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两岸青年文教交流在两岸融合发展中的作用——以北京大学台生交流为案例的调研报告(节选)

  一、北大台生的基本情况与社会管理

  在多种形式的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中,高校交流的地位和作用尤为突出。至2012年,在大陆就读台生已经达到7346人,可以招收台生的学校达到219所。在2012~2015年间,陆生报考台校人数逐年攀升,从1905人增加至2015年的5094人,2015年当年的实际注册率也达到了3019人。冯宁默:“十八大以来的两岸高校交流”,华广网,网址:https://www.sohu.com/a/199241300_267719

  本章选取的案例是北大台生,主要关注的是其学业发展和社会适应状况。选取北京大学作为案例,除了研究的便利性之外,更是因为北京大学“承太学正统,立大学祖庭”,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发源地,拥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地位和象征资源。北京大学“人文立校、文理兼容”的学科布局和“思想自由、兼容幷包”校园环境比较适合两岸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一直是大陆高校对台交流的标杆,与台湾的许多高校、民间协会、财团法人和基金会合作,举行了多层次、多形式和卓有成效的交流合作项目,成果显着。

  (一)北大台生群体概况

  1.分布情况

  北京大学是一所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也是内地名校吸纳台生的重镇。我们可以从地理分布、院系分布和学位分布三个角度来分析,台湾学生来大陆求学的选择和北京大学的政经资源、学术资源和象征资源对台湾社会的吸引力。

  从地理分布上看,多校区办学模式开拓瞭高校教育新的发展空间,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增强瞭高校的竞争优势,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严曙光:《高校新校区建设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7页。根据本文的统计,北大校本部是台生分布最多的校区(370),占到台生总数的50%以上。随后,是软件与微电子学院(206人)、医学部(119人)和深圳研究院(24人)。以上数据来自北京大学港澳台办公室,图表由笔者自行绘制。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校本部作为北京大学的主体部分,拥有最为完整的学科建制并承载了大多数北大校史上的象征资源,因此吸引了大多数来北大学习的台生。可见,这些台生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北京大学的学术地位有着较高的认同。相比之下,深圳研究院虽然是北大建设国际化校区的样板,但台湾长期与西方社会(特别是美国)保持着非常紧密的盟友关系,因此来大陆求学时对于“国际化”的需求不是很强烈。

  吸引台生人数第二的软微学院凭藉的则是就业前景的优势。近十年来,中国互联网产业的良好前景形成了人才的“虹吸效应”。在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的排名中,北京大学计算机和软件工程专业均名列前茅。学生的就业去向在各院系中位列前三名,具体包括IBM、微软、谷歌和百度、腾讯、网易等国内外互联网企业,各大金融机构的技术部门。大量台湾学生前往软微学院求学,体现了大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两岸经济互融、民心相通的巨大推动作用。

  医学部吸引的台生数量也相当可观。台湾的医疗卫生领域在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上师承日本。一直以来,台湾社会对岛内的医疗卫生水平一直非常自信。近年来,随着大陆医疗卫生水平的快速提升,也有许多台湾学子选择申请北大医学部。这说明在社会主义体制下,我国充分做到的发展惠及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学生的学位分布体现了一所大学教育层次的完整性。北大港澳台办公室的数据显示:北大台生以硕士生为主,占据了2/3左右的份额;本科生和博士生数量相对较少,但也占据了一定份额。以上数据来自北京大学港澳台办公室,图表由笔者自行绘制。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如上文所述,全校台生分布的整体情况主要是由北大校本部所决定的。目前,北大校本部的台生群体以硕士研究生为主,共有222人;本科和博士研究生也有相当份额,分别为51人和97人。同前。

