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行政长官的考卷

  2020年11月2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会发表任内第四份、也是本届任期内倒数第二份施政报告。这是行政长官每年的必答卷,因为每年一份的施政报告既是其施政理念的具体体现,又是谋划未来一年乃至长远方向的政策蓝图。
  
  林郑曾在原定发布施政报告(10月14日)的前两天突然宣布推迟一个月,并于11月3日北上一连5天访问北京、广州和深圳,在北京与多个部委接洽,向中央争取支持香港经济复苏措施。既然放出了积极争取的风儿,主管港澳工作的中央领导又表示“凡是有利于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有利于增进香港同胞切身福祉、有利于促进内地与香港融合发展的事情,中央都会全力支持”,那自然值得香港市民期待。
  
  香港市民期待什么?防控疫情、经济提振、民生受惠、土地房屋……。这个单子可长可短,而如果能首先解决好这几个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那此份施政报告就是一份合格的甚至是相当不错的报告,足以让立法会顺利通过致谢动议,足以给疫情之下低迷的人心一些安慰,也足以让备受困扰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商家得到提振,足以给外困之下要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业界一些信心。
  
  只是知易行难。单一个疫情防控工作就波折不断。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香港再次暴发多个群组感染,确诊与初步确诊人数过百,与新加坡讨论的旅游气泡也只得延期两周实施,媒体惊呼“第四波疫情到来”,甚至担心出现“黑色圣诞节”。疫情从今年初蔓延至今,坦率说,香港的抗疫表现远远被甩在内地、台湾和澳门之后。当内地、台湾和澳门的经济生活均已基本恢复正常,内地与澳门之间通过粤康码和澳康码的转换,双向通关已经实现,而香港,刚刚走出单向通关的第一步,就又出现案例高峰。这也为特区政府或要在施政报告中预告的与内地的通关利好措施蒙上阴影。
  
  看看临近澳门的防疫措施,从最初的全球采购口罩,全民免费发放,到后来雷霆手段地关闭赌场,补贴中小企业,特区政府的政策快速而坚定,为澳门赢得了时间,稳定了人心,也利于后期经济社会生活尽快恢复正常。反观香港特区政府的抗疫举措,从最初的“口罩荒”到不断延期的“封关”,从“全民自愿检测计划”到寻求与内地和澳门实现通关,特区政府几乎是在动辄得咎、不断捱骂的过程中走到今天。特首难当,从去年的修例到今年的抗疫,各种酸甜苦辣,也只有身在其中者感触最深。
  
  11月16日,澳门特区政府发表以“强基固本,迎难而进”为题的施政报告,聚焦常态化防疫、促进经济复苏与适度多元、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等十个方向,提出了大量提振经济和惠及民生的措施。预计香港特区政府也将围遶这些方面做文章,只是香港面临的环境与澳门大相径庭。
  
  2020年6月30日国安法生效后,香港街头虽不再予人“乱象丛生”之感,但疫情之下的社会仍暗流涌动。最近特区政府宣布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DQ4名立法会议员,即有15名反对派立法会议员“辞职以示抗议”。现在的立法会中仅剩43名议员,在建制派占絶对多数的情况下,行政立法关系是否就一帆风顺?最新的变化是围遶施政报告的内容与后续的致谢动议,建制派的取态也开始变得微妙。
  
  让林郑头疼的不止是防疫、行政立法关系,还有事关香港长远发展的经济策略、土地房屋等“老大难”问题。疫情之下,特区政府提振经济、改善民生的力度会有多大,如果不直接派钱,会不会给人“远水难解近渴”之嫌?长远的经济发展,势必要藉助粤港澳大湾区,香港需要更为积极主动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10月14日习主席深圳讲话和11月3日中央发布“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之后,香港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关系,以创新科技发展为主要方向的路线图逐渐清晰。然而疫情当前,诸多融入大湾区的发展规划,包括物流、人流的联通难免受到影响。土地房屋方面,2018年施政报告中提出的“明日大屿愿景”预计在今年的施政报告中进一步推进,而除了这一长远规划,“发展棕地,土地共享,活化工厦”等增加土地供应的措施也应加快推进,不然,市民“上楼”的迫切愿望如果失望太久只会增加社会怨气。
  
  过去一年,香港继续经历深刻的变化,内地在加快形成“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展望未来,中美博弈在拜登上台后会出现新的态势,RCEP的签署也给中国周边环境带来新变化……沉几观变,行随事迁,香港也需早作谋划。而答好施政报告这张考卷,是特首林郑月娥及其团队迈出的重要一步。
  
  2020年11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