Benedict, Imagined Communities (London: Verso 1991).此乃可称为民族组成与认同的原生因素(primordial factors)。Bayart, Jean-Fran?ois, The illus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Translated by Steven Rendall, Janet Roitman, Cynthia Schoch, and Jonathan Derrick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published with C. Hurst & Co. 2005); 施正锋:“台湾教科书中的国家认同——以国民小学社会课本为考察的重心”,《历史意识与历史教科书论文集》,(板桥:稻乡,2003年)。

  还有,在民族的生成过程中,经由互助合作或外部威胁等共同的历史经验,而产生具有内聚力的归属感(Zusammengehrigkeitsgefühl,communal spirit),笔者认为德文Zusammengehrigkeitsgefühl一字最能表达归属感之意,其字面翻译是together,belonging,feeling。http://www.dict.cc/german-english/Zusammengeh%C3%B6rigkeitsgef%C3%BChl.html. 此乃一种血浓于水以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we vs.they)的感知(consciousness),也是一种休戚相关的感觉(feeling of solidarity),以及共同一致的感受(common spirit)或是团队精神(team spirit)。进而,群体形成持续生活在一起的意愿,其中还包括自愿(新加坡各族裔)、半推半就(比利时的瓦龙人与佛兰德人)与被强迫(西班牙的巴斯克人)等状况,因而形成命运共同体(Schicksalsgemeinschaft, companions in fate ),此一用语先是由奥地利学者Otto Bauer (1881-1938)在1907年提出,在当时欧洲的动荡乱象中,主张相同族群的共同命运。之后,纳粹德国时期也曾被使用,意在强调内部团结。近年,李登辉也曾采用,以代替台独。近来,大陆学者也曾采用,以代替统一。Hudal, Alois, Die Grundlagen des Nationalsozialismus. Eine ideengeschichtliche Untersuchung, Leipzig, Wien, Johannes Günther Verlag 1937, Reprint Bremen, Faksimile-Verlag 1982. 命运共同体,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91050; 命运共同体:大陆对台战略重构,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9/2/6/3/100926311_2.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0926311&mdate=0409093042.此乃可称为国家与民族认同的建构因素(constructive factors)。Peter L. Berger, Thomas Luckman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Anchor, 1967). 易言之,内部意愿与外部环境两者相辅相成,则可能是决定的因素。

  再以原生因素与建构因素来观察,比如一些国家的原生因素相同,但意愿不高或外在条件不配合,则也只能各自为政(中东阿拉伯国家与东欧斯拉夫民族国家)。相对的,就算原生因素不同,但是共同生活的意愿强烈,甚至还可能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仍就可以组成意志的民族(Willensnation, nation of will)或国家(瑞士与新加坡)。法国著名哲学家Ernest Renan,早在百余年前就将民族定义为每天都要举行的公投(plébiscite de tous les jours),就是强调人民意愿的重要性。Ernest Renan: Qu’est-ce qu’une nation? Conférence faite en Sorbonne, le 11 mars 1882. Paris 1882.

  另外,族群与族群之间,可能在原生因素与建构因素方面各有相当的异性,形成族群间相互区分的标准。比如新加坡的华人、印度人与马来人,其实他们在原生因素方面的共性甚少,不论是语言、文字、血统与宗教等等皆相异,可是其建构因素则甚强,其中尤其共生的意愿强烈,因而组成国家。Vasil, Raj, Asianising Singapore— The PAP’s Management of Ethnicity (Singapore: Heinemann Asia. 1995); Glad, Ingrid. An identity dilemma: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rimary education for ethnic Chinese in the context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nation-building in Malaysia and Singapore (Oslo, Norway: Scandinavian University Press. 1998); Mutalib, Hussin,"National identity in Singapore: old impediments and new imperatives,"in As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3, no. 2, pp. 28-45. 1995.印度尼西亚的情况则相差很大,占人口3%的华人族群掌控70%以上该国经济,但华人与印度尼西亚人在原生因素方面几无交集,而在建构因素方面又十分尴尬与勉强,因而纠纷时有所闻。Hoon, Chang-Yau, Reconceptualising Ethnic Chinese Identity in Post-Suharto Indonesia.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2006, http://theses.library.uwa.edu.au/adt-WU2007.0065/public/02whole.pdf.; Fischer, Clare Benedicks, Chinese Indonesian: Possibilities for Civil Society. Starr King School for the Ministry, 2004,http://www.sksm.edu/research/papers/chineseindonesian.pdf. 

