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两岸青年体验式交流——贤德惜福模式

  一、青年交流对两岸青年的重要性

  青年是建构海峡两岸和平的重要支柱,更是主导未来两岸关系趋势与走向的关键力量。然而,由于台湾特殊的历史因素及社会环境,加上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教育制度“去中国化”的持续操弄,马英九时期亦未积极拨乱反正的结果,以致台湾青年与大陆青年世代的自我认同出现明显差异且隔阂日深,因此,在现今及未来的两岸青年交流活动中,积极重视甚至重新建构两岸青年共同的成长经验、历史记忆、文化参与、社会关怀甚而至政治层面新的认同尤显重要。本文将回顾1990年代中叶以来两岸青年交流活动的型态,并提出台湾“财团法人贤德惜福文教基金会”自2006-2016间推动两岸青年交流11年的经验总结,以供参考。

  1.台湾青年的认知差异

  两岸青年交流时容易产生明显差异而导致相互敌意的,有如下两种情况:

  一是制度认同:台湾历经民主转型与深化发展30年来,自由与民主成为当代台湾青年价值观的主流。两岸交流的同时,许多台湾青年在谈到民主、选举等概念时即有意彰显出台湾民主制度的优越并贬抑中国大陆的政治体制,他们对现阶段“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几乎是一无所知,再加上台湾絶大多数媒体多年来对中国大陆负面、扭曲的报导与评论,早已形成青年们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

  根据2016年9月联合报近7年的民意调查,有过半台湾民众对大陆政府的印象不佳,在不提示选项前提下,民众对大陆政府的负面印象以“专制集权”“强势霸道”二者最多;另外还包括“独裁”“贪腐”及“不民主”等。因此,当台湾青年无法理解治理2300万与治理13亿人口必定存在两岸制度性差异的同时,就更不容易理解并认识中国大陆在政治与社会层面多项改革开放的发展趋势及成果,当然,緑营政权借机就轻易地以“自由民主”VS“专制集权”来操弄丑化大陆了。

  二是民族与国家认同:两岸分隔已超过一甲子,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差与政治制度的区隔自然形成歧异,其中“台湾意识”的浮现与成长自是当然现象。根据学术界有关台湾地区民众“国家认同”的趋势调查显示,自2007年开始已趋向两极。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长期进行的“台湾民众台湾人/中国人身份认同”民调显示,从1992-2016年20多年间,自认是台湾人的从176%上升至593%,反之自认为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者从464%下降至336%,自认是中国人则从255%下降至30%。再者,从中研院社会所“中国效应小组”针对近4年各世代的台独支持度调查,2011-2014年间青年世代(20-34岁)中支持台独者已从43%上升至56%,皆显示青年世代支持台独者的比例已逐年升高。

  2.台湾青年认知差异是如何产生的?

  其一,台湾本土意识增强:由于两岸的长期隔离,双方各自发展出不同的政治体制与经济模式,再加上台湾政治的本土化、民主化及自由化,已相当程度削弱了台湾青年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反之当然会强调“台湾主体性”的重要。

  其二,去中国化教育:1990年代初,李登辉与陈水扁透过大幅修改课纲、窜改史观等手段来推行一系列的“去中国化”教育政策,将“台湾人”和“中国人”的身份刻意分化和对立,这种柔性的“文化台独”手法将两岸共同的中华文化根源淡化甚至摧毁,致使台湾年轻世代对中国大陆就缺乏相应的情感。

  其三,媒体操弄影响:台湾青年世代对中国大陆的认识概皆透过大众传媒报导,部分媒体早为亲台独势力所用,无不极尽所能灌输对大陆的敌对意识,渲染大陆“对台统战阴谋”或军事威胁;如今台湾媒体普遍掌握在亲緑财团手中,如此一来更加深台湾青年对大陆的误解与偏见也是必然。此外,台独政党运用“网军”在各大网路社群媒体引导舆论,使得台独话语权在网络世界更加速扩张。

  其四,挥之不去的“恐共情节”:1949年国民党“播迁”来台,经略台湾50年却是“恐共”教育无所不在,连緑营独派人士亦皆经此教育成长。照理讲,台湾社会过去30年是蓝緑统独分庭抗礼,但2000年首度政党轮替,容或2008年蓝营夺回政权,接着2016緑营再度当家,却不知所以的“恐共情结”居然能不分蓝緑的传承、延续,可以这么说,蓝緑族群皆非台湾最大族群,再大大不过“恐共族群”的数量。

