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361-372)

  三百六十一、2015年11月1日,本会会长范英在“广东社会学学会姓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姓氏文化大家谈”上的讲演——《重谱中国姓氏文化的乐章》全文如下:

  今天,广东社会学学会姓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了,会内首届姓氏文化大家谈也即将登台亮相。来自省内各地的近300位代表听取了该专业委员会的筹备情况,通过了首届组织机构名单,颁发了相关任职证书,见证了首届主任委员的表态,感受了各位代表的热心,让我觉得这个成立大会开得简凑,开得实在,开得成功,开出了人气、决心、劲头、方向和目标,用一句话来说,本次大会开出了作为广东社会学学会全新的专业委员会的全新气象。为此,我谨代表广东社会学学会特致热烈的祝贺!

  借此机会,我要讲四个中心话题。

  一、关于姓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所在的学会概况

  这包括学会面上的概况、点上的概况和总的办会体验三个方面:

  (一)学会面上的概况。今天成立的姓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所在的广东社会学学会,恰逢30周年大庆之际。从1985年成立到现在,广东社会学学会已发展成为拥有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部门、企业事业等百多个团体单位,600多位团体和个人理事,约万名会员的省级重要学会。30年来,大家积极参与省内和国内各种社会文明建设的实践,不断总结省内和国内各种社会文明建设的经验,大力宣传省内和国内各种社会文明建设的典范,注重提升省内和国内各种社会文明建设的理论,努力探索会内多年来草创的社会学分支学科的建构,全力办好会内会外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持续强化党政决策机关和基层单位的谘询服务,设法拓展本会上述业务范围相关的各种活动,会刊和网站持续不断地发出研究信息和学术创新成果。通过广东社会学学会主要骨干和全体同仁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同时与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等的长期合作,到现在不仅培养、训练、成长出一批又一批的中青年精英并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生力军或主力军的作用,也在学术文化上取得了80多部、数千万字的科研成果,一批科研成果赢得了国内、省内的充分肯定,已成为国内省级社会学学会唯一能够长期正常运转、长期发挥学会独特功能、长期展示学会社会效应的民间团体龢民间智库。因此,我希望新加入到广东社会学学会姓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的全体同仁,对广东社会学学会的大致情况应有一个瞭解。

  (二)学会点上的概况。广东社会学学会姓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的全体同仁,不仅要大致瞭解广东社会学学会一级的情况,还要大致瞭解广东社会学学会下设的原有8家专业委员会的大致情况。本会于1999年起到现在已逐步从平面发展走向立体发展,点和面紧密结合,先后设立的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潜能开发研究专业委员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健康研究专业委员会、“三农”研究专业委员会、志愿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低碳生活研究专业委员会等的工作都较扎实。这8家专业委员会的先后设立,均对广东社会学学会的发展、壮大发挥了应有的社会功能,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奉献。其中,除了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和“三农”研究专业委员会不属于广东社会学学会新创的专业委员会之外,其他6家专业委员会均系全新的专业委员会。也就是说,在全国的社会学学会中或在各省的社会学学会中,它们是最早出生的,各具鲜明特色,无疑扩展了社会学研究的领域和阵地,丰富了社会学的学科构成。因此,我希望新加入到广东社会学学会姓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的全体同仁,要大致瞭解各专业委员会的情况,并与之建立及加强横向沟通和联系,充分发挥自己的研究特长与优势。

  (三)学会工作的体验。从前述广东社会学学会面上和点上的基本情况看,30年来,我们从实践中得出了一些带规律性的认识:要办好广东社会学学会,一以关注现实问题为己任,这是长期不懈的追求;二以树立前沿意识为先导,这是与时俱进的动力;三以激发科研成果为目标,这是自强队伍的根本;四以促进团队攻关为主导,这是敢打硬仗的秘诀;五以强化学科分工为依托,这是立体发展的支撑。这五点带规律性的认识与体验很重要,学会面上和点上都要继续坚持这么做,作为新的姓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同样要坚持这么做,才能承继和创新广东社会学学会的工作,也使自己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

  二、关于姓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缘起的几个主因

  刚才我在讲本会30年来的基本情况时提到,原有8家专业委员会中属国内社会学界首创的就有6家,现在的姓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也是国内社会学界的先行探索,再加上今年11月拟成立的广东社会学学会灾害治理研究这个新的专业委员会,广东社会学学会属国内社会学界首创的专业委员会便有8家之多,这是国内少见的现象。在这里,我想重点讲讲广东社会学学会这家姓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产生的三个主要原因。

  (一)民间广泛的基础。姓氏文化是民间热议的社会问题。成立姓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具有广泛的民间社会基础。通常说“盛世修典”。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广大民众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日益进步,已有比较宽松的环境和比较有利的条件来谈论姓氏文化的研究。姓氏文化关系千家万户,关系同姓宗族的亲缘交融,关系同姓源流的寻根问底。在中国大地,许多同姓人群已在自觉不自觉地发起各种各样的联谊会,开展各式各样的联谊活动,甚至形成跨区、跨县、跨市、跨省或跨国的非政府的、非现行法规保护的民间组织。他们充分利用同姓的亲缘关系,自力更生地收集、整理、出版家谱、族谱等,在传承血脉亲缘关系的同时,彰显家族中具有各种贡献的先识先贤,并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楷模,作为后世裔孙景仰的典范。这从汇集国家正能量的角度上看,无疑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举措,为顺应这一民间社会的举措,广东社会学学会秉承开放的探索姿态,即发起筹备和成立的国内社会学界第一家姓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就是看到了这一专业委员会所具有民间广泛的社会基础的同时,我们常将“为老百姓服务”放在口里,其实指的就是为许许多多的姓氏服务,为许许多多姓氏构成的广大人民服务。因此,不能对组成广大人民的老百姓形成的姓氏文化置之不理。我们必须把这一民间正能量有机地引入合法的群众性学术社团,使中国的姓氏文化名正言顺,可以起到更加独特、更加深远的社会影响。

  (二)“大社会学”的责任。广东社会学学会的30年,是在中国近30多年来搬来西化了的社会学即“小社会学”的背景下,一直坚持以马克思的“大社会系统观”即“大社会学”的理论作指导,先行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本土社会学的不断实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大社会学”的理论来考察“小社会学”不敢考察的社会问题或尚未被关注的社会问题,过去如殡葬改革、潜能开发、健康研究、志愿服务、海洋社会、低碳生活,仍至于现今的姓氏文化等社会问题,也只有坚持以“大社会学”的理论来开展这些社会问题的探索与研究,才能进一步拓宽社会学面临越来越丰富多彩的社会现象的解释力,进一步适应人类社会大变革、大发展的大势需求,在这里必须指出,对现今流行于中外的“小社会学”,我们应该认真地、批判地学习、运用、变革和发展它,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同样不言而喻的,必须把向来被排斥、被否定的“大社会学”重视起来,并在实践中运用起来、坚持下去,这才是广东社会学学会的特殊使命和重大责任,也是新成立的姓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的特殊使命和重大责任。有不少社会学者可能在“小社会学”的研究中成就不小,值得赞扬,但对“大社会学”却不屑一顾,有人甚至认为,社会学研究无需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在中国坚持马克思的“大社会学”完全没有必要……这些看法起码失却了以马克思的“大社会学”为宗,从中国自身的丰富实践来构说话语权的学风,失却了作为中国社会学研究者的特殊使命和重大责任。我们广东社会学学会絶对不能这样做,姓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也絶对不能这样做。

  (三)“文化强国”的需要。“文化强国”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它所包含的内容相当丰富,这在我和夏俊杰主编,刘小敏、董玉整副主编,近40位作者写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的,66万字的《文化强国论》的专著中有过较为全面、系统和有序的论述。以该书所论述的文化内容来看今天的姓氏文化,我认为她是“文化强国”不可缺少的文化因素、文化构成。回顾改革开放前的二、三十年,我国的姓氏文化几乎被打入“另册”,几乎没有什么合法存在的地位,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讲姓氏、讲宗族成了封资修的言论,写家谱、写族谱成了封资修的行为,怎么可能与“文化强国”挂钩呢?但现在不同了。过去被打入“另册”的姓氏文化,应该以合法的身份转入“正册”。中国的社会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由许多民族构成的,各民族中都有不同的姓氏存续,都有同姓宗族的存续,都有同姓宗族之下的家庭存续,因而形成姓氏文化,以及以姓氏文化为主轴的家族文化、家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讲,姓氏文化比较明显地表现为族谱文化与家谱文化。研究姓氏文化必然要始自族谱文化或家谱文化。国家即家国,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国;家谱文化、族谱文化、姓氏文化与国家文化是紧密相联、水乳交融、血脉互通的关系。我在几十年来之所以一直强调马克思的“人种文明观”,就是以家庭、宗族、姓氏形成的人种文化观为重要基础的。“文化强国”不能少了这一块,不能少了血脉与人脉,这样的文化,才是有人存在的文化,才是有血肉和亲缘的文化,才不是空空洞洞、虚无飘渺的文化。所以说,我们今天成立的姓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与“文化强国”伟大战略的需要是息息相关的。

  三、关于姓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务急的若干理论

  女士们、先生们,为什么要成立姓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的大小因由很多,大家可以发表意见,但我认为前面关于她具有广泛的基础、“大社会学”的责任和“文化强国”的需要这三大方面,主要是结合广东社会学学会自身的研究领域和当今的社会现实情况来讲的。接下来,我想就姓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主要是研究什么的、人们感到比较生疏而急需有所探讨的若干理论问题或相关问题,讲讲不太成熟的观点。

  (一)关于中国姓氏文化最基本的一个概念。我认为,中国的姓氏文化就是最基本的一个概念。这是指组成中华民族的各个姓氏在历史进程中凝结而成的、具有一定亲缘关系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当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基本概念强调了中国姓氏文化的民族属性、姓氏属性、历史属性、亲缘属性和精神属性,同时将其置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列,以确认其重要的文化地位。其中所说的“亲缘关系”,既包括血缘关系,也有非血缘关系的关系在内。除了中国姓氏文化最基本的这个概念之外,在研究过程中还会碰到许多基本概念,都需要不断抽象、概括出来。对于前述这一最基本的概念或其他基本概念的厘定是很重要的工作,相信曾有一批专家学者作过探讨,我们在研究姓氏文化时可作为有益的借鉴。然而,过去一些基本概念往往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相混合的角度来厘定,固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与中共中央十五大以来使用的文化概念是不同的,我们在《文化强国论》专著中使用的文化概念,就是中共中央十五大以来强调的、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那个文化概念。按此要求,演化在中国姓氏文化中的这个文化概念,无疑是种精神的力量。当然,任何精神的力量在一定条件都有正负作用,都有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可能,姓氏文化亦同。

  (二)关于中国姓氏文化最主要的三个层级。我认为,中国姓氏文化不仅在总体上是研究组成中华民族的各个姓氏在历史进程中凝结而成的、具有一定亲缘关系的精神力量,而且在总体上是有不同层级的,起码有三个不同层级。第一个层级是研究姓氏的亲缘文化,包括姓氏自身的源头文化、流变文化、传续文化、发展文化以及姓氏中的宗族系统文化、宗族系统中的家庭文化等。在我国,许多姓氏的兴衰荣枯,许多姓氏中宗族的兴衰荣枯,往往影响着、改变着中国历史的兴衰荣枯。第二个层级是研究姓氏的功能文化,包括姓氏?宗族?家庭?个体对人类特别是中国(包括大小社区)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我国历代以降,从许多姓氏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脊梁、民族英雄龢民族精英,至今青史留名、光昭日月。第三个层级是研究姓氏的核心文化。我们对中国姓氏的亲缘文化和功能文化的研究是应有之义,不能逥避,也逥避不了。因为它们毕竟也是姓氏的精神力量,但还不是姓氏最根本的精神力量。姓氏最根本的精神力量只有姓氏的核心文化才能担当。例如对中华范氏的亲缘文化和功能文化的研究,最终要找到的核心文化即根本的精神力量,无疑是以范仲淹为代表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精神和担当精神。从中华各姓氏的研究中抽象出来的许多优秀精神,便是形成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组成要素。因此,要弘扬姓氏文化、熔铸民族灵魂,也只有坚持对姓氏的核心文化这一层级的研究,才是我开头所界定的中国姓氏文化的最基本的那个概念的真谛。当然,研究中国姓氏文化时,又不能机械地把三个不同层级的研究分割开来,而是要辩证地将三个不同层级的研究联系起来。总之,具体问题要具体处理。比如现在不少姓氏的来龙去脉还未弄清楚,姓氏中的宗族系统还没有比较科学的结论,就应该在亲缘文化上扎实地下功夫,并以亲缘文化为主来逐步开展研究。

