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2003年台湾政局回顾

  2003年台湾蓝緑两大阵营围遶2004年选举展开了殊死的争斗,选情异常激烈,政争持续不断,选举成为全年政局发展的主轴和岛内各种政治势力矛盾斗争的焦点,牵动了台湾政局的走向及各政治势力的消长,并已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综观2003年台湾政局的发展,主要有以下突出特点。

  一、岛内政党政治格局从多党竞争,正式演变为蓝緑两大阵营对峙的态势

  2000年台湾政权轮替后,随着亲民党及台联党的相继成立,台湾政坛形成了两大(国民党、民进党)一中(亲民党)一小(台联党)的政党格局。虽然国亲两党与民进党、台联党对抗的态势一直存在,但国亲之间的矛盾与竞争使两党的合作一直起伏不定,一波三折;而民进党与台联党之间为争夺“台独”基本盘也彼此竞争,在“立委”及地方选举中基本上处于“兄弟登山,各自努力”的状态。

  2000年败选的教训龢民进党上台后几年来的政治风云,使国亲两党强烈意识到只有联手合作才有希望战胜民进党夺回政权,泛蓝的基本支持者更是强烈要求国亲合作,因此,2002年底北高市长选举后,泛蓝加快了整合的步伐。2003年初,陈水扁推出了一系列的选举动作,此一形势使国亲两党高层深切感到,若不赶快在“国亲合、连宋配”的问题上做出决断,不仅会重蹈上届选举失败的覆辙,还将背负破坏泛蓝合作、失去夺回政权良机的罪名。此外,北高市长选举之后泛蓝内部两党实力的消长出现了有利于“连宋配”的形势,在这种情况下,宋楚瑜出于亲民党发展及自身政治利益的多种考虑,在合作问题上采取了务实与主动的态度,于2003年2月12日发表“万言书”,表态接受“国正亲副”的安排。2003年2月14日,在西方“情人节”这一天,各方瞩目的“连宋会”终于登场。会后,国亲发表共同声明,签署两党“联盟备忘録”,为“连宋配”定调。共同声明称,双方决定推动政党合作,共组“国亲政党联盟”;关于2004年大选正副“总统”人选搭档的问题,宋楚瑜表示“尊重”连战的意见;未来两党还将提出“国家发展蓝图”等共同政策主张,合组“联合执政团队”等等。“连宋会”使泛蓝整合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标志着“国亲合连宋配”基本成局。3月30日,国民党、亲民党分别召开“全代会”和“全委会”,提名连战、宋楚瑜代表各自政党参加2004年大选,完成了“国亲合、连宋配”的党内提名程序。4月18日,两党政党联盟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正式共推连、宋搭档参加明年正、副“总统”选举。

  与此同时,由于民进党上台后岛内经济衰退,失业率剧升,民众对陈水扁执政满意度持续下跌。2003年“连宋配”成局以后,陈的民调支持度一直处于落后状态。陈水扁选情的持续低迷使得“台独”势力的危机意识上升,李登辉和台联党为了实现其“台独”目标要全力维护陈水扁政权,而陈水扁则急需台联党为其巩固“基本盘”,李登辉的拼“台独”和陈水扁的拼连任互有需求,紧密配合,一方面通过主打“台独牌”争取选票,另一方面又借选举推进“台独”。

  “连宋配”的正式成局和李扁的完全结盟,标志着台湾政党政治格局,已从2000年以来二大(国、民)一中(亲)一小(台联)的多党竞争态势,正式演变成为蓝緑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此一态势似乎孕盲着未来两党政治的雏型。面对即将来临的2004年大决战,蓝緑两大阵营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从各自拥有政治版图来看,蓝緑双方为55%比45%;从选票基本盘看,近三年来的政党支持度及各项选举的政党得票率显示,泛蓝基本盘为40%-45%,泛緑基本盘为35%-40%,另有20%-30%的中间游离选票,泛蓝稍大于緑;从实力及选举声势上看,民进党拥有强大的执政资源,选战经验丰富,一直主导选举议题,处于攻势,但陈水扁的政绩不佳则是其寻求连任的最大障碍。泛蓝虽在基本盘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毕竟处于在野地位,政经资源有限,加之主导议题的能力较差,一直处于被动防守。