  3.当前两岸青年交流面临的挑战

  首先,是台湾严重失衡的分配正义:若从台湾内部环境来看,由于青年世代多年来面临严重低薪资、高失业率、高房价,就算马英九执政8年,但长期失能且无力解决经济困境加上层出不穷的食安问题与官商勾结弊案,造成台湾青年严重的相对剥夺感。而生存在社会压力下的台湾青年,眼看马英九执政时期两岸政策所创造的和平红利,竟是造出一些以蓝营高层、红顶商人为主的“两岸买办集团”致社会分配正义的严重失衡,让台湾基层与青年人感受不到和平红利所带来的实质利益,使他们误将所有问题归结到“两岸经贸合作”将带来严重市场冲击,从而导致“分配不正义”与“世代不正义”之议,而此内部争议却吊诡的外部化更到冲击两岸关系原本的良性互动上,而民进党更进一步借机煽动硬将“反国民党执政当局”的社会氛围与“恐中反中”排斥心态诡异的结合在一起,此乃“太阳花学运”爆发的第一个原因。

  其次,是国家认同分歧:如上所述,台湾统独分歧,为夺取政权更是蓝緑政党恶斗,加之独派政党与媒体操弄,多年“去中国化”以致台湾青年的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生活经验都是以台湾为主体,20多年来已形塑出相当比例的所谓“天然独”世代。尽管在马英九执政八年里两岸稳定互动,中国大陆也不断公布实施各种惠台政策,但在统独势力相互角力下,台湾青年潜意识里仍对大陆抱持疑虑。因此,太阳花学运之初,虽然是诉求“台湾人民要求逐条审查服贸协议”,但在诉求与动员氛围不断转变下竟演变成“台湾”与“中国”对立向前、伍逸豪:《“不反服贸的反服贸运动”──试论三一八学运的性质及其可能的启示》,苦劳网2014年5月20日。,只要“支持服贸”或“不反服贸”就是“卖台”,“反中”迅速取代了长期以来本就暗藏在社会各阶层、各角落的“恐共”情绪,瞬间变成青年世代的激情反弹。

  二、两岸青年交流发展趋势

  其实,与其说台湾已产生“天然独”现象,不如说:即使台湾年轻人对中国大陆的政治认同度再低,也不代表他们已对“台湾独立”形成共识,因为,年轻人的思想具有流动性大、易随社会变迁而改变的特性。再者,台湾青年世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经济、社会快速跃进发展现况与成果几乎一无所知,他们脑海里所印记的刻板印象一直停留在70年代以前阶段。因此,若能全面持续深入细致地进行两岸青年政经文化体育学术等各类交流,便能有效降低台湾青年对大陆误解。

  习总书记就曾提出:“要充分考虑双方社会的心理感受,努力扩大民众的受益面和获得感,尤其要为基层民众、中小企业、农渔民合作发展、青年创业就业提供更多机会,让大家参与越多,受益越多。”“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要以心相交、尊重差异、增进理解,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中华文化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提5点主张》,中国时报2015年5月4日。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更进一步主张“要以互利共赢方式深化两岸经济合作,让更多台湾普通民众、青少年和中小企业受益。这一政策显示,中国大陆“十三五规划”将两岸重点从原本“三中”转变为“三中一青”,未来五年更将加强对台青年的交流工作”。 李英明、高顺德:《大陆对台三中一青政策之观察评析》,国政评论2014年7月14日网络版

  因此,要有效缩小两岸青年心理距离,尤其是要打开台湾青年观察中国大陆的视野与格局,要深化台湾青年对中华文化体认,让他们能够透过交流互动的参与过程从“心”认识身为中华民族一分子与“两岸一家亲”的切实感受,就应该全力开展落实两岸青年交流工作,特别是台湾青年亲身赴陆的参访求学实习乃至就业创业工程。

  三、检视早期“观光式交流”

