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十五章 凸显中国精神的价值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①中华民族能够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拥有孕育于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之中的伟大的中国精神。中国精神作为兴国强国之魂,内涵丰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在抗疫斗争中,中国精神的重大价值得到充分凸显,其现实意义也得以充分展现。

  第一节 关于中国精神及其主要内涵的基本理论

  中国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积藴于近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特别是在中国的快速崛起中迸发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民族集聚、动员与感召效应的精神及其气象。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内涵丰富、价值重大。

  一、中国精神的概念界定

  要理解中国精神的概念,首先要回顾中国精神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其次要明晰中国精神在当下面临的时代特征,最后对中国精神作出理论概括和总结。换言之,理解中国精神的关键是要做到历史、现实和理论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

  (一)中国精神的历史掠影

  中国精神是一部发展史,中国精神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之中,成型于近现代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奋斗之时,重塑于改革开放以来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征程之上。古代漫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孕育了中国精神的灵魂。比如,崇仁爱、重民本、讲辩证、尚和合、自强不息等思想理念和传统美德。所有这些构成了中国精神的文化基因。近代以来,面对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中华民族开始觉醒,中国精神越来越成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强大精神支撑。近代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显而易见,独立、变革、自强等精神已渗透到当时的民族精神之中;中国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一系列精神成为现代中国精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至此,中国精神完成转型。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精神面临重塑的历史选择。中央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关于中国精神的相关论述,促进了中国精神的飞跃式发展。

  (二)中国精神的时代映像

  精神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要折射时代的诉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精神肩负着新时代的历史使命。要更好地理解中国精神,还需观照当前的世情、国情和党情等时代特点。从世情看,应对国际上文化软实力的激烈竞争需要新时代的中国精神。从国情看,实现我国由富变强的历史性飞跃需要新时代的中国精神。从党情看,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需要新时代中国精神。

  (三)中国精神的理论概括

  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中国精神是积淀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是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反映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积极精神成果。习近平多次对中国精神作过相关论述,他曾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①中国精神的概念由此确定。中国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价值体系,包含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社会心态等结构层次。当代中国精神表征的是当下中国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价值理念和价值规范,不仅为个人的价值观念提供了判断标准和价值尺度,更为中国在国内外倡导核心价值理念、和平共享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引了方向。

  二、中国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国精神是一种源远流长又趋时更新的伟大精神,内涵极其丰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它的基本内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机统一于中国精神之中。

  (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度的总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作为中国精神基本内容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一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是中华民族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

  (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一个国家龢民族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集体意识。时代精神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在每一个时代的精神体现。当代中国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写照,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关联,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切民族精神都曾经是一定历史阶段中带动潮流、引领风尚、推动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一切时代精神都将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步融入民族精神的长河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我们当今时代的中国精神。民族精神赋予中国精神以民族特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独立性得以保持的重要保证;时代精神赋予中国精神以时代内涵,是中国精神引领时代前行、拥有鲜明时代性和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根源。

  三、中国精神的重大价值

  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决定了中国精神对中华民族有强大的凝聚力,是中国人民伟大历史实践、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核心,从本质上说,中华民族凝聚力就是把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并确保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内在力量。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共同的生存境遇,共有的历史和共同经历中形成的价值共识和文化精神,带有民族特有的精神特性,同时在不同时代的实践中不断融入新的元素。中国精神贯穿了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将国家、民族、个体的命运连接在一起,寻找最大的价值共识和公约数,充分发挥了纽带作用。中国精神是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凝聚力。

  (二)中国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伟大实践的精神动力

  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鞭策我们与时俱进地推进改革开放的精神力量。中国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实现美好生活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但必须清醒认识到,这个目标不会一帆风顺地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无数艰难险阻。因此,需要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激发14亿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推进改革开放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最终实现中国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宏愿。

