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飞鸿渐远留爪痕——为1998年“相逢二十周年”而作

  1992 年参加“毕业十周年”纪念活动离开武大之后,我记下了这样一些片断:

  “4月29日晨7时与段、崔扺汉。由李智华接送至湖北日报招待所。中饭后,乘车至司门口,拾级而上,进入大桥,便见到了暌违十年的长江。”

  “武汉之美,美在长江。此时江风扑面,冷雨霏霏,好一派‘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的雄浑气象。开阔辽远的桥面上汽车辗着积水来来往往,桥下浩渺的江水推涌着波浪不尽东流,江汉关的钟楼披着历史的烟尘若隐若现;清冽的风从远处琴台上吹来‘高山流水’的遗响,飘逸的雨密密洒落在曾被夕阳余晖涂抹过的绵绵桥栏上。十年过去,旧踪犹存,我在雨中漫步大桥,我又在雨中凭栏远眺,江面上往来如梭的船只,弥漫在暮色中的汽笛圆润的鸣叫,水天交接处升起的袅袅青烟,无不令人顿起岁月之感。”

  “4月30日上午集体乘船经东湖游磨山。当晚饮酒后大家秉烛乘兴夜游,至一林深处,道路泥泞,四周漆黑,只见烛光闪闪,人声鼎沸,此时按崔琰的建议,由‘隋导’指挥,众人手执蜡烛摆成‘七八’二字后拍照留念。”

  “5月1日在原中文系楼前摄像,晚上在会议室开始富有纪念意义的题赠,先是流水作业,后转至各屋‘手工作坊’操作,是夜至凌晨2点方眠。”

  “5月2日上午‘手工作坊’继续开工。下午同游黄鹤楼,旋与为民往汉正街,在灯火辉煌中游六渡桥。为民特购精美铁盒饼乾送龙儿。”

  “在汉四天,我生活得紧张、充实、愉快。童兄的如瀑美发和飘逸才情交相辉映,尚兄的浑厚嗓音与热情襟怀相得益彰;家凯兄的英豪之气,伟峰兄的名记风度,赵健兄的鋭意精进,张磊兄的怪异神道;胜群兄的历练含蓄,卓钧兄的沉稳持重,熹亮兄的素檏执着,迎喜兄的踏实进取;元孝兄的亲切平和,广恩兄的温暖乡情,汪芳的藴借真率,寇勤的勇武诚挚;宋大姐的车站相送,蔡兄的奔波组织和对龙儿的数次夸奬……均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以上所记距今已过去了5年余,那么再向前推溯,40年生命的原野上,时光的飞鸿,亦不能不留下爪痕处处。                       

  我生于1957年。上小学时曾逃学一学期,在各家无线电门市部闲逛自学,后手工制成矿石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若干;复学后做了班长至毕业。上中学后为语文课代表,并迷上了小提琴。当时家里并不宽裕,父亲专程往外地亲戚家为我借琴,又为我在省京剧团请了专业老师,这样,当1972年10月我15岁时,学琴生涯正式开始。这其实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非同道实难体会个中滋味。如今,25年已经逝去,但父亲风尘仆仆兴奋地把琴交到我手上的情景,父亲常常把老师请到家中幷亲自做菜的情景,历历如在目前。1974年9月我考上了省戏曲学校小提琴专业,又得到郑州空军歌舞团的重视,但我对音乐的理解和我的性格,同艺术团体的某些做派格格不入,就放弃了这次有可能使我的未来向专业音乐领域发展的机会。但小提琴多年来却如友相随,她优美藴借,甜蜜而忧伤,抒怀感兴,幽思难忘。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马思聪的《思乡曲》为我所喜欢。武波老弟,你曾在团组织生活会上详细分析过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组曲,何时能从你遥远的北国来到我的家中一谈?