  当前两岸青年交流活动从早期1990年代开始到如今各项主题的文化学术交流甚至创新创业交流团,不管是规模或行程规划都有大幅度提升。根据报导,中国大陆透过各台湾民间基金会及学校办理的赴陆参访,每年约有1万人次左右社评《创新思维 深化两岸青年交流》,中国时报2014年5月30日。。

  诸多活动中就数量与涵盖层面而言,最突出的项目当以寒暑假为主的交流参访活动,团期通常是7-10天,低价团费以观光游览行程为主,以学界业界座谈为辅,并加之以各地领导出席的欢迎宴会或大型艺文表演晚会,有些主办单位还会热情邀请当地或相关涉台媒体记者报导采访。若让两岸青年学生在学习及玩乐中互动、培养友谊是最好不过的事,但事实却是只有部分团队会有少数大陆学生以有限时间参与,真正能全程地陪朝夕相处者不多,大大降低了台湾学生认识大陆的广度与深度,更失掉了两岸青年心手相连交流的良好契机。以我“贤德惜福文教基金会”历届学员参与的经验证明,台生与陆生若能全程陪伴者,活动结束之后总有很多人仍会透过网络保持联络,不仅衍生出新的交流活动机会,台生因此而到大陆实习就业创业者有之,交上男女朋友甚至结婚生子者都有。

  然而,容或如此,即便大陆主办方在举办两岸青年交流参访活动的初衷通常不带特定政治目的,甚至只是单纯的“为交流而交流”,台湾学界却仍有不同的解读与结论:

  根据耿曙、曾于蓁针对两岸青年交流活动之成效研究即指出:“经由适当的人际交流与接触,这类活动确实能够使台湾青年改善对于中国大陆的刻板认知、化解部分先入为主的观念、加深大陆经济发展的印象。但是,活动对于改变台湾青年的政治认同却收效不大。首先,部分台生带着台独及偏歧立场参与活动,因此将陆方友善作扭曲解读,形塑成“收买”的举动;另外,他们在相关议题上也早也定见,所以尽管社会观察多细致、交流再深入,只是刚好印证双方间的“差异”而强化双方的政治认同距离。耿曙、曾于蓁:《中共邀访台湾青年政策的政治影响》,问题与研究49卷3期,2010 年 9 月1日。更偏差的少数人甚至会认为大陆接待人员的友善与热情态度都只是“统战伎俩”罢了。”

  确实,从务实的角度来看,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不少两岸青年交流活动已经变成一种只重表象的“形象工程”,主办方纵使立意良善,也因为执行面缺失或不到位,使这种“走马观花式”的交流活动流于浮面。主办方每每以参与总人数作为绩效指标,参加的台生也泛称这类活动为“统战团”,相当比例台生是为低廉团费以及许多平时不容易去的交流地点而乐于参与。虽然主办方也充分理解这类活动的效果非常难以运用量化指标去评估,但活动场次与参与人数却是一个确切的硬指标,因此难免会出现类似“大跃进”的浮夸作风,藉以强调主办方的政治绩效。

  如果交流活动是希望能缩小心灵距离、增进相互瞭解、培养情感与认同,而不是在短短数日扭转台湾青年的政治理念,甚至试图灌输特定政治立场,那么我们就必须正视两岸青年交流活动执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四、体验式交流

  尽管现阶段两岸交流活动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是两岸青年如何能够进一步加强交往深化交流才是我们当前应该考量的重点。俞正声主席在2016年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工作报告提出:“开展面向台湾青年的体验式交流”以更有效促进台湾青年对于彼此的理解。而“体验式交流”的核心在于“体验”,并突出青年主体性。

  自从太阳花学运以来,大陆一直强调加强与台湾青年和基层民众的交流,而“体验式交流”应该是对过去交流模式进行反思及改善后提出来的新模式。学者分析,当前已有的交流可分三个路径肖日葵:《两岸青年交流的困境与深化路径》,中国评论月刊网络版2016年10月26日。:

  一是文化性交流:结合传统文化、青少年次文化等主题来联系两岸青年的情感与价值。

  二是公益性交流:透过共同实践社会公益活动培养两岸青年相互信任,并达情感实践。

  三是发展性交流:基于台湾青年未来职涯发展的需要,以“实习就业创业”为主轴。

  根据笔者参与“贤德惜福文教基金会”超过10年的两岸青年交流经验,以上三种路径尤以“发展性交流”最为重要,也最能深入发挥心灵融合与认同理解的效应,因为这类活动的时间、接触面、深入程度、参与者自主性都是前两类难以比拟的,也更能够让青年朋友从“心”认识中国大陆社会的本质以及两岸关系的血脉相连。

