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论一个中国的国际道义原则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一致性

  关于“一个中国”的国际共识,既有国际承认的国际法文件所公认,又有世界上与中国建交国家的建交联合声明所承认,反映出“一个中国原则”具有普遍的国际道义原则。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承认中国国民民对国家的效忠的正义性。凡是搞分裂或者背叛国家的行为,都会遭到中华文化主流的谴责。

  本文从国际法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政治学的角度,分析关于“一个中国”原则的道义性和一个中国传统文化道义性以及二者之间的一致性。

  一、关于一个中国原则的国际道义原则

  台湾从历史上说,历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只是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上,中国遭遇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在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当时的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将中国的台湾与中国东北地区划给了日本。由于当时的中国辽东半岛涉及到其他列强的利益,俄国、法国与德国对日本施加压力,日本被迫放弃对中国东北地区的占领,但要中国再付出白银3000万两作为补偿。这就是所谓的“三国干涉还辽”。台湾被日本统治了50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中美英三国首脑召开开罗会议,商讨对日作战和最后打败日本军国主义问题。会后发表的《开罗宣言》宣布,日本对外侵略战争掠夺的领土,包括台彭金马和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占领的领土必须归还。日本的领土限于日本的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四个岛屿。在《开罗宣言》之后的1945年7月26日的中、美、英《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石磊、鲁毅主编:《现代国际关系史辞典》“波茨坦公告”条,郑州:河南人出版社1987年版。中第八项,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同年9月2日,美、英、中、法等九国代表于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海军战舰“密苏里”号上接受日本投降。日本外相重光葵和日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等代表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同意接受《波茨坦公告》中所列的全部条款,无条件地将包括台湾在内的所掠夺的领土全部交出。日本《无条件投降书》开宗明义第一条就是:日本接受“中、美、英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1945年7月26日的《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这样,《中国对日宣战布告》、《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无条件投降书》,这四个文件组成了环环相扣的国际法律证据链条,明确地确认了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法律地位,保证了台湾回归中国的国际协议,具有无可否认的法律有效性。

  《开罗宣言》、《波茨坦宣言》显示了国际社会反对侵略的道义原则,支持台湾在历史上就是中国固有领土的这一历史事实。而当时代表中国签署《开罗宣言》的恰恰是中华民国的委员长蒋介石。

  在战后建立的最具权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中,今天已经有193个成员国,其中有181个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在2022年10月20日二十大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从2013年到2022年十年中,中国的建交国从172个国家增加到181个。凡是与中国建交的国家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双方在建交公报中都写明瞭,“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只有1964年中法建交公报采取双方心知肚明的建交方式。中法联合公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在1972年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的2758号决议,决定在联合国及其下属组织中,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取代中华民国的代表,再次表达出世界只有“一个中国”的国际道义原则。这些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文件所表达的声音,都是国际社会的共识,是任何势力都无法抹杀的国际道义原则。

  二、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国家的认知

  政治文化与国家认同密不可分。按照美国政治学家艾蒙德的看法,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它是由本民族在历史进程和当代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中形成并抽象出来的。国家认同也是一种政治概念。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国民对自己归属于哪个国家的认知,以及对这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族群等要素的评价和情感归属,它是高于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升华。在国际社会中,对国家认同分为两类:一种是国际层面的认同,即外交承认;另一种是国内层面的认同,就是得到本国国民支持认可,和国际承认同同时存在,国家才得以存在。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是在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中和国家实力发展变化中得到国际社会认同的。这也是一种自我身份的认同。自我身份认同包括了国家的领土版图,主权管辖范围、民族构成、政治社会制度、本国的核心利益构成、安全与发展利、自主决定本国内外政策的能力及行动等,以及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平等发展关系的能力。国内层面的国家认同,是一种由各个民族构成的国民对本国政治历史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中央政府的效忠认同。总之,“政治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政治文化较为系统和理性的表述。”百度百科:“政治文化”,百度网。

  对于两岸关系而言,是哪个政治实体更代表中国,哪个是中国正统?对这一问题,目前在两岸存在一定的分歧。台湾方面以马英九先生为代表,认为中华民国是1911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存在历史时间长,代表正统。但这一看法忽视了中国近代以来政治体制的变化,即中国在抗日战争之后,国共两党的重庆谈判,虽然达成协议,但蒋介石政府发动内战,没有建立联合政府的基础。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已经在第三次国内战争中得到解决。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败国民党的军队,幷且在1949年10月1日,宣布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社会已经承认了中国领土上的政治体制的变更。

