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15.两岸发展应引道台湾积极面

  马英九政府第二任展开施政后,两岸和平发展的总体局面是好的,两岸之间的各项交流、合作仍在健康发展,两岸民间及人民之间的互动更加密切、更加频繁。两岸和平发展的政策得到愈来愈多的台湾民众支持与认同,两岸民众汇集在两岸和平发展的历史大潮流中,成为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真正动力。 

  一、两岸民众是推动两岸关系最重要、最积极的力量,人民正在书写历史 

  笔者6月下旬去了一趟厦门,当地正好在举办一年一度的“海峡论坛”,万余名台湾民众跨海赴会,有的组团,有的一家拖儿带女,与当地政府及民众交流,叙乡情、找商机,探亲访友,和乐融融,一片详和气氛。这种民间性、草根性的两岸民间交流,得到台湾民众和福建民众的高度认同和支持,参与的层面非常广,台湾中南部的基层民众来的特别多,他们在厦门就像回到自已家,走亲戚一般,非常热闹。光是在市中心中山路的台湾小吃一条街,就有成千的摊档,台湾从南到北的各种小吃应有尽有,生意好得很,几天的交流,就像两岸民众的“嘉年华”,处处充满欢声笑语。 

  因此,笔者深深感到,大陆的对台政策,只要基于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努力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并真心实意替台湾人民着想,一定会得到台湾人民的支持。只要两岸和平发展的思路是对头的,两岸人民满意,两岸人民高兴,就应该坚持下去。只要符合两岸人民根本利益的事情,就要设法多办、把它办好。 

  目前的两岸关系是前近60多年来最好的时期,两岸已进入大交流、大合作的新时代,两岸人民是两岸关系主角,正在书写两岸关系歴史。现在的两岸关系正朝着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有利于中国和平统一的正确方向前进,这是历史的潮流,任何想开历史倒车的力量也无法阻档。两岸和平局面的形成,是全体中国人包括台湾同胞共同努力的结果,弥足珍贵,值得共同珍惜,共同呵护。在当前形势下,必须致力于巩固和深化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民意基础,加强两岸高层的政治互信,使两岸关系发展之路更为广阔,走得更为平顺。 

  毋庸讳言,近期两岸关系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外界的感觉是,马英九第二任一开局,两岸关系“冷”下来了,台当局似乎给两岸关系发展做了一些刹车的动作,有人似乎并不期待两岸关系发展太快,两岸走得太近。 

  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正好印证了这种担心和判断。比如,据台湾媒体报导,台湾两岸统合学会会长张亚中教授计划在6月底在台北举辨有两岸重要智库共同参与的“台北会谈”,由于有邀请兼具大陆官方背景的重要学者参会,以及会议主题与台“陆委会”有不同看法,台“陆委会”于是不予认可,不予配合支持,最终这项颇具意义的学术会议造成流会的结局。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会长江丙坤的第八次“陈江会谈”,由于会谈涉及两岸投保协议相关内容双方仍有岐异,特别是台方提出协议中加入人权保障及“国际仲裁”等内容,大陆方面认为事涉敏感,还须详细研究,造成会谈难以在短期内举行。再比如,台湾方面的一些官方人士,在谈及近期不断有事发生、风高浪急的南海及钓鱼岛相关问题时,公开声言台湾不会与大陆方面合作。等等,还有一系列事情,让人怀疑马政府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诚意有限。总体上看,马英九及他的政府官员,在进入第二任期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时并没有第一任时那么迫切,那么积极。难怪大陆媒体和民间对马政府近期的所作所为发出质疑,甚至作出批评。 

  马英九在第二任期内,对于两岸关系发展,对于两岸和平发展一定是消极的吗? 