  (三)中国精神是增强中华民族坚定自信的精神定力

  自信心是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目标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人们完成活动的有力保证。自信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它能鼓舞人们树立坚定的信心,集中全部智慧和精力迎接各种挑战。中国精神是坚定中华民族自信心的强大精神定力。因为中国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先进的思想意识,这是中国精神精神定力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40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凸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旺盛生命力,这是中国精神精神定力的实践基础和实践依据。正是中国精神的这种精神定力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第二节 中国抗疫斗争中的中国精神之重大价值

  中国精神的重大价值在这次抗疫斗争中得到充分展示,中国精神凝聚起中国各方抗疫力量、激发了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精神动力、筑牢了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的精神定力,为最终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阻击战、总体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凝聚中国抗疫力量的精神纽带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凝心聚力之魂,具有很大的震慑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在中国精神的引领下,全国各方力量汇聚成滚滚洪流,带着民族情感的体温,凝聚起强大的抗疫合力,吹响了中国精神抗疫的“集结号”,凸显了中国精神强大凝聚力的重大价值。

  (一)凝聚起运筹帷幄、勇当表率的领导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来势凶猛的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采取果断措施,坚持全国一盘棋,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做到令行禁止,统筹兼顾、协调联动,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汇聚起坚实的组织领导力量。事实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各项工作部署是及时的,采取的举措是有力有效的。在这次疫情防控大战中,党的初心使命、党的领导力量、党基层组织的坚强堡垒、党员干部的先锋作用,充分彰显了出来。

  (二)凝聚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社会力量

  在严峻的疫情防控面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是一种信仰,就是力量,就是希望。汇流成河,聚沙成塔。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全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汇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从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身先士卒,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从广大社区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员、公安干警和基层干部不惧风雨、坚守一线,到广大志愿者真诚奉献、不辞辛劳;从广大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深入一线,到无数快递和运输从业人员奔波忙碌,全国各族人民空前团结,深刻彰显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

  (三)凝聚起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科学力量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源泉,也是人类战胜疾病的有力武器。习近平反复强调,防控疫情要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要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疫情初始,党中央提出把科学防治作为根本途径,要求落实“四早”防控要求和“四集中”救治要求,将武汉和湖北作为主战场,并根据疫情发展形势相机精准施策,在全国执行“四道防线”“内防扩散、外防输入”和“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策略,形成步步推进、层层深入的科学工作格局。疫情防控的成效,不仅让我们认识到科学防控的重要性,也让我们见识到科学的力量。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精神一旦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扎根,它所孕育的必然是无坚不推的力量。

  二、激发中国抗击疫情的精神动力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坚强不屈的中国魂,为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持续精神动力,唱响了中国精神抗疫的“最强音”,凸显了中国精神强大精神动力的重大价值。

  (一)激发了率先垂范、共克时艰的历史担当精神

  共产党人眼中的担当精神,是指勇于改变民族国家厄运、敢于承担民族国家责任、善于促进民族国家进步、实现民族国家繁荣发展的品质与气魄。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精神特质,也是我们党能够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重要原因。担当精神能使我们破解矛盾难题、克服障碍阻力、应对风险挑战,能“爬坡过坎闯关”,进而实现既定的伟大目标。

  中国战“疫”之所以能,核心密码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具有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作出史无前例的关闭离汉离鄂通道的战略决策。湖北和武汉人民付出巨大努力和牺牲,全国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严防死守“硬核”抗疫,为全球战疫作出了重大贡献。党中央和中国人民的历史担当,功标千秋!这是中国精神激励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根本动力。

  (二)激发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团结精神

  团结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是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的生活方式,是中国人民的优良精神品格。正是这种深入骨髓的团结精神,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勠力同心,用勇气和毅力书写了中华民族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坚强信念。