  二、蓝緑两大阵营围遶选举展开多个回合的激烈较量,选情起伏迭宕

  2004年的“总统”选举,对于蓝緑两大阵营来说都是攸关前途与命运的生死决战,对于“泛緑”阵营的民进党和台联党而言,这是一场“台独”政权的保卫战;对于“泛蓝”阵营的国民党和亲民党来说,这是沦为在野后东山再起、夺回政权的攻坚战,双方为了赢得这场选战全力打拼,展开了激烈的争斗,选举成为全年政局发展的主线,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月至4月:陈水扁从年初开始,就在“大改革”旗号下推出了“打击黑金”、“查处弊案”、“抢救失业”、“党政军退出媒体”等一系列选举动作,但由于其政绩不佳,选情一直难以拉抬,民意支持度一直在25%至30%之间徘徊。反观泛蓝,“连宋配”成局后,蓝营气大振,选情升温。“连宋配”民调支持度一直在40%以上,一路领先,在四大族群、各年龄段及全台除云嘉南以外的所有地区全面超过陈水扁。到4月中旬,“连宋配”民调支持度一度突破50%,大幅领先陈水扁20个百分点。

  第二阶段是5月至8月:陈水扁借台湾流行“非典”,公开打出“台独牌”、“公投牌”,企图通过挑起族群、统独矛盾,激化两岸关系来制造选举议题转移焦点,拉抬其低迷的选情。陈水扁借亲民党“立委”高明见参加“全球非典会议”制造“高明见事件”打压、抹黑国亲,公开宣称要以“一边一国对抗一个中国”,要在2004年3月20日举办第一次“全民公投”,通过这些动作,陈水扁得以主导选战,其民调支持度逐步上升到32%至35%,“连宋配”民调则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42%以上,双方差距呈缩小趋势,

  8月2日,在被视为“总统选举前哨站”花莲县长补选中,国亲两党凝聚基层力量,紧密配合,泛蓝推荐的国民党籍候选人谢深山以51.4%的得票率大获全胜,连宋声势重振。而民进党在此次战役中,虽然使出陈水扁“拼连任”的三大“王牌”——“政策买票”、“扫黑查贿”及“分化泛蓝”,但仍遭惨败,陈选情受挫“连宋配”再度维持15个百分点左右的领先优势。

  第三阶段是9月至于11月:8月以后李登辉和陈水扁多次会面,互动频繁,力图强化“扁李合”的气氛来加强泛緑阵营的凝聚力。与此同时,陈水扁加大了打“台独”牌的动作,于9月28日抛出“2006年催生台湾新宪法”的“急独”主张,再次有效地主导了选举议题,在与泛蓝的较量中明显占据主动。与此同时,以李登辉为首的“急独”势力在岛内发动“9.6台湾正名大游行”和“10.25公投制宪大游行”来呼应、配合陈水扁,加之第三季度以后岛内景气开始回温,到10月下旬,陈水扁的民调支持度从8月底的27%左右上升到30%以上,“连宋配”民调则有所下降,双方差距缩小到6至10个百分点之间。11月初,陈水扁出访巴拿马过境美国,由于美国提高对陈水扁的接待规格,陈得以突破以往不得发表公开演讲、不得接受媒体采访、不得直接与“台侨”在宾馆外接触的限制。更为严重的是,在事前经美方过目并认可的情况下,陈水扁在演讲中公然大肆鼓吹“公投制宪”,为选举造势,之后,陈水扁的民调进一步上升,与连宋的民调差距迅速缩小,一度出现双方拉平的局面,选情出现了对陈水扁有利的变化。

  第四阶段从11月底“公投法”通过至年底:11月27日,朝野双方经过激烈争斗,泛蓝在“公投法”表决大战中获胜,迫使民进党对“台独公投”条款投下弃权票,通过国亲版的“公投法”,连宋民调支持度重新回升并稳定在40%以上,而陈水扁则受到泛緑阵营内部“急独”派及支持者的强烈指责,基本盘出现松动,与连宋的民调差距再度拉大到10个百分点。尽管陈水扁随后又抛出“防卫性公投”议题企图继续炒作“公投”议题来主导选战,但“防卫性公投”面临来自祖国大陆及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陈水扁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选情仍陷低迷。

  三、陈水扁、李登辉借选举推进“台独”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台湾首部“公投法”得以出笼

