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习坎继明照四方——从中美贸易战谈华夏文明振兴契机

  一、天下何思何虑

  今年初美国发难,先从中兴芯片起,对中国尚嫌脆弱的半导体高科技业发动致命攻击,随后藉口贸易失衡而祭出提高关税以惩处的手段,强逼中国低头。中国被迫接招迎战,双方你来我往,愈演愈烈,对彼此与世界经济商贸都造成重大影响。

  1985年9月,美国在纽约召开五大工业国的广场协议,主要剑指日本,逼日圆大幅升值以改善贸易逆差,确实造成对日本经济的极大冲击。稍前的1979年一本《日本第一》畅销书, 将日本战后的勃兴对美国的威胁披露警示,大概也反映了美国霸权主义的不安。那本书的英文名称为“Japan as No.1”用as而非is,就表示当时日本第一并非事实,而是有可能超越美国而变成第一,因此值得美国深切重视。

  多年后的今日,美国再挥大棒,应该也是担心“China as No.1”,有朝一日as变成is。这种霸权思想根深蒂固,其来有自,应该不只是特朗普的想法,历任总统无一能外,只是以假仁假义巧妙包装而已。过去跨世纪后爆发的“911”恐怖攻击,需要联合反恐;2008年915金融危机,为稳定经济也腾不出手罢了。既然迟早会压制中国,今后再依循邓小平主政时的“韬光养晦”策略,也不合时宜无济于事,需要开拓新思维展开新行动了!

  已逝亨廷顿的《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影响不小,1996年成书以来备受议论,若以华夏文明的中心思想评量,难以认同之处甚多。修昔底德撰《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对雅典与斯巴达的冲突有难以避免的陷阱之说,也有学者质疑批判。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987年出版,论证过去五百年的经济变化和军事冲突,得出大国崛起皆源于关键一战获胜,和平崛起史无前例的结论,言之有据却令人气沮。日裔美籍学者福山1992年提出所谓“历史终结论”,宣称西方国家自由民主制可能是人类社会演化的终点,以及人类建立政府的终极形式。再以纠结甚久的两岸问题而论,和平统一固然是大多数人的期望,可衡诸史实,两岸间从未有先例,每一次都是武力统一。当然,史无前例并非不可突破创新,至少显示积习深重很不容易。

  我们面对所有这些前言往行,关切国家民族的永续发展,应该如何慎思明辨而笃行?前述几种观点大多出于西方主流学派所建构,如以中国文化的本位来论衡,可能差异甚大。

  二、慎独与核心创造力

  《中庸》与《大学》中都有提及“慎独”的理念,尤其《中庸》出现在开宗明义的经文中,应为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以及内圣外王修行的起点,且看本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提出慎独后,接着谈中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慎独与中和有甚么关系?或者说,独与中的义理联系是甚么?独与中应该都是名词,描述某种实体及所处状态。

  中华文明的本源在《易经》,为群经之首,百术之基,诸子百家各派思想皆深受其启发影响。宋明以后四书通行,理学当道,科举考试依之取士,包括《易经》在内的五经反而相较生疏。其实,四书的根柢在五经,四书多为语録体的结论,而其辩证过程与核心义理则在五经,五经又以《易经》为大本。《中庸》、《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两篇,本来是传非经,传说为子思与曾子所述,多传孔子思想。《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又自称愿学孔子,至圣亚圣一脉相传。《论语》即孔门论道之语。因此,四书可说都环绕孔学立论。

  孔子晚年整理六经,删诗书,订礼乐,赞易修春秋,思想集六经之大成,于易用心尤深。不知易,没法真懂四书真谛。《易经》可说是真搞懂中国文化必须攻占的战略高地,一旦深造有得,必可一致百虑融会贯通。

  我们看看集理学大成的朱憙怎么解释慎独:“隐,暗处也;微,细事也。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幽闇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是天下之事,无有着见明显而过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惧,而于此尤加谨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潜滋暗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显然,朱子是将慎独与克制私欲、不欺暗室的修为扯到一起,这也是宋儒阐明理学“存天理去人欲”的基本路数,可以理解,但经典原意真的只有这么简单吗?