  疫情防控既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一场同舟共济的全民行动。疫情发生以来,举国上下患难与共,前方后方同心协力,海内海外和衷共济,340多支医疗队、4万多名医护人员义无反顾,驰援湖北;19个省区市尽鋭出征,对口支援;广大党员、群众、海外华人华侨和留学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援武汉、支援湖北。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滴善举成就大爱。一路路援兵、一个个口罩、一箱箱水果、一袋袋蔬菜、一句句话语,凝聚着温暖,散发着大爱,从世界各地、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展现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和团结精神。这是中国精神激励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重要动力,

  (三)激发了舍生忘死、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奉献是指那些不计得失、不求回报、真诚无私的付出。奉献作为一种道德理性,渗透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基因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奉献精神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奉献的民族,中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饱含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献精神的事迹,深深扎根在中国人的心底。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中国共产党人重要的精神特质。

  疫情爆发后,全国各地346支医疗队临危受命、勇敢上阵,争分夺秒战病魔,夜以继日救病人。那些逆向而行的医务工作者,默默无闻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者,鼎力相助的社会各界捐赠者,还有那些日夜坚守的社区工作者,无一不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新时代中华儿女勇于奉献的崇高精神。这是中国精神激励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强大动力。

  三、筑牢中国战胜疫情的精神定力 

  伟大的精神能够让我们在遇到艰难险阻时看到希望,看到光明,依靠强大的精神力量攻克一个个难关。中国精神在抗疫斗争中筑牢了中国战胜疫情的精神定力,奏响了中国精神抗疫的“凯旋歌”,凸显了中国精神强大精神定力的重大价值。

  (一)筑牢了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

  斗争精神,突出表现为勇于面对各种挑战、勇于处理各种矛盾、勇于解决各种问题。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斗争精神的民族。不畏艰险、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深深融入中华民族血脉。斗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我们党不断赢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勇于斗争已经熔铸为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奋勇向前。一份份请战书、一个个红手印、一句句“我先上”,展现了广大党员干部“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勇气;“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备战有我,冲锋有我,胜利有我”的豪言壮语,展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勇往直前的顽强意志。正是这种意志和勇气,“白衣天使”化身“白袍战士”,治病救人、日夜奋战;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战斗在前;人民群众众志成城、群防群控。面对疫情,正是这群“逆行者”,用勇敢和坚毅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少有的伟大奇迹,用生命和鲜血筑起了一道道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用行动和实践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这是中国精神推进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的内在定力。

  (二)筑牢了客观求真、理性把握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是在人类文明进程当中逐步发展形成的,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一个民族进步兴盛必不可少的精神。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理性精神。科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是倡导追求真理,鼓励创新,崇尚理性质疑,恪守严谨缜密的方法,坚持平等自由探索的原则。

  战胜大灾大疫需要遵循正确的战略策略,科学防控是主线。党中央及时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把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作为关键着力点。我国科技战线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确定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五大主攻方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守“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光荣传统,尽出所学、各展所长,在抗疫一线协同作战,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充分展现出严谨求实的专业精神,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其感染力和感召力既强信心、更暖人心。科学精神为打赢这场无硝烟的战争注入了满满的底气和信心。这是中国精神推进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的外部定力。

  (三)筑牢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民本精神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民本”的基本价值理念主要表现在:其一,重民贵民;其二,爱民仁民;其三,安民保民。我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永恒的初心和使命。

  疫情爆发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公布并实现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免费治疗的国家。对每个患病同胞,国家不计成本救治,对患者采用ECMO等最先进的治疗设备。无与伦比的执政理念,换来了无与伦比的抗疫战绩;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排序,换来了人民生命、健康得到最强守护的奇迹。当西方一些国家面临大疫迷失方向,拿人民生命作“防火墙”,甚至实施所谓“群体免疫”,大批人群得不到救治时,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中国对上至百余岁老人、下至初生婴儿等所有新冠肺炎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战“疫”实践,就是我们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为民精神的当代写照。这是中国精神推进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的根本定力。

