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对两岸民意对抗情绪升级的几点观察

  2016年至2021年,两岸关系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前半程是从冷和平走向冷对抗,后半程是从风高浪急演进为兵凶战危。随着两岸形势的变化,两岸民意氛围也逐步生变,从担忧、焦虑的累积增长,延生出对立、对抗的非理性情绪。在大陆,民间对“台独”的不耐情绪陡然增加,“以武止独”声浪日趋上升。在台湾,随着民进党当局不断升高的“反中仇共”的政治动员,以及倚美谋“独”的步步推进,台海紧张局势升级的同时,岛内民众的焦虑与对立情绪也在升高。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两岸交流受阻,“台独”势力借机炒作,两岸网民网上骂战频频、民意对抗再次推升。面对两岸关系的严峻形势,如何看待日渐升级两岸民意对抗?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加以应对?笔者有几下看法及分析。

  一、“以武止独”声浪上升折射大陆民间对“台独”势力“倚美反中谋独”的不耐与愤怒

  经过2016年、2020年的两次选举,台湾蓝緑政治版图发生了翻转,民进党在台湾一党独大得以主控政局,蔡英文上台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谋求“法理台独”,倚美抗陆,制造民粹,阻止两岸交流,对抗融合发展。美国加强打“台湾牌”,通过涉台法案,挑战一个中国原则,升高台海对抗,冲击两岸关系底线。以上因素两相叠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受到严峻挑战,台海局势对抗升级,风险加大。随着两岸紧张局势的加剧,大陆民间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焦虑与担忧不断升高,“以武止独”声浪渐起,从“帝吧远征寸草不生”,到“北平模式”成为网上热词,大陆军机飞越海峡、辽宁号外海巡弋备受民间各方关注。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有多种背景原因。

  首先,中共十九大以后,国家统一已列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的任务目标,全党全国人民都有实现统一的决心与意志。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是无法阻挡的,“两岸政治分歧不能一代一代传下去”。统一是既定目标,已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与努力方向,成为十四项国家发展方略之一,已融入政治、经济、国防、外交各个方面的工作布局。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信心与迫切也随之增高。

  其二,2016年蔡英文上台后,始终拒絶接受“九二共识”,两岸陷入僵局,不仅如此,蔡英文的内外政策采取全面“去中趋独”的做法,从降“公投门槛”、启动“修宪”为“法理台独”清障,到推出新南向政策以“摆脱中国”、“去中国化”,推进“文化台独”。2019年选举中,蔡英文借香港乱局大肆煽动“反中仇共”,赖清德等人更公开宣称“台独”,不断挑战“一中”红线,近几年来,台湾当局的所作所为,向外界传递的信号就是,台湾当局一心向“独”,正在快速推进台湾走向“台独”不归路。在这种情况下,大陆很多民间人士认为,有美国支持的岛内“台独”势力越来越有恃无恐,而台湾内部其他势力已没有足够的力量能够阻止“台独”脚步,只有大陆出手才能“以武止独”。

  其三,随着中美战略博弈的开始及美国打“台湾牌”力度的加大,连续推出涉台法案、加快对台军售、美军机舰台海地区活动日趋频繁,挑战一个中国原则与台海和平现状,日本右翼势力也配合美国叫嚣要“协防台湾”,而蔡英文当局甘当棋子,挟洋自重,这一切都反复地刺激大陆民众内心最为敏感的神经,唤取近代被列强欺凌的记忆,无异于在民族的历史伤口撒盐,激起了大陆民族主义高涨,一步步推高了“以武止独”声浪。

  其四,台湾民意二十多年来“统降独升”、“中国人”认同持续弱化的趋势,“统一”声音弱小,“拒统”成为多数选项,台当局的“去中国化”正在改变台民众的国家民族认同,在大陆民间引发“时间越拖下去台湾会走得越远”的担忧、以及“和平方式实现统一无望”的焦虑。

  其五,以“318反服贸运动”为转折点台湾社会对两岸交流的抗拒与否定氛围,加剧了大陆民间“不耐”的情绪。对大陆民众来说,台湾民众是同胞,惠台就是惠同胞亲人,但318反服贸运动“反中、反两岸”的诉求,以及被“台独”势力肆意炒作的“台湾民众对两岸和平红利无感”、“两岸交流不利于台湾经济”、“惠台是统战阴谋”等说法在台湾社会颇有市场,令大陆民众感觉满腔热情被迎头浇了一盆冷水,从一开始的错愕不解,到后来演变成不耐与反感。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之初,民进党当局以“武汉肺炎”恶语相向,阻挡台湾民间向大陆捐赠口罩,全无同胞情愫。更有甚者,台湾当局配合美国炒作“病毒溯原”,在世卫大会期间借疫谋“独”,2021年台湾疫情第二轮暴发时又“政治防疫”至上,拒絶大陆捐助疫苗并讥以“假好心”,这些都深深伤害了大陆同胞的情感,使得本已不佳的民间情绪更加恶化,台湾“921”地震、大陆“汶川地震”时两岸民间携手抗灾的感人场景不再,这完全是民意受政治影响的结果。