  (三)关于中国姓氏文化最适宜的研究方法。具体到广东社会学学会的姓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最适宜的研究方法,无疑就是马克思的“大社会学”方法。马克思的“大社会学”能够管住“小社会学”,比“小社会学”更能深入到中国姓氏文化研究的各个层面,以及这些层面涉及的整个社会的关系。在中国姓氏文化研究中,把它作为最适宜的研究方法就是源于它作为指导思想的确立。通常讲的思想方法,就是思想与方法,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方法。最适宜指导社会学研究的思想,就是最适宜用来研究社会学的方法。当然,这不是唯一的研究方法,还要善于广泛吸纳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化学、地理学、人口学、伦理学、人才学、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信息学,法学、文学与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甚至于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并逐步形成有自己专业特色的研究方法。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任何学科都需要在这种发展中借鉴百家、为我所用,孤立不变的学科知识或墨守陈规的研究方法,都无利于该学科的生存与发展。许多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或边沿学科的破土而出,应该对人们探讨中国姓氏文化这一新生事物有所启示。因此,从事中国姓氏文化研究的热心者和骨干队伍要逐步明确研究方法问题。这就必须逐步改善自己和整体的文化修养与文化素质,逐步开阔自己和整体的研究视野与研究力度,逐步提高自己和整体的学术水平与学术质量,逐步增强自己和整体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精神,逐步养成学有专注、心不旁骛、持之以恒、甘于寂寞、勤于思考、言必有据地自立于学林的品性,逐步具有经世致用、敢于开拓、善于创新、回报社会、服务大众的优良学风与会风。

  四、关于姓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工作的三点建议

  女士们、先生们,在上面所讲的一些理论问题或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我想还有必要对广东社会学学会姓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今后的研究路向和研究活动讲些建议,归结起来主要有如下三点:

  (一)要强调团结合作。广东社会学学会首届姓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的筹备工作是从2014年底开始的,但近几年来,已有活跃在社会上的姓氏文化志愿者在默默地开展着研究,有些地方也先后出版了若干研究成果,而更多的是在不断收集他们所在的姓氏族谱或家谱,或自觉开办他们所在姓氏的专门网站,因而不同程度地吸引了他们所在姓氏的人气和凝聚力,也不同程度地激发了他们所在姓氏人等寻根问底、认祖归宗的热潮和文化氛围。比如广东多家姓氏中的一批志愿者,近几年来已花精力、花时间,汇集到不少姓氏文化信息,在业余之际开展相关活动,并迫切寻求广东社会学学会的支持与帮助。广东社会学学会据此而发起和组建了这个姓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该专业委员会的一批骨干就是广东为主的多家姓氏中那些较有活力的志愿者,他们来自省内的相关研究部门、高等院校和企业事业单位。将来还要逐步吸收各姓氏中的热心人士共同来研究姓氏文化。这个专业委员会人员的来源将会是多样的。因此,强调团结合作非常重要。一个是各姓氏中的那些志愿者内部的团结合作,一个是不同姓氏成员之间的团结合作,是保证这个专业委员会能够办好、办出成效的关键问题。我希望各方志愿者均要带头做好团结合作的模范。只有在团结合作中才能相互取长补短,才能各尽其智、其财、其物、其力、其功,才能逐步成就广东社会学学会姓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的正面影响和良好形象。

  (二)要守住三条底线。第一条是守住规章制度的底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本会从事姓氏文化研究的工作者,必须守住学会相关章程与规则。在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过程中,要自觉克服无组织、无纪律的不良现象,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的现象,不考虑学会和专业委员会正面声誉与影响的不良现象;既要重视宗亲关系,更要重视志同道合或不同观点者的关系,不要助长宗派主义、风头主义、自由主义、山头主义和小团体主义的思想。特别是首批骨干与成员,更要以身作则,与大家一起,共同为本会和专业委员会的进步作出不懈的努力。第二条是守住自力更生的底线。广东社会学学会的30年,就是自力更生的30年。她下属的各个专业委员会,包括姓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都必须自力更生来自我发展。当然,自力更生絶对不是否定争取外援,只是从为主的角度上来强调内因的关键作用。在自力更生的前提下争取外援是正常现象,尤其在研究经费上和研究成果上,守住自力更生这条底线来争取外援则是成功之道。第三条底线是守住细水长流的底线。不少学会或专业委员会,其兴快,其亡也速。究其主要原因,无不是缺乏守住长期坚持细水长流底线的后果。我希望广东社会学学会姓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能够守住长期坚持细水长流的底线,避免顺境时就蜂拥而至,逆境时就作鸟兽散。尤其是专业委员会的主要骨干,只有守住第三底线,才能始终如一地守住第一条和第二条底线。

  (三)要崇尚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崇尚实事求是应作为我们开展中国姓氏文化研究的基本原则。这在专业委员会拟设的规划、考虑与规划配套的学术活动以及选取研究突破口等方面,尤其要坚持这一原则。首先,我建议搞一个比较长期的规划。这个比较长期的重点规划既是立足于整个姓氏文化研究基础上的,又是从这个专业委员会的现实情况出发的。比如以成熟的姓氏族谱文化的研究是可行的。因为多家姓氏广东文化志愿者已经对这一规划多有准备。当然,对这些规划研究本身的具体要求,不从实事求是的原则出发也肯定会脱离实际。这就要认真考虑第一阶段要取得哪些研究进展,第二阶段要怎样接续下去,还有第三、第四阶段的许多具体问题,都得实事求是地设计出比较可行的方案来。在这方面,应当充分借鉴邱家儒总顾问总编的《中华丘氏大宗谱》研究的成功经验。其次,在开展各自规划研究的过程中,还要兼顾其他姓氏中多数委员认为有条件开展的一些专题学术活动或学术探讨。例如,以本次首届姓氏文化大家谈的形式为基础,不时地开展规模大小不同的持续性活动,并做成有特色的品牌,更可让规划中和阶段性研究成果及非规划中的许多研究成果,都能在一起交流、互促共进。我认为这种规划与非规划的相互搭配就是实事求是的做法。再次,刚起步的专业委员会不能东打一耙,西打一耙,人力、物力、财力要集中到一块,集中到重点上。此外,还要解决“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问题,善于寻找突破口也是很重要的一步。总之,我希望这个专业委员会从一开始,就要实事求是地规划好重点与非重点,同时找准突破口,实事求是地开展重点与非重点以及突破口的研究工作。在一定时候,重点是可以逐步增加的,条件比较成熟了,一些次点也可能变成重点,相关姓氏的文化研究便可见机而上。同时,突破口也会有不同,都要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一切以实际情况来决定。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开展这些工作时,务重长期、艰苦、扎实的田野调查、社会调查,务重完善和运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手段,以及有可能确定的研究基地的建设,并与国内外类似如姓氏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实际工作者、志愿者等综合运作起来,一定有可能做出实事求是的奉献。

  女士们、先生们,我在上面所讲有关广东社会学学会及其姓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的相关情况、相关理论和相关建议时花了大家不少时间,应该结束了。在结束前,我借用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所说的一段讲话:“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引自《人民日报》2015年2月18日)从这段话中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我们研究中国姓氏文化时涉及的家庭及其背后的家族和姓氏问题是多么重要。可以说,中国的家庭是中国社会的细胞,中国的宗族是中国社会的纽带,中国的姓氏是中国社会的构件,中国的民族是中国社会的支撑。由中国56个民族中各种姓氏所产生的文化,汇合到中华文化、东方文明,不仅创造了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而且必将在今后的世界民族之林中永放光芒。

  女士们、先生们,我虽然作为广东社会学学会和姓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的一员,但对姓氏文化这一重要研究领域总的来讲还是个门外汉,只是出于责任所在和坐船望船行的心态,讲了以上四个话题,权作活到老、学到老的浅见,不妥之处有请大家批正。

  最后,预祝这个新的专业委员会旗开得胜,奋勇前进,让重谱中国姓氏文化的乐章响彻千家万户,响彻海角天涯!

  三百六十二、2015年11月7日,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姓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在广州市召开了成立以来的首届常务委员会议。两会会长范英教授和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玉整教授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主要研究该专委会今后的工作安排,大家提出了一批合理化建议。最后,范英会长强调:根据该专委会的现实情况,近年内其他许多事情可以放后或逐步来做,马上要做的任务,首先是强化班子和队伍素质建设,其次是争取办好第二届姓氏文化大家谈活动,并以这一重点活动的开展来检验班子素质的提高。

  三百六十三、2015年11月10日,本会与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对《文化强国论》一书进行评论的文集——《大文明观的文化威力》出版,范英会长在《前言》中指出:

  2013年12月,广东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和广东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下称三会)联合写作的《文化强国论》专著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后,于2014年年初召开首发论坛的先后收到近40篇评论,《大文明观的文化威力》便是2015年10月出版这些评论时所定的书名。

  这个书名藴含了三会联合写作《文化强国论》专著和学者们热烈评说《文化强国论》专著的真谛。

  数十年来,我们在创立和完善新兴学科精神文明学也即意识社会学的进程中,一直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于百余年间分散论述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法制文明、精神文明、人种文明和生态文明这六大文明统称为“大文明”,同时认为用“大文明”来全面系统地考察人类社会的观点便是马克思主义的“大文明观”。

  马克思主义的“大文明观”告诉人们:在认识前述任何一大文明时,都不能忽视与其他五大文明的互动关系。例如,我们三会长期联合研究的主要对象虽然是“大文明观”中的精神文明,但它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法制文明、人种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互动关系是相当密切的。设若孤立地来研究精神文明,无疑会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大文明观”,也无法把三会主要的对象研究好。

  当然,由三会的主要对象所决定,我们不可能地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法制文明、人种文明和生态文明之上,而是咬住精神文明这一重点领域来安排相关的课题研究和学术活动,并借此来展示马克思主义的“大文明观”及其对精神文明的指导作用。也就是说,我们虽然重点是研究精神文明,但这个精神文明是马克思主义“大文明观”指导下的精神文明,而不是以其他什么文明观为宗的精神文明。

  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大文明观”不仅对精神文明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它对其他五大文明研究的指导作用也是无庸置疑的。综观之,精神文明也即先进文化便是马克思主义“大文明观”中最能指导其他五大文明的关键所在。这是因为:精神文明是专讲真善美的,真善美的东西大都属于先进文化范围内的东西,物质的、政治的、法制的、人种的和生态的东西都必须与精神文明即先进文化挂上钩才能文明得起来。这也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大文明观”的最普遍的规律,舍此则无什么文明可言。

  尤其在中国,精神文明也即先进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大文明观”中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法制文明、人种文明和生态文明发挥的指导作用更显得重要,“大文明观”的文化威力更显得突出,强国必须强文的认知更显得迫切。我们三会之所以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坚守精神文明也即先进文化研究的阵地,并在文化强国伟大战略甫一提出即组织《文化强国论》专著的写作与出版,并引起众多热心者的共鸣,便不难看出其中的前因与后果。

  我们在《文化强国论》专著中所讲的文化,当然是能够强我中国的文化。强我中国的文化只能是先进的文化。先进文化中的文化,不是大文化即包括物质文化、观念文化等在内的文化,也不是小文化即芝麻緑荳式的那些文化,而是特指文化即中共中央十五大提出的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那个文化。这个特指文化与精神文明中所讲的文化不仅一致,也因为精神文明而使它具有先进性特质而与精神文明相互取代,但面对文化强国伟大战略的国内外环境和具体要求,先进文化自身的表现形态、核心任务、机制保障和实施配套等却是丰富多彩的。

  以往,人们对先进文化表现形态丰富多彩的认识是不全面的。针对这一缺陷,我们在《文化强国论》专著中所列的关于软件文化与硬件文化,事业文化与产业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陆地文化与海洋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个体文化与合作文化,开放文化与安全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人本文化与社会文化等10对主要的文化形态是必须高度重视的。特别需要强调指出的,文化强国固然要高度重视产业文化这一头,但絶对不可以用它来代替其他各种文化的互为互强,不然,所谓的产业文化不仅强不起来,其他方面的文化还会萎缩、倒退甚至于消亡。

  以往,人们对先进文化核心任务的认识也是不全面的。我们在《文化强国论》专著中认为,先进文化既有自身丰富多彩的表现形态,也有自身丰富多彩的核心任务。从我国的情况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的共同理想、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改革开放、泾渭分明的荣辱观念、文化服务的“二为”方向,繁荣文化的“双百”方针、中国气派的社会科学、新闻传媒的舆论导引、文艺创作与网络文化等10大方面则是必须重点突出的核心任务。其中,马克思主义的“大文明观”无疑处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之列。在中国,不重点突出这些核心任务的问题,先进文化便无从谈起,文化强国便无从前行。

  以往,人们对先进文化保障机制的认识也不是全面的。我们在《文化强国论》专著中强调:先进文化的10对表现形态和10大核心任务必须有其保障机制。关于党委领导工作机制,政府治理服务机制,主体自律约束机制,社会他律监督机制,事业全民公益机制,产业组建经营机制,人才培育创新机制,绩效评估激励机制,开放交流合作机制和体制综合保障机制等10大保障机制的互为互强是不可或缺的。不重视这些保障机制及其系统的互为互强,先进文化的威力断难展示,文化强国的美梦断难兑现。