  上述学位分布体现了台湾社会(特别是学生和家长)对大陆高等教育发展的认可。由于台湾本岛相对狭小,仍然是一个地域社会,大多数普通家庭出身的学生除去台北求学或者出国留学之外,仍然会选择在家乡附近的高校完成本科学业。而北京大学的硕士学位则成为了他们在完成本科学业之后的进阶学历。这说明,近年来北京大学国际认可度的提升改变了岛内社会对大陆高等教育的传统观感。许多台湾学生愿意将来大陆名校攻读研究生学位作为来大陆发展的探路石、敲门砖。

  院系布局是一所大学学科建制完整性的最直接体现;学生的院系分布则体现了社会的整体求学和就业倾向,以及对该校不同学科发展状况的认知。目前,台生在北京大学的主要选项是人文社科类和经济管理类院系。从静态视角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位居台生招録人数前5名的院系分别是光华管理学院(36人)、国际关系学院(35人)、法学院(27人)、中文系(22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1人),台湾学生群体主要集中于社科人文类院系。同前。

  从动态视角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两个现象:(1)近年来台湾学生规模增加的主要群体为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硕士学生;(2)优质生源比例在逐年提高。后者主要体现为本科生入学学测成绩。2018年,北京大学録取台湾学生的分数线为73分,超过了多数台湾高校的録取成绩。2019年台湾高校録取学测成绩政策调整之后,北大要求面试台生学测成绩基础为3+1门顶标,録取分数线为59分。

  2.北大台生管理的整体特点

  来大陆交流的台生,若以交流时间为区别基准,可将交流以半年为期,区分为短期交流及长期交流两个类型。

  短期交流的部分可以归类为旅游、短期交换与“交流团”,由大陆各级政府部门或当地台生协会提供机会,以访问、交流为名义所组织的参访团,对象以大专青年学生为主,举办时间常在寒暑假期间同时也会走访交流地周边的名胜古迹。目前,有诸多台湾民间团体协会组织在开展两岸交流,如在北京活动的两岸文化交流协会、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海峡两岸青年双创智库等,或是较具组织规模的夏潮联合会办理(同时协助台生申请大陆高校的业务)。

  长期交流部分是近年来中国大陆对台青年交流促进融合政策的主要受众群体,最主要的要求就是希望从“留陆到融陆”。然而根据多项研究表明,目前台湾同胞在大陆还是以制度层面的问题为大宗。举例来说,根据中国大陆法规,台湾同胞虽在理论上属于中国公民却不属于境内人士,在大陆实际享有的权利、义务时常却被等同外国人,因此难以建构与大陆同胞身份一致的政治认同感。

  在招收和培养港澳台学生政策的长期实践中,北京大学坚持推进港澳台学生的“趋同管理”方向,逐步建立了“以领导小组为核心,以院系单位为主体,以职能部门为纽带,以学生社团为依托”的港澳台学生工作机制。关于这一机制的阐述,来自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港澳台办公室。这一机制的具体含义如下:

  1、以领导小组为核心。2006年11月,北京大学在原有港澳工作领导小组及台湾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合并成立港澳台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和校长亲自挂帅。2015年12月,北京大学正式成立了港澳台学生工作小组,由主管对外交流和学生工作的校领导分别担任正、副组长,设立工作小组办公室,并设置学生事务、招生教学、课外活动、公寓服务及综合事务5个小组,推动港澳台学生工作有序开展。

  2、以院系单位为主体;充分发挥院系单位的主体作用,是做好港澳台学生教育培养工作的关键。十余年来,学校逐渐将港澳台学生培养的各环节纳入院系学生管理体系,涵盖了招生入学、住宿分配、学籍管理、教学培养、奬学金评审以及实习就业等工作。

  学校将港澳台学生工作纳入院系学工副书记工作框架,在港澳台学生较多的院系设置辅导员。港澳台办公室与学生工作部开设“港澳台学生工作交流坊”,由校领导带队,带领院系一线干部赴港澳台地区对口高校,进行学生事务专项调研。