  《大学》提到慎独为解经的传文部分,重要性略逊,文曰:“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后面又引称:“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看起来这段与朱注还较相近,慎独应与诚意正心有关。

  朱注将慎独作此解释,根据何在?为什么“独”为“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戒慎恐惧其所不睹不闻,应该是“己所独不知不闻”才对啊!

  《易经》经传中有好几处言独与中,应是慎独思想之源。复卦六四爻辞称:“中行独复。”《小象传》解释:“以从道也。”六四与初九相应与,初九为复卦主爻,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复卦外卦坤代表广土众民,内卦震为生命的主宰,初九即天道人心的体现。《中庸》开篇所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以从道也,六四顺着初九行事,正是率性。之谓即就是,在天曰命,在人曰性,顺着人性去做就是道。复卦六四爻变为震卦,内心的主宰充分落实于万在的行动。

  震卦《大象传》称:“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恐惧二字皆与心有关,心为身的主宰,《中庸》讲戒慎恐惧,不睹不闻,人之视听皆须用心辨识,否则心不在焉,一无所知。

  《说卦传》称:“帝出乎震……万物出乎震。”复卦的《彖传》末赞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礼记?礼运》径称:“人为天地之心。”天命人性更具体说便在人心,可说在身曰心。

  《大学》称:“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心为身主,意在心先。真心为慎,真心即诚。《尔雅·释诂上》解释:“慎,诚也。”独、意、心应该都是名词,慎、诚、正则是下工夫的动词。

  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薪尽火传的发展,也都有其独特性。华夏文明与西方文明、印度文明及伊斯兰文明都有共通处,也必有歧异处,可以互相尊重,和平共存,却不宜党同伐异,强求一致。真正的世界性,必须建立在保存独特的民族性上。这就是从个体生命到民族文化普遍皆存在的“独”,必须敬慎且真心看待,“独”并非永远一成不变,也会随时演化以调适到最佳生存的状态。所谓的文化复兴絶非复古,其实也无古可复,逝者如斯,伸足入水已非前水,“复”的底藴是“返本开新”,故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复卦以创新为主旨,初九一阳即代表核心的独特创造力。以今日国际竞争情势来说,半导体的芯片自制能力即为其中一要项,其它还有些科技、金融、军事、文化上的创意组件亦然,如果只能仿冒代工,一切仰赖他国,落后就会捱打。今日中美间的抗争已充分显示这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亦须于此睿智深思,奋勇实践。

  人生在世,得由慎独起始,以各正性命,国家民族亦然,必要确立本身文明的独特性,发挥核心创造力,才能可大可久雄立于寰宇。唐宋以前的中土大哲皆知慎独真义,不知为何会变成以不欺暗室去理解,其流弊在不敢正视真实人生,造成一堆里外言行不一的伪君子。如果懂得自性独体可贵,好好进德修业,自立自强,开发个人乃至民族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中华胜景与国际实力又是不同。这一来一去,差了多少?

  三、坦坦中行

  《中庸》谈完慎独后接着谈中和,正是确立自性后再与群众融合的过程。人都有喜怒哀乐的情执,未发之前为性,发了之后为情,一般受后天习气障蔽,发情多不中节,遂造成人际或国际相处上的许多纠葛。《中庸》称谓发前的自然状态为中,表明无所偏倚,谓发而能中节的修持为和,显示阴阳和合,刚柔互济。中为天下万事万物的大本,和为通行天下的达道,性发为情,情若能中节则合性,正性纯情,体用无间。“致”为用力推扩到极处,格物致知,经世致用,致良知,大义皆同。致中和,人将中和之道推广至极,可与天地同功,化育万物,宇宙人生打成一片。

  晋卦《大象传》称:“明出地上,君子以自昭明德。”内卦坤为众,外卦离为明,表示人人内心中的明德可开发外显,正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之意。晋初六爻辞:“晋如摧如,贞吉。”《小象传》:“独行正也。”六二《小象传》称:“以中正也。”先慎独再中行,可修至六五外卦的离明中心,《小象传》:“往有庆也。”又使众喜而成就内圣外王之业。