  以往,人们对先进文化实施配套的认识也是不全面的。我们在《文化强国论》专著中指出,先进文化的10对表现形态、10大核心任务和10大保障机制又必须有实施配套包括总体的、专项的、地方的、行业的、群体的、家庭的、个体的实施配套,以及对这些实施配套渐进的、联动的和求是的鲜明特点等,必须有十分清醒的认识与有序的强化,文化强国梦才能逐步成真。

  我们在《文化强国论》专著中前述先进文化的10对表现形态、10大核心任务、10大保障机制和相关实施配套及其鲜明特色的共同作用,从归根结底的角度看,《文化强国论》的所有论说,为的就是形成中华文化的六大力即中华文化的创新力、中华文化的生产力、中华文化的竞争力、中华文化的辐射力、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中华文化的综合力的全面、系统和有序的强国之力。

  如今,《文化强国论》专著前述的基本构架和逻辑关系已逐步转化为《大文明观的文化威力》这本评论集子的一批观点和见解,这是非常难得的。这本集子所收进的近40篇评论,就中国首部文化强国论的诗意构想——包括对《文化强国论》专著共设六大篇、50章的创新体系、创新观点、创新价值、创新贡献和创新践行等五个方面分别作了相对的评论。这些评论大都认为:《文化强国论》专著着重于马克思主义的“大文明观”及其中关于精神文明即先进文化在强国中的巨大威力,应是全民建设文化强国的共识,应是对广东原创新兴学科精神文明学也即意识社会学的学科理论在新形势下的有机运用与升华,它将对建设“文化强国”和“文化强省”具有重要的理论决策参考作用。

  在感谢前述评论者的肯定与鼓励之外,应当看到,《文化强国论》这部专著只是对文化强国伟大战略的初步认识与初步探讨,本身还有不少需待完善之处,随着实践的深入开展,许多新的问题更需不断追踪,因此希望三会同仁在马克思主义“大文明观”的指导下,对精神文明即先进文化的持续研究,在《文化强国论》专著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写作、出版更多的文化精品,服务于“文化强国”和“文化强省”。

  三百六十四、2015年11月11日,本会和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会长范英教授等代表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参加全国社科联第十六次学会工作会议,并接受由全国社科联第十六次学会工作会议和广东省社科联联合颁发的2015年度“全国先进学会”荣誉证书。

  三百六十五、2015年11月28日,广东社会学学会灾害治理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广州番禺隆重举行。

  2015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安全发展观理念,要求建立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以可控方式和节奏主动释放风险。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教育,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切实加强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与灾害治理工作要求,本专委会成立即举办了首届灾害治理大家谈主题活动。

  出席本次大会的有广东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下称两会)会长范英,常务副会长王宁、谢俊贵,副会长邹建军、肖新生、陈伟、李振连,副秘书长段华明、孙九霞、冼美新、张建平、陈之明、王丹怡、崔成江、李小雾、彭黎明,常务理事周利敏、易燕明、朱江文、陈荣、黄敏辉、欧阳里程、杨国雄、许雪松等及广东省社科联、省社科院、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东财经大学、中科院广州地化所、广州市委党校、广州行政学院、东山画院等的众多专家、教授、记者,拟成立的灾害治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人选和部分特邀代表近70人。

  本次大会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上半场为广东社会学学会灾害治理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由广东社会学学会副秘书长、广东省气象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彭黎明博士主持。

  首先,彭黎明代表广东社会学学会灾害治理研究专业委员会筹备组的代表向参会嘉宾们作了开幕致词,同时介绍了灾害治理研究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灾害治理专委会)的筹备情况。接着广东社会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院长兼社会学系主任王宁教授,广东社会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谢俊贵教授分别向大会宣读了灾害治理专委会批文、专委会管理办法和首届(2015.11-2020.11)的组织机构人员名单等。其中,首届专业委员会的主职人员由广东社会学学会直接任命并得到大会的一致通过。两会会长范英教授为当选的主任委员、广东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气象局副局长邹建军颁发了证书及举行了该专业委员会的授牌仪式。

  尔后,两会会长、灾害治理专委会总顾问范英教授作了《合力为全国气象现代化试点省服务》的致辞讲话。他高度肯定了广东省气象局在气象灾害治理学术理论研究及实践经验探索方面作出的不懈努力,尤其是广东省气象局领导重视把灾害治理理论转化运用于气象灾害防御的具体实践中,大力促进了广东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步伐,为我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挥了气象保障的重要作用。他认为,2014年11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总则的第九条、第十条是广东社会学学会灾害治理专委会成立的法律依据和必要条件。气象灾害治理的各种技术离不开社会科学的支持与配合。广东作为全国气象现代化建设的试点省,更应该在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方面下足功力,形成品牌。气象灾害治理与一般灾害治理的联系与区别需要引起广大成员的关注。灾害治理专委会的研究重点应该着眼于自然灾害治理,着眼于气象灾害治理,着眼于自然灾害与社会灾害的互相交叉作用。对广东省气象局牵头成立灾害治理研究专委会,范英教授表示感谢及祝贺,并号召灾害治理研究专委会全体成员秉承宗旨、开拓创新,积极研究灾害社会治理理论,推动灾害治理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合力为广东气象现代化试点省服务,并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及能力,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至此,成立大会的议程圆满完成(详见本刊今期)。

  大会代表稍事休息并进行集体合影之后,下半场的灾害治理大家谈主题活动拉开序幕。主持人是广东省气象局发展改革与财务处处长、广东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灾害治理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易燕明高级工程师。

  首先作主题报告的是广东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广东省政府公共安全管理专家、灾害治理专委会主任委员邹建军。他以《灾害治理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为题,重点讲了四大方面:一是气象灾害与自然的关系,包括气象灾害对社会治理的风险性。二是关于如何理解和认识灾害治理,尤其是公共安全体系视角下的灾害治理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灾害治理的基本内涵。三是关于灾害治理的广东实践,指出广东通过建立省市县一体化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在灾害治理方面先行先试,取得显着的防灾减灾经济社会效益。四是关于灾害治理研究的思考,提出了灾害治理专委会的发展愿景和规划。他强调,灾害社会治理工作在当今新形势下具有独特的理论意义。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社会公众、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互动作用,提升国民防灾意识方面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与参与。成立灾害治理研究专委会能更好地吸收灾害治理的优秀专家学者,充分发挥新型智库作用指导好实践,希望灾害治理研究专委会能尽快推出一批灾害治理研究的理论成果,在搭建区域公众自救互救的体验平台及开展普通公众防灾能力的认证实践上发挥出独特力量。

  在灾害治理大家谈中作讲演的还有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现代化战略研究所所长、广东省政府应急管理专家、广东社会学学会副秘书长、灾害治理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段华明教授。他以《灾害的社会治理为》为题,由“东方之星”客轮号翻船事故为引,提出防灾成本远远小于救灾成本理念。他认为要从广东省情上认识应对台风暴雨的极端重要性,即属于“典型气候脆弱区”,防御应对台风暴雨洪涝灾害,乃是广东中心任务中极端重要的组成部分,事关重大,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尤其要着力做好对强台风暴雨灾害的精细化预报,及时部署,严阵以待。要推进严格防台风工作责任追究制,面对强台风着力落实转移避险,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能力与水平(详见《文明与社会》wwwwmyshorg)。

  接着,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主任、广东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灾害治理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周利敏副教授作了《西方灾害社会学新论》主题发言。他认为,随着灾害的频发,过去很少被重视的灾害社会学研究逐渐从边缘变为主流的研究领域。从经典灾害社会学、社会脆弱性到社会建构主义,这是灾害社会学发展的最新趋势,也是其发展的主要学派和阶段性特点。他强调这三个学派虽然都关注灾害的社会性问题,但关注的重点不同,都有自己特定的解释边界和限制条件,一旦越界解释力就会下降。因此,不能简单地判断孰优孰劣。同时,这三个学派之间的争鸣有利于保持理论发展所必需的张力,对于防灾、抗灾、救灾与减灾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详见《文明与社会》wwwwmyshorg)。

  对上述三位主讲者的讲演,主持人易燕明高级工程师小结时指出,专家学者们的发言都相当精彩,分别从灾害治理理论、灾害治理实践、灾害治理的社会管理等多种角度作出了独到的阐述。既有灾害治理鲜活实践与理论的激情碰撞,也有西方灾害社会学经典理论的引介,更有灾害治理本土化涵义和研究路径的深度思考。总之,灾害治理大家谈的活动实践性强、针对性强,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自然灾害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灾害防御是一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系统工程。加强灾害防御工作是各级人民政府履行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任务。她希望灾害治理专委会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和实践,努力推进灾害治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为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福祉作出应有的贡献。

  为提高灾害治理专委会成员们对灾害治理研究的理论水平,周利敏副教授赠送了《西方灾害社会学新论》著作,供大家交流探讨。

  三百六十六、2015年11月28日,本会范英会长在同名大会上的《合力为全国气象现代化试点省服务》致词如下:

  今天是个好日子。来自省内相关单位的一批精英人士欢聚在华南碧桂园的广州天气雷达基地举办“广东社会学学会灾害治理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首届灾害治理大家谈”活动,我谨代表广东社会学学会及下属的九个专业委员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对百忙中光临本次活动的各位代表致以真诚的问候!

  这段时间,举国上下正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重要精神,“创新、协调、緑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像磁铁般吸引着十三亿国人的心。遵循这五大发展理念的正确指引,我们广东进一步落实“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即努力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实验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使命,更成为南粤大地上的行动热潮。广东社会学学会灾害治理研究专业委员会的及时筹备和正式成立,无疑是这一行动热潮中的一朵浪花。

  这朵浪花首先是广东省气象局从2012年初以来,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气象局签署省部级合作备忘録,共同确定把广东作为全国气象现代化建设试点省,深入推进广东省气象现代化建设,为全省防灾、减灾、救灾发挥气象保障作用中不能或缺的一朵浪花,一个重要的环节。这表明:广东省气象局高度重视气象灾害治理的学术理论研究,高度重视气象灾害治理的实践经验探索,高度重视气象灾害治理理论与气象灾害治理实践的紧密结合,高度重视虚功实做、软功硬做,把气象灾害治理理论转化为指导气象灾害治理具体实践的功用,将对提高广东气象灾害治理实践与治理理论的水平,对加速广东成为气象灾害治理现代化建设试点省的步伐产生一定的促进效应。

  这朵浪花也是广东社会学学会继续面向实际工作需要、面向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学术性社会组织,与从事气象灾害治理工作的广东省气象局之间相互默契与相互合作而激发出来的一朵浪花,一个实际的行动。就象鱼离不开水一样,我国我省的社会科学离不开我国我省的具体实践,服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三五”的伟大战略构想,服务广东省委、省政府深入落实“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战略布署就是广东社会学学会的天职。同时,成立广东社会学学会灾害治理研究专业委员会这一国内社会学领域的全新组织,是我本人一直在反复地倡导的一件事。这一倡导的见证人便是较早开始灾害社会学研究的知名学者段华明教授。他当年获得国家立项的著作由我参与评审,因而让我产生了成立灾害治理研究专业委员会的初衷。但出于种种原因,历经10多年之久而未能如愿。直到今天,由于得到广东省气象局的领导和该局邹建军副局长等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这个专业委员会终于面世了,并成为广东社会学学会近30年来的第十个专业委员会,的确来之不易呵。

  在2014年11月由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总则的第九条中明确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支持气象灾害防御有关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发展。”要“鼓励气象灾害防御有关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宣传的服务工作。”第十条中还强调“应当组织开展气象灾害发生机理、监测、预报、预警和防御技术研究,鼓励技术创新,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建立和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我认为,这就是广东社会学学会灾害治理研究专业委员会之所以能够成立的法律依据和相关要求。以此为依据和要求,更加确保了这个专业委员会的合法性和必要性。

  讲到气象灾害治理的各种具体技术,主要是指自然科学方面的技术。但任何自然科学方面的技术,都离不开社会科学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在气象灾害治理方面同样如此。为了把这种技术研究好、运用好,社会科学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在一定程度上看并不比自然科学方面逊色。因此,在重视自然科学技术的同时重视社会科学的工作,并使之有机地相互连结,是取得气象灾害治理成就的鸟之双翅、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广东作为全国气象现代化建设的试点省,就是“三个定位”中所指的排头兵、先行地和实验区的一种展示,就是五大发展理念的一种体现,尤其要在上述两大方面下足功力,形成品牌,形成特色,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也借此机会,我想提出一个综合性的理论观点,以引起大家的讨论。顾名思义,气象灾害治理与一般灾害治理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般灾害治理中有气象灾害的治理,多属自然灾害的治理,主要是自然灾害的治理,此外也有社会灾害的治理,多属人的认识与行为失误造成的灾害治理,主要是社会灾害的治理。同时还有由自然灾害与社会灾害相互交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灾害治理等类别。在总体上,人们不仅要重视自然灾害治理的重大课题,还要重视社会灾害以及由自然灾害与社会灾害相互交叉、相互作用而形式的灾害治理。而我们广东社会学学会灾害治理研究专业委员会的重点是着眼于自然灾害治理,着眼于气象灾害治理。在这个重点基础上,关注自然灾害与社会灾害互相交叉与互相作用的治理则是应有之义。而关于社会灾害及其治理的专门话题虽然非常重要,有条件、有可能时,也应见机而行之,但在今后必须抓住重点来开展研究,才能为全国气象现代化建设试点省服务好。

  我深信,新成立的广东社会学学会灾害治理研究专业委员会,一定会以她的崭新面貌和服务宗旨,在今后的活动中充分展示联办单位广东省气象局和广东社会学学会各自的潜在能力和积极性,逐步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融为一体,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多出社会正能量,共同为推进广东气象灾害治理现代化的试点省工作而努力奋斗。

  我深信,有各级领导的支持,有广东省气象局的鼎力,有广东社会学学会的配合和省内外广大热心气象灾害治理的实际工作者与理论工作者的紧密联动,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气象灾害治理的科学体系,一定能够在逐步造福大众、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发展及完善起来,广东社会学学会灾害治理研究专业委员会也一定能够在这一伟大实践中作出名副其实的奉献。

  最后预祝大家无灾无难,平安吉祥,欢乐幸福!

