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77章 处无死地50

  【经文】

  出生入死1,生2之3者4,十有三5; 死6之3者4,十有三5;而7人之生8,动9至10 死地11 者4,十有三5。夫12 何故13 ?以14其15生16甚17之18壑19。盖20闻21善22适23生24者4,陵25行26不27避28兕29虎30,军旅31不27备32甲兵33。兕29无所34斗35其36角37,虎30无所34戳38其36爪39 ,兵40无所34扔41其42刃43。夫12何故13?以14善22处44无死地45也46。

  【注释】

  1.出生入死:从出生到死亡。例,《韩非子·解老》:“人始于生而卒于死,始之谓出,卒之谓入,故曰出生入死。”   2.生:指自然、正常地生存。例,《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   3.之:助词,用于修饰语与被修饰语之间,相当于“的”字。例,《庄子·德充符》:“夫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而况全德之人乎!”   4.者:助词,表示“……的人”。例,《庄子·人间世》:“菑人者,人必反菑之。”   5.十有三:十个中有三个,十分之三。   6.死:因疾病致使生命终结。例,《庄子·大宗师》:“俄而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   7.而: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例,《庄子·达生》:“紫衣而朱冠。”   8.人之生:人的一生。例,《庄子·至乐》:“人之生也,与忧俱生。”   9.动: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变故。例,宋·欧阳修《论修河第一状》:“臣恐地动山摇,灾祸自此而始。”   10.至:到,到达。例,《庄子·庚桑楚》:“南荣趎赢粮,七日七夜至老子之所。”   11.死地:絶境,死亡之地。例,《孙子·九地》:“陷之死地而后生。”   12.夫:指示代词,这,那。 例,《淮南子·齐俗》:“此一是非,隅曲也,夫一是非,宇宙也。”隅曲:狭隘,偏见;宇宙:比喻不着边际,无头绪。   13.何故:什么原因,为什么。例,《庄子·天道》:“昔者吾有刺于子,今吾心正却矣,何故?”刺:讽刺;心正却:内心正感到空虚。   14.以:介词,因为,由于。例,《庄子·天运》:“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陆,则没世不行寻常。”没世:一辈子;不行:没能走;寻、常: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二寻为常。   15.其:指示代词,这种,这样的。例,《庄子·大宗师》:“子非其人也……敢问其方?”   16.生:指一生经历。例,《庄子·让王》:“吾生乎乱世,而无道之人再来漫我以其辱行,吾不忍数闻也。”   17.甚:副词,很,非常。例,《庄子·天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   18.之:助词,用在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例,《庄子·在宥》:“昔尧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然焉人乐其性。”性:本性。   19.壑:沟壑,山沟。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此处“壑”字用来比喻人生道路坎坷,困难重重。   20.盖:助词,用于句首,表示感叹语气。例,《史记·孝文帝纪》:“盖闻有虞氏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僇。”   21.闻:听到。例,《庄子·秋水》:“今吾闻庄子之言,汒然异之。”   22.善:善于。例,《庄子·马蹄》:“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治埴木。”   23.适:适应(本领)。 例,《庄子·徐无鬼》:“鸱目有所适。”   24.生:活着,生存。例,《孙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25.陵:大土山。例,《庄子·达生》:“吾生于陵而安于陵。”   26.行:行走。例,《 庄子·人间世》:“ 迷阳迷阳,无伤吾行 !”迷阳:一种带刺的草。   27.不:副词,表示一般性否定。例,《庄子·德充符》:“鉴明则尘垢不止。”   28.避:逥避。例,《庄子·让王》:“吾闻古之士,遭治世不避其任,遇乱世不为苟存。”   29.兕:犀牛。例,枚乘《七发》:“兕虎并作。”并作:同时出现。   30.虎:老虎。例,《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养虎者乎?”   31.军旅:军队。例,《国语·齐》:“卒伍整于里,军旅整于郊。”   32.备:具备,具有。例,《世说新语·德行》:“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也备。”   33.甲兵:铠甲和兵器。例,《诗经·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34.无所:没有机会。例,《庄子·渔父》:“六十九岁矣,无所得闻至教。”   35.斗:搏斗,格斗。例,《庄子·说剑》:“此庶人之剑,无异于斗鸡。”   36.其:人称代词,指事物,它。例,《诗经·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37.角:指兕的鼻梁上长出来的锥形、坚硬的东西,即犀角。   38.戳:刺,触击。例,《红楼梦》四十四回:“(凤姐)回头向头上拔下一根簪子来,向那丫头嘴上乱戳。”   39.爪(zhǎo):鸟兽的脚趾或趾甲。例,《韩非子·解老》:“雪堆后,一头狼,前爪搭在雪堆上面。”   40.兵:士兵,战士。例,《庄子·庚桑楚》:“兵莫憯于志。” 憯:惨痛。   41.扔:砍,剁。例,《后汉书·马融传》:“窜伏扔轮,发作梧槥。”扔、轮都是指动武的手势,轮与抡相通,举臂挥动。   42.其:人称代词,他们。例,《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不朋:不拉帮结派。   43.刃:泛指刀、剑等。例,《淮南子·泛论训》:“铸金锻铁以为兵刃。”   44.处:处理,处于。例一,《左传·文公十八年》:“先君周公制礼曰: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例二,《庄子·在宥》:“汝徒处无为,而物自化。”   45.无死地:没有死亡威胁的境地。   46.也:语气词,表示解释。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二人在也。”