  3、以职能部门为纽带:港澳台办公室作为港澳台学生教育培养的统筹管理部门,在招生工作、教学培养、学生工作、就业指导、社团管理等方面,与学生工作部、教务部、研究生院、校团委等相关部门及院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沟通与合作,建立起了通畅的沟通机制以及合理的工作流程。

  4、以学生社团为依托。依托学生社团,培养优秀、可靠的优秀学生骨干,是港澳台学生教育培养工作的必要补充。目前,北京大学活跃着6个涉港澳台事务的学生社团,香港文化会、澳门文化交流协会、两岸文化交流协会、台湾研究会、交换生之家及南粤发展与人才促进协会,注册的港澳台籍会员人数约320人,并有10多位港澳台同学担任社长、理事长等负责人职务。港澳台办公室和课外活动指导中心积极完善社团管理服务制度体系,助力各社团品牌活动,并在活动开展、经费场地、合作交流等方面予以支持。

  二、完善台生工作的措施与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促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的重大政策举措,将扩大两岸交流作为是今后对台工作的重点方向。我们应该以此为依循方向,作为开展对台青年工作最高指导原则,和改进高校涉台工作的具体指导方针。下面结合北大台生工作调研情况,总结改善我国高校涉台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政策建言的总体方向

  第一,坚持以习近平五点主张为最高指导原则,创新思维,循序渐进,逐步实现两岸青年心灵契合,增进和平统一认同。

  台湾青年政治认同尚处于形成过程之中,存在着导正、重构的可能。从社会学角度看,民众意识的形成、持续与变迁,是个人政治学习与社会环境互动的结果。相较于成年人在统“独”问题上的立场已经根深蒂固,台湾青年的政治认同观是会变化发展的,将随着自身社会阅历的增加及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不断做出修正,尽管可能会需要较长一个时期。

  在两岸青年交往中应引导大陆青年树立“求同尊异”的观念,尊重并理解台湾学生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观念。在国家认同方面,大陆方面应该以战略高度,理解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建构双重认同,这样可以减少矛盾、避免冲突,从而拉近彼此间的情感距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台湾青年的政治认同感。

  第二,结合青年世代的特点,深化两岸青年交流的共有主题,创新交流形式、提升交流效果。

  交流沟通能够加深彼此理解和包容,是解决两岸认同问题的必经之路。当前两岸的政治互信虽有所增强,但总的来说还不够充分。我们应当采取举措,强化两岸青年共同主导交流活动,打造“与时俱进、形式创新、内容丰富、价值导向”的交流新模式。

  一是彼此尊重、换位思考,包容多元、增强互信。由于不同的成长环境、特殊的社会氛围以及两岸不断扩大的实力差距,台湾青年在交流中表现出敏感性、自尊心强的性格。对于这些特点,我们应予理解并做到充分尊重。要充分照顾其心理变化和需求,多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

  二是创新青年交流方式,提升交流效果。年青一代较崇尚开放、喜欢自由、思维活跃。对此多增加符合年轻人兴趣的主题交流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应该设置互动环节、思考环节,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和乐趣。交流形式不能单一化、简单化,要将参观、求学、创业、学习等有机整合起来。建议现阶段高校应以“两岸姊妹校交换学生计划”为代表的学伴计划以及“两岸趴趴走”此类文化探索活动,让大量青年学子在步入社会前,拥有两岸学习生活、结交两岸青年朋友的体验,增进台湾青年对祖国大陆的认识,改变以往在岛内接收错误消息而形成的偏差观念;还可以尝试以民族节日龢民族文化为契机,创新交流形式、提升交流效果。构建共同的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例如抗战历史、东海保钓、南海维权运动,在构建认同的过程中,是近现代不能忽视记忆的作用。

  第三,跨越数字鸿沟,善用新媒体,创新两岸青年交流新渠道。现今网络科技普及,但是,两岸数字鸿沟,依稀可见。台湾学生会使用LINE、Facebook等作为日常联络方式,仅少数与大陆朋友联系时才会使用微信;浏览新闻和论坛时偏向于使用欧美社交网站或台湾本土网站,如Facebook、YouTube、Instagram、LINE、PTT等,极少会浏览网易、腾讯、微博、知乎等新闻类及社交平台。

