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文化核心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佛为主流与核心,与现代文化汇流于一体,形成中华文化新潮流。这股新潮流正激发中国文化大复兴,可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儒道佛文化,创造于几千年前的农业文明,其中的思想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化于中华民族的心灵之中,牢牢地注入传统文化的基因之中!经历几百年的工业文明,跨过几十年的信息文明,又将面对未来的智能文明。而今,应当对儒道佛文化作时代、科学的演绎,才能抹去古旧的尘埃,令其精绝的智慧焕发出时代的光彩。由此,不仅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及复兴,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聚合,还能够激发中华文化与全球文化大融合,从而催生中华文明与人类文明的新文化。

  儒道佛文化形成的年代与当今,在社会形式、生产模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已经绝然变化,人的社会经历、生活实践、思想方式等已经绝然不同。因此,其思想内容、文化特色及表现形式等,也与今日存在巨大的差异。由于古今差异太大,令人认识儒道佛文化之时,好似总有迷雾遮眼的感觉。要拨开迷雾,唯有利用较丰富的现代知识作时代性的演绎,运用科学思维作创意性的阐释。这样,才能令人对儒道佛文化有更清晰的认识及更深层的领悟,从而推动传统文化全面复兴,为中华文化大复兴注入磅礡能量。

  长久以来,儒道佛文化的继承、弘扬及发展受制于两方面:一、传承的局限:古代只有少数人有机会读书及认识儒道佛文化,多数人最多只瞭解其中通俗的内容,遑论其中深奥的经典。这必然阻碍其广泛的弘扬。二、知识的局限:古时的知识贫乏及科技落后,儒道佛文化未能得到更为科学、更为精确的演绎。特别是,其中深奥的内容,长期停滞于抽象、玄虚以及固化的诠释层面。至今,这种状态基本上没有改变,难怪会出现种种尴尬的议论。例如,有人说,佛教似宗教又非宗教,似哲学又非哲学,似科学又非科学。还有人,在争论阴阳五行是否科学等等。

  当今是全球化、资讯化的时代,儒道佛文化能够得到广大民众的更多认识,也受到世界各国的人民的普遍重视。尤其在科学知识更为发达的今天,对其中某些深奥、玄秘的内容,可以作出更加科学的阐释及解读。这个时期正是儒道佛文化作时代性转化、弘扬与发展的空前有利的历史时机。

  笔者出自于对儒道佛文化的某些新理解及新领悟,赏试以时代的、科学的思维演绎其中某些内容;以比较通俗的理论为例,简浅地论述一二,意在探索如何作时代性转换并且为儒道佛文化作出新的定性:儒家文化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文化,道家文化是人与天地自然和谐的文化,佛家文化是人体系统和谐、人与宇宙和谐的文化。

  一、儒家:人际、人与社会的和谐

  儒家文化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文化核心是倡导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儒家的各种经典,无论是讲三字经或者是十三经,无论论述为人处事或者修齐治平,处处可看到儒家文化的和谐观。

  儒家提出的五伦、五常、八德是最为人们熟知及最具代表性的和谐思维。儒家将人际关系划分为五个界别——五伦,并指明和谐相处的方式。现代的解读:父子有情——上下辈互相关爱,君臣有义——上下级有责任义务,夫妇有别——夫妻职责各有不同,长幼有序——尊长扶幼互相爱护,朋友有信——朋友同事友爱诚信。五伦关系能够和睦,人际关系才会融洽。通过五个界别的和谐,集合家庭及群体的和谐,最终集成全社会的和谐。有趣的是,任何人在五伦之中均属多重的角色,这是超越狭隘的社会阶级和阶层观念,以包容的精神划分人际关系。

  儒家为了促成五伦的和睦,提出五常作为个人行为的准则。用现代的解读:仁——仁慈爱心,义——公平正义,礼——尊重礼貌,智——知识智慧,信——诚实守信。有高尚的行为——五常,才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五伦。所以五常是五伦和睦的必要条件。

  儒家还以高尚的思想道德指引五常的行为,提出树立思想精神上的八德。用现代的解读:孝——孝敬长辈,悌——同胞友爱,忠——光明正大,信——诚信精神,礼——礼貌文明,义——公道正义,廉——高尚廉洁,耻——爱憎分明。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才有高尚的行为。所以,八德是指导五常的思想精神。

  儒家提出了界定人际关系的五伦,践行人际和谐的五常以及指引高尚行为的八德。这三方面相联相承,是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根本条件。除此之外,儒家还从政治、经济、道德等意义上,作出人与社会关系的一些主张。例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政治意义上的主张,对维护人与社会和谐有重要作用。这应当成为现代自由、民主理念的前提条件,可以令自由民主理念更臻圆满。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社会财富的创造和享用,应当是制造者多,而消耗者少;创造的人奋发而消费的人节俭,则社会财富才可保持充裕。这个经济意义上的主张,不仅符合经济原则而且因为社会财富充裕促使人与人、人与社会更和谐。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高尚的人,经正道获得财富并且有意义地运用财富,成就自身的道德和事业。没有道德的人,从非正道摄取财富及肆意地挥霍财富,最终以贪赃枉法或付出生命为代价。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致富准则,在当今的经济秩序中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即,财富来源旣应合法也应合理 ,才属于有道德的致富方式。这种道德上的主张对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上的例子都是儒家关于人与社会的论述 。儒家各类经典中,说教均以五伦中的十种关系为对象;论述的内容,均围绕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所追求的真理始终指向天下大同,即高度和谐的社会。

  历来,儒家文化普遍地被定性为仁、礼的文化。然而,倡导仁礼的最终目的均是为了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本质上,儒家文化是人与社会和谐的文化 。这样的定性最准确也最客观。

