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放下之后的提起

  老巨自传:夫老巨者,网名也,本名张杰,高近六尺,年过花甲。网名寓有“老瘦愈巨,俯视众生”之褒,不含“老奸巨猾”之贬。

  五三年仲夏,老巨生于豫西宛城。十三岁小学毕业,适逢“文革”,赋闲两年。十五岁方进初中,十七岁却已高中毕业,所学者何,天地知,独老巨不知。之后潜到襄樊,混入国企,当过半年工人。因系逃避上山下乡,被学校工宣队长亲赴捉回。无奈务农一年,收成寥寥,不足果腹。十九岁赴广东当兵,五年军龄,数次打靶,共中百环。二十有五,忽求复员,自谓当遍工农兵,尚冀再学,遂脱军装,返乡备考。三月废寝忘食,勤奋攻读,终感动上苍,如愿得进武大。

  八舍四年,如鱼得水。一干兄弟姐妹,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毕业,入湖北教育局,凡二十四年。虽从事教育,乃至当到教师处处长,却未上过讲台。后转赴某高校,方聊补此憾。却又患病,倏然辞职,解甲归田。

  太史公欲曰千言,奈日理万机,无暇分神,嘱老巨亲书自传。

  灯下,一杯清茶,一行初拟的标题,看着白发苍苍的老巨。

  氤氲的茶香里,老巨眼前竟缓缓现出一条路来,愈来愈远,又愈来愈近。愈来愈模糊,又愈来愈清晰。

  老巨回望自己所走的路。比有些人窄,比有些人舛。又比有些人平,比有些人顺。一些地段犹带色彩,不少地段尽皆黑白。虽可分为五个阶段,但总归寻常。便想心迹坦露,贵在情真,何须刻意谋篇遣字,费心劳神?倒不如像这袅袅茶雾,自在升腾,须臾不知所踪。心中登时一亮,笔下立马千言。却又暗笑,既已提起,如何算得放下?既已放下,又何必再来提起?

  老巨点击“保存”,便有了下面这些“原生态”的文字——

  第一段人生,当兵前的困惑和不甘

  我出生在豫西南小城南阳。那里本来生活富足,民风纯朴。后不知何故,状况发生了改变。记得上小学时,总是吃不饱,我和哥哥只得在周末跑到乡下去挖野菜,回来洗净做蒸菜吃,还割草晒干卖点小钱,聊补家用。人怕捱饿,幼小的梦,那个天生我材的梦,那个长大报效的梦,在饥肠辘辘中却一点都没有饿瘦。母亲后来总说我那时身体受亏了,以至于长得像根荳芽菜,我却说NBA一个姚明就够了,要恁强壮干啥子,易建联都混得不咋着,我可不想去受人白眼。

  小学毕业那年,我遇到第一次重大冲击。先是在小学图书室当管理员的奶奶被揪出,说是国民党的潜伏特务,接着父母都被批斗,说是反动学术权威。我至今没想明白奶奶为人低调平和,怎么会是潜伏特务,父母都只是普普通通的中学教职工,如何成了学术权威?及至看到那么多人都被批斗,批斗的场面又那么残酷和血腥,幼小的心灵感觉到受了伤害,便压抑和迷惘起来。

  毕竟年纪尚小,学校不上课,修铁路,建炼铁炉,挖防空洞,只用两年半便大跃进式完成整个中学的学业,后来还被招到襄樊铁四局当工人,一度躲过上山下乡的命运,都是让我开心的事。只是我一直喜欢看书,不上课固然开心,不看书却让我无法忍受。终于有一天,趁着月黑风高,我和几个同学翻过高高的围墙,到市图书馆去窃书。当时一颗心紧张得提到了嗓子眼,在漆黑的书架前,借着手电筒微弱的光线,饥不择食地往包里装书,像是从金矿里疯狂地盗金。回来一看,大家都是面无人色。再看收获,虽然不少,却都是无线电方面的书,本本深奥无比,让我们大失所望。

  第二段人生,当兵后的进取和放弃

  当兵,结束了我浑浑噩噩的少年时期,结束了我比他人略短的知青生活。迄今记得招兵的那位麻子团长,一位豪爽的老军人。这是我生命中遇到的第一位贵人。他一看到我的身高便眉开眼笑。我也冲他开心地乐。他大手一挥,我便顷刻间丢掉了所有的压抑、无奈和困惑。

  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我们这批新兵在元旦前,雄赳赳气昂昂赶到远在广州的军营。军营果然是所大学校,无人闲荡,也无人无聊。我当过伙头军,当过被服管理员,后来又学了开汽车。虽然至今不喜也不擅烹饪,不喜也不擅家务,早已多年没有开车,忘却了所有“车感”,但毕竟心有所寄,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那次吃包子大赛,在众人起哄中荣获亚军,撑得无法弯腰,却愈战愈勇。部队是空军,汽车兵经常往返汕头机场运送飞机发动机。红领章,红帽徽,何等神气!山道弯弯,清风徐徐,又何等惬意!甚至想过,复员后就吃开车这碗技术饭,此生足矣。