  笔者的看法基本上是否定的。实际上,造成马政府在两岸关系上不敢大胆作为,主要有内外两方面因素,在台内部,马政府要急于处理台湾内部人事及内政问题,想设法改善施政,提升自已一直下滑的民意支持度;同时,外部国际间的一些势力也极不愿看到两岸关系发展太快,特别是美国正对台湾方面加强下两岸关系的“指导棋”,希望能对台方人士“耳提面命”。故此,客观上,大陆民众看到的是台湾当局似乎在“冷却”两岸关系, 普遍的感觉是马政府团队面对两岸关系踌躇不前,陷于观望之中状态。 

  其实,对于今后两岸关系不必悲观,大陆方面既然能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看待台湾问题,处理台湾问题,就一定是有高度的自信。中国大陆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大幅提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和平统一已具多种手段和能力,选择性也更多、更灵活。面对台湾,可以更大度,更气定神闲,更从容不迫。只要台湾不搞“台独”,不搞“分裂”,不致力推动“独台”,大陆方面应下更大的功夫、下更大的力气争取台湾民心,增强大陆对台湾民众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二、大陆方面应多看台湾主张两岸和平发展的积极面,引导积极因素 

  随着两岸关系的更深入发展,大陆方面对台湾内部应多看积极因素,多发掘和引导有利两岸和平发展的积极面。 

  (一)马英九政府仍主张“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希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马英九在今年“520”就职演说中阐述两岸关系时说,过去四年,我们改善两岸关系,降低台海紧张,带来和平与繁荣,获得广大民众的支持。马英九郑重指出,“中华民国宪法”是政府处理两岸关系的最高指导原则;两岸政策必须在“中华民国宪法”的架构下,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基础上,推动两岸和平发展。马英九说,未来四年,两岸要开拓新的合作领域,继续巩固和平,扩大繁荣,深化互信。他并称,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拥有共同的血缘、历史与文化,也都同样尊崇“国父”孙中山先生。我们不能忘记“国父”“天下为公”的理念,以及自由、民主、均富的建国理念。 

  马英九对两岸关系的表述,体现了追求改善两岸关系的积极面。他是法律学者出身的领导人,加上个性严谨认真,可以推断,未来四年,他将会在前四年基础上,稳妥推进两岸关系向前发展。 

  (二)民进党正艰困转型,必须寻求与台湾主流民意相吻合的大陆政策。 

  民进党本次领导人选举败选后,外界普遍认为,输就输在民进党不认同“九二共识”。5月下旬,苏贞昌当选民进党主席,近期苏贞昌对外的一些表态,均表明民进党必须考虑重新调整大陆政策,必须认真思考如何修政主张台独的“台独”党纲,也相应对大陆释出一些改善关系的善意。苏贞昌还曾表示,如果大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退休后有机会访问台湾,他愿意陪同温家宝四处走走。云云。但关键的是,民进党目前仍是背着台独党纲包袱的政党,大陆表明是不会同主张台独的政党打交道的。况且,民进党的台独主张也与台湾主张和平稳定的主流民意相脱节,不废除台独党纲,可以断定,下次台湾领导人选举,民进党还将再输掉一次。 

  真心希望,民进党能痛定思痛,彻底摒弃台独,放弃对中国大陆的敌对思维,做一个对台湾真正负责任的政党,好好了解中国大陆,务实与大陆展开良性互动。也许,改变政治路线之后,它也许还有重新执政的机会。 

  (三)台湾社会已形成支持两岸和平发展高度政治共识,不会允许开历史倒车。

  两岸和平发展的政策在台湾已有广泛民意基础,广大台湾民众享受着和平发展的实实在在的利益,这项政策巳获得台湾民众高度支持。这次台湾领导人选举的前几天,在台湾举足轻重的大企业家如郭台铭、王雪红、张荣发等人,站出来公开挺“九二共识”,挺“两岸和平发展”,这些大企业的员工包括在两岸发展中享有红利的中产阶级,当然会将选票投给维护台湾和平稳定的政党,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也就自然当选。 

