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文化经济”刍议——从文物藴含的经济价值谈起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3月23日作出重要指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同年4月1日李克强总理批示:“文物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凝聚着民族记忆,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生生不息的见证,加强文物保护,是要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社会,厚植道德沃土,用文明的力量助推发展进步。”从国家领导人对文物的阐释可进一步看出:文化,是民族之魂,国家之魄;文明之花,精神之气;强国之血,兴国之脉。“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没有文化、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怕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强大的助推作用。

  文物是文化的具象载体。文物是物化了的文化和文明,以物质或非物质形式记载着民族历史、社会文明和进步。是历史长河中保存下来的、具有年份的、烙有文化印记的、积淀了文明的文化遗产,凝聚着人们的劳动、创造和智慧,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各个文物的不同排列组合,就会分成不同科学分类,形成一部部人类发展、社会发展、自然发展、民族发展及其文明发展的“活”的史书。广义的文化,不仅包含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文化,也包含作用于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及其社会文明等全部成果,是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龢民族性。

  文物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文物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潜移默化到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之中,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着丰富的研究对象、强大的思想基础和持续的精神动力。其文化价值,以物化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商品中,转换为经济价值。商品在流通和交换中满足着人们需求,不仅延续着思想文化,承载着精神文明,繁荣社会经济。流通和交换的标的物即作为商品价值尺度的货币产生后,货币经济时代开始了,商品的经济价值体系趋于稳定,而具有年份的、凝聚历史记忆的、有着文化积淀的商品即文物的价格逐年抬升,经济价值逐步凸现。尤其在当今旅游热、藏品热的今天,作为旅游载体、旅游依托的文物,其经济价值体现更为明显,占比逐年攀升。据有关部门统计,2017年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37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8%(未扣除价格因素,下同),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1.9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4.53%,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从分行业数据来看,旅游出行服务、旅游餐饮服务、旅游娱乐服务增长较快,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5.3%、15.1%和17.2%。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显示,文化在经济中的份量和贡献在逐年增加。这里还不包括书画作品、文化产品及其产业直接或间接带来的贡献率。

  近两年,在“互联网+中国传统文化”、“互联网+文创产品”、“互联网+中华文明”等政策扶持和引导下,凝结、沉淀在商品中的文化价值逐步被挖掘、利用,多方位推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产品及衍生品,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其生命力和经济占有量与日俱增。

  文物价值上升至文化层面,就是“文化经济”。过去、现在虽没有把“文化经济”作为一个名词概念,但它并非不客观存在,只不过没像今天这样被人们重视罢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如同商品经济、政治经济、军事经济、旅游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生态经济、互联网经济等关系一样,殊途同归,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交错、互为促进、共同发展的。通过文化经济及其价值体现,促使文物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得以传续、发展与升华。提出并研究“文化经济”,并非别出心裁,而是为更好地说明文化在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其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21世纪,囿于文化范畴的科学技术尤其是独创性的、前沿性的专利发明,其附加值、衍生品在经济构成中的份量逐年增加、占比逐年提升;二是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汇聚成的民族自信心、凝聚力和文明程度,对经济发展运行环境提供着强大的思想支持和精神动力;三是人们对文化产品、商品价值的认同程度逐年提升,文化产品及其文化产业链日趋成熟,其经济价值与经济效益日益凸现。发展“文化经济”,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方略和重要途径。

  文化经济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文化不仅完全、而且有机地渗透到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物化的形式不一而同地表现在经济价值中。“中国四大发明”、“蒸汽机发明”、“电灯发明”、“计算机问世”等等重大科技成果,无一不对世界文明和进步产生积极影响,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文化渗透与经济渗透总是相伴相随,美国文化占领中国市场,依靠电影大片、电子芯片、快餐薯片这“三片”,从中获得高附加值的经济利益。韩国步其后尘,以韩剧、韩片为先导在中国刮起“韩国流”,不仅从中国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益,而且淡化着受文化(意识形态)所支派的生产生活方式,甚至出现只有“外国月亮圆”的消费观念,反制着中国传统文化。

  以文化商品输入方式进行的文化渗透,使中国传统文化逐步被蚕食。当今出现的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等现实问题,正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被边缘化的结果。西方国家有目的、有准备、有计划地对中国文化领域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地“西化”、“分化”、“异化”活动,就是为了实现其“在政治上排挤、在经济上打压、在文化上颠覆、在精神上奴役中国”的目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都是西方为达到经济挤压和政治颠覆之目的,而有预谋有准备的文化渗透之结果。从这一层面上看,文化经济与商品经济、政治经济、军事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一样,既有实质内容,又有具体表现。

  发展文化经济是社会内在要求和历史必然。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国要屹立于世界东方,必须占领文化高地,加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两个文明建设,首先需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于一体的民族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并广泛、深刻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制度自信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文化及文化自信,其他自信就成了没有精神支柱和思想灵魂的躯殻。中国社会主义特色道路、理论、制度的确立,正是中国5000多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承传和抉择的结果。

  占领文化高地,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以文化经济为先导,进行文化产品、产业开发。在国际竞争激烈的当下,无论什么国度、什么领域,都十分重视文化经济、繁荣文化经济,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根基所在。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文物活起来”,是时代的要求,经济发展的需要。文物作为文明沿袭的具象载体,各种形式的文物遗产,值得我们致以最大的敬意,这种敬意就体现在保护上;同时也应该看到,文物的背后,是深厚的文化底藴,以及所隐藏的思想、精神和意志。所以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把其内在的思想文化及其精神传下去,才有意义。作为一个中国人,就应该坚定文化自信,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忠实的传承者、守护者。

  发展文化经济必须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文化事业是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历史文化遗产(文物)中所藴含的哲学、历史、文学、宗教、艺术、天文、地理、经济、民俗等众多学科门类的内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精神源泉。

  目前,历史文化遗产(文物)面临着许多问题,有的以“旧城改造、发展现代经济”等名目,进行反文化的掠夺式的开发,大肆拆毁古城和历史街区,许多世界文化遗产(文物)及其周边环境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遭到无情的破坏,曾经支撑文明城市、历史名城的优秀建筑及其周边环境湮没在高大的现代建筑群中,让人很难感到它的价值所在,致使国家文化遗产遭受无可弥补的损失。

  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决不能再犯历史性错误,以破坏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周边环境为代价,急功近利地追求经济的GDP。必须以传承文化精髓为核心、为根本,处理好文化与经济及其发展中的主次关系,让文化与经济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过去那种 “轻保护、重开发”,甚至以不惜损毁文物发展经济、舍本求末的做法,其危害和教训是深刻的,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武玉亮,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负责人。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