  政治学中关于国家政体变化不改变国家主体是一个公认的原则。蒋介石先生在大陆失去民心,兵败到台湾,依然采用中华民国国名,是他认为两岸是分别治理。这种分割并不表示中国分成两个国家。他还念念不忘反攻大陆,说明两岸关系问题还是一个中国的内政问题。鉴于大陆的发展与国际威望增长,他后来逐步放弃反攻大陆的口号,也赞同第三次国共合作的探索,通过曹聚仁先生沟通传话,商讨两岸统一的计划。很可惜,由于大陆发生的“文革运动”,打断了这一沟通渠道,错失了一次中华民族和平统一的难得的历史机遇。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忠孝节义”,并把忠放在第一位。孔子提倡忠与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对统治者的劝诫是以仁政治国,以仁义之心待民,勤政、节用,有信、不烦政扰民。“苛政猛如虎”,要求国王和官吏“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周海燕编着:《论语通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忠,就是以忠实诚信态度待人。在封建社会就是倡导忠君。封建社会的皇帝就是国家象征。所谓忠君,就是忠于国家。岳母在岳飞身上刺字“尽忠报国”就是这一道德理念。岳飞元帅在黄河以北收复金人所占土地,军事上取得节节胜利,岳家军要直捣黄龙府的大好形势下,面对南宋皇帝受谗言所惑,下达十二道金牌,岳飞也不得不返回京城临安复命,受到潘仁美构陷。可见,忠君思想在岳飞心中是多么根深蒂固!

  孝,就是孝睇,尊敬父母长辈,兄弟姐妹和睦。孔子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周海燕编着:《论语通译》学而篇第一,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孝的涵义,由孝顺父母,敬重兄长,扩大到效忠国家,这就是孝顺的本意。

  节是气节,最大的气节,也要求忠于国家,不背叛国家。宋代的文天祥和清代的林则徐都是气节守身的典范。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都成为千古絶唱。遵守国家的民族大义就是节。在国家遭受外敌入侵时,奋起反抗,不趋炎附势,不媚于外部势力,不认贼作父,就是守住大节。所以,在抗日战争中,卖国求荣的汪精卫以所谓的曲线救国为由,建立起南京伪政权,配合日本侵略者,就受到国人的谴责。在抗日战争之后,国共两党都要追究一切汉奸的刑事责任义,就是讲道义,讲诚信。人无道义与诚信,不能立于世。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守住诚信,就是守住做人的根本。这就是中国传统道德规范。

  在两岸的关系中,面对民进党当局分裂国家,谋求独立,倚美谋独,完全是一种破坏几千年中国历史文化形成的只有一个中国正统理念的行为,是卖国求荣,谋求私利的行为。凡是中国人,不论现在居于何处,都应该谴责这种谋求台湾分离,两岸保持分裂长期化的观念与行为。

  三、国家政体变更不改变国家主体

  在政治学的关于国家的学理中,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一个国家适当的、健全的政体,反映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反映国民多数的意愿,采用的是符合本国统治阶层的制度,对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及政党统治地位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统治阶级历来都十分重视政权组织形式问题,不断完善自己国家的政体。

  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由于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的不同,相同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也会采用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英国、美国均为资产阶级专政国家,但组织形式有所不同。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的政体是国家社会和政治变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国体和政体一般应该是统一的,因为国家主体是社会和政治发展的规律必然要求。国体和政体的统一,也是国家主体性的要求,是国家形成和发展及其与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历史性、自主性、目的性和创造性的体现。而国家的政体变更,不改变国家的主体性。