  几千年来,中国社会总是在动乱与大治中交替运行,并无永远的和谐社会,长治久安则是努力的方向。历史的起伏,令人质疑依照儒家文化的理念,能否实现天下大同的和谐社会?实际上,和谐社会必须有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人与宇宙的和谐,三大条件缺一不可。而儒家所推崇的人与社会的和谐仅是其中之一。

  历史的经验表明,每逢人与自然或人与宇宙有冲突(自然灾害、天象变异等),导致人与社会和谐被破坏(灾难失控、演为人祸),并引致社会动荡甚至大乱。尤其,在智力愚昧、知识落后及讯息封闭的时代,社会和谐的状态更为脆弱。这可以理解,为何儒家文化最兴旺的时期,均出现于天人和顺、天下太平的历史时期,以及历来为何会有儒家适用于治世之说。

  不同历史时期,儒家文化受到不同的、极端的对待——尊儒或非儒、推崇或贬斥、肯定或批判。其中原因:一、儒家文化被视为政治工具。当社会处于安定繁荣的时期,儒家文化被利用于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而备受宣扬。当社会处于内忧外患的时期,儒家文化因为化解社会矛盾失灵而受非议或遭抛弃。二、儒家文化被时空错位地看待。儒家文化产生于几千年前,经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资本社会及社会主义社会。如果,以某特定的社会背景为参照来衡量儒家文化,必然出现偏见和误解。例如,儒家文化在近代曾被贬斥成为封建伦理道德及封建阶级专政的文化。

  当今,儒家文化再受到高度重视,儒家文化已经跨越国家、民族、文化的界限并且正推广至全球,受到世界性的推崇。儒家文化之所以受到广泛的追捧,是因为其精神理念具有普遍性的价值。现在,全球大趋势正朝向和平与发展,人类大趋势正形成命运共同体。因而,无论在国内社会或者国际社会,儒家文化的人与社会和谐的思想精神,对建构更为理想、更高层次的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和谐社会必须有三大支柱支撑才能平衡与稳定。除了人与社会和谐之外,另外两大支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人与宇宙的和谐。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是指人与自然、天体宇宙运行法则协调。

  二、道家:人与自然的和谐

  道家文化的基本精神理念是以道为本,文化核心是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道是什么?道家肯定“道”的确实存在,却未能明确其真正所名,所以直言:“吾不知其名,强字曰道。”以今日的科学认知及思维,可以给予比较明确的概念:道是宇宙的总法则,或称作总程式。道的总法则(总程式)主导天体宇宙的运行规律;同时,天体宇宙的运转制衡地球大自然及万物的运动。所以,道的总法则(总程式)支配着天地人运动规律(运行程式)。道家文化中,一切论述均由道而展开——无论是导人如何待人处事、经世致用,或说教如何建功立业、治国理政等等。道家的始终目标是导人依天地自然的规律行事,以达成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许多例子均可印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道家的根本追求。

  (1)以天地自然规律行事

  道家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大自然、天体、宇宙的出现与形成有后有先、出自同源,所以讯息相通、规律类同。人取法地即取法天、道的规律,终极是取法道的本源——自然。这样,人的生命活动过程才会有利而无害。

  “肆时有度,天地之理,日月星辰,天地之纪。”道家认为:肆时节律的变化是源于天地自然运行的结果。日月星辰的运转,制约天地变化的规律,所以,人的活动应依循时空节律,才能保证有良好的生存状态。古人依循自然界四季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征,相应地做好生养休息及养生保健。运用24节气于农事作业及衣食住行,从而获得丰盛收成及安适生活。这均是在时空上,人与天地自然和谐的体现。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道家认为,天体运行不仅带动大自然运动,而且制约人的活动。所以,天体变化关乎人事的顺逆、成败或存亡。古人仰观天象(日月星辰)的变动,俯察大自然事物(气候物候)的变化,并意识到所发生的变化将会引起人事和社会的变动,进而作出预警及应对。这是在思想意识上,人与天地自然和谐的体现。

  对这种思想观点,虽然历来存有诸多的质疑,但是不可否定这是前人经过漫长的生活实践所做出的经验总结。近代,科学上对天体宇宙有更多认识,证实天体变动会波及大自然,同时会冲击人类社会。许多科学知识,都有力地说明道家的人与天地自然和谐思维,具有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道家认为,人有欲望才会惹来麻烦,过度的欲望则会惹上祸患。古代,社会上层阶级为追求穷奢极侈的生活,过度地消耗社会财富及透支有限的生产力,最终引发阶级冲突及社会动乱,祸害众多百姓也祸及自己。现代,许多消费者为满足物貭欲望,过度地消耗天然资源及透支自然界的新陈代谢能力,从而破坏生态及污染环境,其后果正祸及自己并且遗祸全人类。道家认为:人的欲望适当才合乎道,知足才能常足。这是在思想行为上,人与天地自然和谐的体现。

  (2)人与天地自然的互动

   道家指出:“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阴阳转换是事物变化的本质,阴阳协调是事物和谐的成因。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不是静态平衡的绝对和谐而是动态平衡的相对和谐。天体及大自然运动所产生的阴阳变化,既为人类提供生机也带来危机。从正面看,所有有利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环境,都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机。从负面看,所有自然灾害或恶劣环境都是人类生存过程的危机。然而,阴阳交替变化所形成的生机和危机,都是推动人类生存发展的原动力。人类既从生机中取得生存发展的空间,也从危机中激发出生存智慧及强化了生存能力,从而促使人类提升生存的适应力和应变力,推进人与天地自然达成更高度和谐。

  古代,人类科技知识贫乏、生产力薄弱,与天地自然良性互动及相对平衡的能力不足。每逢天地自然出现重大变故而引发多种天灾(风灾、水灾丶旱灾、地震等),由于人们应对、化解灾害的能力疲弱因而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容易受破坏。如果再发生人与社会的和谐被打破(政权无道、贪污腐败等),则社会矛盾激化、引发动乱、爆发战争甚至更朝换代。人与天地自然失去和谐,会冲击人与社会和谐,这是人类历史上,朝代不断更迭、社会兴衰不息、循天地自然周期变动的根本原因。