  1974年中学毕业后,始投身社会,先后在食品厂擦过罐头,纺织厂上过大轴,化工研究院制过农药,后于1975年底入郑州印染厂做了三年正式工人。那正是当代中国历史上一个很特殊的年代,工作、运动之余,我躲在车间一隅读了不少中外小说和史哲、数学方面的书籍,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我是团支部宣传委员,每周主编一期墙报;亦曾在下夜班时排起长队争购刚刚解禁的《安娜·卡列尼娜》;我同所有的男人一样都穿中山装,亦觉得女孩子穿一件洗得褪色的军装,领口处以衬衣上的小碎花为点缀,也是很美的。今天,人们的审美观念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在万千美感之中,我始终喜欢檏素的美。“朴”、“素”都保持着事物的本原,散发着天然的芬芳,因而檏素就是美。我没有高深的理论,多年来便用这个简单的道理来衡文论事,待人接物。

  1976年,我作为工人代表,参加了《辞源》修订小组的工作,和这部文化巨著发生了一点联系。这是很富有时代意味的一种做法:我、解放军代表和学者们围桌而坐,按照划定的条目,逐字逐词地讨论、拍板并最终记録在案。大家的态度是认真的,气氛更是非常之融洽。一个女工人代表的笑声整天从这个房间传到那个房间,使这项枯燥的工作也染上了青春的活力。在此期间,我看到不同的人书写了数不清的卡片,它们散发着案头工作特有的笔墨的馨香,不仅是修订《辞源》这项宏大工程的最原始的建筑材料,而且也是一种漂亮的艺术品;我看到了一本书诞生的艰难历程,因而不仅爱书,也由衷地热爱由人类的智慧和劳动所创造的一切文明。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国家恢复瞭高校的招生考试制度,坚冰已经打破,春潮骤然涌动,无数中国人的命运将由此发生巨大的变化。1978年我21岁,以河南省语文第1名(87分)的成绩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

  武汉大学的人文历史源远流长,从她的前身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算起,至今母校已度过了104个风雨春秋;武大的地理环境则更是全国有名。她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林木葱茏,博大幽邃;建筑随山势而起落,独特典雅,巍峨壮丽;风光循四季而变化,自然天成,绚烂多姿。每到阴历八月,满园桂花的馨香沁人心脾;而初春时节,山上的樱花烂漫,绯红如连绵轻云。能够成为武大的一名学子,在闻一多先生曾经担任过文学院院长的中文系里求学奋进,我感到骄傲自豪。记得中文系的青砖楼前种着一行碧緑的广玉兰,就在玉兰的淡香里,我们听何国瑞、肖作铭先生的《文学概论》,陈恩泉、刘继馥先生的《现代汉语》,陆耀东、易竹贤先生的《现代文学史》,刘禹昌先生的《诗经研究》,王启兴先生的《唐诗赏析》,胡国瑞先生的《宋词选读》,李惠芳先生的《民间文学》,付然、郑传寅先生的《历代文论》,罗立干、罗邦柱先生的《古代汉语》,蔡守湘、苏者聪、吴志达、程一中、唐富龄等先生的《古代文学史》……一时间名家荟萃,发扬蹈厉,传知识之薪火,得后学之热爱。陆耀东先生在《鲁迅研究》选修课上快语连珠演讲般大容量的授课方式,万鄂湘先生在英语课上循循善诱儒雅幽默的翩翩风度,刘道玉校长不拿文稿却逻辑精确条理通畅的讲话,对我日后的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初到武汉的时候,便听人说湖北人强悍精明,不好打交道,俗语云:“天上飞的九头鸟,地上跑的湖北佬”;但我在汉几年,所见湖北人都很好,男人能干,女人勤劳且不乏皮肤白皙、体态窈窕者。行文至此,脑海中便很自然地浮出了两位美丽的湖北女子。一位是学校山上大枫树下新华书店的营业员,我常去买书,她也就主动常为我留书;她留的书,不论高低,我尽量都买。另一位就在我们的四区食堂,管理票据,也售饭菜。我和老黄都认为她生得很美,黄兄并有一观点:人长得漂亮,心地一般都好。确实,她打的饭菜,总比别人的多;但我喜欢到她的窗下排队,则主要是看她乾净优美的打饭姿态。光阴荏苒,这两位大姐,今天一定生活得很幸福吧。彩虹现于雨后,皎月露于云端,愿青春的魅力永存。