  三百六十七、2015年11月28日在同名大会上,新当选的广东社会学学会灾害治理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邹建军同志系省气象局副局长、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副会长,他在《灾害治理的实践探索与思考》的主题讲话如下:

  一、自然灾害与气象灾害

  《现代汉语大词典》中对“灾害”的解释是天灾人祸造成的损害。世界卫生组织对灾害的定义是:“任何能引起设施破坏、经济严重受损、人员伤亡、健康状况恶化的事件,如其规模已超出事件发生社区的承受能力而不得不向社区外部寻求专门援助时,应可称其为灾害。”自然灾害是自然力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台风、暴雨、严寒、高温、雷电、灰霾、冰雹、大雾、大风、沙尘暴等气象灾害,水旱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赤潮等海洋灾害,重大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目前,人们还无法完全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只能预防和避免。因此,正视各种自然灾害的不可避免,才能必须寻求有效的减灾路径和方法。

  气象灾害发生最为频繁而又危害严重,是主要的自然灾害,约占所有自然灾害的70%以上。气象灾害加上气象的次生或衍生灾害,占自然灾害的比重超过了80%。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约占GDP的1-3%。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越是经济发达、单位面积经济附加值越大的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造成的气象灾害损失越重,引发社会问题的风险概率也就越大。2014年11月26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列举了台风、暴雨、雷电、乾旱、大风、冰雹、大雾、高温热浪和低温冻害等十二种常见的气象灾害。近年来,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等次生灾害以及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火灾等衍生灾害也相当严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所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及治理工作,提高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和水平,对防止和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理解和认识灾害治理

  “治理”一词,古已有之,其包含管理统治、治理政务、处理整修的多重涵义。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政治学、管理学领域开始兴起一种崭新的社会管理理论,即“治理”理论。治理理论强调将公共事物的管理权限和责任,从传统的“政府”垄断中解放出来,形成一种多元主体(政府、民间组织、企业和个人)共治的局面。它具有几个基本特征:多元主体性、互动性、社会合作性、网络性。我国学者俞可平对治理理论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治理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需要。治理的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

  研究灾害治理问题,更多的要结合国情、省情,要把灾害治理放在公共安全管理体系视角下来理解和认识。2015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公共安全是社会安定、社会秩序良好的重要体现,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公共安全体系包括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社会治安防控等。他指出,要切实增强扺御和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全面提高全社会扺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安全发展观”理念,要求建立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以可控方式和节奏主动释放风险。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教育,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治理一词的理解,以及中央对公共安全体系构建的一系列精神,灾害治理的涵义初步界定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个人等主体,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依法对灾害等社会事务和活动等进行规范、服务和监督的过程。从气象灾害治理等的实践探索来看,灾害治理实质上是团体与个人在防灾、减灾、救灾过程所表现出来的顺应规律、依法有序、主动作为、趋利避害的综合行为。灾害治理能力可表现为不同层次,比如说不同的地理区域、不同的政府重视程度、不同的部门联动衔接等,这些都影响着灾害治理实践的作用发挥。

  三、灾害治理的广东实践

  广东是灾种多、频率高、危害重、损失大的灾害大省,台风、暴雨、低温冷害、洪涝灾害频发,海啸、森林火灾、农业病虫害等危害加重。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突出,已成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有效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增强社会扺御气象灾害风险能力,气象部门作为政府职能部门责无旁贷。

  近年来,广东省气象部门一直致力于推动以政府为主导的气象灾害治理能力建设。2007年8月,广东省气象局与省府应急办、地震局及移动、联通公司合作,通过手机短信应急服务平台向140万用户发送“湛江地震辟謡”短信280万条,迅速有效地制止了湛江地震事件的謡言传播。此举开创了气象部门发布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的先河,得到了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批示肯定。自此之后,中国气象局、省政府先后批示,要求广东省气象局建设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作为灾害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来抓。

  2012年3月,中国气象局与广东省政府正式签署省部合作备忘録,广东正式确定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气象化的试点省份之一。省市县一体化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成为广东气象现代化试点省建设的重中之重。截至目前,广东共建设了三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分省、市(21个)、县(72个)三个级别,主要针对气象灾害及次生或衍生灾害的防御管理。广东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确定了三种建设模式:一是整合集约型(简称“一模”),统一发布三大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及以上突发事件预警信息,设定应急指挥职能,相关部门实行集中式办公,工作平台在政府或气象部门,统筹防灾、减灾与救灾功能,现全省有20家;二是适度集约型(简称“二模”),统一发布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实行部分集中式办公,工作平台在气象部门,融合防灾、减灾功能,目前具有62家;三是简单集约型(简称“三模”),发布气象灾害类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分散式办公,工作平台在气象部门,重在防灾(仅限气象灾害)管理,目前拥有20家。

  2012年来,全省成立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95个,坚持边建设边应用理念,实现了省、市、县三级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无缝对接,实现了电子审批流程和国土、地震、教育等10个省应急委成员单位的接入,建成12121语音电话与传真子系统、短信子系统、微博群子系统、网站子系统、电子显示屏子系统、农村大喇叭子系统、应急气象频道、手机客户端、微信和茂名海洋广播电台等共十个发布渠道和“一键式”对各种渠道发布各类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方法,实现了12379省级预警短信平台接入。在防御超强台风“威马逊”、“海鸥”、“彩虹”,河源地震、登革热流行,等多次重大突发事件中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了突发事件的发生及其造成的危害,取得良好经济社会效益。

  四、灾害治理研究的思考

  气象灾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因素。目前,各级政府在灾害治理方面的能力水平并不平衡,从中央到地方呈逐步减弱态势,各部门协调配合力度也不够。同时,我国现行的灾害治理体系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尤其在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应对中,政府的强大动员力量为扺御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做出了贡献。美国和日本均是长期受自然灾害侵扰的国家,灾害治理经验丰富。2005年8月,卡特里娜飓风登陆美国西岸,对新奥尔良市造成了严重破坏,是美国历史上最重的一次自然灾害。2011年,日本外海180公里处9.0级地震,距离震中的370公里的东京深受其害。巨大灾害的考验,使两国具备了抗击灾害的实战能力,也考验了两国自然灾害治理的体制机制。两国在重大灾害救助中,并不单一依靠政府的力量,而是发挥“互救”“自救”与“公救”相结合,充分发挥了社会各界力量在灾害管理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官民合作”已成西方国家灾害治理的一大特色。

  除了政府为主导的防灾减灾救灾之外,必须营造全社会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良好氛围,可以考虑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灾害治理。社会组织具有社会亲和力、专业优势、灵活反应性、更低的运行成本等适合突发事件范围广、专业性要求强的特点。我国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自然灾害治理与完善社会参与体制机制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应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灾害治理的能力与水平。成立广东社会学学会灾害治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其重要任务就是有效的发挥社会公众、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互动作用,不断增强国民防灾意识。二是提高公众防灾减灾自救互救能力。灾害治理不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关系社会公众的大事。成立广东社会学学会灾害治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吸收我省灾害治理的优秀专家学者,充分发挥新型智库作用来指导好实践。同时,发挥灾害治理专委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搭建区域公众自救互救体验平台,通过社会公众从认知防灾到开展防灾技能认证,最后形成自救互救能力,从而使广大社会公众的防灾技能和国民素养得到整体提升。

  三百六十八、2015年12月26日,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122周年之际,由广东社会学学会和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以下简称两会)主办,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广州市番禺区养生保健协会、广州中大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高质资源环境研究院、深之旅国际旅行社、深圳市协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等协办和支持的“广东社会学学会成立30周年暨《海洋社会ABC》科普丛书首赠大会”在华南理工大学励吾科技大楼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两会与会的有两会会长范英,两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玉整,两会常务副会长刘小敏、夏俊杰、谢俊贵,两会副会长王永平、吴灿新、李振连、李国兴、郭凡、杨松、顾涧清、梁国维,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王家骥、张开城、张兴杰、周大鸣、郭伟民、周永章、谭昆智、陈康候、刘学谦,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常务副会长谭艳娟,副会长卢黄熙、刘卓红、刘俊荣、吕志、杨哲、肖新生、邹建军、陈芳芳、解丽霞、王心旺,两会副秘书长万娟、王丹怡、王韶华、史璞、左伟清、刘成、刘勤、刘小龙、刘玉梅、孙九霞、朱云、严考亮、何敏、何仕平、何艳玲、张勇、张建平、李扬、李小雾、李保平、陈之明、陈木朝、陈起坤、冼美新、武晟、郑红军、段华明、郭继民、郭景萍、高菊、崔成江、程潮、童远忠、粟华英、谢建社、黎明泽、霍秀媚等,及两会常务理事、理事、会员代表等。此外,本次大会特别应邀代表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余其俊,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周华,广东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丁晋清,广东省社会组织管理局刘平波局长的代表、副处长朱远辉,以及省内党政机关、企业单位、大中小学、省市图书馆受赠《海洋社会ABC科普丛书》等的代表等约300人参加大会。

  会议上半场由大会开幕式和广东社会学学会30年工作报告组成,由范英会长和刘小敏研究员分别主持;会歇期间,两会全体会员合影留念;会议下半场由范英会长致词、赠书仪式、宣读评奬决定和颁奬仪式组成,分别由董玉整教授、谢俊贵教授、杨松教授和周永章教授等主持。

  范英会长宣布大会开始,幷介绍与会领导和嘉宾。余其俊副书记在代表承办单位的致词中简介了华南理工大学的发展情况、学科特点和该校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创建情况、教学与科研目标等,表示对社会研究工作寄予厚望,给予支持,祝愿学会为广东省社会文明事业的发展再创辉煌。范英会长对余其俊副书记的致词和对华南理工大学承办此次大会的各项工作表示感谢。

  应大会邀请,周华副主席和丁晋清处长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周华副主席以对学会30年不平凡历程的亲历和见证,高度肯定了广东社会学学会和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携手共建,在社科界影响广,创新特色凸显,理论研究特点鲜明,学术交流活动踊跃,学术成果丰硕,更关注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学术新人,形成了凝聚力强、人才荟萃、学术资源和成果丰厚的大好局面。周华副主席希望两会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协同创新和社会科学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推动理论创新和学术繁荣,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丁晋清处长也充分肯定了学会30年的不菲成绩,并从当前和长远社会建设实际出发,希望学会进一步组织理论探讨,认真总结广东的经验,紧跟政策指向,为广东建设、国家发展多做努力。

  范英会长对周华副主席和丁晋清处长对学会30年的肯定和赞扬、建议和期许均表示感谢,他说两会在今后将对社会文明建设的问题作更加深入的探讨,继续坚持好的学风,争取新的胜利,也希望广东省社科联和省委宣传部继续支持学会工作并给予指导。

  接着,范英会长宣布了两会的相关决定:增补中山大学地球与资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周永章,暨南大学统战部原部长、教授杨松分别为两会常务副会长;增补广东省气象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邹建军,广东药学院社科部主任、教授吕志,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谢建社,广州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心旺,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教授孙九霞,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解丽霞等6人分别为广东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增补广东省气象局法规处副处长彭黎明,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娄君侠,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大洋网)首席评论员万庆涛等3人分别为广东社会学学会副秘书长。两会与会代表一致鼓掌通过。