  现代,人类科技及生产力有很大进步,认识更多天地自然规律并依循所知的规律与之良性互动,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这种和谐关系,所体现的简明的指标是人口数量与人均寿命大幅增长。人类因预测科技和防灾能力的进步,令生存能力大大加强。生产力和创造力的高速发展,令人类的生存貭素大为提高。无论是天地自然规律的有效运用或者各种资源的适当利用,都显示人与天地自然和谐程度正在不断提升。然而,另方面因人类过于自信及过度的物貭欲望,人与天地自然之间正造成某些恶性互动。例如:人类肆意改变大自然环境——江河排污、地表开采、大气污染等。这如同破坏地球的生理健康——血脉、皮肤、呼吸系统等。反过来,大自然回馈给人类的是:生态恶化、环境污染、气候暖化等等。

  未来,人类的科技及生产力更加强大,可以与天地自然建立起更加和谐的关系,也可能制造大冲突或大灾难。例如:核电利用不善,造成核辐射的生态环境大灾难。如何能持续地生存发展,又能保持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道家文化,可为全人类提供伟大的启示及指引!

  三、佛家:人体、人与宇宙的和谐 

  佛教文化的基本精神理念是以心智觉悟为本,文化核心是倡导人体系统的和谐及人与宇宙的和谐。这是以科学思维理解佛理,用时代的表达解读佛理,从而得出这种观点。这种讲法,有别于历来普遍认为佛教文化是慈悲文化的观点。虽然,玄秘的佛法难以从现有科学方法(科学分析及实验)中得到证实,但是深奥的佛理能够从科学新发现中逐渐获得更精准的理解。佛教具有潜在超前的科学观,如爱因斯坦所说:“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宗教不但不与科学相违,而且每一次的科学新发现都能验证它的观点,这就是佛教。”佛家的种种教理或法门,归根到底是引导世人如何达至人体系统的和谐及人与宇宙的和谐。佛家文化中,无论深奥难明的经典或是简明通俗的教理,都可以印证人体系统和谐及人与宇宙的和谐是佛家的终极追求。

  (1)人体系统的和谐

  佛教四圣谛中讲的苦谛——人生受到苦难的真谛。其实质,就是人体系统不和谐以及人与外界环境不和谐而造成的结果。如果,一个人的自身系统不和谐,必定会产生生理、心理及精神等方面不平衡。这时候,在参与外界互动、讯息交流过程中,便会引起种种矛盾和冲突,从而造成各种痛苦。例如:

  生苦——人的生存之苦,根本原因是人体身心存在缺陷和不足,致使生存能力与生存环境不协调及不相称。人有某种生苦,意味着人体有某方面不和谐。在生产知识落后的时代,人类知识贫乏、愚昧无知及生产力低落。既不善于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又无力应付各种天灾引起的生存危机,饥寒交迫成为主要的生存之苦。在科技进步的时代,人类知识迅速丰富、思想开化又拥有较强大的创造力和生产力,不仅能够更好地利用资源而且更有能力应对各种天灾,因为拥有更强的生存能力而大大减少各种生存之苦。人类心智的提高,能令生存能力与生存环境更加紧密地协调。这意味着人的心智和谐,能促进人与天地自然更加和谐。

  病苦——人的疾病之苦,首要原因是人体自身的生理系统不和谐(体貭、功能、生理循环等不正常),其次是人体与外部环境不和谐(适应力、抵抗力等方面降低)因而导致疾病发生。同样的生存环境,有人会患病和染病,而他人却能安然无恙。可见,人的疾病之苦,出于人体系统不和谐是主因,人与外部环境不和谐是外因。中医治病,首先调整病人的失衡系统,同时重构人体系统与外界环境的和谐。从这个角度看,中医学是人体系统整体观及人与天地自然整体观的科学。

  五蕴之苦——人的种种之苦,究其原因是来自物质世界的各种讯息,感应及干扰人体的身心,产生了各种不良互动而造成苦果。本质上是人体系统不和谐,不能与周围事物进行良性互动。人的心智受外界事物的讯息感应(接收、认识、反应及意识),被负面讯息入侵和干扰,因而形成恶性互动和因果循环。人体系统不和谐是五蕴之苦的根本原因,人与天地自然不和谐,从五蕴之苦中反映出来。

  人体系统的和谐,包含多方面——生理、心理、精神的内在活动处于正常、良好的动态平衡状态。这些因素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为此,佛家指明建构人体系统和谐及人与宇宙和谐的精妙之门——戒定慧。

  佛教教义提出戒定慧的根本目的,简单地说是为人体系统的和谐创造条件。持戒,实际是戒除那些破坏人体系统和谐的行为——饮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这些行为会改变人体的内循环、内分泌等等,进而破坏人的生理、心理及精神上的和谐。例如:饮酒,会强制性地加速人体血液循环,改变生理上原有的动态平衡;也由之改变原来精神、情绪等方面的动态平衡及和谐状态。禅定,实质是为构建人体系统的和谐而进行自我调整——关闭五官的讯息感知,屏闭外来讯息的干扰,过滤人体体内的污染讯息。通过禅定,能够净化人体系统的讯息,重建人体系统的和谐。修慧,实质上是在人体系统高度和谐的状态下,精准地接收及感知外来资讯,即由定而生慧。经过深度的修持,可令智慧与觉悟升华至超常的境界;不仅能够唤起人体超常的感知潜能而且可以打开悟知宇宙信息的法门。最终,经与人体系统的和谐进而达致人与宇宙的和谐。