  两岸青年交流工作应善用网络平台,网络的普及应用让沟通更加高效快捷,创造便利条件让双方通过line、Facebook、微博、微信等工具学习和交流,同时将祖国大陆的相关政策、发展变化等信息正面传递给台湾青年,既能及时沟通,又能防止恶劣媒体扭曲事实、垄断信息。事实上许多台籍学生以及对两岸交流有兴趣的大陆同学们,也开始通过Facebook与微信等社群平台,定期推广两岸交流活动,发布两岸相关信息,如惠台31条政策或主题性研讨会内容等等,两岸青年学者在网络社群中各抒己见,共享资源,加深瞭解,增进感情,传播祖国的“正能量”。

  第四,对政治议题适度规避,多些就业创业的切实利益相关主题;先行先试,以北清两校为范例,以马云“两岸青创园”计划为榜样,建立和推广青年融合发展与就业创业的基地。在此,建议将北上广深等沿海城市作为台湾青年全面瞭解大陆的窗口。北上广深等沿海城市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开放程度较高的国际化大都市,在政治文明、社会秩序、公民素质和城市管理等软实力方面优势明显,在台湾学生中广受欢迎。北大、清华等大陆知名高校建立两岸青年融合发展先行先试的样板。最好的例子就是马云的“两岸青创园”计划。为两岸青年创业提供更好的空间与机会。把台湾青年的就业创业、发展和期待愿望,纳入到两岸利益共同体中,既能给台湾青年实在的经济利益和物质利益,也更能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增进两岸青年的心灵契合。

  第五,发挥学生志愿者和涉台科教机构的协调与引领作用。在策划两岸交流活动时,发挥高校学生志愿者和涉台科教单位的协调与引领作用,事半功倍。近年来,北大、清华台湾学生成立幷发起了“北大两岸文化交流协会”及“清华大学台生组”等社团组织。提供台湾青年从报考前至毕业就业等一系列服务;在学期间的“学伴计划”、中华文化研习活动、两岸青年发展论坛、北台云交流项目参访交流活动等等;于即将毕业前,举办台湾青年生涯发展讲座及实习就业招聘会。在这些两岸交流活动的安排下,不仅能使台湾学生融入大陆生活,还能催生他们认同祖国大陆,逐步实现双重认同。因此,建议以高校港澳台办、共青团、学生会为主导,鼓励台湾青年来大陆学习、交流、生活、创业等,在此过程中更加全面而深入地认识中国大陆,深化对祖国大陆的全方位瞭解。

  (二)趋同管理的具体措施

  高校台生学生工作与大陆学生工作的趋同管理,是落实两岸一家人的具体措施,乃大势所趋。具体而言,在学籍管理、教务教学、奬学金以及就业与创业指导、人事档案五个方面给予平等待遇,让他们感受到赴大陆学习就业,融入祖国的发展,是其人生的正确的选择。

  第一,在学籍管理方面的趋同管理,避免踢皮球现象。

  北大在学费标准、学业要求以及毕业标准等方面上对中国学生、留学生与台籍学生的管理已经趋于一致,但是在涉及有关院系转换、休学申请、延期申请以及服兵役等内容时,留学生与台籍学生还是需要到相关部门进行申请与审核,幷且还需要时间等待通知。一般行政部门并不熟悉这些涉台事务具体作业程序,这一系列繁琐的作业程序,没能让台籍同学享受如同中国大陆同学般的便利,因此当台籍同学遇到同样的问题时,更倾向于询问有经验的台籍学长学姐,长此以往,留学生以及台籍学生双方就很容易形成各自的封闭圈子,很难融入到学校生活当中。此外,大部分高校院系将港澳台学生与留学生事务同划为涉外国际事务部门处理。我们认为如同北京大学的各大院校应该对学生学籍进行统一管理。不应该在机构以及作业程序上将中国学生与台籍学生、华侨隔离开来,不应该将港澳台办当作一个独立的机构,而是将台籍学生、具有华侨身份的学生的相关学籍事务与中国学生一样,交由学工办处理。由此让学生们感受到平等对待。实现设置学工办的真正意义,让两岸三地来华留学的青年顺利融入中国大陆的生活,从心理上真正愿意形成对中国大陆的认同。