  三、两岸的文化认同竞逐

  自蔡英文政府2016年上台以来,两岸关系急冻,双方交往剧减。令人担心的是,台湾的文化台独持续发展,将会更加深化两岸的隔阂与对峙,兹以两岸的教科书修订与宗教民俗交流等文化政策来加以说明。

  (一)大陆教材修订。面对大陆周边地区新疆、西藏、台湾、香港出现的分离主义倾向,北京自2017年12月便已开始启动新历史课本编撰,将在2022年秋季开学时全面使用。中国大陆修订历史教科书,强调领土主权、灌输大一统意识,https://www.worldjournal.com.新版历史教科书对历史疆域和国家领土的强调,几乎全部涉及强化中国年轻人的国家统一和领土主权意识,特别展示中国历史上对新疆、西藏、台湾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此外,新版教科书中,还增加唐朝极盛版图,以及元朝疆域四至和行省,同时还增加了一大段钓鱼岛历史,并在清朝地图上标注出瞭如今的中国国界线。

  其实,当前台湾和香港年轻人的民族离心力和独立主张,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中国史的认知缺乏,自然是挑战北京对国家统一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大陆新版历史教科书对历史疆域和国家领土的强调,将可强化大陆青年对国家统一和领土主权的意识,在未来可能面临更为棘手的分离主义倾向时,北京将可在大陆内部拥有强大的民意基础,以便在关键时刻获得内部的共鸣与支撑。

  (二)台湾“文化台独”。与大陆相对的,台湾“文化台独”的表现,首以高中历史课纲的修订为甚,再加上电影的影响,反制的力量难以发挥。

  (1)课纲。台湾现行的高中历史课纲,分成台湾史、中国史及世界史,此乃所谓以台湾为中心的同心圆理论,一改以往本国史(尧、舜、禹、汤直至孙中山、蒋介石等)与外国史的中原史观架构。“从文化台独到台独文化(下):先切割国民党与中华民国,拆解党国一体的历史神话”,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0823.但目前通过的12年国教高中历史课纲,则改分成台湾、东亚及世界等3个分域,并将中国分域放入东亚架构,明显是“去中国化”。“‘一带一路’讲历史:写满中国‘侵略’史的越南”,https://kknews.cc/culture/g5oyxq8.html.,“北京不会忽视文化台独!”https://www.viewpointtaiwan.com/commentary/%E5%8C%97%E4%BA%AC%E4%B8%8D%E6%9C%83%E5%BF%BD%E8%A6%96%E6%96%87%E5%8C%96%E5%8F%B0%E7%8D%A8%EF%BC%81/.更进一步观之,新课纲由编年史改为主题式,其内容包括:“多元族群”、“民主自由”、“基本人权”、“公平正义”,完全将中国史碎片化。“文化台独的终曲必然是哀歌”,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020 6000149-260109?chdtv.由此可知,此次高中历史新课纲修改,主要就是要打破中华道统及中原史观,并以否定《开罗宣言》与《坡次坦公告》,来推翻中华民国统治台湾的正当性,更加强台湾与世界关系的连结,来模糊甚至消除年轻学生对传统中国的记忆。吴昆财(编):《在台湾建构中国史教育》,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19年版,61页。这就像越南人的历史叙述中,“越南历史课本上的中越古代关系史”,https://kknews.cc/zh-tw/history/bxoboaj.html.从公元前三世纪到十八世纪,中国都是侵略者的角色类似,而否认安南曾是中国一部分的史实。此外,新课纲中还强化了“228事件”和“白色恐怖”,进而将国民党视为未来政权,更影射大陆为外国,以及美化日本在台湾的统治,以便推进文化台独,“从文化台独到台独文化(上):建立台湾核心文化论述,比消灭中华民国更有效”,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0803.最终达到“台独”的目的。

  (2)电影。最近,获得民进党政府高额补助的电影《返校》上映,张光远:《两岸和解,为民族的复兴共同奋斗。台湾人要从<返校>的心灵异域里走出来》,《海峡评论》347期,2019年11月号社论。获得广泛的回响,也入围了多项奬励提名。该片以1960年代白色恐怖时期基隆中学“光明报案”为背景,强烈丑化了当时的白色恐怖以及破坏国族认同,并企图与当前大陆与香港的情况相连结。该片叙述一群中学师生的校内读书会,他们偷读泰戈尔的诗集、屠格涅夫的《父与子》、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还唱着台湾民謡《雨夜花》,以表达师生之间对于自由的向往,以及同学之间对于情爱的追求。但这些都不见容于当时国民党当局,因而被遏止与镇压。而该片强烈丑化了国民党和蒋介石的残酷,连人民的“小情小爱”也不放过,以及自由与专制的对抗,更衬托了当代“台独”史观。