  (2)人与宇宙的和谐

  人体的小宇宙,不仅是天体大宇宙的全息而且与天体大宇宙之间,时时刻刻保持能量交换及讯息交流。人的生命运动的本质,是人体系统内在的运行程式,与大自然、天体宇宙运行程式交感之下的运行过程。佛家的大智慧深刻地指出:人与天体宇宙的关系密不可分。人体系统的运行与天体宇宙的运行同步协调,是人与宇宙和谐的法门。

  例如:藏传佛教的时轮经,讲述外时轮、内时轮及别时轮的天人关系。外时轮讲宇宙结构,内时轮讲人体结构,别时轮讲人体与天体怎样结合;并指出人体结构与天体结构相对应,生理结构、机能变化与星体运行相联相通。作简单的类比:大宇宙类似巨大的时钟。天体的外时轮,类似其中众多的巨大齿轮;人体的内时轮,类似其中众多的微小齿轮;天人联动的别时轮,则类似两者之间的传动齿轮。宇宙中有各种星团、星系、行星周期地运转;人体中有各种生理循环周期地运行,两者透过引力场,能量场、辐射等形式,进行能量、讯息交换而产生传动。这三种时轮的结合,是形成天人感应的实貭。内时轮与外时轮的同步运行,意味人与天处于动态的和谐状态。

  古代,人们深知天体宇宙的运行,与大自然变化、社会变迁及人生历程有密切关系,前人从中创造了许多精奇的天人文化。从时轮经及其相关的天文、历法、星象、医药、文化等,都可以令人感悟到佛家文化中人地天的高深智慧及人与宇宙和谐的超凡悟覚。

  现代,人们以各种科学方法探测天体宇宙,更深广地瞭解天体运动对自然环境,和人体的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的影响,并应用天体运行规律于生存与发展。这均印证人类的生存发展,朝着人与宇宙和谐的路向靠近。

  古往今来,人类契而不舍地探究宇宙的奥秘,最终目的是为了明白天人之际的关系,为了打开通向人与宇宙和谐之门。这正是佛教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佛家的终极追求。

  前面的新论述及新定性,是从时代的视窗中,窥视儒佛道的感悟心得。希望对儒道佛文化,如何创造性继承及创新性发展有所启发。由此,也给予人们新的启示:怎么从新角度解读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大复兴路向何方?如何建构恒久的和谐社会?

  (1)以新角度解读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创造于农耕文明时期,面对当今的信息文明时代,某些具体内容可能已经过时。然而,其中的思想精神依然适用于当今的时代并仍将保持其永恒的价值。看待传统文化不能只停留于表面的文字、符号及图像等,而应当透视其中潜在的精深智慧,不能被古时语境和表达方式所束缚而运当用现代的语言作出解读及阐释,不能纯粹地视为宗教信仰或玄秘文化而应当领悟其中潜在超前的科学意识及未知科学。

  传统文化需要有创造性继承及创新性发展,所以不能只是形式上的仿古或僵化的复古,还应当将传统文化中的崇高精神及思想智慧,融汇于社会活动之中;不能成为只有少数人认识的专有文化,而应当普及为广大民众皆可领会的精神财富。这样传统文化才有望被全面继承及发展,也才能进行时代性转化及赋有时代性价值。

  (2)中华文化大复兴的趋势

  中华文化的创新是文化大复兴的必走之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聚合,是文化创新的可行捷径,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第一位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将古代中医成果与现代医学科技聚合,成功地创造出医学新成就,这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聚合的鲜活范例。

  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大复兴的繁荣之路。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整体覌及人地天的思维,而西方文化擅长局部覌及分支科学的思维。这两种文化的融合,恰可互补不同文化的长短,令中华文化体系更臻丰盛、完整。

  今天,全球化及信息化时代,为中华文化与全球多元文化交流,创造了更多、更密切的机会。善于吸收、包容及提升外来文化的作风,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所以,中华文化大复兴的潮流,将因为全球文化的汇合而更加波澜壮阔。

  (3)建构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复兴、中国和平发展的基本条件。和谐社会的定义是什么?政治角度者认为是:自由、民主、公平、正义的社会;经济角度者认为是:经济发达、物质丰富、生活安定的社会;科学角度者认为是:稳定系统、有效系统的社会。这些观点,均出自于局部观的视觉,得出的结论存在着局限性。怎样建构和谐社会,由于所处的视觉不同而做出的定义不同,因而确定的目标及所走的路径皆不同。这,关系到建构和谐社会的成功与否!

  儒道佛文化中,人地天和谐的思想智慧,为人们拓开的深广的视野并为建构和谐社会作出了全方位的启示:人与人地天三大系统的和谐,是支撑社会平台稳定的支柱。人与任何一个系统失衡,都会导致社会平台倾斜及动蘯。和谐社会的定义应当是:人与社会、人与天地自然及人与宇宙的动态平衡、相对稳定的社会。无论政治、经济、科技或文化方面的一切作为,都是为人与这三大系统平衡与稳定而创造条件。所以,人与人地天三大系统的和谐缺一不可,儒道佛文化的智慧缺一不可。如何用现代科学思维,理解及运用儒道佛的智慧,对建构一个真正的、持久的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综合前面所述,对儒道佛文化有了新定性之后,也就有了探索的新路标。祈望,这是通向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的可行之路,是之前未曾走过的新道路。鲁迅先生曾说过: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所以,这条路需要得到众人认同并共同走出来。儒道佛文化涵盖人地天三大系统,储存着丰富、精绝的智慧和资讯。要发掘其中的丰富宝藏,一则应当利用现有的知识拨开古老的迷雾,二则需要集合众人的智力揭开玄虚的帷幕。这样,才能让儒道佛文化的光彩再现于时代的舞台之上,也为中华文化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