  【译文】

  人从出世开始人生到死亡埋入墓地,其中能自然、正常度过一生的,十人中约有三人;出世后因各种疾病致死的,十人中约有三人;人的一生,因环境恶化或动乱而至于死地的,十人中约有三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人生道路上存在着很多很多的沟壑。听说善于适应环境变化而生存下来的人,他在山上行走不逥避犀牛和老虎,他的军队不配备铠甲和兵器。犀牛没有机会以角刺人,老虎没有机会用爪戳人,士卒没有机会举刀杀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善于处理问题而使自己处于没有死亡威胁的境地。

  【评说】

  本章谈论人生、人死,具有人寿普查的特征。从所描述的三种人生历程来看,因社会动乱致死的人数,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这是一个很大的比例!这说明在老子生活的年代,由于长期战乱、劳役、饥荒、疾病等造成很高的死亡率。以战乱为例,秦、赵两国在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打仗,秦将白起就屠杀了45万俘虏(1995年,有农民在梨园锄地时发现了白骨,经专家鉴定是长平战役遗址永灵1号战国白骨坑)。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此起彼伏,每次战争死亡人数,少则几千几万,多则十几万几十万,这是多么大的死亡数字啊!

  老子谈生死,是与社会背景密切相关的。“动至死地者,十有三”。如果社会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何“动”之有?这个“动”,显然指的社会动乱,尤其是战争引起的大动乱。所以,老子谈生死,实则是对诸侯混战的控诉和批判,因为“动”,所以不得“清静”,也就不能实现“天下正”。

  为了避免生灵涂炭,老子提出要“善处无死地”。如何才能“善处无死地”呢?从根本上说,唯有实行天道,因为这是“万物恃之以生”的根本法则。从具体做法上,老子主张“天将救之,以慈为之”。当然,这对于那些称雄争霸的诸侯王来说,是絶对做不到的,他们把百姓视如草芥,杀人杀到红眼,怎么可能“以慈为之”呢?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老子的思想未能通行天下。但是,这并不证明老子的主张是无稽之谈,历史上也有活生生的事实证明老子的主张是做得到的。我们还是以唐太宗李世民治国的故事来分析说明。

  李世民登基后不久,接到岭南各州纷纷而来的奏章,告发出身少数民族酋长的高州总管高盎与另一少数民族酋长谈殿拥兵反叛。因为岭南高氏势力很大,几代人屡任刺史、太守等高级地方官,深受少数民族的拥戴。隋朝末年天下大乱,高盎曾拥兵自重,有自立为王的用心。公元621年(李渊在位第四年),李靖在协助李孝恭讨平梁朝萧铣的余党后,奉李渊之命前往岭南招安抚慰各州,曾与高盎面谈说明利害。高盎得知李渊父子已扫平了大半个中国,消灭了各地拥兵作乱的军事势力,便率领他统领的二十个州、数千里领土归顺唐朝。李渊见他识时务,便封他为高州总管,爵位为越国公。如今听说他又反叛,李世民与李靖、魏征等多位大臣商议,准备命大将蔺谟征发江南道、岭南道数十个州的府兵前去讨伐。

  魏征认真分析了全国及岭南的形势,出面劝谏道:“国内刚刚平定下来,战争的创伤还没有恢复。岭南一带遍地瘴气,加上山川险要,大部队远征,军需品难以补给,万一发生传染病,将使战争向不利于我们意志的方向发展,那时候就后悔莫及了,何况高盎若真造反,应该在国内战乱未平息时进行,还应有勾结番邦各国、阻断中原去援助的道路、攻打州县、设置官员等一系列不法行为。为什么各州自太上皇时告他反叛,已有好几年了,高盎的部队还没出高州,更没有攻城夺县呢?这就说明,他也许想反,但还没有反,或者是另有别的原因,陛下不可不察而轻率兴师动众。”

  李世民说:“你说的似乎有理。依你说,这件事该如何妥善处理呢?”

  魏征说:“陛下虽然多次接到报告高氏反叛的奏章,然而却从未派遣一个使臣到当地瞭解情况,只是听取一面之词。在这种形势下,高盎即使来到朝廷自我辩解,也难以使陛下明白真相。如今陛下只需派遣一个使臣去向高盎晓以大义,就可不必派遣大军,他就会自动入京请罪。”

  李世民经过认真思考,采纳了魏征的建议。高盎果然表示向天子谢罪,命他儿子高智戴跟随使者入朝,留在长安跟李世民当侍从,实际上是以他儿子作人质,表示他永不反叛。

  大臣们都称赞李世民此举英明,未派一兵一卒,只派一个使臣,岭南就平定了。李世民则称赞魏征的谋略胜过十万雄师。

  这个例子说明,能做到“善处无死地”者,能使“兵无所扔其刃”。而有心使“兵无所扔其刃”者,能“以慈为之”,故能实现“天将救之”。

  又如,唐玄宗时,吐蕃人进攻瓜州,守将王君焕战死,张守珪被派去瓜州任刺史。他到任后,立即组织群众修筑城墙。还没等城墙修好,吐蕃又突然来攻。这时,大家都很恐慌。张守珪根据当时实际情况对部下说:敌众我寡,不能用利箭、擂石顽抗,必须用计谋以退敌兵:如三国的孔明用空城计退司马懿之兵。他们找来乐工,吹打弹奏。张守珪和将士们饮酒作乐,并将城门大开。吐蕃人见了,疑心城里有伏兵,便撤兵而去。

  这个例子,针对敌我双方临阵军力、地理、心理等因素的综合情况,张守珪的机智决断表明,他们似乎既深谙又适时运用“反者道之动”、“无生有”的自然法则,使自己能“处无死地”,这是多么神奇呀!

  【思考】

  举例说明“善适生者”能够“善处无死地”。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