  (3)两岸宗教交流与民俗活动。在当前两岸关系低迷的情况下,两岸的宗教与民俗交流的情况仍旧热络。台湾的四大宗庙:慈济 ——1966年于花莲县新城乡创立,开山住持为释证严(临济宗、曹洞宗);佛光山—— 1967年于高雄市大树区创立,开山住持为释星云(临济宗);法鼓山——1989年于新北市金山区创立,开山住持为释圣严(临济宗、曹洞宗)以及中台山——2001年于南投县埔里镇创立,开山住持为释惟觉(临济宗),都与大陆有相当频繁的交流。这些宗庙都有很多志工,包括青年志工,有的从事救灾工作,有的志工从素食、环保餐具着手;有从步行、骑脚踏车等节能减碳方面努力,各出奇招,期望借由落实身体心灵的环保生活,推己及人,影响身边的人,进而成为他人效仿的模范。“中国大陆自然灾害的人道救援与社会共济”,http://www.tzuchi.org.tw/featured.尤其各寺庙都在2008年四川震灾第一时间,就立即派送救援物资前进灾区,充分显示两岸宗教单位民族情感之深厚。“2008法鼓山大陆佛教圣迹巡礼团启程 进行七天的交流访问”,https://www.ddm.org.tw/news_in.aspx?siteid=&ver=&usid=&mnuid=1222&modid=5&mode=pc&nid=621&noframe=.佛光山星云法师还时常在大陆开讲授课,对中国始终秉持“海峡两岸民众本是同根生”的立场,星云法师也在2015年随同台湾代表团参加“博鳌亚洲论坛”中的宗教论坛场次,与中国大陆领导人习近平会面合影。“佛光山与中台禅寺:从中国渊源建构文化同源的宗教认同”,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6783.星云法师和惟觉法师对传承与复兴中国佛教皆怀有高度的认同,倾向以台湾为根据地,建构具有入世特色的人间佛教与中国禅宗的信仰实践。

  妈祖文化历史悠久,林默娘尽忠爱国、仁爱孝悌、救危扶困和助人为乐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文化,也是两岸交流的极佳桥梁。“10年编撰 《妈祖文化志》在台首发”,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0405000492-260108?chdtv.今年四月,由台湾妈祖联谊会与原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还合作编纂《妈祖文化志》,全面系统详实地记述了妈祖信仰的形成与影响等。由于两岸人同根、神同源,目前,妈祖在台有分灵宫庙2000多座,信众1000多万人。

  由于宗教与民俗活动深入人心,政治力不敢介入。这与越南及韩国的情况相似,两国均有相当多的佛教寺庙,其中的中文字样信众都已经无法辨认,但是香火仍然鼎盛,这种文化的穿透力极强,不但超越政治力量甚至还超越国界。

  四、结语

  在过去改革开放的40年里,大陆的实施中国式社会主义制度实际上已相当成功,其优势也已显现。多年来,大多数的台湾人不能接受大陆的正面发展,在冷战时期还情有可原,但目前时代已经改变,现在是开始面对事实的时候了。台湾的政治认同问题实以其文化认同问题为基础,先有文化认同然后产生政治认同,但当本土意识兴起之后,政治认同则加紧形塑与修改文化认同,形成一种辩证的共生关系(dialectical symbiotic)。 Walter Menezes, Symbiosis, Paradoxes, and Dialectics: a Narrative of the Non-Dual Path in the Vivekacūdāmani, Journal of Indian Council of Philosophical Research, January 2016, Volume 33, Issue 1, pp 137–149. 但在两岸分离的情况下,台湾的政治力量正在构筑新的文化认同,也正在拆解中国的文化认同,12年国教历史新课纲的调整,乃系蔡政府执政后的首要任务,显见历史课纲对于民进党执行“去中国化”有多么重要。易言之,这就是台湾史观与中原史观的对抗,以及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主客体之争,也就是台湾人是否是中国人的议论。但目前台湾自主性的浪潮高涨,要如何有效面对,必须深下功夫。正如同宗教信仰的穿透力,两岸人民要能做到心灵契合,才能有效面对挑战。



  汤绍成汤绍成,台湾政治大学教授、研究员。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