  太阳花事件告诉我们,台湾正面临“青贫化”,所以若能让台湾青年前往大陆从实习开始进一步就业甚至共同创业,这不仅可以实际深化两岸青年交流,让台湾青年能充分有效享受到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红利,更因两岸经贸的相互合作而致情感连结,所谓“心灵契合”互利共荣!

  五、“贤德惜福文教基金会”协助组织文化研习营体验式交流参访

  笔者2006开始至今11年参与“财团法人贤德惜福文教基金会”所组织的台湾各高校本科及研究生赴大陆各省市文化研习参访活动,总计近5000人次,由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到丝路、甘肃、四川、广东、广西、陕西、山西、宁夏、内蒙、河南、山东、河北、湖北、港澳等各省市、自治区,参与生源遍布台湾数十所大学。大陆方面主办接待与合办单位包括海协会、全国台联、宋庆龄基金会、中华职业教育社、各省市重点高校(北大复旦交大等)、技职院校及民进中央、民革中央、民建中央等民主党派。

  “基金会”针对早期赴陆短期文化参访活动的设计与安排,归纳以下几点执行面经验:首先要避免放牛吃草的带队方式,台湾学生既然会自费报名,当然是有好奇与疑惑,希望一探究竟。主办方与台湾带团领队老师必须全程陪同,而且要直面学生们各种疑惑与问题,不能推诿卸责或逃避敏感话题;大陆接待人员本就该对两岸问题有基础认识,对活动的主旋律更要有所掌握。因为一旦缺乏实质交流,整个活动就有可能会流于“吃喝玩乐”形式,剩下的当然就只有观光旅游元素了。为使短短几天的研习营仍能达到大学生活动应有的质量高度,“基金会”特别重视下列几项活动执行重点:

  1.行前准备

  除了必备行前会外,“基金会”依据学生的性别、年龄、专业、学校、地区等背景打散重新组合再分组小队,由学生自己担任活动总召及小组队辅负责组织团队,制定团队行动与生活纪律准则,并全程禁烟。行前一个月,陆续由团长精选寄发有关大陆近年外交、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传媒等相关报导与专文给团员,由各小队辅自行督促事先阅读,并自行在网络社群中开始讨论。这种行前准备目的是不要让团员在成行之前对大陆当前发展一无所知。

  2.主题演讲及“与大师对话”

  配合参加学员素质,由营队主办方安排讲师教授特定主题课程,内容由传统中华文化、地方文化采风、重大战略规划到两岸关系、台湾青年赴陆求学、就业及创业优惠政策等不一而足。主讲者的口语沟通表达能力是不能逥避的考量因素,否则即便是满腹经纶的台上大师用心讲述,台下睡倒一片场景并不少见。“与大师对话”则是由“基金会”另外特邀中国大陆高阶领导或各界成就卓越的企业家、艺术家、学者、专业人士与团员共同进餐幷发表简短演讲,随后主要时间都是由团员现场提问互动,问题内容毫无禁区,主讲者也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3. 古迹/旅游景点游览及经济建设重点或当地特色产业的参访

  借由参访古迹名胜来唤醒台湾青年的历史意识进而产生亲近感。对经济建设与产业项目参访,则是让学生们亲眼目睹大陆发展建设实况,能实地瞭解特色产业的营运与市场概况,此对“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展现有不言可喻、不言自明的效应。参访时陪同导游的文化素养也是必须有一定基础,否则解说导览效果会大打折扣。

  4. 两岸青年学生交流、校园参访

  要进行有效的“两岸交流”特别需要大陆青年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基金会”在办理研习活动时即会安排10至数十位大陆学生志愿者陪同台湾各校80位团员扮演地陪角色,在主办单位安排的正式行程外由大陆志愿者主导设计自由行时段,譬如“做一天北京人/上海人/重庆人”,实地深入各地胡衕、街道、巷弄去体验当地庶民生活,哪怕逛街、足浴,一起吃饭、喝咖啡,一起搭地铁、坐公交,过程中青年朋友们自有他们的沟通频道,运用他们自己愿意、喜欢的沟通方式交友,效果奇佳。大陆地陪同学若是能挑选曾去过台湾求学或交换的学生更是黄金梦幻组合,因为这些同学深刻理解两岸间细微差距,由他们来扮演催化剂角色最为恰当。