  无意中却看到了恢复高考的报纸。当下心花怒放,找营长要求复员。营长说全团只有两个考学的指标,咱营一个也没有,你想参加考试,不想提干了?我坚决地说,想提干,不过更想考学,部队没有指标,我要求回家,从地方参考。营长沉吟半天说,考大学难得很,别弄得两头失塌,你实在要考,那就回家吧。我敬礼告辞,算算到军营共计五年零四个月。我感激营长,他胖胖的,一脸大胡子,像李逵。这样说他当然不敬。营长,我向你道歉。凭心而论,你是我生命中遇到的第二个贵人。

  复员回家,我投入到没日没夜的备考之中。那时离高考只差三个月。烈日炎炎,只能赤膊上阵。基础太差,只能以勤补拙。记得近百天都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累了,就趴到小桌上眯一会儿,再接着翻书。好在那时年轻,虽然辛苦,却连头疼脑热都没有。又好在遇到一个好老师。他是六六届的高中毕业生,七七年高考落榜在家,数理化都很好,在数学上对我帮助很大。我得以在三个月的时间里,从初一数学一直学到高三,虽囫囵呑枣,却不无收获,高考数学成绩竟然还过得去。更好在南阳运输公司有一个通情达理的好经理,他听我母亲说我已接到大学録取通知,当即同意我上学期间照发工资。这也是公司的光荣呢,母亲说他回答得很痛快。至今记得我那位好老师和公司那位好经理,他们是我生命中遇到的第三位和第四位贵人。

  第三段人生,老八舍的简陋与厚重

  写下这个标题我沉思良久,深感词不达意。老八舍无我不妨,我却不能没有老八舍。人生苦短,老八舍的四年,是我的亮点和高峰,也是我生命中最充实、最珍贵、最值得怀念的岁月。如今老八舍虽已不见踪影,但它仍是我心中永恒的丰碑。

  不过说起来挺搞笑的。进了老八舍简陋的宿舍,第一眼就让我大吃一惊。当时看见一个小孩儿在屋里端坐,专心致志看书,就想谁家娃娃跑到这里看连环画?没想到他竟是三皮,我的同班同学。人家看的压根不是连环画,而是深奥的美学著作。后来方知同学之间年龄相差很大,有的尚在少年,有的早成人父。

  我们宿舍好像是306吧,住了六人,记得是来华强、眉间尺、斑马、三皮、胡子和我。后来搬过家,有同学先后进出。我一直是宿舍里的老大哥,却惭愧全然没有风度。胡子和我是上下铺,由于我一直盘踞下铺,他不得不睡了四年的上铺,每天爬上爬下好不辛苦,真是委屈他了。

  那是一个疯狂学习的年代,从跨进校园那天起,知识改变命运便成为一代学子的强烈共识。每个同学都万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迸发出巨大的学习热情和潜能。清晨,同学们用琅琅书声唤来朝阳。上课时,不放过教师的每句话,每个词,每个手势,每个表情。下课了,大家都还意犹未尽。晚上躺到床上,仍舍不得放下手中的书。熄灯了,还要在黑暗中再讨论或争论一阵。耳濡目染,我当然也很快被这浓郁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所震慑,所征服,自觉自愿地投身其中了。

  我们宿舍学习最刻苦的,毫无疑问是班长斑马。他比我小好几岁,又是现役军人,却能参加高考并被顺利録取。我一直没闹明白这个幸运儿为何会如此努力,却不能不佩服他无穷、无限、无尽的学习精神。每天天不亮,他便早早而去,夜里将要熄灯,才迟迟而归。他体格强壮,单双杠翻腾跨越玩儿似的,但看起书来,却那样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将万事万物都置之度外。榜样具有无穷的力量,他人又焉敢怠慢松懈!

  难得宿舍里还有两位音乐天才:来华强和眉间尺。他们精通笛子和提琴,身怀絶技,身处斗室,心在江湖,胸怀世界。晚上躺到床上研讨,尽是全球音乐大家的经典作品和奇闻逸事。和他们做室友真是幸事,大大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我是乐盲,无从置喙,只能做他们忠实的听众和粉丝,有时在他们的高谈阔论中昏昏睡去,梦中还觉得余音绕梁。

  那时我颇喜篮球,便有了“球友”lwm。又颇喜散步,便又有了“步友”樵菊。此时不能尽言,只想再问声lwm,廉颇老矣,尚能“球”否?

  却有两事必须要说。同学们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次中国男足战胜科威特,全校学生倾巢出动,队伍蜿蜒,口号响亮,脸盆碗筷,全成锣鼓,像西方人之过狂欢节,直闹得珞珈不眠,东湖心惊。另一次中国女排战胜美国,小电视机前各色凳子叠床架屋,竟围拢数百人共同观看,端的是惊乎多哉,危乎高哉!中国队每得一分,便是一阵欢呼,每失一分,便是一片哀叹。今忆及此,仍觉血脉贲张。

  第四段人生,工作中的尽心与疏离

  八二年夏,我被分配到湖北省教育局高教处,后又辗转到办公室、语委办、教师处,再后又到某高校,一直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由于年纪渐长,成家生子,心态也随之发生变化,虽明知弃长就短,亦无心另栖高枝。

