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前言

  广东社会学学会走过的30多年,可以说是在补课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的历程。

  一、在补课中学习的路子是对头的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内,我国的社会学被打入冷宫。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但从1979年3月邓小平指出我国多年来忽视了社会学研究,“现在要赶快补课”开始,广东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中山大学重建了社会学系,接着由广东省社科联、广东省民政厅和中山大学联合筹备了三年之久的广东社会学学会,终于在1985年12月19日正式成立。

  初时,中国社会学的补课主要是学习西方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兼带学习以费孝通先生等为代表的本土社会学。但此后的事实证明,由于本土社会学先天性的弱势,加上改革开放前30年的停滞状态,在客观上为西方社会学的引进提供了广阔的需求空间。因此,在补课中学习西方社会学的势头愈来愈烈,整个中国社会学几乎成了西方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天下。

  我们认为,在补课中学习、引进西方社会学的先进理论与方法是完全必要的,舍此不能改善、提高和充实本土社会学,不能建立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东方社会学,以赢得与西方社会学平等对话的机遇。然而,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味引进,甚至成为西化社会学的代言,这也是很不正常的现象。基于这种思考,广东社会学学会在补课中并没有陷入全盘西化的泥沼,而是有所引进、有所吸纳,有所扺制、有所批判地学习,同时把这种学习力图用在自强本土社会学的身上。现在看来,我们坚持的学习之路、补课之路是对头的。

  二、在学习中探索的实验是可行的

  要在补课中坚持对头的学习之路,就必须开展力所能及的探索性实验。我们发现,在学习西方社会学的热潮中,马克思的“大社会系统观”在西方并没有得到重视,在中国更倍受冷落,这种情况引起了广东社会学界的深思。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中国,在社会学研究领域也无疑应该用马克思的“大社会系统观”作为指导,起码要在社会发展中广泛运用。

  为此,我们在学习中探索着以马克思的“大社会系统观”为指导,并将这种社会观称之为“大社会学”,把西方主流的社会观称之为“小社会学”,同时对“大社会学”与“小社会学”的关系作了探索性的论述。我们认为,运用马克思的“大社会学”来看人类社会,便有陆地社会、海洋社会和太空社会的类别;这些类别中的各种社会学分支的日益发现、日益增加和日益交叉,活画了马克思“大社会系统观”的真谛。

  尤其在分析陆地社会、海洋社会和太空社会的文明进展方面,从马克思“大社会学”的视角便可得出人类社会的文明,主要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法制文明、人种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大文明观”。这个“大文明观”无疑是马克思“大社会学”的凸现。广东社会学学会的会史证明,30多年来的主要学术活动和学术研究及其丰硕成果,都是在吸纳“小社会学”有益养份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大社会学”与“大文明观”的指导,持续认知学习中探索实验的必要性、自主性、独特性和开拓性,事实证明是可行的。

  三、在探索中创新的追求是实在的

  30多年来,广东社会学学会在探索中的创新追求之一,表现在以马克思“大社会学”与“大文明观”为指导,原创、深化和发展了精神文明学也即钱学森教授所指的意识社会学。从哲学上讲,意识与物质是相互对应的最大概念;从社会学上讲,意识只能存在于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现象,有了社会现象的意识,才有社会学的产生。精神文明学即意识社会学在我们广东的问世,无疑在中外社会学的行列中占居了重要的一席。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内的主要骨干和基本队伍相当部分是由广东社会学学会而来并在期后长期合作、并肩战斗,这一新兴学科的原创、深化和发展无疑是广东社会学学会与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合力攻关的重大成果,实实在在的创新追求。

  30多年来,广东社会学学会在探索中的创新追求之二,表现在以马克思“大社会学”与“大文明观”为指导,原创、深化和完善了海洋社会学这一比较全面、比较系统的学科体系构架,填补了中外海洋学、社会学的历史空白。以往,即使发达的海洋国家和地区,并没有把海洋看成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大类别,因此在海洋学中没有社会学的位置,在社会学中更没有海洋社会学的位置。填补这些空白的历史责任落在了广东学者们的肩上。这是何等的艰巨,又是何等的荣幸!广东社会学学会和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的同仁,在社会学的补课学习中如果没有坚持探索的实验,或不敢于和不善于在探索实验中坚持创新的追求,就决不会有这样实实在在的重大成果摆在面前。

  30多年来,广东社会学学会在探索中的创新追求之三,表现在以马克思“大社会学”与“大文明观”为指导,先后开设了十家专业委员会,除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和“三农”研究专业委员会属国内已有之外,其他八家专业委员会的成立都是率先于国内的。这包括潜能开发研究专业委员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健康研究专业委员会、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低炭生活研究专业委员会、志愿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姓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和灾害治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在内。这些新兴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不仅促进了广东社会学学会由面上发展的同时走向立体发展的双赢,又以更加接地气的功用服务基层社会文明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激发了社会学一些分支学科的产生,从而印证了马克思“大社会学”与“大文明观”的生命与活力。

  四、上述历程的记録是笔精神财富

  广东社会学学会30多年来在补课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的主要历程,从一开始就重视了文字的记録,包括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和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在内,许多同仁都为此付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这些记録主要反映在学会的会刊和相关方面的报导之中。前二十年的记録由范英、陆红等编成《广东社会学学会20年》在会内外广泛发行。今次包括前二十年以及后十多年的记録则由范英、董玉整、刘小敏、吕志等汇成为《大社会学的行先实验》上下册,共约83万字,省内外计有1500多人次参与过相关资讯的原作。她的及时出版,是上述相关同仁长期积累的文字记録,于学会史研究、学术史研究具有特殊的参考价值,也无疑是上述相关学会、研究会共同的精神财富。

  人类的精神财富离不开芸芸众生的点滴创造与积累。人类学术理论上精神财富的创造与积累也同此道理。我们要做人类精神财富及其中学术理论精神财富的主人,要以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创造与积累为己任,要以这样的创造和积累促进人类社会与文明的发展为宗旨,不计名利、不计得失,长期甘坐冷板凳,虽艰辛而无悔,虽渺小而正大。《大社会学的先行实验》之集成就是传达这种志向、弘扬这种志向,树立起为人类谋幸福的精神财富观。

  现借此机会,希望广东社会学学会的全体同仁,珍惜这些精神财富,发展这种精神财富,在今后的30年里从社会学方面入手,一专多能地创造和积累更多更好的精神财富,为岭南的学术理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而再立新功。

  行文如是,心血来潮,草成《致语》数句为结:

  三十余年事 一书放眼收
  人梯重重搭 学识时时修
  诸君同甘苦 纪程留春秋
  更祈后来者 风流耀环球

     2016.10.29于裕园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