  此外,中国大陆近年开诚布公的柔性的对台政策,在选举过程中也在岛内政治发酵,发生了一定的正面效应。大陆一再强调,对台的主张是一切为台湾好,设法维护台湾民众的利益,希望台海和平繁荣,这样的主张在台湾逐渐被愈来愈多台湾民众接受,直接或间接也帮助了支持两岸和平发展的候选人。君不知,国台办副主任郑立中,选前选后访问台湾,带领一众大陆官员,深入台湾基层,甚至在中南部“叭叭走”,日晒雨淋,跑前跑后,就是尽力为台湾民众做一些服务的工作,使台湾的农民、渔民在大陆找到合作的机会,他的平易近人,深入了解民情的作风,台湾基层人士评论,比国民党、民进党的一些人更为亲民。 

  只要两岸和平发展的大格局不变,相信台湾社会有更多声音,认同大陆的对台主张,北京当局把对台工作直接做到台湾去的做法,会得到更多台湾民众的认同和赞许。 

  三、台湾内部也存在一些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消极面,应设法排除消极因素 

  在马英九第二任内,在看到有利两岸关系发展的良好局面的同时,也要确实认清,台湾内部及国际间总还有各种政治势力阻拦两岸关系正常发展。特别要防止国际反华势力对台湾的牵制,防止台湾一些台独焦虑人士破坏两岸和解、破坏来之不易的两岸和平发展大好局面。 

  (一)马英九团队未准确研判大陆局势,不敢相信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绝对是给自已施政加分。 

  台湾方面推动两岸关系发展颇有“无力感”,有“疲劳感”,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只要是对台湾有利,与两岸民众福祉相关,对的事情就必须坚持做下去。不能消极等待,知难而退,无所作为。 

  台湾方面不愿大力推动两岸关系的一大理由,是在等待中共“十八大”的召开,看看中共能不能顺利召开“十八大”,中共新一代领导集体能不能顺利产生,中共高层能不能顺利交班。这其实是完全不必要的担心,是以西方人的有色眼镜看待中国政治。可以预期,中共“十八大”肯定会顺利召开,中共第五代领导集体肯定会顺利接班。台湾方面大可不必“停停”、“看看”,应该相信,在两岸民众中受欢迎的对台政策,北京新领导层也不会轻易大幅改变。 

  在北京交接班的政治敏感期,台湾方面倒是不要给大陆制造政治难题,以免给台湾当局与中共第五代领导集体建立政治互信造成不必要的障碍。比如,台联党的黄昆辉正给疆独份子热比娅申请签证赴台,这实际上是在给马英九及他的团队制造难题,由于事涉高度敏感,虽然热比娅近期获批到欧洲一些国家访问,给这些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已带来极大的困扰,马政府切不可简单的以“人权”的理由,与欧州国家比照办理,批准热比娅访台活动,那将是造成“疆独”、“台独”合流,对两岸关系肯定会造成难以估计的冲击。 

  (二)台湾当局致力于“中华民国”在台湾的固定化、法制化、永久化。 

  马英九在“520”就职演说中谈及两岸政治定位时称,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基础上,推动两岸和平发展。而我们所说的“一中”,当然就是“中华民国”,依据“宪法”,“中华民国”“领土主权”涵盖台湾与大陆,目前的统治权及于台、澎、金、马。换言之,二十年来两岸的“宪法”定位就是“一个‘中华民国’、两个地区”,历经3位“总统”从未改变。这是最理性务实的定位,也是“中华民国”长远发展,保障台湾安全的凭藉。两岸之间应该要正视这个现实,求同存异,建立“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的共识,双方才能放心向前走。 

  马英九提出的政治定位,大陆方面并未有正式回应,国台办发言人只是称这是马英九一贯的提法与主张简单带过,说明大陆方面对这一政治定位并不表认同,也不想与之较真。 

  值得一提的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是更能被两岸民众普遍接受的主张。大陆现在都没再说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了,实际上已作了很大让步。两岸政治谈判前,这种“两岸同属一中”较为模糊的提法较为可行。现在还未进入政治谈判,台湾方面就提出战略清晰的“一中”就是“一个中华民国”的主张,相信不仅大陆官方,大陆民间也很难认同。 