  受范英会长委托,董玉整教授代表学会作题为《持续大社会大文明的追梦,不断锤炼自主创新的品牌——在热烈庆祝广东社会学学会成立30周年大会上的工作报告》的工作报告。董玉整教授首先回顾了学会成立以来六届理事会的基本情况,展示学会30年来逐步发展壮大的历史,肯定两会同仁30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大社会观”与“大文明观”的指导下,以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为主要抓手、以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为重要载体,无怨无悔地坚守学术阵地,成就了学会的累累硕果,也打造了广东社会学学会这块响当当的品牌。接着,董玉整教授围遶“持续大社会大文明的追梦,不断锤炼自主创新的品牌”这个主题,从四个方面总结了学会30年的主要工作,一是开拓创新五大方面重要硕果,二是始终坚持五大价值取向,三是紧紧依靠五大积极力量,四是塑造凝聚五大宝贵精神。

  董玉整教授从形成并不断完善新兴学科、取得并不断升华学术成果、打造并不断锤炼过硬队伍、传播并不断推进正向能量、铸造并不断擦亮著名品牌等五大方面展示了学会30年来不断开拓创新取得的重要硕果。他说,学会之所以30年来持续壮大,产生广泛积极的社会影响,一是学会形成并不断完善新兴学科,从1990年范英先生主编的原创性、开创性著作《精神文明学论纲》出版发行,形成并不断完善作为新兴学科的精神文明学也即意识社会学,以及此后进一步应用、演化而构建的崭新的海洋社会学体系,并出版66万字的《海洋社会学》和《海洋社会ABC(1-10册)》科普丛书,都是学会的最大成果。二是取得并不断升华学术成果,从学会成立至今,仅由学会面上组织的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学会)大型丛书已出版80多部约3500万字,600多名理事和万余名会员30多年来的科研成果更是难以统计,学会不仅重视著作的数量,更重视质量提高;不仅重视著作的学术品位,更重视社会价值;不仅重视著作的学科地位,更重视学科应用。三是学会30年来一直把队伍建设当作学会存在与发展的生命线,在范英会长等老一辈学者的带领下,学会坚持从老中青三结合、五湖四海和特色发展三个方面打造并不断锤炼有事业心和担当感的过硬队伍。四是学会一直坚持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站在时代的潮头,顺应时代的呼唤,推进时代的变革。五是一直注重品牌的塑造,铸造并不断擦亮成果品牌、学科品牌、组织品牌,并小心翼翼地维护品牌,实实在在地拓展品牌。

  董玉整教授强调,30年来学会在全方位开展学术活动过程中,从大社会观大文明观出发,始终强调学术研究一定要为社会变革和进步发展服务,坚持五大价值取向。一是坚持面向社会实践,积极关心并组织研究社会实践问题,主动给社会实践“补短板”,用理性和理念去总结、去探索、去引导正确的社会实践。如对“三农问题研究”、平安社区建设、残疾人事业发展、珠三角和谐发展等问题的探索研究及成果。二是面向人民群众,用学术语言和方式,倾听群众呼声,分析群众意愿,代表群众呐喊。如对殡葬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谐医患关系建设等问题的探索研究及成果。三是面向精神世界探索人的实践世界、现实世界,展现大社会的底藴、大文明的实质。如对当代中华凝聚力、对广东人精神的持久深入研究及系列成果。四是面向党委政府,想党委政府之所想,想党委政府之未想,为党委政府分忧解难,努力将自己的理论和成果变成为党委政府的决策,从而变成影响群众生活和工作的现实力量。如30年来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向国家、省委省政府,以及市一级的党委政府提交了100多份调研报告书、专项建议书及专著等。五是面向学术事业,研究急迫的社会发展问题,研究急缺的社会需要问题,提出直白的社会发展建议。如学会一直重视文化问题研究,为建设文化大国、文化强国建设呐喊。

  学会之所以能够取得五大丰硕成果,始终坚持五大价值取向,正是因为紧紧依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旗帜、持续出版的学术阵地、秉持良知的社会力量、团结协作的战斗集体和坚贞不渝的核心人物等多方面的积极力量。董玉整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大社会大文明理论,一直是学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出发点。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和《文明与社会》内部期刊是学会稳定持久的学术阵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宣传部领导的长期指导、社团组织管理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新闻出版机构的大力支持帮助等,为学会的生存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一大批经验丰富、资历很深、威望很高的顾问,为学会的发展进步出谋划策、指点迷津;两会近千位理事多年来齐心协力,不计得失,任劳任怨,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对学术理论及相关活动的长期参与和坚持,是学会的前证和后望。作为学会成立30年最核心的人物,范英会长对学会的创立、建设、拓展,一直不遗余力、呕心沥血,对学会组织和学术事业坚贞不渝、无私奉献。范英会长不仅带领两会同仁深挖马克思主义原着、深耕马克思主义精髓,抓住大社会大文明的理论思想,组织创建精神文明学、海洋社会学,提出系统的文化强国理论,赋予了学会强盛的学术生命力,同时严于律己、诲人不倦、提携后生,真正做到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对两会的生存发展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

  董玉整教授接着说,历经30多年的风雨洗礼,学会逐渐塑造凝聚了五大宝贵精神,一是甘坐冷板凳的精神。30多年来,学会开展的活动、组织的科研项目,没有纳入政府基金项目,先后出版的80多部集体著作,没有一本得到专项资助,全靠学会自筹资金、勤俭持家,也赖于学会同仁耐得住清贫,坚守学术事业。二是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学会在理论建设、学科建设、组织建设上都有突出表现,如马克思主义大文明、大社会的理论建构,文化强国的理论建构,最早提出构建精神文明学学科体系,并在内容上最先丰富起来,体系上最先完善起来,发展上最先拓展开来;学会已成立的10个专业委员会中有8个在全国同行业中都是最先创建的等。三是诚于自觉攀登的精神。以范英会长为首的学会同仁们,本着对大社会大文明自觉的深刻认识,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实现了组织自觉、活动自觉、理论自觉、学科自觉、阵地自觉、队伍自觉及核心自觉,坚持大社会大文明无悔的追求和不断攀越的气魄。四是敢于立体创新的精神。30年来学会不仅构建了全面系统的精神文明学、海洋社会学等理论体系,还努力寻找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反映和引领时代的最强音,在理论体系、研究特色等方面实现了立体创新。五是勇于深刻自省的精神。在范英会长带领下,学会在学术科研和学会组织工作中都一直强调不断深刻自省,特别是每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之后,都要进行深刻全面的理论反思,召开专题研讨会、组织专题研究、出版专题著作,总结、分析、再创新,形成学会的优良传统。

  最后,董教授代表学会郑重表示,在新的历史时期,学会一定要持续大社会大文明的追梦,不断锤炼自主创新的品牌,在“十三五”时期,在接下来的30年,争取学会实现应有的更大更好的发展,也希望学会继续得到所有同仁和社会各界持续不断的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和帮助(详见《文明与社会》2016年1月15日,《精神文明学通讯》总第353-354期,《广东社会学通讯》总第413-414期)。

  刘小敏研究员对董玉整教授的工作报告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认为报告全面准确提炼了学会30年发展历程的主要方面,同时对董玉整教授带领的学会秘书处多年来兢兢业业的工作给予认可和鼓励,希望秘书处再接再厉,为学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之后,大会进入下半场。范英会长首先作题为《认识海洋社会,服务海洋强国》的致词。范英会长说,在“海洋强国”、“海洋强省”伟大战略提出的前后,两会便于2007年开始了海洋社会、海洋文明重大课题的探索。在这一探索进程中,两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大社会学”与“大文明观”为指导,把海洋社会的真实存在及其重要地位加以重视和研究,不仅成立了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也马不停蹄地写作了《海洋社会学》的大型著作,从而创立起填补中外该领域历史空白的学科体系,并及时把海洋社会学学科体系地转化为海洋社会基本知识,编辑出版《海洋社会ABC》科普丛书,以切实行动抢占海洋社会学科普宣传、教育制高点,将对提高国人的海洋意识、海防观念和海权理性,促进“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作出应有奉献。范英会长又说,海洋社会科普知识要更好地面对社会各界、面对上层与基层,主要是基层,重点是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大中小学生。学会力所能及的做法就是从出版社购回一万本新书分期、分批地赠送给省内的相关单位,从中选取愿意合作推进海洋社会基本知识的单位作为示范点和先行点,并于2016年有计划开展读书、座谈、讲座、对话、谘询、调研、研讨等形式的“点火”活动。今天首批受赠《海洋社会ABC》科普丛书的有省内近百个单位,学会拟于2016年3月上旬的半天时间,在广州医科大学举行第二轮赠书和座谈本丛书的活动。范英会长最后祝愿长期生活在海洋社会前哨的广东乡亲,在认识陆地社会的同时进一步认识海洋社会及其规律,在建设陆地社会的同时进一步开展海洋社会的建设实践,从初级走向中级和高级,从自在自为走向自由!

  大会进入《海洋社会ABC》科普丛书等首赠仪式环节。谢俊贵常务副会长代表学会邀请受赠单位代表上台,两会会长、常务副会长共同向受赠单位代表分别赠送了《海洋社会ABC》科普丛书1—10部及《大社会大文明的追梦》和《大文明观的文化威力》等各两套。受赠单位代表、广东社会科学大学执行校长白雄奋副巡视员激昂地发表了感想,感谢学会的赠书及编辑这套科普丛书等的心意,表示一定好好学习龢利用丛书,切实配合开展科普工作。

  颁奬仪式是大会的最后一项重要议程。依据两会开展评选优秀单位、优秀个人和优秀作品的相关规则,并经自报与公推相结合,学会评选出两会30年理论与实践探索优秀单位、优秀个人和优秀作品共387个(项)并在大会上予以表彰。董玉整教授首先宣读“关于隆重授予广东三会会长范英教授突出贡献奬的决定”,以表彰广东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和广东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三会会长范英教授在创设特色学科和创新学会工作上的突出贡献。两会常务副会长共同为范英会长颁奬。接着,杨松常务副会长宣读“关于表彰广东两会30年理论与实践探索优秀单位、优秀个人和优秀作品的决定”,周永章常务副会长宣读授奬名单(详见《文明与社会》2015年12月26日,《精神文明学通讯》总第352期,《广东社会学通讯》总第412期),范英会长和到会的全体常务副会长为获奬代表颁发证书。广东社会学学会30年中不断发展,不仅有社会影响广泛带来的队伍壮大,也有师徒相传、夫妇相随、父子相和,甚至三代人同在学会等亲情传播带来的队伍壮大,在学会30周年表彰活动中,更有父子同获奬、夫妻同获奬、师徒同获奬、祖孙同获奬的佳事佳话。正是:勠力同心,共同建设和见证学会越来越辉煌的30年;薪火相传,携手大社会大文明的追梦之旅。

  本次大会还向两会全体与会代表赠送人手一套《海洋社会ABC》科普丛书1—10部、《大社会大文明的追梦》和《大文明观的文化威力》等新著作为广东社会学学会成立30周年的隆重献礼。

  三百六十九、2015年12月26日,在热烈庆祝广东省社会学学会成立30周年大会上董玉整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代表范英长作了《持续大社会大文明的追梦不断锤炼自主创新的品牌》的工作报告:

  今天即12月26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诞辰122周年纪念日。我们选择在全国著名高等学府华南理工大学举办广东社会学学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一起来回顾30周年的历程,总结30周年的历史,展望今后的前景,非常有意义。多年来,各位领导一直支持学会工作,各位学者和同志们积极参加学会活动,都为学会的建设发展做出了应有的努力和贡献。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广东社会学学会和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对大家的努力和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在如此隆重庄严的时刻,我谨受两会会长范英先生的委托,代表广东社会学学会对30年来的工作做个总结。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让我们一起简要地回顾一下30年的历程。从1983年底起开始,广东省社科联、广东省民政厅和中山大学社会学系联合筹办广东社会学学会。1985年12月19日,来自省直、市直、高校、科研单位和基层的70多位代表,云集省民政厅举行大会,宣布广东社会学学会正式成立。会上通过了章程和首届近30名理事名单。从此,开始了广东社会学学会的长征。第一届理事会1985年12月—1990年11月,会长是中山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何肇发,秘书长是《学术研究》编辑室副主任范英。本届理事会共设副会长5位。第二届理事会1990年12月—1996年8月,会长是中山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何肇发,秘书长由学会副会长、省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中心专职秘书长范英兼任。本届理事会共设副会长13位。第三届理事会1996年9月—1998年3月,会长是广州市政协主席邬梦兆,秘书长由学会常务副会长、省社科联精神文明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范英兼任。本届理事会共设常务副会长1位,副会长18位。第四届理事会1998年4月—2003年6月,会长是省社科联精神文明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范英,秘书长由学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医学院社科部主任、教授董玉整兼任。本届理事会共设常务副会长1位,副会长20位。第五届理事会2003年7月—2009年12月,会长是省社科联副主席、研究员范英,秘书长由学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医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教授董玉整兼任。本届理事会共设2位常务副会长,另一位是广东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刘小敏;共设副会长27位。第六届理事会2010年1月至今,会长是广东省社科联顾问、研究员范英,秘书长由学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董玉整兼任。本届理事会共设7位常务副会长,其他6位分别是:广东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刘小敏,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系主任、教授王宁,深圳市医学继续教育中心主任、教授夏俊杰,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谢俊贵,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周永章;培正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杨松,杨松常务副会长还是现在的学会法人代表。本届理事会共设副会长30位,副秘书长30多人,理事600多人,会员约13000人。