  国家的政治体制分为君主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共和制、联邦委员会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由各国国内政治变动或革命之后确立治理国家的政治体制。国家政体的变化,不改变国家主体的基本属性,即国家主权适用范围。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于1649年建立以克伦威尔为护国主的英吉利共和国。在1688年11月又由于荷兰执政威廉一世带兵驱逐英国复辟的国王詹姆斯二世,继承英国王位,成为威廉三世,英国议会在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使得英国在“光荣革命”后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法国大革命之后建立的是共和国。是在拿破仑暂时称帝,法国变为拿破仑帝国。在拿破仑百日政变后,拿破仑再次被打败,放逐于圣赫勒拿岛,法国最终建立的还是共和国。日本在二战时期实行天皇内阁制。在1945年日本军国主义战败之后,虽然在美国占领管辖下,制定了和平宪法,保留了天皇,但实际权属于内阁,也属于君主立宪制。这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国内政治体制的变化,都没有改变一个国家的主体性和主权管辖范围。因此,可以预见,未来两岸统一后,政体会有变化,无论是实行“一国两制”,还是一国一制,都不会改变中国是一个国家主体单位,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的现实。大陆已经多次充分表达,对台湾的总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在一个国家主权下,台湾与大陆可以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台湾未来实行什么制度,关键要看岛内的民意,特别是国民党、民进党、亲民党等各种政治力量如何选择台湾的未来,要看台湾大多数选民如何投自己手中的选票。在当下,特别是看现在执政的民进党能否改弦更张。

  四、美国欲掏空中美建交基础是徒劳的

  1972年2月,美国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表了《上海联合公报》,除了双方各自阐述对国际形势的看法外,最核心的内容是关于台海关系,即“一个中国原则”的表述,中国谈判代表完全接受了基辛格的发明,即“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美国对此不表示异议”石磊、鲁毅主编:《现代国际关系史辞典》“上海联合公报”条,郑州:河南人出版社1987年版。。这就是说,尼克松代表的美国官方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的事实,成为具有国际法效力的原则。在1979年1月1日公布的《中美建交公报》中再次重申,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虽然美国卡特总统当政时期,美国国会又搞出一个“与台湾关系法”,但美国也不能否决《中美建交公报》和《上海联合公报》中双方所公开达成的共识。在后来由于美国对台湾出售军火,经过谈判,美国里根政府与中国签署了《八一七公报》承诺逐步减少对台湾的军售。中国与美国之所以能够打破冷战以来的僵持状态,是双方经过谈判,美国答应了中国的“废约、撤军”的要求,承认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原则完全适用于台湾地区。现在之所以在中美关系中存在障碍,是美国的官方立场发生倒退,试图利用台湾,遏制中国的发展,阻挠实现中国的国家统一大业。在最近的美国拜登政府的国家安全报告中,美国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定位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将台湾定位为民主政体,试图搞“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这完全是徒劳的。正如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涉台部分所表述的,任何势力都不能阻挡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伟大事业。

  2022年8月2日,美国众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中国立即做出军事反应,在台湾周边划出六个防务区,打破了所谓台海中间线,赢得主动权。美国的所谓第一岛链已经失去它的封锁中国大陆的作用。随着中国国防实力的增强,任何敌对力量妄想阻挠中国实现最终统一,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和国防实力铜墙铁壁面前碰的头破血流。

  由于美国对中美外交关系中的“一个中国原则”的不断挑衅,近来台湾舆论对两岸关系会发生交战的预测大增。对此,台湾大学名誉教授张麟征呼吁,台湾民众要保持清醒头脑。她在参加“公民监督平台”座谈会时就呼吁,岛内民众要认清美国的真面目。台湾民众需要意识到,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根本没安好心。从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台积电搬迁一事来说,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要求台积电整体搬迁到美国,甚至扬言搬不走的话,就准备炸毁。这说明美国完全不关心台湾民众真正的利益。美国实际上只把台湾地区当做拖垮大陆的工具。因此,一旦两岸发生冲突,美国一定不会在乎台湾民众的后果。她还特别指出,乌克兰和叙利亚就是前车之鉴。美国在一个地区挑起战乱后,只会在乎自己的利益,而不会在乎该地区民众的死活。甚至美国希望这些地区冲突持续得越久越好,毕竟这样纔可能达到拖垮竞争对手的效果。笔者也认为,如果蔡英文当局在台独道路上继续走下去,一旦两岸之间爆发冲突,美国也絶对不会希望冲突在短时间内结束。在美国挑唆下,随着台海局势越来越紧张,岛内民众希望的“避战”将很难做到。台湾民众而避免两岸发生军事冲突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岛内民众觉醒自救。张教授预测要看2024年美国大选和岛内选举结果。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政治报告指出:“实现国家最终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单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大陆官方反复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两岸学术界应该共同把握历史大势,坚守民族大义,坚定反“独”促统。通过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举办中华文化论坛这一平台,“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同上。要坚决反对任何外部敌对势力对中国国家内政进行干预。“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这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絶非针对广大台湾同胞。”我完全相信,中国实现国家统一大业、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系外交学院教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