  由1978年的“相聚一团火”,到1982年的“散去满天星”,数年间,我们几十位同学又酿造了怎样的友谊之美酒:段兄的执手相送调屋换床,为民的殷殷关切湖畔漫步,弓克的酒舍逢雨倾心相谈,亚虎兄的操场溜达新闻醒脑,隋圻的暗室折腾胶卷跑光(毕业前夕,拉为民在母校各处拍照留影,以补平日无暇顾及之遗憾,旋持胶卷交隋圻冲洗,山东大汉在暗室中倒腾一阵,出来说:倒错药了,全报废了。)……这些往事,历历如昨日,醇厚又芬芳。

  母校四年,湖光山色之中,追求知识,寻找友谊,涌动着激情和勇气,交织着奋斗和憧憬,一个个永恒的瞬间,苦涩而优雅。

  珞珈山麓,东湖岸边,那是消逝了我青春时光的地方啊,那是父亲以封封细密严谨的来信,给了我谆谆教诲和无尽关怀的地方啊,我,怎—能—忘—怀!

  1982年毕业至今,我一直在河南教育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在《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流》、《当代文学研究》上发表文章,并为地方报刊撰稿,在电台主持“诗歌欣赏”节目,为工科院校开设选修课程。

  我常常在夜色中的校园漫步,看满园的玫瑰在悄悄开放,看挺拔的水杉在茁壮成长,看毛头小伙挟着书本从我的身边匆匆走过,看明眸少女带着欢声笑语从顿开的大门里蜂拥而出,莘莘学子是我们最为珍贵的矿藏,这里藴含着无尽的青春、美丽、光荣和梦想,和他们在一起,我很高兴,我的心年轻而温润。

  但,我应当承认,在我的内心深处,又时常浮起诗情人意两茫茫的寂寥之感。

  似此星辰非昨夜

  为谁风露立中宵

  我认真,我喜欢认真的人;我爱读书,我喜欢爱读书的人。能够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能够把自己的学习体会甚或人生经验传授给好学深思之士,能够看到真正的读书种子在自己的心血浇灌下一天天地成长,那真是莫大的快乐。可叹,至今我并无真正有这样的缘分。天下滔滔,能共语者几人,斯文同骨肉,可遇不可求,或许这样的机缘,已经悄然来临了罢。

  1998年的春天,当细雨霏微,樱花盛开之时,我们遍布全国各地的同学,又将重聚珞珈,共庆相逢二十周年。人海迷茫,我们能够相识相知,这确是一种缘分;世事沧桑,飞驰的岁月,又怎不令人产生岁月的怀想。在万千感慨之中,我只想说,飞鸿渐远留爪痕,无论如何,青春和美永远令人难以忘怀。 

  1997年12月20日

  自注:

  现在是2014年的冬天,距本文的写作,已经十七年了;就以这篇旧文,纪念逝去的时光。

  来华强简历 (学号787013)

  男,汉族,1957年1月27日生于郑州。籍贯:河南洛阳。

  1963年至1971年先后在郑州市经三路小学和河南省实验二小读小学。小学读至七年级,这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特殊现象。

  1971年至1974年在郑州八中从初二读至高三。中小学时代做过班长,语文课代表等;得到不少荣誉,如五好战士等。

  1974年至1975年先后在郑州食品厂、郑州国棉四厂、河南省化工设计院做合同工。

  1975年至1978年在郑州印染厂做打包工,成为国家正式工。其间参加过《辞源》修订工作。

  1978年至1982年在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读书。河南(郑州)考生。

  1982年毕业,分配至河南教育学院。现为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学院首届教学名师。

  从1982年至今,在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

  从1998年至2005年,应郑州大学的聘请,为郑大工学院开设选修课程。

  毕业三十多年来,讲授过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史,文学阅读方法论,现代汉语等数门主课和鲁迅研究、孙犁研究、冯友兰研究、中国古典哲学研究、传记文学研究等选修课。至2006年,已发表论文40余篇,有10篇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其中3篇发表在国家一级学术刊物上;出版《当代诗歌散文阅读方法论》等著作6部。

  连续14次获教育学院“最受学员欢迎的教师”、“教学效果优秀教师”;多次被评为教育学院优秀教师;2004年荣获“学院首届优秀教学奬”;网络课程“当代诗歌散文阅读方法论”获2005年度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奬;2005年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006年荣获学院首次评定的教学名师称号。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