  四、渐致大同

  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大学》的纲领条目最终都是要天下平。《中庸》首揭天命即人性,率性即道,修道即教之理,提示慎独行中以致和的心法,成就位育万物的极境。学庸所示,都与致太平进大同的《易经》思想有关。

  孔子在《礼运大同篇》中约百字的济世主张,其实源自同人、大有二卦。同人之同,大有之大,结合起来融铸成大同思想。白话来说,只要同样是人,理应大家都有。大家都有良知良能,都有命性心独,基本都应受到社会的尊重与制度保障。

  《大同篇》称:“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不分老壮幼的年龄层,不分鳏寡孤独废疾者与健康幸福者,不分男女性别,好的社会应该让大家都有周全的照顾而各得其所。这不是大有是甚么?同人卦《大象传》称:“君子以类族辨物。”详细分类研究各个族群的文化习性,存异求同,超越斗争而找到和平共存的方式。《彖传》末结语:“唯君子唯能通天下之志。”天下之大,人各有志,必须探讨人心深处的共识,以协同合作。

  大有卦《大象传》称:“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经过同人的努力后,超越族群偏见,才有真正的善恶是非可论。任何个人的独体,有善有恶,任何民族文化有长有短,所谓的全球化世界文明应扬长补短,寻求更高层次的融合与创新。

  综上所论,今日振兴中华,必先慎独,彻底搞清楚民族文化的特质,去芜存菁,开发核心的创造力;进而中行,与世界各国各大文明广泛接触,互相学习;然后在摸索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过迁善,与时俱进,最终全力促进世界和平的实现。

  本文首节“天下何思何虑”略述西方国际政治的几种主流学说,且本中华文化的核心主张简单批驳一二,以正视听。

  中国的王道并非空谈,而是先霸而后王,有了足以称霸的富强实力后,不选择称霸。所谓霸道,就是壮盛后强凌弱众暴寡欺负人,所谓王道,则是壮盛后济弱扶倾帮助人。竞相争霸,堕入残酷杀戮的轮逥,弘扬王道,人类文明才有灿烂前景。《易经》排序第七、八的师、比二卦,劳师动众与纵横捭阖,军事冲突与外交结盟皆属霸道。排序第十三、十四的同人、大有二卦,倡导世界大同则为王道。军事外交实力不强,王道完全空谈。大陆过去宣告永不称霸,其实藴有深透的智慧。

  《易经》干卦最高境界不在君位的“飞龙在天”,而在体现天则的“群龙无首”,认为这才是“天下治”。人人皆可为尧舜,人人皆有士君子之行,佛教强调众生皆可成佛,故有三世诸佛之说。西方基督教标榜上帝唯一且神圣超凡,人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成为上帝,只能接受神的安排。上帝创造世界,似乎亦可毁灭世界。西方强权不允许次强超越,必定诉诸一战,也把自己当成神了!文明冲突与秩序重建,修昔底德陷阱,大国兴衰云云,可能都与上帝信仰有关。

  认定自由民主为人类创造的终极制度,社会演化的终点,让人想起廿世纪初的物理学界,主流看法都认为研究已至终点,认识宇宙的体系已近完美,结果相对论与量子论横空出世,又发现了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广袤领域。《易经》卦序从干坤开天辟地谈起,上经卅卦至坎、离卦作结,下经卅四卦从感应天长地久之道的咸、恒二卦起,至既济、未济二卦终。坎卦象征遭遇险关受制,离卦则称文明终而复始,永续不絶,此之谓“习坎继明”,人在坎坷险难中学习,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遂能再创辉煌。既济像似一切功德圆满,之后又变未济探索无穷,这也是大易无所不在的“终而复始”之义。无论自然人文的发展,无穷无尽,怎么会有终结之时?

  董仲舒名著《春秋繁露·考功名》有言:“明所从生,不可为源;善所从出,不可为端。”前儒亦称:“理未易察,善未易明。”源与端永远可能在更深处,动辄终极论云云,只见出躁进与浅陋,甚至有些观风向的投机,福山之说应予严峻批判。我们可以断言,所有“中国崩溃论”都会崩溃,一切历史终结论也将终结。

  刘君祖:作者系中华奉元学会理事长、咸临书院山长、台湾周易文化研究会创会理事长。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