  5.与当地台商、台干座谈交流

  这种互动冲击力颇大,因为由台湾人自己的体验与告白中,台湾青年会感受到真实“原汁原味、正负俱呈”的经验。早期到大陆发展的无论台商或台干,能持续至今大都已是事业成功或颇有成就的企业家,在当年大陆仍是相对落后的环境下,“你不怕吗?”“为何选择到大陆而不是到欧美,甚至南向?”“当时碰到的困难有哪些?”种种问题,只有同为台湾人、并具典范效应的这些长辈们的真诚分享始能解其疑惑。

  6.与赴陆求学或就业、创业的台湾青年交流分享经验心得

  “台湾人在大陆”的经验分享与传承对青年学子是极重要课题,尤其与其年龄相仿却愿意选择赴大陆就业甚至创业的台湾学长姊的“台青经验”最具说服力,更准确的说“台青经验”往往是新一波台湾大学生是否愿意选择到大陆发展的关键参考力量。这些台湾学长姊的出面更提供了一种微妙安全感及“心理支持效应”,当然在各个主要一线城市中也隐然形成一种台湾青年之间的人际互助网络。“基金会”竭尽全力让短期参访研习活动不仅是走马观花的所谓认知而已,多年来大陆主办方针对各不同团队虽然是提供同样的行程设计,但我们仍企图在“同却不同”中以“贤德惜福的活动模式”增加参与学员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我们拉大历史的纵深去打开学子的视野,扩展青年的眼界,让他们从两岸高度看大陆;曾经参与过基金会主办的研习营同学在参访心得中即反思:

  “台湾仍然是我心中的宝岛,我反对独立,除了因为在我的认知里,发生在大陆这片土地的历史也是我的历史,看着这次参访的古迹名胜,我心中拥有的悸动向往都在告诉自己不想和这一切断絶关系,还有就是希望台湾这片土地可以平平安安的持续它的发展,幷且拥抱大陆带来的市场冲击与机会。2016台澳蓉~成都行心得,财团法人贤德惜福文教基金会”

  另一方面,行程亦应积极安排参访现代建设,展现中国大陆富强一面,直接化解台湾媒体对中国大陆的恶意扭曲,并让台湾青年将前进中国大陆纳入未来人生的职涯选择:

  “在行前我就知道,大陆发展极佳,建设快速。但知道和感受到是不一样的,实际走访,才会知道什么叫经济蓬勃。在成都,我看见的是遍地机会与希望,一片欣欣向荣;而在台湾,我看到前途一片渺茫。2016台澳蓉~成都行心得,财团法人贤德惜福文教基金会”

  很开心自己愿意也有这个勇气去把握这次机会来到中国这几个各有特色的城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打开视野去观看别人的好与不好才能反视自身的优缺点与不足,有机会的话我也希望能够去到这几个城市实习,甚至工作。 2016台澳蓉~成都行心得,财团法人贤德惜福文教基金会

  透过实地参访的确能提升台湾青年对中国大陆的认识。但另一方面,若单纯以为只透过活动安排是无法达到有效“两岸交流”的。第一是因为部分同学本身带着有色眼光参与活动;其次,交流活动若无法深入到心灵层次,易流于玩乐性质:

  当初发现这样的学生团纯属巧合/但参加过后觉得很不错/物超所值 zwanzig(快去回文),学生团(统战团)综合心得part 2,批踢踢实业坊2008年4月4日。

  这样的活动最大的“特色”就是会有一些政治性的宣传(柔性统战)/也会安排一些演讲、学术性的参访/不过大家都知道/我们是要去玩的XDXD。 zwanzig(快去回文),学生团(统战团)综合心得part 2,批踢踢实业坊2008年4月4日