  第三节 中国抗疫斗争中的中国精神之展现路径

  一切璀璨的精神之花,往往绽放于苦难的土壤上。这次全民战疫凸显了催人奋进的中国精神,主要展现在中国精神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仁爱天下的人文情怀、生生不息的辩证法则这三个方面。

  一、锤炼了中国精神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的一种意志品质,是中国精神的重要内容。自强不息精神在这次抗疫斗争中得到充分彰显,对当代中国具有重大意义。

  (一)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

  自强不息是中国精神的重要内涵,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象征,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基因密码,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奋进、迎难而上的精神特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都体现着对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百折不回、前仆后继、勇往直前这一优秀精神品格的追求和践履。自强不息精神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韧性,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在这次抗疫斗争中,自强不息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二)自强不息精神在中国抗疫斗争中的展现

  历史证明,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从未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冲锋在前,医务工作者顽强拼搏、日夜奋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敢打硬仗,广大人民群众响应号召,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志愿者等坚守一线,无不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强不息精神的真谛,共同绘就了一幅新时代“战瘟神”的壮阔画卷。经历这样的考验和洗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强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和锤炼,自强不息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扬和升华。

  (三)自强不息精神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经过洗礼和升华的自强不息精神对当代中国更具重要意义。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近年来,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提醒我们,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自强不息精神必将极大地振奋民族精神,成为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思想动力。只有全体人民积极进取,以更加饱满、更加热忱的精神状态,主动把自我置身于新的伟大工程之中,才能切实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积极进取。

  二、厚实了中国精神仁爱天下的人文情怀

  仁爱天下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表达了中国精神人文情怀的思想特质。这次的中国抗疫斗争凸显了中国精神仁爱天下的人文情怀,更好地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仁爱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

  仁爱天下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三层意涵:即“亲亲”“仁民”“爱物”。这种人之“仁爱”范围的不断扩展,体现了儒家在理论层面上,对社会进步,带来的要求道德进步的不断的回应,事实上也体现着人类道德的进步,在一定意义上,儒家的这种“仁爱”具有普适性和普世性价值。仁爱天下思想体现着一种博爱的胸襟、一种民胞物与的情怀。但它不仅仅是一种伦理道德,更是通过对天、地、人的思考体悟而达至的一种人生境界和生命体验。它在塑造我们民族性格,形成国人的风俗伦理观念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这次的中国抗疫斗争充分彰显了中国精神的仁爱天下思想。

  (二)仁爱天下思想在中国抗疫斗争中的展现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仁爱天下思想生发出的大爱精神、舍己为人、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精神、奉献精神,在抗疫斗争中展现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这次疫情防控斗争中,广大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义无反顾奔赴抗疫最前线,为抢救患者生命日夜拼搏。这不仅充分体现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也充分体现了牺牲精神、奉献精神。还有那些为疫情防控而坚守岗位、尽职尽责的科研工作者、公安干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没有他们的牺牲和奉献,我们就很难有效遏制疫情、不断巩固疫情持续向好形势。这种牺牲精神、奉献精神生动诠释了中国精神仁爱天下的内涵,为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我们成功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原因。

  (三)仁爱天下思想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

  仁爱天下思想为提高个人修养,处理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丰富的和谐思想,从而达到由个人、人人、到天人关系的和谐。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基础。仁爱天下的“亲亲”讲究亲情、互尊互爱、父慈子孝的人性和仁爱之心,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家庭的建设;仁爱天下的“仁民”中的“仁”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对自己要自立、自达;另一方面还要立人、达人,即要有助人共进的胸怀。这对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全人类的友爱和平梦想的建设提供了思想源泉;仁爱天下的“爱物”思想,作为一种整体性的大生命观,与当代的生态学完全一致,表现出热爱生命、泛爱万物的强烈情感。这是我们能够走出现今的发展困境,走向生态发展之路的优秀思想资源。