  2003年是岛内“台独”分裂势力活动极为猖狂的一年。出于争取2004年竞选连任的需要,陈水扁与李登辉相互勾结,全面发起“台独”运动,加快推进“台独”进程。

  (一)陈水扁把“台独、公投、制宪”作为其竞选主轴,以公开的“台独”冒险行为,挑战一个中国原则。

  在缺乏政绩、民怨日升、泛蓝整合的情况下,陈水扁的选战打得异常艰难。为了巩固“台独”铁票、争取中间偏緑的选票,陈水扁不断强化“一边一国”立场,明确将2004年选举定位为“一边一国对一个中国的抉择”,千方百计要将选战引向“统独对决”同时寻找一切机会对大陆进行恶毒攻击,在岛内蓄意煽动“反中仇共”情绪,操弄民粹。陈水扁还与李登辉为首的激进“台独”势力沆瀣一气,大肆鼓噪“台湾正名”,叫嚣要将台湾建成“主权独立的新国家”。9月28日,陈水扁借民进党党庆之机,公开宣称:要在2003年完成“公投立法”,2004年完成“台湾历史上第一次公投”,2006年“催生台湾新宪法”,2008年“正式实施台湾新宪法”,公开提出推进“台独”的具体步骤和实现“台独”的时间表。

  (二)“台独”势力催生“公投法”,陈水扁将320“防卫性公投”作为拼连任的王牌。

  实现“公投立法”是“台独”势力长期追求的目标,2003年7月陈水扁在抛出“一边一国论”的同时就声称“要认真思考公民投票立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之后,民进党和台联党加紧推动“公投立法”活动,在“立法院”共同连署支持民进党“立委”、老牌“台独”分子蔡同荣提出的“公投法草案”。2003年5月20日,陈水扁为拼选举,借台第七次闯关WHO失败炒作“公投”议题,公开叫嚣要推动“台湾加入WHO公民投票,未达到目标絶不停止”,台“行政院”也高声附和,称要在明年大选之日一并举行“加入WHO”与“核四应否停建”的两项“谘询性公民投票”。5月底,民进党和台联党在“立法院”联手推动“公投法”通过“委员会”的初审,并送交“院会”审议。民进党及陈水扁肆无忌弹地鼓噪“公投”引起美国疑虑,为防止两岸关系失控引发台海危机,6月下旬美国通过多种渠道向台当局传达了“反对举行任何议题的公投”的强烈信息,在此情况下,陈水扁、民进党一方面紧急“灭火”,多方向美国进行解释沟通缓减压力,另一方面加紧为“公投立法”营造声势。陈水扁公开称,台湾的未来将由两千三百万人民决定,而决定方式包括公民投票等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一定要在明年大选当日或之前举办“核四等重大公共议题的‘公民投票’”,“公投”活动愈演愈烈。民进党中央公开鼓吹“主权可以公投”,并推出“行政院版”的“公投法草案”,将“更改国号或领士变更”等议题都列为公投内容。之后,陈水扁又多次鼓吹,“公投是基本人权、普世价值、天赋人权”,“是实现‘制定新宪法’比较有效的、正当性更强的方式”。在陈水扁龢民进党、台联党的大肆推动下,“公投立法”已势所难免。

  10月27日,朝野两大阵营在“立法院”展开公投表决战,经过激烈较量,泛蓝阵营团结一致,同时争取到无党籍“立委”的支持,迫使民进党对“台独公投”条款投下弃权票,台“立法院”最终三读通过“公投法”。所通过的“公投法”内容基本上是按照国亲两党提出的版本,封杀了行政部门举办“公投”的权力,成立审议委员会给泛緑以各种方式发动变相“统独公投”设立了限制,泛蓝取得了“公投立法”攻防战的局部胜利。但值得注意的是,台“行政院”提出的“防御性公投”条款也得以通过,明列其中第17条,其内容为“当国家遭受外力威胁,致国家主权有改变之虞,总统得经行政院会之决议,就攸关国家安全事项交付公民投票”。

  虽然在泛蓝的反制之下,通过后的“公投法”在内容上未能按照民进党的意向明确纳入“统独条款”,但台湾首部“公投法”的出笼,本身就标志着“台独”势力长期追求的一大目标得以实现,在推进“台独”上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势将对两岸关系及和平统一造成重大危害。“公民投票法”的确立为“台独”分裂势力推动各种变相的“台独公投”活动提供了法理依据,成为其拒统谋“独”的工具,尤其是其中第17条“防御性公投”更为未来“台独公投”留下可趁之机,这无疑助长了岛内“台独”势力的嚣张气焰,使他们伺机通过“公投”方式实现“台独”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另外,“公投立法”的完成和由此进行的“公投”实践活动,还会对台湾民众产生误导,造成“台湾前途可以通过公投方式来决定”的观念,有利于“台独”势力营造分裂的社会氛围。