  四、儒道佛教导受益终生

  接受儒道佛教导的人,均可获得人格、道德、智慧的升华,因而拥有更为幸福的人生、顺利的人生、成功的人生。经过儒道佛教育的人,均可以获得三方面重要的得益:一.从儒学的教导中,获得建构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智慧,这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二.从道学的启导中,懂得遵循天地人的规律行事,这是人生取得顺利和成功的坦途。三.从佛学的启示中,开启大悟覚和大智慧,可令生命得到最高层次的升华。

  (1)儒学,本质上是追究人际关系的学术。儒家的经典之中,处处均涉及人际关系的议题,所论述的中心内容均与人际关系相关。儒家对人教导的年纪是从儿童时期开始,这些经典如“三字经”,“弟子规”等;教导的方式由家庭关系展开启蒙,浅入深出地培养人际关系的深厚意识。儒家所教导的对象,下及平民百姓、上至君臣仕子;教导的内容由日常生活至国家大事,由为人之道至待人处事,由修身养性至礼义道德等方面。概括言之,儒家学说是关于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学说。

  儒学教导人如何对待、建造人际关系。在人生道路上,能否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命中至关重要的大事,关乎一个人健全成长、社会立足以及事业成败。在地球上,任何人均不可能完全孤立地在存,出生之时就必须面对父母兄弟等方面的关系,从此开始经历不同人生阶段的人际关系。

  第一阶段的人际关系是人与家庭的关系。儒家首要注重的是家庭关系,儒学之中对此作出诸多具体的论述。家庭关系不仅塑造一个人的精神与人格,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一生荣辱与兴衰。

  例如:有人统计过,中国多数的家庭之中,子女孝顺及兄弟和睦的家庭都是比较兴旺发达的家庭。自古至今,无数的事例证明类似统计结果属实,因而总结出不少家喻户晓的谚语:“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以和为贵”……等。有了协调、和睦、和谐的家庭关系,做任何事情更有兴旺成功的机会。可见家庭关系的重要性,是一切人际关系的根本。由此儒家进而引申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由家庭关系推及国家关系。国与家相关联,家是国的单元,家与国相辅相成,才形成国家一词之称。

  第二阶段的人际关系是人与社会关系。儒学对人与社会关系作出系统又全面的论述。社会是每个人活动的大舞台,不仅是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基地而且是个人展示生存能力和价值的天地。以下,有个相当有趣的科学报告 ,为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提供了具说服力的案例:

  曾经,哈佛大学卫生系主任阿列.博克教授发起一个研究计划,要寻求的答案是:什么样的人,最可能成为人生赢家?这个研究专案,以慈善家、赞助者格兰特命名,后来成为著名研究专案——格兰特研究。该专案从1938年开始,跟踪及调查的对象是哈佛大学本科生286人、波士顿贫民窟男孩456人,调查的时间持续75年,耗费的资金2000万美元,整理出几万页的报告。至第4任主持人罗伯特才向世人宣告这项伟大的研究成果。研究资料表明,一个人除了不酗酒和坚持健身之外,最关键的是:人生在30岁前找到真爱(无论是爱情、友情、亲情),成为人生赢家的几率大为增加;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更容易获得幸福与成功。这项研究成果,向世人揭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爱商——爱的智慧决定一切。爱商高的人,善于营造温馨的家庭关系以及建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相处是人生幸福成功的先决条件。

  以上所述的“真爱” 与“爱商”,即是儒家的大爱精神和智慧。儒家学说,系统地规范家庭及人际之间的相处准则及道德标准。这些准则与标准放置于现代生活之中,仍然非常有用及实效。尽管儒家时代至今 ,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人事变迁,社会状态及生活方式已经发生大变化,然而古今的人性却始终不变。这是儒家学说恒久不朽的原因。

  (2)道学,本质上是追究人与天地人关系的学术。从道家所有经典之中,处处都可以看到:道家学说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与天地人相关,其中心思想是宣导人应该依循天地人的规律行事。道家所指的道,即是天地人规律的总称。其中某些规律简单直观、明显有序因而容易被人认识;更多的规律多重复合、貌似无序而难以被人认知。事实上,任何无序的事物均有序地存在;有序隐藏于无序之中,无序是有序的集成。道家高明绝伦的智慧是从繁杂无序、隐晦难明的事物变化中,发现及总结出无处不在、美妙有序的天地人规律。通过高度精炼的哲学语言,论述天地人规律的存在;为人们更好的生存发展指明路向。在道家学说的指引下,而今可以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辨别、认知及理解天地人之中的各种规律,对道家学说进一步作科学性的解说和创造性的发展。这能够造福每个人,造福全人类!

  道学教导人如何认识、运用天地人规律。依照天地人规律而行,是人生道路上务必重视的大事。这关乎一个人或国家的得失、祸福以及存亡。任何人都生活在地球上,均要面对以及顺应天地人三大规律:天体运行规律(各种规律叠合称为天道)、大自然运动规律(各种规律叠合称为地道)、人与社会运行规律(各种规律叠合称为人道)。

  天道——人必须依照天体运行的规律行事(生活、运动等)才可能进展顺利,否则必然会阻力重重或者多灾多难。以下引用几个简单的例子以说明:

  例1.月球运行规律及作用:月球周期性的运行,造成地球上的海水潮汐以及影响人体的生理和情绪等。据统计:每逢月圆的日子,人的心脏病、精神病以及交通事故的爆发率均特别高。如果科学地运用月球的运行规律,可以防止有关疾病爆发以及管控交通事故。

  例2.太阳活动规律及作用:太阳的活动周期中,已经知道有11年的黑子周期以及22年的磁性周期。太阳的活动周期,会影响自然界的气候以及地震等方面。如果科学地认识以及运用太阳活动的规律,可以预防水灾、旱灾以及地震带来的灾害。