  各位领导、学者、朋友们:广东社会学学会从1985年12月成立,至今已经超过30周年了;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从1993年12月成立,至今也有22周年了。这30年来,跨越两个世纪,正是我国改革开放逐步展开、逐渐深入、逐项突破,现在进入到“四个全面”新时期的伟大时代。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时代,有幸参与改革、推进发展。作为知识界人士、作为学会成员,我们用笔尖、用电脑,用文字和语言,更用脑用心,记録着、分析着、研究着这个时代。我们为这个时代的伟大变革而兴奋,为这个时代的进步发展而欢呼;有时,我们又为这个时代里存在颓废、消极、狭隘、自私、傲慢等等不文明的现象而纠结、着急甚至愤怒。凭着一份良知、一份责任、一份担当,奋笔疾呼,着成文章,影响现实。正因为有了30年来对于学术事业无怨无悔的坚持,对于学术担当不离不弃的坚守,我们才有了今天,才有了今天的相聚,才有了今天沉甸甸的成果,才有了今天响当当的品牌。

  我们究竟在坚持什么呢?我想,贯彻在30年里的一根红线,就是我们在理论研究实践活动中,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大社会观”与“大文明观”,在马克思主义“大社会观”与“大文明观”的指导下,以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为主要抓手、以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为重要载体,研究大社会,推进大文明。为什么能坚守呢?最主要的,就是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同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探索实际,还同人类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从学会自己的实际出发,坚持独立自主、自主创新、创新发展、发展共享,形成国际视野、中国气派、广东特色、学会特点。概览30年的历史,我们深深体会到,“大社会”与“大文明”已成为广东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和广东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等的共同认知,也是我们共同追逐的美梦。为了放飞“大社会”与“大文明”的梦想,我们这几个学术组织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已比肩奋斗了30多个年头,着力于新兴学科精神文明学也即意识社会学的首创、发展、完善和飞跃,着力于社会学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升华,从而形成了以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为实体代表的、穿越30多年咬住新兴学科长期探索不辍的这一当今学术界罕见的“广东现象”,受到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正是基于这样的感受和认识,我将今天的报告题目定为:持续大社会大文明的追梦,不断锤炼自主创新的品牌。

  围遶这个主题,我将从四个方面向大家汇报。一是30年来,我们开拓创新取得了五大方面重要硕果。二是3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五大价值取向。三是30年来,我们紧紧依靠五大积极力量。四是30年来,我们一直在塑造凝聚了五大宝贵精神。请大家审议。

  一、开拓创新五大重要硕果

  通过30年的努力,广东社会学学会的组织由小到大,成员由少到多,成果由浅到深,影响由弱到强,伴随改革开放的历程,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重要的和有影响力的学术团体。30年来,学会的收获有很多,主要体现在五大方面,连起来说就是:形成并不断完善新兴学科、取得并不断升华学术成果、打造并不断锤炼过硬队伍、传播并不断推进正向力量、铸造并不断擦亮著名品牌。

  (一)形成并不断完善新兴学科

  所谓新兴学科,一是“新”,即以前没有过的,现在有了;二是“兴”,即展现蓬勃生机,充满希望。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特点,才能被称为新兴学科。形成并不断完善作为新兴学科的精神文明学也即意识社会学,以及此后进一步应用及演化而成的海洋社会学,正是学会的最大成果。

  1990年11月,范英先生主编的《精神文明学论纲》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洋洋洒洒64万字,对什么是精神文明学、为什么要创建精神文明学、精神文明学是什么、精神文明学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是什么等问题,做了系统的阐述,从马克思的“大文明观”出发,明确界定“精神文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主体精神的形成、发展及其同客体存在交互作用的科学”。尽管此前已经有人开始探讨精神文明学,也包括范英先生本人和广东社会学学会等,但是,作为新兴学科精神文明学即意识社会学的代表性、原创性、开创性著作,却是这本《精神文明学论纲》。该书出版以来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以范英先生为会长的学会成员并没有就此止步,30多年来如一日,从没有间断对新兴科学精神文明学也即意识社会学的丰富发展,相对于那些只在乎提出新概念、写作一本书、发表新论文、晋升新职称的学者们,范英会长及其所带领的学会成员,无疑更多关注新兴学科的成长、延伸和发展,真正让新兴学科“兴”起来,即兴起燎原之势、兴旺发达之势。

  更令人惊喜的是,在国家提出海洋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范英会长敏鋭地发现了新的学科生长点,在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马克思的“大社会观”出发,独辟蹊径,由陆地文明延伸到海洋文明,将海洋社会学界定为是“研究海洋社会自身及其与人类共进退的一门分支社会学”,据此构建崭新的海洋社会学体系。经过3年多的反复斟酌修改,终于在2012年1月出版了66万字的《海洋社会学》著作与教材,引起学界强烈反响。一致认为,这是国内外首部比较全面、比较系统的海洋社会学学科体系性著作与教材;以这部著作与教材为代表的海洋社会学,既是近30年来广东原创的精神文明学也即意识社会学的成功应用和移植演化,更是于新的时代条件下在社会学领域的一次创新性飞跃。今天大家手上拿到的《海洋社会ABC》科普丛书共10册,无疑表明瞭新兴学科海洋社会学的进一步兴旺与发达。

  同志们,我们学会有原创的精神文明学,又有新兴的海洋社会学,这对于民间社会科学学术团体来说,实属来之不易,这是我们可为称道的精神财富与共同骄傲!

  (二)取得并不断升华学术成果

  学术成果是学会价值的物化体现。从学会成立到目前为止,仅由学会面上组织的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学会)大型丛书已出版了80多部约3500万字。600多名理事和万余名会员30多年来的科研成果更是难以统计。那些著作等身的人,是我们所敬仰的;而我们学会的著作,早已经等身、超身了。我们之所以将“取得并不断升华学术成果”作为我们学会30年来的重要成就,是因为我们不仅仅重视著作的数量增加,更重视著作的质量提高;不仅仅重视著作的学术品位,更重视著作的社会价值;不仅仅重视著作的学科地位,更重视著作的学科应用。与此相关的是,我们学会不仅仅关注学术著作的编写出版,更关注学术论文的写作;不仅仅关注书房中的生活,聚神深思,更关注火热的社会生活,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写出了一大批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调研报告、对策建议。而这些作品之所以能产生,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经常性地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思路,凝聚共识,部署工作,共铸成果。

  这里要特别介绍《范英文选》,包括《社会与文明漫说》、《社会与文明漫谭》、《文明与社会漫议》、《文明与社会漫论》、《文明与社会漫讲》和《文明与社会漫话》共6部,约300万字。这些著述既是范英会长个人的部分研究成果,也是两会30年会史的精彩纪録。从内容上看,包括学术观点的报导、学术研讨的发言、学术会议的讲话、学术探索的论文、学术传播的访谈、学术有感的心声和其他方面的文献。这些成果多系范英会长心血所注,观点耐味,说论超然,文峰新殊,独成一家,是我们学会历史的浓缩,也是我们学会精神的凝聚,值得珍藏,值得研究,值得推广。

  (三)打造并不断锤炼过硬队伍

  30年来,我们学会不断壮大进步,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十分注重队伍建设,把队伍建设当作学会存在与发展的生命线。在范英会长等老一辈学者的带领下,我们学会十分注重从三个方面打造并不断锤炼过硬队伍。

  一是始终坚持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则。我们学会始终注意保持队伍的合理结构,始终注意吸纳年轻人加入队伍。我们的原则是:一要有事业心,有为学术事业无私奉献的真心实意;二要有担当感,有为追求真理勇敢担当的超然气度和善于担当的过硬能力。符合这样的条件,我们学会的大门就向他们敞开。今天在座的不少专家学者参加学会活动已经10多年了,有的已经超过30多年了,套用部队的概念,我们的队伍里,既有解放军,也有八路军、新四军,还有从没有掉队的老红军。不少现在的当红学者,就是从当年在学会里练习写作会议综述开始成长起来的。

  二是始终坚持五湖四海的原则。学会既重视本省的社会学研究者和热爱社会学的实际工作者,同时也重视从省外进入广东的社会学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并创建起合作共事的平台,让各自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尽管参加学会的时候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但经过了学会组织生活的锻炼,感受到大家庭的气场,经受了大家庭的熏陶,大家都得到更好更快地成长的机会。在600多个理事中,已经有一大批教授、研究员、博导、博士、教育和科研管理者,也有一批实际工作者、机关管理者,还有一批企业家、企业管理者和新闻出版工作者。在学术界、在管理界、在企业界、在新闻出版界的不少精英,都与参加过我们学会、受到学会锤炼有密不可分的关联。

  三是始终坚持特色发展的原则。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我们自身的实际出发,坚持特色办会,特色兴会,宁缺毋滥,成立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委员会。学会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现在已拥有10个专业委员会,分别是广东社会学学会潜能开发研究专业委员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健康研究专业委员会、“三农”研究专业委员会、志愿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低碳生活研究专业委员会、姓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灾害治理研究专业委员会。这些专委会的大多数在全国同行中都是率先成立的,不仅得到广泛重视,同时也对全国的同行事业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推进作用。这些专委会既开天窗又接地气,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充分发挥各自的独特优势,充分展现各自的内在价值,大大拓展了学会的社会触角,大大夯实了学会的社会基础,为学会的扎实发展做出了各自的积极贡献。

  (四)传播并不断推进正向力量

  一个学会的存在是否有价值、一个学会的发展是否有力量,关键就看学会与社会的进步发展是否相向而行,是否为社会进步发展提供正向的、积极的推动力量。顺应历史潮流、推动历史进步,学会就能生存发展;如果不能给社会的进步发展提供正能量,逆历史潮流而动,学会迟早被淘汰,终归会消亡。

  我们学会之所以30年来香火不断,持续壮大,就是因为我们一直坚持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站在时代的潮头,顺应时代的呼唤,推进时代的变革。我们充分发挥学会的学术力量,将理论的观念和辩证的逻辑,送给学校的教材和课堂,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送给科研机构和各类智库,促进科学研究不断深入;送给媒体和网络,改进舆论的宣传视角;送给机构和企业,加速社会管理创新和企业创新发展;送给家庭和个人,让家庭更加和睦幸福、个人更加健康快乐。

  我们学会创建的新兴学科之所以能成为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的特色学科,就是因为我们一直在向世人展示一个真实的广东、一个健康的广东、一个应该更加美好的广东,而不是过度地贬低广东、丑化广东、妖魔化广东;是鼓气、打气,传播正能量,而不是泄气、晦气,散布负能量。我们也会分析批判广东的一些不文明现象,但我们的出发点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期望的视角化解问题,而不是人为地放大问题,鲁莽地引发问题。比如,我们通过编写出版一共9本的《广东人精神丛书》,揭示真实的广东人精神,同时也纠正世人关于广东人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只顾赚钱不要文化、广东是文化沙漠等等片面性的看法。比如,通过编写出版上下两卷本的《人的素质与市场经济》,热情讴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富强法宝、民主沃土、文明根基,是人才辈出的生态环境,是完善人的素质的社会大学,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提醒世人,只有不断提高人的现代文明综合素质,才能建设并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人的素质的现实层次,决定了市场经济的现实层次,所以,提高人的素质,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必备的重要条件。再比如,通过编写出版《创建新世纪的真善美》,引导人们形成并坚持正确的真善美观念,养成良好的真善美行为,共同推进新世纪更加真更加善更加美。

  虽然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但是,如果批判的武器太陈旧、太老套,那就很难实现有力的批判。虽然理论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常青,但是,实践之树之所以常青,就是因为有了灰色的理论在做支撑,如果没有理论在做支撑,实践将比理论更加灰色。我们不敢说哪一项社会进步就是因为我们提出了对策建议而实现的,也不敢说哪一点思想解放就是因为阅读了我们的著作文章而成功的,但是,如果反过来说在广东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中一点都没有我们学会的影子,那就根本不符合事实了。我们有这样的自信,因为我们确确实实是这样做的。

  (五)铸造并不断擦亮著名品牌

  通过30年的努力,我们学会逐渐发展壮大,社会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已经成为社会科学领域中一家著名的品牌学会。在这30年的历史里,我们一直注重品牌的塑造,并小心翼翼地维护品牌,实实在在地拓展品牌。