  因此,要进行有效的“两岸交流”势必需要中国大陆青年的参与,因此活动通常会再安排大约十位的大陆学生担任志愿者的角色陪同台湾青年,基本上地点与时间不设限,由双方共议自由活动的时间规划。但往往会因时间不足,常常导致两岸青年无法进行深度交流:

  说到参加这次活动的遗憾,有同学说:“遗憾就是没有结识很多的大陆朋友,我其实很希望能和大陆的同龄人交流,比如说双方有一个议题,大陆学生和台湾学生去讨论,发表彼此的观点,我们还是很期待能有这样的机会。《台湾学生说:北京的这些事儿,台湾看不到!》人民网2016年7月8日

  台湾学生通过与大陆青年交流互动来体验对方的生活方式,理解价值观和建立彼此的情感,形塑一致或共通的价值认同,才能真正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其实两岸青年想法、梦想、担忧,都差不多,缺少的,就是对彼此的认识与交流不足。2014儒沐山东~齐风鲁韵 心情日记,财团法人贤德惜福文教基金会

  与他们接触让我惊觉我们所学、所经历的生活是如此的相似,且相处时并不会因为两岸相距千里而有隔阂,或许有那么一天,在经过更多的交流后,我们能放下过去的意识形态,建立更加和谐的两岸关系。 2014儒沐山东~齐风鲁韵 心情日记,财团法人贤德惜福文教基金会

  综上而言,除了规划课程讲座与景点参访之外,要达到两岸青年实质交流的目标,需激荡两岸青年的价值观、充分沟通及相互理解,才能真正提升或再造符合两岸和平发展所需要的共同理解。

  六、如何落实台湾青年赴陆交流、实习、就业、创业——贤德惜福模式

  如前所述,2006年夏“贤德惜福文教基金会”开始协助组织台湾大学生赴大陆研习,2013年春季启动陆生赴台“精彩两岸漾世代”参访活动,整整11年、近5000人次参加;2015暑期开始调整交流活动主轴,进一步推动台湾高校生与青年创业家到北京、上海等地参访、交流,并连续二年实施为期两个月的京沪暑期实习工作。2015年暑假参与的台资企业13家,2016年即已快速成长至台资、陆企甚至国企共29家的企业规模。

  历史经验证明仅有8-10天的研习营时间太短,实在无法深入探索,更遑论及于人脉的交往交流。实习,则足足有两个月可以深入基层,不仅进入企业实习,更得以借机看他们想看的风情,探索他们想探索的议题;而就业或创业之前“能到大陆实习”正是让台湾青年熟悉大陆市场与认识社会的一个重要踏脚石,暑期二个月或一个学期的实习也是“体验式交流”最好的落实方案之一。所谓“体验式交流”其核心当然是“体验”,也就是要在各种具体环境中亲身参与,无论是半年或数个月的交换生还是参加企业实习,唯有深入其中才能让两岸青年有真正值得珍惜的互动机会,让台湾学生在实际场景中对大陆社会运行的文化规范有更直观的认识,能增加更多同理心与换位思考的理解。

  “贤德惜福文教基金会”所设计的模式是在正式实习工作开始前为全体学员安排一个短期研习活动,旅游之外的跨领域参访、与学长姐对话、大师主题讲座势不可少,这种安排不仅对往后正式进入实习阶段,当学员遇到工作上、生活上的种种疑惑时可以找到同行学员相互协助、扶持,能亲身体验人生一辈子“出外靠朋友”的重要,对父母而言,孩子并不是只身在外,而是有同侪陪伴,都是“安全”的保障。

  基金会与台湾各大学所自行举办的实习活动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是协助组织跨校际、跨科系、跨年龄、跨两岸的团队,活动精彩更在于两岸青年的频繁互动、广泛交友,在于对学子的有问必答~无论学业、职涯、人生,甚至统战、九二共识、一国两制、一中各表等两岸关系的敏感议题,当下要迅速交流探讨、回答解惑。两岸青年都是聪明、善良、愿意助人且富有激情的,只要我们努力为他们搭建平台,青年学生们交友互动、心灵激荡自会产生大家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缘此,我们特别提出如下建议:

  1.交流活动的定位应该是七分知性、三分感性

  大学青年的交流活动本质上会自然倾向感性欢乐,所以活动内容的设计应该稍微将比重偏向于知性端,最终的结果自然会让参与者获得“知性与感性并重”的圆满成果。换言之,青年朋友必然会想要有所成长,提供平台的主办方必须注入足够的诱因与素材让他们有机会吸收知识与见识的养分。

  2.要主动对台湾学生长期以来的偏见议题进行交流沟通

  涉及中国大陆与中共被高度扭曲、丑化的教育及媒体环境中,学生们在台湾早已受许多刻板印象所制约,唯有透过有效交流始足以化解;我们积极建议主办方或接待陪伴人员不要闪躲所谓的“敏感议题”,更不应该以“这个问题不好说!”之类的说词来回避。这类台湾青年早已持有偏见的议题包含:开放竞争式选举、人权保障议题、宗教信仰自由、网络与媒体管制、贫富不均、官员贪腐、环境污染、六四民运、一国两制与一边一国等。对此一现象我们的经验总结是: 地方官员与主办方基本上经常是以“涉台无小事、宁左勿右”的心态面对台湾青年的心头疑问,而思想无法解放的结果就是“有交流、没有交心”,最终即难免流于吃喝玩乐、走马观花。更有甚者,这种保守心态又会进一步影响到参与交流活动的大陆学生面对台湾同学的态度。

  其实,这些政治议题只是台湾青年心中的小部分疑惑,他们更多关切还是在经济与社会、文化层面,尤其是攸关他们自己未来职涯规画与发展的前景。但是,政治议题却是让台湾青年对前进大陆或拥抱大陆市场最大的心理障碍所在。盲点不解,所牵涉的影响事大,不可小觑。沟通、说明必定会比说服、灌输有效!

  3.要让学生确实有机会走进大陆社会的基层,亲身体会各地庶民生活

  过去许多活动的主办方往往因为过度爱护或保护台湾学生,会避免安排台湾学生接触基层社会的机会,这不仅损失让他们第一手体验的真实感,反而是隔了一层玻璃窗去观察大陆社会,要知道能安排大陆学子一起陪伴的自由行才是真正“体验”,要把整体市场经济与社会环境变成一个有机体大型教室,鼓励台湾学生搭乘地铁、公交车,与摊贩、百货公司柜姐、足浴服务员、出租车师傅、各地城管等直面对话、多多交流沟通,这才是另类速成且真正有效的学习渠道!

  “命运共同体”或“利益共同体”意识不是用单纯的文字或话语得以传递或形塑的!

  4.要鼓励台湾学生在交流活动期间尽量阅听大陆各类媒体

  积极建议并鼓励到大陆的台生早晚间在住宿处抽空阅听电视及网络上的新闻、娱乐甚至谈话性栏目,让学员自行去比较两岸媒体的不同内容比强迫灌输更有效。另外,纸媒已不再是台湾青年日常消费的媒体型态,但很多主办方会赠送参与的台湾学生不少书籍、报刊,其实是资源的无谓浪费,唯有透过学生自己亲身接收各媒体通路内的讯息,才能更有效的让青年人自己去消化、反刍在参访交流活动中所吸纳的大量信息。

  唯有透过第一手接触并比较两岸的媒体与新闻内容,台湾学生自然会理解台湾媒体环境与生态的自我封闭。

  5.要主动说明大陆体制内各种制度的要素

  “一个家庭生一个孩子与一个生了60 个孩子的大家庭管理方式是否该要一致?”

  “基金会”在办理各项赴大陆活动时总是会要学员自己去思考何以两岸存在如此不同的管理体系,因为台湾青年通常难以体会两岸在“规模”上的巨大落差,也难怪多数台湾青年难以掌握大陆面对所有治理问题的复杂度;因此我们积极建议,活动初期就要安排深入浅出的大陆体制说明简介,让学生瞭解大陆行政、立法、司法体制设计;瞭解统一战线意义、功能与制度;瞭解涉台系统的角色与服务范围。要能充分解答学们心中的“为什么”,才能真正因换位思考、因同理心而充分沟通、而体谅。