  二、台湾民意对两岸关系持续紧张的焦虑与对抗情绪增加

  一是多数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恶化表示担忧,认为两岸现状持续下去台湾会更加艰困。2017、2018、2019连续几年的民调显示,超过半数的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的恶化表示担心,对蔡英文当局处理两岸关系的能力不信任,超过60%认为两岸关系是蔡英文施政最不满意的部分(联合报),55%认为民进党当局未能做到维持现状的承诺(美丽岛电子报),50%多对蔡未来处理好两岸关系没信心。53.6%的民众认为,两岸制度性协商交流中断和大陆游客赴台减少已经对台湾经济造成负面影响,51.8%的民众同意“改善两岸关系才能改善台湾经济”(旺旺中时)

  图表来源: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

  二是“统降独升”的趋势再度加剧。2018年以后,支持“台独”的民调攀上新高,而统一支持度创新低。同期出现的还有中国人认同的新低及台湾人认同的新高。

  三是反弹与对立情绪升高。2016年以后,随着两岸关系紧张程度的加深,两岸民间气氛也有所变化,突发事件性诸如高雄电子竞技比赛观众退席、“中国新歌声”台大闹场事件等,反映出岛内对大陆的对抗与反弹在上升。2019年台湾选举期间民进党当局恶意煽动反中仇共,借香港乱局攻击“一国两制”。2020年后借疫反中,台湾民粹情绪上升,拒絶统一、反对“一国两制”的声浪达到历史高峰。与此相对应的,对大陆的好感度下降、对美日好感度上升,都反应了台湾民意中对立情绪的上升。

  四是台湾民众赴大陆工作学习意愿开始下降。在两岸关系持续紧张的前提下,特别是台湾当局一系列“修法”(“国安五法”、“反渗透法”)阻挡两岸交流后,从2019年开始,台湾民众赴大就业发展的意愿开始下降。

  图表来源:台湾《联合报》2019两岸关系年度调查报告

  三、两岸民意对两岸重大问题的认知存在较大落差

  除了焦虑和对立情绪之外,两岸民意在涉及到两岸关系的一些重大问题上还存在较大的认知落差。

  (一)关于两岸统一目标的认知落差。对于达成统一目标,以及统一对于国家民族的强盛与复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大陆各方的看法具高度一致性。追求统一不仅是政府意志,更是强大的人民意志。而台湾对此并不尽瞭解,甚至还有很多人认为大陆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无暇顾及解决台湾问题,统一不会成为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二)对统一方式与手段的认知落差。大陆民间普遍认为,虽然面临多重挑战,但中国的发展不会停止,大陆已具备完成国家统一的能力,如果领土主权完整受到威胁就应该采取必要手段加以遏止“台独”,大陆民调支持“以武止独”民调高达85%,网民热议,从政治、经济、法律、民心、外交、舆论等各方面罗列对台动武的有利条件与可行性。而台湾社会大众普遍认为,有美日作为安全保护,大陆对台使用军事手段、两岸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较低(见下图)。

  图表来源:台湾《联合报》2020年度两岸关系调查报告

  四、台湾民意面对两岸关系未来的纠结心态

  一是虽然拒统民意稳定过半(超过50%),但总体民意仍主张两岸和平发展(超过70%);“中国人”认同度下降,但“中华民族”认同稳定超过70%。

  二是“不统一”民意稳定过半,但又认识最终将“被统一”。(台“中央研究院”2016年的民调显示,展望未来,台湾有50%的民众认为,台湾终将被大陆统一,认为可长久维持现状的比例只占14%)。

  三是民众普遍认为大陆武力是台湾安全的最大威胁,但多数民众又认为两岸开战可能性不大。(台《联合报》连续五年民意调查,显示民众认为两岸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度低于32%。)

  两岸关系发展的真正动力来自于两岸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决定的,是不以任何人、任何政党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大陆反“独”持续压力与促进融合发展的双向力道之下,岛内民意对现状的不满和焦虑本身就说明这种新动力正的酝酿累积当中,因此,深化融合发展是正确的方向,关键在于持续、细化、有针对性、时机恰当,效果会逐渐显现,对此大陆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

  疫情之下两岸交流几乎中断,其中有双重原因,一个是疫情的阻断,还有一个就是政治力量的阻断。疫情结束以后,两岸交流的重启势在必行,可以预见,重启后的两岸交流会有很多问题和困难,脆弱而不稳定,大陆应提前规划推动两岸交流的尽快恢复,继续出台各种政策措施帮助在大陆民众和企业克服困难重回正常生产与生活,一如既往地落实两岸同胞同等待遇,深化融合发展,落实“两岸一家亲”。

  (发表于《全国台联台湾民情研究四十周年纪念文集》2021年8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