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两岸青年文化交流任重道远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习近平总书记今年1月2日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两岸同胞要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陆领导人以前也曾明确指出:“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以增强民族意识、凝聚共同意志,形成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胡锦涛:“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日报2009年1月1日。国民党执政时期台湾当局也曾主张“打造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马英九:打造具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台湾“中央社”2009年10月10日电。、认为“中华民族子孙都应接受中华文化的教育”。“马总统:正统中华文化台湾保存最完整,中华民族子孙都应学”,台湾“中央社”2009年1月21日。在有关方面的努力推动下,2010年两岸在台北共同举办首届“两岸文化论坛”。但2014年春季台湾爆发由一些台湾青年学生参与的所谓“太阳花学运”后,两岸今后签署任何协议都必须接受所谓“两岸协议监督条例”的审查,而该条例的各种版本截至目前都还躺在台湾“立法院”不动。这群台湾青年人为什么要发起这场所谓“学运”?这其中有“台独”政治势力对台湾青年人的蛊惑与怂恿,也有一些台湾青年在政治、文化意义上不认同乃至敌视中国大陆的原因。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和外显的模式中,藉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和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又以价值观最为重要。”《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409页。参与“太阳花学运”的学生大都出生及成长于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而这段时期正是李登辉、陈水扁主政并极力鼓吹“台独”思想、推行所谓教育“本土化”、“去中国化”的时期。自1993年的“国小乡土教学活动”和1994年的“国中乡土艺术活动”,台湾当局开始正式实施“乡土教学”。1997年台湾当局编纂《认识台湾》一书,在教程中大量增加“台湾历史”、“台湾地理”、“台湾文学”,删减有关中国大陆历史文化的介绍内容。陈水扁上台执政后,台湾各级中小学普遍开设乡土语言课,2004年台湾当局教育部门把中国文言文的比例下调20%,前“教育部长”杜正胜更是提出所谓“同心圆理论”,把中国史变成外国史。本来“台湾认同”是“中国认同”的一部分,正常、健康的对台湾的认同与中国认同并不扺触,葛永光:《文化多元主义与国家整合》,台北中正书局1991年版,第128页。“教育本土化”也无可厚非,但在台湾却被赋予“浓厚的政治性格”,蓝顺德:《教科书意识形态历史回顾与实证分析》,台北华腾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版,第190页。例如李登辉就宣称:“教育不改,人心也不会改变,过去教育都限制在大中华的观念范围中,台湾不需要大中华主义”。转引自“评台湾当局‘文化台独’:荒诞不经,难以得逞”,新华网2003年10月13日。新党主席郁慕明曾指出:“我们发现,经过20年台独史观教育的结果,台湾的年轻人大多数不认同中国了,这是两岸间最大的不稳定因素”。“郁慕明:20年台独教育,台湾青年大多不认同中国”,西陆网2012年5月6日。从教育与认同、认同与行为选择的关系角度看,认同一旦形成,就具有独立的作用,使行为体对于相互之间的关系的共同观念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行为体的行为和选择。夏建平:《认同与国际合作》,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308页。一些台湾青年不仅在思想观念上将中国大陆视为“异己”,而且将这种排斥“异已”、妖魔化两岸关系和中国大陆的行为“正当化”,乃至“英雄化”。 而台湾一些政治势力为达到特定目的,不负责任地操纵媒体宣传,完全无视恶化两岸关系的对台湾民众可能带来的风险,台湾有作家指出:“电视开始播放统独公投的宣传片,宣传以‘新闻’的面貌呈现,只说独立公投是人民的权利,不提台湾特殊的处境,不提国际情势的诡谲,不提两岸关系的险恶,不提任何可能后果”,“对攸关生死的两岸关系,我们没有策略没有格局,唯一的策略是扩大加强中国的‘妖魔化’,因为中国越是妖魔,越可以在岛内制造大量的‘同雠敌忾’,‘同雠敌忾’,啊,最容易转化为选票。”龙应台:《五十年来家国——我看台湾的“文化精神分裂症”》,载龙应台着:《请用文明来说服我》,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213页。

  为了消除至少是降低台湾青年对大陆的误解乃至敌意,两岸应该多进行青年交流,尤其是青年文化交流。“青年昭示着未来,推动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归根到底要靠青年”。胡锦涛:“推动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归根到底要靠青年”,人民日报2011年7月13日。事实上两岸已经连年举办“海峡青年论坛”,从2009年起“两岸青年社团负责人圆桌会议”每年定期举办一次,从2010年起“海峡论坛”开始举办“海峡两岸关爱下一代成长论坛”。应该说,这些年两岸青年交流活动丰富多彩,也取得了诸多成果,不过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些地方举办相关活动过于注重形式和规模,只重视参加交流的人数、团体数目的多少,追求新闻效应,甚至个别活动把时间都花在单方的参观浏览上,而忽视了深层次的文化体验与心灵沟通。如何加强两岸青年在文化层面上的交流与合作?如何影响台湾青年对大陆的观感、情感,以及对两岸关系发展的价值取向?以往相关论述与建议已颇为丰硕,笔者想重点谈以下几点:

  一是两岸青年可以就文化中的制度文化问题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根据雷曼·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解释,文化有三个层次,其中一个就是指一个群体一定时期内某种特定的生活方式【美】雷曼·威廉斯着,李根芳、周素凤译:《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台北巨流图书2003年版,第2-3页。,这种生活方式的政治学表征即政治社会制度。一些台湾青年人担心两岸统一会破坏他们“小确信”的生活方式乃至现有社会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1月2日重要讲话中指出,统一以后“‘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会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会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会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利益和感情。在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统一后,台湾同胞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将得到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私人财产、宗教信仰、合法权益将得到充分保障”。两岸青年可以就这段话的几个关键点进行探讨。另外,台湾青年也是中国青年,两岸青年人应该自信地探讨中国的发展道路,可以谈东、西方政治学界对西方现行政治社会制度的反思,例如可以探讨提出过“历史终结论”的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近年提出的有关“美国政治制度的衰败”问题、新加坡学者郑永年有关东西方文化制度差异问题等。塞缪尔·亨廷顿认为,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政治经济发展模式,而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变项就是文化。塞缪尔·亨廷顿着:《发展的目标,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357页。两岸分隔70年,制度文化上存在差异是必然的,两岸青年在制度文化交流讨论中应强调包容,强调两岸两制幷存与良性互动,其实这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即“和合文化”,“这是一种基于辩证哲学思想的以包容事物差异为前提的注重事物共存发展的双赢文化类型”。邓遂:《论和合文化及其两岸之间功能》,《兰州学刊》2008年第6期。

  二是可以发挥闽南语在两岸青年语言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也是拉近人与人情感的重要工具。李、扁执政时期大力推行“本土语言”,这使现在大陆一些对台工作者一听到“台语”这个词就把它与“台独”挂钩。实际上,现在多数台湾人口中所谓“台语”,主要就是指台湾的闽南语,它与福建闽南语在语音、语法上几乎一致。两岸青年在一起讲闽南语,也是“两岸一家亲”的一个体现。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月在走访台盟中央时指出,涉台干部尤其是青年干部要学习闽南语,这样与台湾民众交流会更亲切。“港报:习近平促青年学闽南语,‘知台’思路务实”,中国新闻网2013年1月9日。更重要的是,现在有些台湾青年人不了解,他们日常说的“台语”比现在大陆“普通话”和台湾所称的“国语”更具中国古文韵味,是中原古语的活化石,而非他们自认为的“小地方土话”——比如说,古文中“走”是“快步小跑”之意,“行”才是一般速度的走路,但现代汉语已经改变了原来的词义,然而闽南语中的“走”、“行”还保留古义;再如,闽南语至今仍称大的锅为“鼎”;又如,一些唐诗只能用闽南语而非现代汉语诵读才符合诗歌韵律……笔者在与台湾青年人交流谈到这些“古语”时,他们都十分感叹原来自己“很中国”。连横先生在《台湾语典》中指出:“余以治事之暇,细为研究,乃知台湾之语,高尚优雅,有非庸俗之所能知,且有出于周秦之际……台湾之语,既有古音古义,又有中土正音”。连横:《台湾语典》,转引自姚同发着:《台湾历史文化渊源》,九州岛出版社2002年版,第194页。这种有着“中土正音”的“高尚优雅”语言,应该在两岸青年文化交流中大力提倡,不妨举办一些以闽南语作为会议语言的别开生面的两岸青年语言文化研讨会,以拉近双方情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三是大陆方面应该鼓励更多的台湾青年人投入大陆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以创建更多的两岸文化创意产业交流基地,设立更多的两岸文化创意奬等方式推动两岸文创产业。在这方面,大陆方面尤其要给予到大陆创业的台湾青年更多扶持。有关方面应该以更包容的态度对待台湾青年人在大陆文化市场上的开拓,让具有开放思想的年轻人的创作更贴近现实生活,诚如某篇报纸社论所指出的:“优秀市场作品的短缺并不只是创作者和资本的问题,体制对‘主旋律’‘正能量’的理解恐怕也需要与时俱进,它们都应是现代化的,而且不能凌驾于现实生活之上,而应同人们的现实经历和感受浑然一体。”“文艺市场化的定义不是反主流”,环球时报2014年10月18日社评。相信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包容的大陆文化市场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来大陆创业。美国政治学者阿尔蒙德认为:“态度可能早在孩提时就已形成,但随着每个人的政治经历和社会经历的发展总是不断变化的”,【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着,曹霈霖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91页。这些台湾青年在大陆的创业、成长经历也将改变他们原来可能存在的对大陆的偏见与刻板印象。

  最后,两岸青年文化交流可以为进一步提升中国“软实力”建设贡献力量。孔子云:“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孟子也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这些都是先贤对于“软实力”建设的宝贵意见。美国政治学者约瑟夫·奈曾以经济学上的“看不见的手”来类比政治文化上的“软实力”——“亚当·斯密说,人在利伯维尔场中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领着作出决策;在思想的市场上,这只无形的手就是软实力——无须胁迫和交易,一种无形的吸引力自会劝诱人们走到一起。”【美】约瑟夫·奈着,马娟娟译:《软实力》,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11页。这种文化的软实力,不仅靠公权力部门去推动与塑造,也靠两岸每一个民众,尤其是每一个青年人,从自己做起,从点滴生活做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总书记用六个词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概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里的“尚和合,求大同”对我们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尤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两岸制度不同,不是统一的障碍,更不是台湾岛内某些势力进行分裂活动的藉口,两岸融合发展也不是要让两岸改变各自原有的社会制度。两岸融合发展,是要使两岸民众尤其是两岸青年在共同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共同进步,从而使两岸融合发展的广度不断拓宽、深度不断加深,使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不断开拓前行。



  严峻,全国台湾研究会研究员。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