  11月29日,陈水扁又借《公投法》第17条提出要在“3.20大选”投票日同时举办“要求大陆撤除飞弹、放弃对台动武”的所谓“防卫性公投”,企图为其低迷的选情进行最后冲刺,希望能扭转困局,并趁机开创“统独公投”的恶例。陈水扁的这一图谋遭到祖国大陆及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的明确反对,但面对内外各方的巨大压力,陈水扁仍不放弃“防卫性公投”。

  (三)台当局继续推行“去中国化”政策,向台湾民众灌输“台独”观念。

  为了在岛内进一步培植“台独”社会基础,2003年中,台当局继续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全面落实“去中国化”政策。吕秀莲公开叫嚣“未来将继续致力推动去中国化、落实台湾主体性以及迎向全球化”,“证明台湾不是中国的”。为了落实这一目标,台当局千方百计营造“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的概念。台“内政部”于8月完成了“人民团体法”修正草案,删除了原有“人民团体设立时不得主张分裂国土”的限制;台“外交部”于9月正式发行加注有“台湾”字样的新版护照;台“行政院”专门修订台湾参与国际组织的名称规定,声称今后絶不接受“Taiwan,China”(中国台湾)“Taipei,China”(中国台北)等名称。台“国防部长”汤曜明还公开称,未来台湾军队也将从“国军”更名为“国防军”。在意识形态领域,台湾当局打着所谓“本土化”的旗号,大力推动“文化台独”。台“行政院”发言人林佳龙称未来不会独尊普通话为“国语”,闽南语、客家话及原住民语都将列为“国家语言”或“官方语方”:台“考试院”在“国家考试”中以闽南语命题,并在“外交行政、新闻人员考试”中废考“中国近代史”,代之以“台湾近代史”。在台“教育部”公布的2005年度高中历史教程纲要中,公然将明朝中叶以后的中国历史全部归类到世界史。

  这些动作,是陈水扁上台以来台当局推行的以“去中国化”为核心的“渐进式台独”的继续,其对和平统一及两岸关系有着深远的危害与影响。一方面,将会逐渐削弱和淡化中华文化对台湾社会的影响,侵蚀岛内民众的“中国情结”,改变其对国家与民族的认同,长期下去势必在深层次上影响岛内民意的走向。另一方面,由于其打出“本土化”和“台湾主体”的旗号,迎合了不少民众希望当家作主的心理,因而具有更大的欺骗性,更易于为岛内民众所接受。

  (四)李登辉为代表的激进“台独”势力气焰器张,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台独恶浪。

  李登辉对陈水扁选情低迷忧心忡忡,指示台联党全力配合陈水扁打“急独牌”的选举策略。3月15日、激进“台独”组织“世界台湾人大会”在台举行以“认同台湾国、制定新宪法”为主题的年会;9月6日急独”组织“511台湾正名联盟”纠集万余人举行“台湾正名大游行”;10月25日,民进党和台联党联手在高雄举行近20万人参加的“公投制宪”大游行,“台独”气焰格外嚣张。之后,又加紧策划于2004年的“2.28”举行“百万人手牵手挺扁”“台独”大游行。

  陈水扁与李登辉打着“本土化”“台湾认同”、“捍卫本土政权”的旗号,借选举发起“台独”运动,在他们的强力煽动和引导下,岛内民众的“国家认同”和“统独”立场开始发生改变,对“公投”、“制宪”“台湾正名”等“台独”主张的认同度呈上升趋势,台湾的主流民意被不断向“独”的方向扭曲。

  四、泛蓝阵营为应对陈水扁的“台独”攻势、争取选票,对两岸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面对陈水扁一波接一波的“台独”攻势,泛蓝为了扭转在选战议题上被动捱打的局面,甩掉“联共卖台”、“中共同路人”的红帽子,洗刷“反民主”、“反改革”的污名,不得不对两岸政策做出重大调整。