  第二,在教务教学课程设置方面,既要有趋同管理,还要适度有别;适时开设“认识祖国”国情教育课程。

  在目前高校课程设置上,院系教务部在教学手册的相关规定中将留学生、台籍学生以及中国学生的课程区别开来,明确标明留学生必须或可以选修哪些课程,而有些课程就不可以选,幷且不让留学生以及境外学生学习中国的思政课程。课程设置上还是以欧美国家历史、东南亚历史、政治理论等课程为主,而开设的国情教育课程却十分少,这也使得台籍同学在赴大陆学习的学习过程中,很难与中国同学进行深入交流。因此要促进两岸三地青年的心理认同就在于在教学管理上应采取趋同管理。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加强陆生与留学生以及台籍学生的课堂互动交流。外籍生及台籍学生在课堂过程中留学生与台籍学生都很难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长此以往,留学生与台籍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而当他们长期不能融入这种学习环境的情况下,可能对大陆学习生活产生负面情绪,从而减少赴大陆的学习的热情。

  第三,高校奬学金的评奬机制与过程,尤其应当趋同管理。

  两岸三地青年学生奬学金类别与金额,涉及同学切身利益,不应该对其申请奬学金的种类和金额,内外有别,加以限制。北大虽然在有关台籍同学申请奬学金以及奬励上与中国同学趋于一致,但在申请奬学金的流程上与留学生一样需要到相应的网站进行申请,等待官网的审核,如果遇到什么问题,还得到留办或是港澳台办进行谘询,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而且在办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对你的身份进行审核,这不免让我们感到有些麻烦,同样是学生却需要分别处理,没有受到同等的待遇,无法真正体会到院校释放的诚意。因此院校应该在助学金以及奬学金方面给予两岸三地青年同等的保障,应该一视同仁,让他们顺利地在北大进行学习。

  第四,台生毕业就业指导方面的趋同管理。

  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突飞猛进,两岸三地青年在大陆的学习过程中,留在大陆就业与创业的意愿越发强烈,但毕业后却没能在中国大陆得到就业机会,多数只好回望祖国,感叹无限。因此,中国各大院校在促进两岸三地青年的融合的过程中就应该给予他们同等的就业与创业机会与待遇。留学生或台籍学生一方面是推动两岸三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是推动市场创新,促进国际市场经济交流的主力,不应该因其身份而忽视对他们的就业指导,这不仅关乎到他们往后在大陆的发展,而且关乎到他们对中国大陆的认同。同时也可以积极引导一些非公制的企业或组织,创新创业的方式吸纳更多的台生,帮助台生灵活就业灵活发展。

  第五,后勤服务与人事档案方面的趋同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发达,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平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消费习惯,人们依靠这些平台进行消费,商家都利用这些平台进行买卖。但是留学生以及台籍学生来到中国大陆在使用支付宝,微信等平台时受限于其身份证件,与陆生不同,无法对接。需要进行一系列资料的审核,甚至无法进行注册。因此,也应当注重顶层设计将诸多服务类的涉台管理部分统一于更加高效的一处,增进台生权益,让台湾同胞也能分享到大陆发展的机遇。应该在社会生活领域也应该放宽政策,让他们感受到在大陆生活的好处,进而促进他们对中国的认同。


  作者张植荣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立齐、侯泰宇、任建宇均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硕学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