  例3.挪威科学家的研究报告曾经指出:科学上发现,太阳活动高峰期(耀斑、磁爆)比宁静期出生的人寿命短5.2年。太阳活动关联着婴儿成活率、寿命以及发育能力。如果根据太阳的活动规律,选择有利的生育时间,可以培养更加健康的下一代。

  太阳与月亮还有其他已知以及未知的活动规律有待科学探究以及论证。这些规律明显地感应感控人类的生活动态以及生存状态。此外,太阳系中的其他星体以及太阳系外的其他天体,构成许许多多复杂的运动规律。这一系列的规律迭合于一体,集成天体运行的总规律(也可称为总程式),全方位地制约着全人类的生存发展。随着科技进步,人类将更加深广地发现、认识以及运用天体运行的规律。这可以令人的命运过程以及社会运行更加顺利无阻。是否依照天体运行的规律行事,犹如大海滑浪:顺浪而行,不但可以乘风破浪而且能够避开惊涛骇浪;逆浪而行,不仅会阻力重重甚至会撞上灭顶灾难。

  地道——人应当依照大自然的规律行事(工作、生活、休生养息…等),才会有最佳的生存状态(工作顺利 、事事如意),否则生活过程中必然会多灾多难。

  例1.最简单浅现的自然规律,如:只有依偱大自然的四季、24节气的规律进行农业生产、衣食住行等活动,才能有最丰硕的收成以及最佳的生活状态。如果反规律而行,必然会导致粮食失收、疾病频生等生存危机。古代中国人认识、运用24节气的规律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至今国际上才对二十四节气的规律给予肯定,并且列为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例2.气候以及物候的自然规律,如:候鸟本能地依循气候的変化而迁徒,才能寻觅到足够的食物与适合的生存环境。动物尚且依循自然规律生存活动,人类更懂得从中寻求生存之道。古代人们早已懂得,依照季节休养生息以及 根据季节选择饮食,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人道——人应当依循人体以及社会的规律行事。即是:一方面,每个人应当依循人体自身的规律而安排相应的生活、工作等活动。另一方面,每个人也必须依循社会运行的规律而参与相应的社会活动。这样才能得到身心融合,人际融洽。

  例1.人体的生理节律,如:古代中医,发现人体“子午流柱”的生理运行规律,认识人体中12条经脉对应12个时辰,不同时辰的气血有盛衰周期。而将这种规律运用于依时休息、治病、服药以及针灸等方面,经实践证明,依循生理规律进行养生治病具有最佳疗效。

  例2.近代西医的德国医生威尔赫姆.弗里斯、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奥地利因斯布鲁大学教授阿尔弗累特.泰尔其尔,先后发现人体中存在着体力、情绪以及智力三种生理周期。当体力周期处于高潮期,会出现体力充沛的状态;情绪周期处于高潮期,会出现创造力强以及心情高涨的状况;智力周期处于高潮期,会出现记忆力强以及思维敏捷等现象。当三种周期都处于高潮期,人的综合状态最好;而三种周期都处于低潮期,人的综合状态最差。周期处于临界日(即:高低潮转换的前后一天)时,工作和生活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事故,因而属于危险的日子。如果在高潮期进行重要、相应的事情,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在临界日不做重大或者风险的事情,可以避开事故和灾祸。

  自古以来,有诸多生活上的事例证实,人体自身存在着各种生理节律。如何运用好这些节律,恰当地安排生活及工作、采取相应的活动及行动,这关系到行事能否顺利以及结果好坏。

  (3)佛学——实质是追究觉悟与智慧的学说。佛学的理论深奥、经典丰富、体系庞大;所论述的内容与宇宙人生的真相有关,中心思想是开导人们如何开发自身的觉悟与智慧。佛教学说的开导是全方位的:透彻地认识人体自身及宇宙万事万物,有“唯识论”;追究事物的诞生以及成因,有“缘起论”;看待事物发生的原因与结果,有“因果论”……等。还有,佛学中独特的人生观、宇宙观、整体观,不但展示出高深的哲学智慧,而且透露着超前的科学思维。接受佛教学说的启导,最大的得益在于能够调动个人的悟性、开发自身潜在的智慧。

  佛学教导人如何透彻、真实地悟知人与宇宙的万事万物。一个人有更高的觉悟与智慧,才能够感悟以及体验生命的意义,更能够活出大智大慧的人生。由于人体的感知能力极其有限,唯有透过悟觉与智慧,才能更全面透彻地认知宇宙万事万物的真相。有许多事例可以说明人体感知的局限性:

  例1.人体五官感知的局限:人体的视觉只能感知到可见光的光谱所显现的事物,而看不到红外光、紫外光之类的光谱所显示的事物。人体的听觉只能够感知到声频之内的声音,而听不到超低频(大象可以听到)以及超声波(蝙蝠可以收发)的声波。人体的嗅觉、味觉以及触觉的感知能力也是相当有限(比不上许多动物灵敏)。所以,人体通过五官感知所得到的讯息不是全息,因而所认知的事物均有片面性。

  例2.人体对时空感知的局限:人体对时间与空间的感知是一维时间(过去、现在、未来)以及三维空间(上下、左右、前后)的时空感。因此,人体所能感知与认知的只是四维时空之中的事物,无法感知更多维度之中的事物。好像在地面上(两维平面)爬行的动物(蚂蚁等),无法体验到立体空间中(三维空间)飞翔的动物(雀鸟等)对不同高度的感知。蚂蚁只能感知到地面的事物,而雀鸟能够全方位地感知立体的事物。通过这个比喻,说明人体所能感知事物的范围是有限的(局限于四维时空之中),所认知事物的讯息是片面的,并不是事物的全息以及整体的真相。

  例3. 根据前沿科学理论所知:人所看见及认识的事物只占宇宙的小部份,其比例大约是全部宇宙的百分之四。其余的绝大部份宇宙是人类所不知的范畴,更多的事物是以暗物貭及暗能量的形式存在。依此可见,人体所能感知的宇宙部份,只占全宇宙非常小的比例。