  一是年内两次弃守长期以来反对“公民投票”和“统独公投”的立场,使含有“防御性公投”条文的“公投法”得以过关。国亲两党一向反对民进党大力鼓噪的“台独公投立法”,并多次在“立法院”力阻“公投法”过关,因而被民进党扣上“反民主”“反改革”“卖台集团”的罪名。2003年6月,面对陈水扁打出“公投牌”后咄咄逼人的攻势,国、亲两党为了扭转在“公投”问题上的被动局面,做出了第一次重大的政策转向,决定不再正面阻挡“公投立法”,转而要求在7月“立法院”召开的临时会上就民进党“立委”蔡同荣版“台独公投法”草案进行逐条表决,同时提出“反对改变中华民国现状”、“公投与大选脱钩”等加以反制。国亲想以此迫使陈水扁龢民进党在“统独公投”问题上表态,让其直接承担推动“统独公投”所导致内外压力与风险,同时催化泛緑内部矛盾。由于蔡同荣版本的“公投法草案”中列人了包含“统独”内容的条款,将“修宪、国会改革、国旗、国号、领土变更”等都列为“公投”适用范围,陈水扁龢民进党虽想顺势推动“公投立法”,但迫于美国及岛内主流民意的压力,也不愿在“统独公投”议题上作明确表态,以免引发震荡,冲击“总统”选情。虽然最终“公投法”在临时会上被搁置,但泛蓝立场的调整,使得“公投立法”通过的可能性大大上升。国亲第二次重大政策调整是11月中旬,由于陈水扁利用“公投”“新宪”及过境美国造势使选情明显升温,民调支持度逼平连宋,泛蓝为了扭转困局,决定弃守阻挡“统独公投”的立场,对“公投”内容不设底线,完全开放议题交付“立法院”三读表决,争取尽快完成“公投立法”程序。让“公投”议题速战速决,使选举回归经济民生议题。在种情况下“公投法”于11月底得以通过。

  二是淡化、搁置长期坚持的“一中屋顶”“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反台独”等主张。随着选战走向白热化,面对民进党和陈水扁以“爱台与卖台”“本土与外来”“亲共与反共”为蓝緑划线从而将连宋打成“卖台集团”的攻势,泛蓝为了尽快从“统独”争议中脱身、同时最大限度地争取选民尤其是本土选民的认同,在两岸政策和国家认同等问题上,一再做出调整。2003年12月,国民党高层人士公开表示:“未来不会再谈所谓的‘九二共识、一中各表’,而将目标订在‘两岸稳定、台湾主权’上”,党主席连战进一步解释说“因为九二共识已被陈水扁扭曲为‘联共卖台’,国亲不希望在这个问题上与其周旋下去”。连战还公开提出“两个中国”版本的“一边一国”,称“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简化双方为‘一边一国’没有什么问题”。12月16日,国民党副主席王金平关于“国民党絶对不会反对台独”“不排除台独成为台湾人民未来的选项之一”的公开讲话引发各方高度关注,随后,包括连宋在内的泛蓝高层人士相继表态称“国亲对两岸的未来不排除任何的选项,但絶对维护中华民国的安定繁荣”“对两岸未来走向没有时间表”等等。

  泛蓝阵营一切从胜选的需要出发,其在两岸政策上进行的一系列政策调整,主要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争取选票,基本上可视为是“选举策略”蓝营内部对此皆能认同,杂音不大。但其中也不排除泛蓝内部本土势力欲借机推动泛蓝两岸政策向“右”移的动机,国民党内甚至一度传出将中国国民党改名为台湾国民党的呼声。不可否认的是,在这场选举中,岛内各主要政党的“统独”光谱都在主动或被动地向“独”的方向移动,国民党大陆政策的“本土化”趋势也由此而进一步加深。泛蓝一再弃守其原有的反“独”立场,其两岸政策不断向民进党靠拢,日后能否再重回过去的立场、对两岸关系有何影响,值得关注。

  展望2004年3月20日“总统”选举的结果将对未来岛内政局走向和两岸关系产生重大影响。选后可能出现的政治势力分化及重组,将会引发政局进一步动荡。年底的第六届“立委”选举将是攸关朝野各政党政治版图及实力消长的关键之战,各政党势必使出浑身解数竭力争取生存空间。选后无论蓝緑哪一方上台执政,两岸关系的发展都将充满变数。

  (发表于《台湾研究》2004年第1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