  更要注意的是,马当局现在最强调的就是“中华民国在台湾”,还希望大陆及国际间的承认,寻求“中华民国在台湾”的长远发展与安全,很难令人不担心台当局的“独台”倾向。 

  (三)在南海争议及钓鱼岛问题上不顾及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与美建美台安全伙伴,有加入共同围堵中国阵营意愿。 

  马英九经常挂在嘴边的对外政策,就是“亲美、友日、和中”,深究一下,“亲美、友日”是台的战略,而摆在后面的“和中”,是为“亲美、友日”战略服务的战术,“亲美、友日”是目标,“和中”仅是手段而已。这种对外战略,实在要不得,口口声声称是炎黄子孙,美、日、中三者面前一排列,马的选择,第一是美国,第二是日本,第三才是中国大陆。 

  马英九6月22日会贝美前国安顾问琼斯时表示,非常欢迎美国重返亚洲,希望能获美方协助,让台湾能参与有意义的国际组织活动。 

  与台湾行政部门及军方关系密切的美2049计划协会,其执行董事斯托克斯近期表示,台湾对于五角大楼的空中和海上战斗战略来说,扮演重要角色,具有非凡意义。他称,如果美国防部与奥巴马总统需要重新部署在太平洋的军力,那么调整与台湾的军事关系非常重要。他说,台湾在亚太可助美军“一臂之力”。 

  5月初,台外事部门官员在“立法院”就维护钓鱼岛与南海主权进行报告时说,台当局维护钓鱼岛及南海主权作为时,“绝不会与中国大陆共同处理”。 

  台“国防部”副部长杨念祖接受美国防新闻访问时称,一旦中国大陆控制台湾并设立军事基地,台湾将成为中国大陆扩张南海军事活动的踏板,当然不符合美国利益,如果台湾未来由于“政治整合”,成为“中国一部分”,美国将在亚太地区失去重大利益。他在谈及南海问题时特别强调,我们绝不会让中国大陆踏上太平岛一步,这是我们的领土一部分,由我们治理,没有任何妥协的空间。 

  笔者在台参访时,有台学者告知,台湾与美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合作及密切程度,外界“不可想像”,台湾确有依赖美国承担安全保护的战略考量。现在美国重新部署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正极力拉拢台湾以准同盟国的名义,加入美国围堵中国的阵营。 

  美重返亚太,目的就是围堵中国,作为同是中华民族成员,台湾方面在思考及处理这项涉及中华民族安危的重大问题上,必须慎之又慎,不能上错船。相信有智慧的台湾民众及有识之士,会在这一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不会让存心出卖中华民族利益的人作出错误决策。 

  四、结语 

  未来四年,在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完全有理由相信两岸关系在既有基础上能继续发展,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权已掌握在两岸中国人手中,只要两岸持续交流合作,只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观念更加深入台湾人心,只要台湾马英九政府能真正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以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为荣,拨乱反正,在台湾社会去除台独文化,把李登辉陈水扁颠倒的历史重新匡正过来,将台湾的发展、台湾的命运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与命运联系在一起,马英九的歴史地位也将自然形成。 

  台湾的前途系于中国大陆,两岸同胞应情同手足,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共同把自已的事情办好,寻求两岸中国人生活得更加富足,更加有尊严,在国际间赢得更大的尊重。国民党副主席洪秀柱6月18日在厦门“海峡论坛”开幕式上有句话说得特别好,她说,两岸都要有同理心,两岸的人都要“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希望洪秀柱说的能引起两岸政治人物高度重视,大家都来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两岸关系照此良性发展下去,肯定会一天天好起来。 

  (原载2012年7月9日中国评论新闻网,作者:李风)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