  一是铸造并不断擦亮成果品牌。有两个标志性的成果。一是范英会长主编的原创新著作《精神文明学论纲》的出版发行,产生极大社会影响;二是范英会长主编的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的持续编辑出版发行,至今已经出版83部了。范英会长主编的原创新著作《精神文明学论纲》,得到功勋人物钱学森教授的扶持并序,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隆重推出后,从中央到地方80多家电视台和报刊均有介绍或评论,同时以此为教材培训了来自全国大部分省市精神文明建设骨干近5000人次。该书获得1979—1991年度“光明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首届优秀学术著作奬和2010年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评出的“纪念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立50周年”10项“优秀理论著作奬”之一等。范英会长等执笔的论文《在改革开放中迈向文明之路》(《学术研究》1993年第1期)是广东省内精神文明建设论文类最早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论文奬的一篇,同时获得广东省首届文化精品奬等。列为范英会长主编的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的《人的素质与市场经济·上下册》及《当代中华凝聚力·上下册》,分别获得广东省1992—1995年度和1996—2000年度精神文明建设优秀理论研究成果著作一等奬等多项奬励。《周恩来的人格风范》被评为广东省十大优秀青少年必读著作之一。《以德治国纵横谈》和《广东人精神丛书·1—9部》得到广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分别被评为60年来“广东百种优秀科社理论普及读物”之一。学会历年来组织实施的对省内社会建设的一批调研报告,曾先后得到谢非、李长春、张德江、汪洋以及黄华华、朱小丹、黄龙云等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省、市相关部门的及时批示和充分肯定,并被转化为政策和实践。

  二是铸造并不断擦亮学科品牌。自1990年范英会长主编的《精神文明学论纲》出版发行,正式宣告新兴学科“精神文明学”的诞生,经过20多年的锤炼提升,2010年7月,由范英会长领衔的新兴学科“精神文明学”被写进《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之中,成为今后10年广东要不断巩固的“特色学科”和“重点学科”之一。正因为有了对精神文明学的不断深入研究,视野不断拓展,踩着时代的步伐,将研究视野由陆地文明延伸到海洋文明,出版学科性著作《海洋社会学》,宣告范英会长领衔主创的又一新兴学科“海洋社会学”隆重登场,推出后得到各界的高度评价,《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4月23日用两大彩版给予隆重报导。

  三是铸造并不断擦亮组织品牌。大家知道,广东社会学学会与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还有广东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三会的会长都是范英先生。这三个学会经常一起开展活动,我们不少同志也同时在这三个学会组织里担任职务,参加活动。相对来讲,广东社会学学会与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在一起活动的机会更多一些,所以,我们常常将其称为“两会”。在这个意义上,其中的一个学会获得了奬项,与其他学会密不可分,因为它们之间是互通互联共存共荣的。近年来,以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的名义获得的奬项多一些。以范英为会长的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2005年获得广东省民政厅颁发的“全省先进民间组织奬”;2009年获得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颁发的广东改革开放30年来“理论创新贡献奬”;2010年获得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颁发的广东50年来10个“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社团奬”之一;2015年,获得全国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席会议评选的全国先进学会奬(广东省只有3个)。这些荣誉,都是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三会同仁共同奋斗的果实,都是值得珍藏、更值得珍惜的组织名牌。

  二、始终坚持五大价值取向

  30多年来,学会在全方位开展学术活动过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科研方向,强调学术研究一定要为社会变革和进步发展服务,一定要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寻找课题、获得灵感、发挥积极的作用,反对无病呻吟,反对矫揉造作,反对隔岸观火。从大社会观大文明观出发,面向社会实践、面向人民群众、面向精神世界、面向党委政府、面向学术事业,这就是我们学会30多年来始终坚持的五大价值取向。

  (一)始终坚持面向社会实践

  翻开学会的历史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学会从一开始就十分积极地关心并组织研究社会实践问题。1985年12月学会正式成立。1986年,开展了“政治文明”的多次讨论,在当时是很敏感的;12月就组织召开了“广东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1987年6月,主办了“南雄山区经济发展”研讨会,7月,范英等著述的《南雄特色研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引起高层关注。1988年7月,范英等撰写的专著《改革中的新型企业》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89年,范英等撰着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答》一书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同年,范英等撰写的专著《中国浪潮:横向经济联合》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些著作此前并没有纳入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时间也较久远,所以点出来,让大家再次理解我们学会从创办开始时就坚持面向社会实践的重要价值取向,也进一步理解新兴学科的创建其实有一个逐步积累凝练的过程。

  我们面向社会实践,研究社会问题,并不是一味的讨好社会、歌颂社会,而是直击一浪高过一浪的改革开放实践,用理性和理念去总结、去探索、去引导正确的社会实践,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我们坚持面向社会实践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主动给社会实践“补短板”,社会发展缺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建议什么。这个好的传统,在此后的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中、在一系列的学术活动中,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比如,研究“三农”问题,对建设和谐广东提出建议,出版50万字的《喜看稻菽千重浪》。研究平安社区建设,将广州市越秀区广卫街的创建活动概括为“广卫模式”,出版20万字的《广卫模式:平安和谐社区之创建》。研究残疾人发展问题,先后撰写出版了15万字的《广东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状况考察与发展战略研究》和35万字的《新时期人道主义思想和残疾人事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珠三角和谐发展问题,出版了28万字的《这一手非硬不可——珠江三角洲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战略论》,等等,不一而足。

  始终坚持面向社会实践的特点表明:我们既不是只会坐在高楼里舞文弄墨、不食人间烟火的学究,也不是媚俗随流、阿谀奉承的学徒;我们,是学者。

  (二)始终坚持面向人民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30多年来,虽然我们学会不是党政机关、权力部门,但我们学会也一直坚持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用学术语言和方式,倾听群众呼声,分析群众意愿,代表群众呐喊。

  比如,关于殡葬改革问题的研究。死亡问题本来比较忌讳,较少人研究。但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死不起”等死亡及其殡葬问题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十分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切实解决。为此,本会勇敢站出来,持续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动。1998年,范英任组长的殡葬改革研究小组多次到基层进行专题调研,并将有关调研报告及时呈给省委省政府作决策谘询,得到上级的高度重视。1999年,广东社会学学会与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等联合主办“深化殡葬改革、促进社会文明”学术研讨会,全国各地舆论反响强烈,《人民日报》等媒体均作了系列报导。同年,本会成立了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和潜能开发研究专业委员会。从此,广东社会学学会的构架从平面发展走向立体发展。2000年初,广东社会学学会在会长范英主持下写作的《关于提出、起草和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殡葬法>的建议报告》,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和广东省委省政府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等,得到上述部门的高度重视。范英会长等还多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国家民政部等的高度重视,新华社等重要媒体多次给予重点报导,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社会影响。1999年12月,完成了20万字的《殡葬改革社会学》专著,首次对殡葬改革的问题作出社会学的专题考察,并初步建立了该社会学分支学科的体系。2005年1月出版了40万字的《更新观念 创新发展——广东社会学界多年来推进殡葬业深化改革的策应》。2006年12月出版了30万字的专著《咬定青山不放松——对殡葬业和谐发展的探讨》等。

  再比如,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和谐医患关系建设问题的研究。多年来,看病贵、看病难、看病气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虽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行了许多年,也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新老问题还是不少,群众关注度很高。为此,本会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系列研究。2008年3月,出版了40万字的《和谐医患关系建设概论》,集中论述了建设和谐医患关系的重大意义;分析了古今中外和谐医患关系的基本特征、主要内容和现实状态;着重从经济、思想、文化、法制的建设、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院管理、社会舆论营造以及医患心理素质的建设等方面,全景式地论述瞭如何建设和谐医患关系。书中还对古代、近代的医患关系,台港澳及亚洲其他地区,欧洲、北美及其他地区,拉美、澳洲及非洲地区的医患关系均作了介绍,以提供人们考察我国当下医患关系时有所借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教授作序,高度评价本书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该书出版后,产生积极社会影响。在此理论基础之上,我们学会有选择性地分析研究医院个案,对典型医院的典型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探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真谛。2010年7月出版了37万字的《文化管理创新模式初探——全国文明先进典型广东省中医院的综合考察》。2010年12月出版了37万字的《机制管理创新模式概论——全国文明先进典型高州市人民医院改革巡礼》。2011年12月出版了37万字的《特色管理创新模式研究——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实事求是地改革的路向》。通过这三个省级和市县级医院先进典型的深入研究,展现和谐医患关系建设的应有路径,为弘扬高尚医德、激发医院文化正能量,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模型,受到医药界、学术界和广大基层的高度重视。

  始终坚持面向人民群众的特点表明:我们既不是自视清高、瞧不起群众的所谓文人,也不是跟在群众后面摇尾巴、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的所谓群众代表;我们,是学者。

  (三)始终坚持面向精神世界

  我们坚持大社会大文明的学术思想,我们坚持从思想深处、从灵魂深处去揭示、挖掘,以及解释、提炼人的精神,通过展示人的精神世界来探索人的实践世界、现实世界,因为,人的现实世界是在精神世界的指导下运动的。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行动。我们通过揭示人的精神世界,进一步展现大社会的底藴、大文明的实质。

  比如对当代中华凝聚力的持久深入研究。前后经过6年的打磨,110多万字的专著《当代中华凝聚力》上下册,于1998年9月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对当代中华凝聚力的内涵(物力内涵、智力内涵、引力内涵和活力内涵)、成因(历史成因、阶级成因、社会成因和现实成因)、主体(民族主体、群众主体、阶级主体和政党主体)、客体(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硬件客体和软件客体)、属性(民本主义属性、爱族主义属性、爱国主义属性和社会主义属性)、特征(大一统特征、大联合特征、大团圆特征和大开化特征)、功能(内部功能、外部功能、上层功能和基层功能)以及发展(对比发展、内部发展、外部发展和全面发展)等均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初步构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理论框架,社会反响强烈。

  再比如对广东人精神的持久深入研究。2003年11月,广东省委将“新时期广东人精神”最后界定为“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包容,敬业奉献”。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编委会的一些同志作为专家组的成员参加了大讨论活动,有的文章还被评为征文比赛一等奬。但他们并没有就此止步。在为“抗非精神”而感动、为“广东人精神”而思索、为建设“文化大省”而献计的过程中,作为学者,作为精神文明学的建设者,他们想得更多,看得更远。他们试图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现实与历史的结合、广东与世界的结合,来深刻探究“广东人精神”的根本实质、深刻内核、历史演绎、当代表现和现实价值,从而多层次、多视角、多纬度地展现“广东人精神”的“经纬图”,为世人瞭解和理解“广东人精神”,提供资料和思考问题的路径;为广东人弘扬“广东人精神”,创造新的辉煌,提供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撑。于是,范英会长等谋划编写了约150万字的《广东人精神丛书·1—9部》,2005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把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广东人精神,首次化为广东广府人精神、广东潮汕人精神、广东客家人精神和海外广东人精神以及他们的商业精神、开放精神、艺术精神和学术精神。将乐天务实视为广东广府人的天性,将自强不息视为广东潮汕人的胆气,将厚德载物当作广东客家人的风骨,将念祖爱乡理解为海外广东人的情结,同时还将灵活变通视作广东人的商业精神,将海纳百川视作广东人的开放精神,用万紫千红来形容广东人的艺术精神,用春华秋实来概括广东人的学术精神。由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蔡东士题词,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小丹作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电贺,他们及省内外数十家媒体对这套丛书的出版分别作瞭高度的评价与热情的推广。之后,我们还进一步研究地方精神,于2010年1月在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惠州精神概论》等。

  始终坚持面向精神世界的特点表明:我们既不是见钱眼开、见利就上的势利眼,也不是离群索居、鲁滨逊式的孤独者;我们,是学者。

  (四)始终坚持面向党委政府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党的纲领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但同时,对于党的组织来说,一个行动胜过一大纲领。为什么?因为,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就是组织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所以,在学术实践中,我们努力将自己的理论和成果变成为党委政府的决策,从而变成影响群众生活和工作的现实力量;而要做到这一点,就一定要想党委政府之所想,想党委政府之未想,为党委政府分忧解难、出谋划策。

  30多年来,我们学会在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向国家、省委省政府,以及市一级的党委政府提交了100多份调研报告书、专项建议书,有的还是专著,如2006年3月出版25万字的《广东文化产业投资指南》,2006年12月出版40万字的《和谐熏风沐南粤——对和谐中国·和谐广东的探讨》等,这些成果对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的思路以及具体的对策措施,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热情批示,并转给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贯彻落实,起到了十分积极的参谋和智库作用。

  邓小平在1992年就尖鋭地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都要坚持反腐败。30多年来,我们学会一直在探讨如何构建和谐民主高效的党委政府,如何打击、克服腐败现象,使其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早在1996年8月版,就出版了23万字的《反腐保廉与社会发展》,从当代新兴学科——精神文明学的视角,对腐败的界定、腐败的性质、腐败的特征、腐败的类型、腐败的根源、腐败的危害,以及反腐保廉的思想武器、反腐保廉的社会机制、反腐保廉的经验教训等,均作了古今中外的比较与研究,并形成自己的理论构架和体系。1997年10月,又出版了23万字的《周恩来的人格风范》,对周恩来人格风范的思想内涵、主要表现、形成塑造、完善升华、基本特征和人格风范的伟大意义均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与阐析,对于从根本上开展反腐败活动、培育社会主义的新型人格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2002年1月出版了27万字的《以德治国纵横谈》,古今中外相结合,史论相结合,提出要兼行德治与法治比翼双飞,在重点部位要钟鼓齐鸣,要创新人文、构建机制、共铸民魂。几乎同时,编印了20万字的《论政治文明》一书,对80年代以来关于政治文明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并进一步提炼。

  始终坚持面向党委政府的特点表明:我们既不是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的旁观者,也不是道貌岸然、重复啰嗦的应声虫;我们,是学者。

  (五)始终坚持面向学术事业

  面向学术事业是社会科学学术团体的重要任务,也是其重要的学术价值之所在。偶尔有人以为我们学会只注意现实问题调研,不大重视学术理论研究。其实,这是对我们学会的重大误解。通过以上以范英会长为代表的学会精英们创建精神文明学、海洋社会学等新兴学科,就可以知道我们学会的重要学术价值取向了。如果我们不重视学术研究,如果我们的研究没有学术价值,那精神文明学、海洋社会学为什么会成为新兴学科呢?甚至我们还可以问问:有的所谓注重学术研究的学术团体,又有多少真正的学术价值呢?又能在何等意义上建构了被社会和同行所公认的而不是自我陶醉式的新兴学科呢?