  佛学教导人如何开发自己的悟觉与智慧,扩大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以求能够全息地认识事物。这样,才能透过事物的表像辨清其中的真假或者虚实。有许多事物,人体的五官感应、感觉不到,这些事物却是真实的存在。由于人体五官感知存在局限性 ,对许多事物有片面感知甚止没有感知 ,因而形成认知偏见或者毫无认知的现象。

  有了高度的悟觉与智慧,可以透过间接感知的方式,全面地认识事物甚止可认知全新事物。古今可以引证的事例很多:

  例如:电磁波的波谱之中,人体能够感知的光波(可见光)仅是其中的小部分波谱,大部分的波谱(无线电波、微波、紫外波、红外波…等)人体无法感知。人体的眼睛所看得见的事物,是能够发射或者反射出可见光的物体,而发射或者反射出其他波谱的物体,人的眼睛根本看不见。对此,科学家通过悟觉与智慧,不仅预测电磁场以及电磁波的存在,并且通过实验得到证实。之后 ,科学家又推导出电磁波方程式,进而测定出光波也是属于电磁波。从此,人们才全面认知电磁波及光的真相 ; 透过电磁波的应用,认识了许多人体视覚直接感知所未能认识的事物。这个简单的例子说明:有了高度的悟觉与智慧,人们可以超越五官直接感知的局限,放大感知能力及范围,通过间接感知(借助仪器设备)发现和认识了许多前所未见的事物。

  还有,拥有大觉悟与大智慧,也可以经过开发自身的超能力,直接感知到常人和常态无法感知的事物。古往今来,不乏可以引以为证的事例:

  例如:历史上,有“不出户,知天下”,“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说法和事例。相信,这些人和事不是虚构出来而具有真实性。这类事例,历史上有许多具体的人物和事迹记载,并且反映出多数修行者和禅修者均有超常感知能力。现代,中国及其他国家均有发现人体特异功能和特异感知之类的超能力案例。有些人先天具备超能力,而有些人经后天训练显现超能力。这类人体超能力的事例,在古代由于缺乏科学认识而变成鬼神之说,在现代也因科学还未能破解而沦为迷信之说。而今,人体的某些超能力现象,可以从前沿科学的量子理论中得到理解。无论佛学或者现代科学均认识到:绝大多数人,人体中的潜能大部份没有开发及发挥出来。随着未来生命科学的发展,人体的潜能将会不断被发现及发掘出来。佛学中曾阐明 ,经过成功修行的人可获得多种神通(即是超能力)。事实上,现代科学方法已经令人间接实现各种神通功能、令人拥有许多超常的能力。从历史的经验,佛学先前所作的种种论述,在每次科学新发现之后都相应地证实其中某些论点。许多事实表明佛学境界超前于科学,佛学的智慧完全可以与科学的智慧相容及相通。

  佛学的智慧,既有类似现代科学的思想方法,又有超前于现代科学的独特方法。佛学之中,对宇宙万事万物的许多认识及论断,其中某些部份已经得到现代科学的认知与证明,尚有许多论断未能够得到现代科学的认识与证实。究其原因:在于佛学与现代科学在认识论上有异同。

  佛学,在精神上追究悟觉与智慧,在体验上注重经验与实证。现代科学,在精神上讲究科学思维,在实践上讲究科学实验与论证。这是两者相似性之处。只是佛学的经验结果,来自于直接感知和超覚感知(借助禅定而获得);而科学的实验结果,来自于直接感知和间接感知(借助仪器之类器具而获得)。虽然,佛学或者科学认知事物的过程,都依据大量的经验或实验,都进行严谨的理论论证。然而,两者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对观察者及观察结果的认定。

  对事物的认知,现代科学所持的覌点与角度是处在人(覌测者)与事物(被覌测者)之间。科学观点认定:对事物反复的观察以及实验的过程中,人作为唯一的覌测者,其所覌测的结果必然是准确的,所作出的认知必然是正确的,所作出的科学结论也必然是真理。实际上,科学方法所认识以及实验的结论,均以人的观察和认知结果为准则。人借助五官(五个感应器)以及意识(计算器)合称六根(共6个检测器),感知以及认识事物并且主观上认定:所得到的资讯及认知结果是真实准确的。实际上,人的直接感知与间接感知(借助器具)都存在局限,所得到的资讯及认知结果都不是绝对正确。

  对事物的认知,佛学所处的观测位置,是站在人(观测者)与事物(被观测者)两者之外。佛学观点认定:人对事物大量的经验以及认识的过程中,所得到的结果都存在着局限性、片面性和虚幻性。实际上,常人的覌测结果并不是绝对可靠,覌测者(人)也不是绝对可靠而且必须受鉴察和检验。佛学指出:人除了人体的六识感知功能之外,人体还有第七识及第八识的功能,起着真伪鉴别及全息感知的功用。只有拥有全部八识的功能,对宇宙万事万物的感知和认识的结果,才能够达到正确无误、全息无漏的境界。实际上,常人只拥有六识而只有极少数人才拥有八识。对佛学的认识观可以这样表述:佛学认识事物的方法,不仅类似现代科学的实践与论证方法,更对认知的结论悟出鉴别真伪的方法,并且在更高境界上突破感知屏障而达至全息感知,由直接感知与超覚感知而认知全息宇宙的真相。

  归根结底,佛学认识事物的智慧,由偏面认知到全面认知,再到全息认知的全过程。佛学的智慧,首先是认识事物的智慧,其次是鉴别事物的智慧、最终是彻悟事物的智慧。由此可见,佛学的认识方法是何等高明;从佛学之中可以学到种种智慧,由此集成真正的大智慧。