  三、印证了中国精神生生不息的辩证法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精神对社会生活和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经过抗疫斗争印证的中国精神生生不息的辩证法则必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具有强大的精神指导作用。

  (一)中国精神生生不息的辩证法则的基本含义

  中国精神生生不息的辩证法则就是持续不断的生成、创新与转化精神。中国精神秉持变化与流动的生命观,主张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并遵循运动变化的辩证法则。大化流行,生生不息,日新月异,气象万千。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正是依靠持续不断的生成、创新与转化传统,中华文明方得以绵延数千年,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中国精神不是既成的,而是不断生成的、向未来敞开的。它植根文化传统,面向时代要求,积淀红色文化因子,浓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成果,形成了既悠久而又弥新的精神血脉。中国精神生生不息的辩证法则在抗疫斗争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二)生生不息的辩证法则在抗疫斗争中的展现

  中国精神生生不息的辩证法则是疫情防控攻坚克难、勇夺胜利的精神密码。根据疫情发展形势,中国在抗疫斗争中,生成了一些经受了实战检验的创新方法和有用经验。一是建立方舱医院。 面对医院床位不足、感染源难以隔离的紧张局面,专门收治轻症患者的方舱医院,以平均每天一座的速度建成。从2月5日收治首批患者算起,历时20余天,就彻底改变了“一床难求”的局面;运行月余,累计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12000多人,对疫情防控起到了巨大作用。有媒体说:“如果要评选这次武汉保卫战的最大创新,那非方舱医院莫属。” 二是设立移动P3实验室。进行车内检查,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感染风险。移动P3实验室发挥快速检测和可移动优势,哪里有需要就开到哪里,一个实验室每天大约可检测200份样本。在武汉保卫战中,移动P3实验室作为抗疫“硬核利器”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实行抗体检测。抗体测试,又称血清学测试,在中国的抗疫阻击战中,这一方法被广泛用于确认一个人是否被新冠病毒感染,即使他的免疫系统已经清除了病毒。使用抗体检测能够让一些通过核酸检测被排除在新冠肺炎感染之外的“高度疑似病例”现“原形”。 将抗体测试运用于新冠病例感染源的追踪,堪称此次抗疫的一大创新。

  (三)生生不息的辩证法则促进中国梦想的实现

  中国精神生生不息的辩证法则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开创了圆梦的路径。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总结和反思的民族,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很快就找到并把握住了当今时代的主题,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实务真、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并深深融入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探索和成功昭示我们,只有不断创新,包括理论创新、道路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才能保证持续的旺盛生命力。中国精神激发全国人民的聪明才智,改革创新,探索出更多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等众方面社会主义事业的康庄大道。在中国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丰功伟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

  多难兴邦,复兴在望。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遭受过无数次的大疫大难,然而在不断战胜灾疫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其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精神是中华文明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经历了这次危难和考验,中华民族在精神维度上更加成熟,更加坚定。这次全民战疫再一次见证和升华了伟大的中国精神,将为中华文明谱写新的华章,将以夺目光芒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

  主要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范英等.精神文明学论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

  [3]沈小勇.在抗疫斗争中升华新时代中国精神[J].杭州杂志,2020(5).

  [4]任平.全面战“疫”升华伟大的中国精神[J].群众(思想理论版),2020(5).

  [5]徐艳玲.“抗疫精神”的生成逻辑、丰富内涵和价值意藴[J].人民论坛,2020(4-5).

  [6]刘光明等.在疫情防控斗争彰显伟大中国精神[N].人民日报,2020-4-7.

  [7]张群燕.在抗疫大考中凝练中国智慧[EB/OL].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2020-5-20.

  [8]杨豹.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在当代中国的意义[J].学术论坛,2010(4).

  [9]王冬云.试论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价值与意义[N].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1).

  [10]毕泗生.感悟抗疫斗争的强大凝聚力[N].联合日报,2020-3-17.

  [11]何虎生.弘扬战无不胜的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力量[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0-4-10.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