  6.要延展、持续各类交流活动的后续发展

  主办方务必要透过微信、电子邮件等渠道继续与参与活动的台生保持定期联系,提供当地的各项建设发展、投资、求学、实习、就业、创业信息,尤其优惠待遇等讯息给大家,这种几乎零成本的沟通渠道应当有相关系统的专人、专责投入服务才是。与台湾青年保持在网络世界的对话是絶对必要的,如此才能确保交流活动能够产生更长远且持续的化学反应。简单算一笔帐,若90年代即启动,至今2016应至少已掌握数以十万计的20岁到40岁幷且都是各高校毕业的台湾青年世代、社会中坚阶层的人脉网络!惠而不费的网上通讯等各类的交流活动信息若能持之以恒,影响巨大而深远。

  当前大陆对台湾青年的优惠措施前所未有,由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皆大力提供各类创业津贴、生活补贴、贷款担保、房租减免、市民待遇等。鼓励青年创业创新的热潮中,不仅针对已在大陆求学就业的台商第二代,更应该积极鼓励在台青年学子赴大陆共享资源。目前所知在大陆各省市至少已有41个两岸青年创业基地、12个示范点。在这一个良好基础上,我们积极建议,大陆当局应该要让创业创新相关信息透明、管道畅通,要充分运用台湾青年常使用的社交媒体如Facebook、Instagram或各地台企协、台湾各大学校友会组织来传播讯息,并主动将讯息传递到台湾各大学院校里的“创新创业中心”及创业相关的学生社团,如台北大学“北大创业家”“台大创业俱乐部”“交大创创社”“政大创联会”“清华九又四分之三月台”。另外,还要提供台青落地后的谘询服务来协助台湾青年寻找适合的孵化器。

  我们必须务实认知:对絶大部分台湾高校生而言,一出校门就想创业比例是极少数一群。但是,根据联合报2015年的调查显示在台湾20-29岁的青年赴大陆就业有意愿者却高达32%。换言之,为了鼓励更多台湾青年西进创业,最适当途径应是设法降低他们到大陆创业的风险,因此现阶段对台湾各高校青年而言最可行路径安排是:

  大陆做交换生——暑期二个月(或一学期) 大陆实习——毕业后大陆就业——有工作经验后再创业! 

  第一步-大陆求学:校园生活熟悉当地环境,建立人脉;

  第二步-大陆实习:到企业实习,透过职场实际工作以瞭解商业环境和所有运营流程;

  第三步-大陆就业:毕业后直接赴大陆求职,争取机会瞭解市场、累积经验、扩大人脉;

  第四步-大陆创业:与大陆青年共组团队,运用积累的人脉、金脉积极创业。

  台生分两种,一种是父母亲已是在大陆多年投资的台商或台干二代,他们早跟家人在大陆生活求学,具有先天优势。另一种则是在台湾出生、成长、求学、就业甚至创业的台湾本地学子及青年,他们受到统独、蓝緑甚至媒体操弄影响,近年来更得面对台湾经济持续下滑、面对职场薪资低荡徘徊、面对少子化海啸的种种困境,较之前者其实更该受到重视与关注。值得注意与欣慰的是,台湾青年不分统独半数以上都想到大陆看看,许多人已认识到唯有抛去“小确幸”心态并勇敢地脱离原有的舒适圈才能挣脱低迷现状,也才足以显示自己已经长大、可以独当一面自立自处不让父母操心,他们更想开拓视野不愿做井底之蛙,尤其想到大陆去亲身印证在台所闻是否属实?

  2016年暑期京沪实习结束后,“贤德惜福文教基金会”在台北举行心得分享会,参与同学无不高度肯定二个月在大陆的工作与生活斩获。期间他们与大陆各阶层同胞真正朝夕相处,在职场学习与实作的经验让他们除了认识大陆经济勃发趋势,实际参与各企业的运营方式,在生活中更深刻体验到大陆电子商务与网络金融的便利以及庞大的发展潜力;职场的人际互动让学生们真正理解到“两岸一家亲”的深刻意涵,感受到两岸同胞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异同之处。在居住的社区里认识了大陆庶民社会的人情温暖与基层群众的和善檏实,当然也深刻体会到大陆社会发展进程中方方面面的障碍与困难,但是当学员们能充分发挥同理心与换位思考的作用后,未来解决种种困境怎么还会是问题,只因为有两岸兄弟陪伴,大伙一起向前!


  郑又平:作者为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副教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