  五、儒道佛传播意义重大

  儒道佛文化高深且宝贵的智慧,只有进行广泛的传播才能广为人知、展现价值!儒道佛文化,产生于农业文明时期,忽略于工业文明时期,最可能兴旺发展于信息文明时期。农业社会不利于儒道佛文化的广泛传播,工业社会未被重视及疏于传播,反而至信息社会更具备传播的有利条件。

  其中的原因是:一、农业社会半封闭的交通通讯环境,造成社会资讯闭塞、交流困难;由此造成儒道佛文化传播的管道少、范围窄的状态。在农业社会,虽然少数人能够获得儒道佛文化的教导,也只是上层社会的人士才能有这种机会;即使普通大众对儒道佛文化有所耳闻目染,也只是停留于肤浅认识、朦胧认知、宗教信仰或者宗教迷信的层面。二、农业社会的科学知识落后且贫乏,由此造成儒道佛文化的传播往往流于硬背经文或论说玄虚的状态。在农业社会,由于受科学知识的局限,少数的文人学者未能全窥其中的奥秘;虽然有持续发展但是难免受许多制约。而到了信息社会,现代丰富的科学知识可对儒道佛文化的未解奥秘,逐步作出创新的理解与诠释;因此,无论传播或发展均具备有利、成熟的条件。

  儒道佛于信息化时代——

  信息化时代,讯息流量以指数级的数量增长,讯息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讯息全方位全天候地流通,所有人均可轻易接收及发出任何资讯,这是农业时期难以想像及不能比拟的事实。信息化时期,人与社会、人与大自然、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全是因讯息海量流通而引致这种巨变。

  信息化社会,人际之间的交流前所未有的频繁,人与社会的互动前所未有的紧密。人际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讯息交流频密而产生巨大的感应力,这对每个人的影响力难以言喻。人际之间的关系,涉及学习、生活、工作与事业;人与社会的关系,涉及整体社会的和谐、文明与发展。怎么样建造良好的人际、人与社会的关系,儒家文化的教导与启示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息化社会,讯息与知识象征效率与生产力而成为重要的社会资源。讯息与知识的运用,强化了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能力。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因讯息及知识的大幅澎涨而显得更趋密切。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涉及生产资源、生活环境等。如何建立人与大自然之间最佳的互动关系,道家文化的教导与指引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信息化社会,科技知识的飞速发展并且成为未来生存发展的主要资源。为了新科技资源的开发及利用,人类正将视野朝向太空与宇宙。人与天体宇宙的关系因太空科技及宇宙科学的进步而变得更加靠近。人与太空的关系涉及通讯资源等方面、人与宇宙关系涉及高层次的生存发展等方面。天体运行制约人及大自然,为了追求更高的生命貭素,人体与天体必须和谐地互动;人类需要探知更多关于天体宇宙的真相,佛家文化的教导与启示将为未来科学探索指明路向。

  总而言之,信息化时代不仅具备有利于儒道佛文化传播的社会条件,儒道佛文化也将在信息化时代发挥重要的社会效益。因此 ,儒道佛文化的传播将会兴旺于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社会正需要复兴儒道佛文化。

  儒道佛于全球化时代——

  全球化时代,儒道佛文化必然朝向全球传播。儒道佛文化的智慧,是旣属于中华民族也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未来,儒道佛文化经过创造性发展之后,可望与世界其他多元文化相融合,有望成为主流文化并且参与全球新型文化的塑造。正如佛教文化来于印度,引入中原之后融合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主流,组成庞大的中华文化体系。

  如今,儒家文化的传播已经遍及世界各地,并且引起世界许多国家民族的重视。而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传播还未能普及世界;道家文化还只是固守于中国,佛教文化总体只停留在东方。究其原因:儒家文化的人文思想,似乎在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上与现代文化差距较小,容易被世人理解及与现代文化融合。而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似乎在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上与现代文化差距较大,难于被世人理解而且难于与西方文化融汇。因此,为了让世界上更多人瞭解这两种文化的智慧,有必要对这两种文化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作出科学性及时代性的转化。这才能让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从容地面向世界。尽管,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尚未获得世界各地人们的普遍认同;然而,信息化及全球化终会推动儒道佛文化受到世界性的瞭解及推崇。

  全球化时代,儒道佛文化的全球传播具有多层重要的意义:一、加深全世界对儒道佛文化的认识,必会增添中华文化的吸引力;二、通过儒道佛文化的智慧,可以展现中华文明的魅力;三、儒道佛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推动中华文化大复兴。

  当今,世界各地的人士开始重视学习中文,同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日增。随着世人对中华文化逐渐深入地瞭解,将会深受博大精深的智慧所吸引。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是:对其瞭解越多,越感受到其文化体系包容广大;探究越深,越体验到其思想智慧高明精深。在入门之初,总令人覚得其中的语言文字古老而且隐晦难明;至深入之后,便会发覚其中的思想境界崇高而且意识超前。这些正是中华文化充满吸引力的原因。

  未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相信中华文化终会风靡全球。其时,中华文明必定再显其魅力。曾经,中华文明因大唐盛世而世界闻名;近代,也因为国运衰弱而暗然失色。当前,中国国运已走出历史循环的低潮,中华文明也正随之重现昔日的辉煌。这一切不只表现在经济上,更体现在文化上。今天的中国正以强劲的经济连结世界,来日的中国将以深厚的文化融通全球 。尤其是,儒道佛文化经过时代性转化,以崭新的外表面对世界之际,深信中华文明会再次展现出无可抗拒的魅力。

  儒道佛文化作时代性转化,必然需要与现代文化融合,而且还需要创造出新文化 ,这才能够有力地推动中华文化大复兴。儒道佛文化,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儒道佛文化,只有经过时代性转化并且与现代文化融合,才能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 ,也才能展示出中华文化不是复古而是正在复兴。所以,儒道佛文化关系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关系到中华文化大复兴的实现。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