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41章

  【新经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则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 :得道若诲,明道若昧,进道若退,疑道若戾。上德若谷,广德若绌,建德若偷,质德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道无名。夫唯道者善骀且诚。

  【原经文】

  甲本: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昧,进道如退,夷道如类。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褒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乙本: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昧,进道如退,夷道如类。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褒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王弼: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书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则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辨 析】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其中“而”字,甲本、乙本经文作“能”字,此二字虽可“通转”,意思为“能够”或“才能”。但“勤而行之”在这里是描述“上士”先有心思而后有行动,那么用“而”字作为连词表示顺接是恰当的,不必用“能”字作连词取“而”字义。

  “得道若诲,明道若昧,进道若退,疑道若戾。”其中的“得道若诲”是增加的,“得道”即明道和行道,是知而行之。加上这短句,则从“疑虑”、“进修”、“明道”、一直到“得道(知而行之)”,四个层次一个比一个高。“疑”和“戾”原经文作“夷”和“类(颣)”,后者显然是假字,“疑道若戾”和下面的经文“质德若渝”描述对“道”和“德”有质疑的人的心态和表现,上下对应。王弼本用“颣”字,“颣”与“戾”通转,此处选用“戾”字。

  “上德若谷,广德若绌,建德若偷,质德若渝。”其中“绌”字,原是“不足”,这正是“绌”字的本义。四句短语每句字数要相等,必须用“绌”代换“不足”。又“质德”原经文是“质真”,“真”字可能为笔误。《说文解字》有:“古道德字,只作‘惪’,不与此(德)同。”《老子斠补》(刘申叔先生遗书第二十六册)作者刘师培也说:“疑‘真’亦当作‘德’,盖‘德’字正文作‘惪’,与‘真’相似也。”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道无名。”其中“大白若辱”,原经文放在“上德若谷”之后、“广德若绌(不足)”之前,疑错位,故这里将其移至“质德(真)若渝”之后、“大方无隅”之前。经文“大器晚成”,甲本、乙本经文作“大器免成”,高明引用陈柱《老子韩氏说》云:“‘晚’犹‘免’也,‘免成’犹‘无成’也。”高明有言:“今帛书乙本则为陈说得一确证。”陈柱《老子韩氏说》是民国初二十八年出版的书,陈柱对老子的《道德经》的理解,把“大器免成”等同于“大器晚成”并解释为“大器无成”,难道高明先生不以为有误吗?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今汉语词典》中有“大器晚成”一词,云“大器物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做成。后用以比喻能担负重任、成就大事的人,要经过长期磨炼,成功较晚。”鉴于此,故不用甲本、乙本经文经文,而选用世传本的经文。又“大音稀声”,甲本、乙本经文和世传本经文为“大音希声”。因古代“希”与“稀”通转,有的学者把“希声”解释为“慎言、少说话……”;有的学者释为“稀奇古怪的声音”等等。这里选用“稀声”,是指“缓慢、雄浑、柔和、绵长、震撼的声音”,例如寺庙大钟被撞击时所发出的声音。这段经文每一句开头都是一个“大”字,表示“最”、“伟大、崇高”。“大音”是指“时代最强音”,是能使天下人觉醒、激发天下人展现正义行为的声音,这样的“声音”用“缓慢、雄浑、柔和、绵长、震撼”来形容。譬如老子说的“和其光,同其尘”。又譬如《庄子·缮性》:“夫德,和也。”《庄子·德充符》:“德者,成和之修也”。老子、庄子的这些论述,二千多年来一直在世人心中传扬,因为“和”而得安居乐业,因为“和”而得太平盛世,“和”使人民幸福、康乐。老子和庄子发出之“稀声”,就是“缓慢、雄浑、柔和、绵长、震撼的声音”!《西游记》电视连续剧中,佛祖发出的声音就是“缓慢、雄浑、柔和、绵长、震撼的声音”!又“大道无名”,甲本、乙本经文作“道褒无名”,意为“道广大无名”,不通俗,而世传本作“道隐无名”,由于“无名”二字已有“隐没不彰”之义,故去掉“隐”字而冠一个“大”字,成为“大道无名(指不务虚名)”。

  “夫唯道者善骀且诚。”甲本、乙本经文作“夫唯道,善始且善成。”世传本经文作“夫唯道,善贷且成。”如何解释?高明在《帛书老子校注》中有一段话:“于省吾云……《书·皋陶谟》‘《箫韶》九成’,郑注‘成,犹终也’。是‘成’、‘终’互训,义同。然则‘善贷且成’即善始善终也。”高明又云:“于氏(省吾)之说至确。帛书乙本作‘善始且善成’,即善始且善终也,而为于(省吾)说得一确证。”关于“《箫韶》九成”,也有说是指《箫韶》音乐奏了九章,九成即是九章。若如此,则于省吾之说有误矣!暂且不说“‘成’、‘终’互训,义同”之论是否正确,还是论“道”吧。首先,“道”作为宇宙本源,老子只是说“有物混成”,即“自然生成”,它“独立而不改”,即不依赖别的东西而存在,而且不会改变这种独立存在的特性。对“道”,老子说“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庄子·秋水》说:“道无始终。”既然这样,古今中外有谁瞭解“道”是如何“善始”的?又是如何“善成(终)”的?没有啊!!其次,如果“道”是指自然法则和自然品格,那是指事、物按照自然法则存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法则和品格),例如水的存在、运动、演化过程,自然而然地表现出自然法则和自然品格,难道水的存在、运动、演化需要“善始”?需要“善成(终)”?又自然法则和自然品格是一种意识形态,它本身如何“善始且善成”?稍加思索,此乃自然而然矣!由此足见,“善始且善成”或“善贷且成”不适合于描述“道”,故不可用。怎么办?只需将“夫唯道”加一“者”字变成“夫唯道者”,指得道行道的人,是实实在在的人,不是无形无象的“道”。另外,自古以来对“贷”字都不能正确理解,认为“与经义不谋”,显然也是假字,现在用“骀”字,此字多用于春天形容生机勃勃使人心旷神怡的事物。得“道”和行“道”的人,使社会中人心旷神怡,而且是真挚诚恳的,“善骀且诚”完全符合老子所提倡的道德。

  本章勘字:疑(夷)戾(类、颣)绌(不足)德(真)骀(贷)诚(成)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