  我不否认管理的重要意义,也不否认这项工作能够展示人的才华,但显然更要求其成员工于心计,精于门路,擅于关系,乐于表现,可能更适合别人。学过几年文学,又在管理上浸淫半生,还算都有点滴体会。我觉得管理和文学,似乎功夫都在自身之外。但文学讲究情感,管理讲究层级,文学讲究启人思考,管理讲究替人思考,文学讲究另辟蹊径、别出心裁,管理讲究上传下达、统一思想。个性和本能决定了我的社会资源相当有限,不乐于也不屑于揣摩工作中的诸多诀窍、精髓和奥妙,终于付出代价,自找或凭空增加了不少阻力和障碍。

  凭心而论,管理并非外人所想一杯茶,一根烟,一张报纸读半天,加班加点、连轴运转、苦思冥想、压力山大都是常态。虽也写过公文,开过会议,搞过调研,作过报告,算得上任劳任怨,尽心尽责,但总体说来,有成绩而少激情,有出彩而少痴迷,有奉献而少挚爱,有身近而少心近。忙忙碌碌,竟不知所为何事,问心无愧,却易被他人误解。也曾混得一官半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只念及职务背后那点并不丰厚的待遇,对职务本身味同嚼蜡。

  人们都说三十而立,我却自认为三十而走下坡路,愈走愈窄,也愈走愈困惑。曾几何时,社会风气倏然剧变,人们越来越实际,越来越物质,精神信仰日益澹薄乃至丧失,大腕土豪日益受崇乃至膜拜,大众心态加速滑向浮躁和功利,金钱成为衡量价值最重要的标准。即使还想通过校园改变命运,也往往看轻实实在在的学习,而希望巧取豪夺高学历文凭。相应的,管理似乎也更注重关系背景,更欣赏能耐神通,更轻视忠厚诚信。我之渐渐落伍,被边缘化和out,便成事物发展的必然。而且,我早年的诸多贵人不知何故均一去不返,高山流水,知音竟再难寻觅。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即使仍秉性不改,不想随波逐流,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正月十五贴门神——晚半个月了。

  后来,直到因心脑及糖尿等病频繁住院,无奈要求提前离职,我才终于悟出,嗨,原来身体竟能这样轻而易举地垮掉,原来光景竟能这样悄无声息地过去,原来这句“心力交瘁”与那句“弹指一挥间”,竟能这样紧密和谐地相伴相连!

  第五段人生,退休后的超脱与恬淡

  许多人退休之后,多少都有失落之感。我因提前要求,主动离职,基本保持了平常心态。上帝关上你的门,自会打开你的窗。此时身居闹市,心怀东篱。满目高楼,视作南山。不复追求,惟喜恬淡。不思进取,只愿超然。别人如何发财,与我无关,自己收入不多,余有茶钱。每天日出而起,日没而息,看看书,练练笔,散散步,喝喝茶,按时吃药,准点打针,聊聊微信,搬搬砖头。什么都看淡了,看轻了,看破了,看透了。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你享你的荣华富贵,我赏我的舒适闲散。有时想起,少也清闲,老也清闲。但少年时一心进取,与现时心态大相径庭。信息日渐匮乏,却常伴緑水青山。间或听到什么信息,亦如过眼烟云,再无喜怒哀乐。回复常只两个字:哈哈。高兴了再添一个字:哈哈哈。

  忽又想到,各人自有各人路,各人自有各人福,断不能以自己的消极颓废影响别人的积极进取。为避免不良后果,必须诚恳道歉:满纸荒唐,取舍任尔。革命尚未成功,大侠仍须努力!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若随心所欲,漫无边际,不知得说到何年何月。赶紧打住,方为明智。

  草草校对,似未有错,点击“打印”,心愿已毕。

    2014年11月某夜写于武汉

  张杰简历 (学号787016)

  男,汉族,1953年8月5日出生。网名:老巨。籍贯:河南南阳。

  1960年9月至1968年9月,河南省南阳市第二实验小学学生;

  1968年9月至1970年8月,河南省南阳市第三中学初中学生;

  1970年9月至1971年8月,河南省南阳市第三中学高中学生;

  1971年9月至1972年6月,河南省南阳市白河园艺场知青;其间被第四铁路工程局特招为篮球队员、材料厂钳工(在湖北省襄樊市);

  1972年6月至1972年12月,河南省南阳市白河园艺场知青(因下乡受教育时间短了点儿,被该园艺场派专人从襄樊工作单位追回再当半年知青,钳工手艺也没学到);

  1972年12月至1978年4月,广州军区空军后勤部战士(当过炊事员、被服员,学过开解放牌汽车);

  1978年4月至1978年8月,河南省南阳地区运输公司职工;

  1978年9月至1982年8月,武汉大学中文系学生,河南(南阳)考生;

  1982年8月至2006年8月,毕业分配至湖北省教育局高教处,一直在湖北省教育局(教委、教育厅)工作,先后任高教处干部,办公室干部,办公室科长,办公室副主任,语委办主任和教师处处长;

  2006年8月,任长江职业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

  2014年退休。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