  当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建设如火如荼时,一些学者耐不住寂寞,受不了清贫,转身去观看、寻找、研究所谓的“显学”,当然是与经济利益、自身利益有点关系的所谓学问,而我们学会却认识到,萝卜青菜,各人所爱,他们的选择无可厚非,但我们不会这样跟风,我们追求的依然是真理,并不是媚上的权力,并不是自己的私利。我们觉得越是这样的时刻,越需要冷静,越需要理性。就是凭着这样的认识与信念,我们一直坚守着,为了社会发展,为了学术进步,我们从不丢弃手中的笔,从不离开手下的电脑和键盘,心无旁骛,研究急迫的社会发展问题,研究急缺的社会需要问题,提出直白的社会发展建议。

  这里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多年来,我们学会一直重视文化问题研究,一直为建设文化大国、文化强国、弘扬先进文化而呐与喊、辩与论、鼓与呼、张与扬。我们学会一个十分重要的学术观点就是:精神文明就是先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就是建设先进文化。2003年6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范英等主编的71万字的《广东先进文化发展论》。2007年10月出版了20万字的《寻幽探胜论西关》,探讨广州历史悠久的“西关文化”。2008年1月出版了16万字的《扬长避短话神仙》,专题探讨源远流长的神仙文化。

  2013年12月,范英等主编的66万字的《文化强国论》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重点回答为什么要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强国,以及怎样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等问题。整本书都充满着理论创新的意藴,都是真正的学术作品。比如,第二论“互为论”,从软件文化与硬件文化、事业文化与产业文化等10对关系上,细论20种文化形态及其之间的辩证关系,这在国内还是第一次。第四论“机制论”,从强化党委领导工作机制、政府治理服务机制、主体自律约束机制等10个方面,告诉我们在工作层面如何真正落实文化强国战略,这些论述在全国也少见到。第六论“归结论”,从强化中华文化的创新力、生产力、竞争力、辐射力、凝聚力和综合力等6个方面,在国内第一次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标准问题,幷且给予了很好的回答。这样的安排、设计和实践,已经摆脱了简单的文化GDP标准,超越了单纯的物质形态的文化“强”体,更加强调了文化对于人类历史、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内在作用和牵引力量。该书出版后,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精品,是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研究的重大成果。

  始终坚持面向学术事业的特点表明:我们既不是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混世者,也不是深居简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遁世者;我们,是学者。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回顾介绍,进一步说明我们学会始终坚持的学术价值观,不是狭隘的单纯学术价值观,而是充满时代气息的、体现实践精神的学术价值观。我们并不仅仅只是坐而论道的书呆子,而是怀着改变现实的强烈冲动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努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看看范英会长主编的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就可以更加清晰地体会到,在布局谋篇上、在条理安排上、在内容设计上、在问题分析上、在对策建议上,都是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力、言之有利,可以说,到处都体现了自主创新的精神,到处都闪耀着深邃智慧的光芒。

  三、紧紧依靠五大积极力量

  30年来,我们学会之所以能够开拓创新取得五大丰硕成果,始终坚持五大价值取向,离不开多方面的力量支撑,离不开多种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换句话说,正是因为紧紧依靠多方面的积极力量,我们才有了今天的30年的历史。最主要的,就是我们紧紧依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引、紧紧依靠持续巩固的学术阵地、紧紧依靠秉持良知的社会力量、紧紧依靠团结协作的战斗集体、紧紧依靠坚贞不渝的核心人物。

  (一)紧紧依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引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直是我们学会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理论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们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大社会大文明理论,我们的所有研究都以此为出发点,我们的所有成果都因此而展开。

  数十年来,我们在创立和完善新兴学科精神文明学也即意识社会学的进程中,一直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于百余年间分散论述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法制文明、精神文明、人种文明和生态文明这六大文明统称为“大文明”,同时认为用“大文明”来全面系统地考察人类社会的观点便是马克思主义的“大文明观”。我们认为,“大文明观”中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法制文明、人种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互动关系相当密切。若孤立地来研究精神文明,无疑会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大文明观”。多年来,我们咬住精神文明这一重点领域来安排相关的课题研究和学术活动,并借此来展示马克思主义的“大文明观”及其对精神文明的指导作用。在我们看来,精神文明也即先进文化,它是马克思主义“大文明观”中最能指导其他五大文明的关键所在。这是因为:精神文明是专讲真善美的,物质的、政治的、法制的、人种的和生态的文明都必须与精神文明即先进文化挂上钩才能称得上是文明。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大文明观”中的题中应有之义。

  范英会长主编的、1990年出版的原创性著作《精神文明学论纲》,以马克思主义“大文明”概念为背景和理论框架,提出和论证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法制文明、人种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互动关系与相关规律。在当年的背景下提出基于“大文明”概念的六大文明思想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在理论上是创新超前的,在现实上则是有政治风险的。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却证明这个思想和理论是正确的,具有时空的穿透性、超越性。大家可以回溯一下,在上世纪80年代中叶,党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加强法治文明建设(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部署落实依法治国战略),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强政治文明建设,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建设作为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伴随这个历史进程,围遶这六大文明,我们学会进行了持续的、长期的、递进式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历史和实践都充分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大文明观,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中国的实际。

  在不断深化理论研究和学术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扩展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完善新的学科体系。从马克思原原本本的“大社会系统观”出发提炼出“大社会学”的崭新概念,以区别于长期流行于中西方学界的“小社会学”概念,将社会分为“陆地社会”、“海洋社会”和“太空社会”三大类。但人们对于陆地社会的研究较多,对于海洋社会的研究刚刚开始,对于太空社会的研究则还未见端倪。我们关于社会研究的这种视角和这样划分,在理论界还是第一次,极具创新性。据此,我们将学科建设从陆地社会推向海洋社会,先于2009年发起成立了国内第一家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于2012年1月出版了66万字的专著《海洋社会学》,比较全面、比较系统地构建了海洋社会学学科体系。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还提出了并论述陆海统筹的社会观、陆海统筹的文明观和陆海统筹的建设观,从而推动精神文明学和海陆精神文明建设实现联动的、跨越式的飞跃,充分展示了广东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学术胆识、理论底气和良苦用心,产生了十分积极的社会影响。

  (二)紧紧依靠持续巩固的学术阵地

  学术团体的生命力,总是离不开相对稳定持久的学术阵地,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可以支配的学术阵地。我们学会没有财政拨款,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也不能搞创收,要创设自己的学术阵地困难重重。但是,俗话说得好:事在人为。关键是要有人去努力而为之,幷且经过努力而成之。

  我们学会在范英会长的不懈努力下,创设并坚守着自己的两大学术阵地:一是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另一个是《文明与社会》内部期刊。

  先说《文明与社会》内部期刊。现在的《文明与社会》先前是两本独立的内部期刊,一本是《广东社会学通讯》,另一本是《精神文明学通讯》。后来考虑到广东社会学学会与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之间工作的共同性、一致性,以及迫于现实的经费紧张等客观原因,便合二而一,编成《文明与社会》,但通讯编号依然保持独立。到今天,《广东社会学通讯》已经发行了412期,《精神文明学通讯》发行了352期。别小看这份内部刊物,它可是我们学会在学术界在社会上的靓丽名片,很多人就是通过这份期刊而认识、理解并支持我们学会的。我们每期印刷5000份左右,寄发给全国范围内的党政机关、社会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以及大量学者、专家。内刊刊登我们学会的活动信息、科研规划、新颖理念和学术思想。比如,范英会长的许多崭新思想,大多是在这份内刊上第一次发表的。在一定意义上,《文明与社会》这份内部期刊,已经成为了我们学会成员的重要精神家园。

  再说说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精神文明学论纲》出版后产生巨大社会反响,在多方支持下,范英会长等人便萌发了进一步做大做好的设想,于是便开始了创立新型学术阵地的事业。之所以说是新型的学术阵地,是因为这种松散式的、时有时无的、厚薄不均的、长短不一的、持续不断的丛书形式,在当时根本没有。真正称得上丛书的,就是这套大丛书中的小丛书《广东人精神丛书》1套9种,以及小丛书《海洋社会ABC》1套10种,都是一次性出版的、式样规格相同的、同一出版社的、使用同一个出版编号的。但是,这本身就是学术成果问世形式的创新。在《树立起精神文明建设者的意识——兼介<中国精神文明学大型丛书>出版要旨》中,范英会长指出:“说到本丛书的出版问题,我们认为应来个改革。关键是运转灵活。因此,不固定某个出版社,不设立庞大的组织机构,不限定单一的品种规格。一句话,精神文明学是开放的体系,其丛书也是个开放的形式,可以而且应该接纳丰富多彩的东西,实行‘有书则出,出则接续;无书便停,停而再出’的原则。”学术成果,成熟一本出版一本,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形式要服从内容,还要根据实际的人力资源、学术资源、财力资源等条件做综合考虑,特别是在没有财政经费支持、没有相对稳定社会经费支持的情况,更难做到符合标准意义上的丛书出版形式要求。但是,在范英会长等同志的多处化缘、深思熟虑安排下,这套丛书以特有的形式生存下来了,以特殊的贡献发展起来了。至今,已经编辑出版了83部,超过3500万字。这样的编辑出版思想和实践,真正坚持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并在实践中雄辩地证明瞭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正因为有了这两个不同寻常的学术阵地,许多人在这里开始学到了做学问的秘诀,学到了做人的精华,从一般的教师、职员,逐渐成长为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成长为经理、总经理、董事长,成长为科长、处长、厅长。这两个阵地虽然看起来不大显眼,但是他们所起到的作用,却是十分积极的、久远的。有人称之为少有的“学术奇观”、独特的“广东现象”。这个评价一点也不过分。

  (三)紧紧依靠秉持良知的社会力量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能干的人,缺乏他人的帮助也很难取得成功。我们学会之所以取得了丰硕成果,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紧紧依靠秉持良知的各种社会力量,是他们的力量、是他们力量的聚集,推动着我们不断前行,一路走来。

  一是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虽然这么多年来我们学会没有得到社会科学基金立项之类的经费支持,但我们的许多成果却得到了不少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许多建议还被转化为党委政府的决策依据,从而转化为人民群众改变现实的实际力量。省气象局还直接参与学会组织,牵头成立了灾害治理研究专业委员会。许多地市县、乡镇街道,为我们多次的实地调研,提供了很多实际的帮助。

  这里要特别感谢省委宣传部以及各地的党委宣传部门,多年来一直支持、指导我们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学术活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使得大社会大文明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于幼军、钟阳胜、朱小丹等省委宣传部老领导,以及近年来现任各位领导,都十分重视、支持我们开展学术活动,给过我们很多的鼓励、帮助。我们铭记在心,不会忘却。正是由于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推荐,省委省政府将精神文明学确定为建设文化强省特别支持的特色学科,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理论处丁晋清处长多次参加我们学会活动,今天又来到现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再次表达了对我们学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切实支持。对省委省政府、省委宣传部等给予我们的指导、支持和帮助,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鼓掌)

  二是社团组织管理机构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是我们学会发起及长期依靠的单位,还专门安排了一间办公室作为学会秘书处的工作用房;我们组织的许多学术会议,都是在省社科联的会议室举办的;我们开展的许多学术活动,都得到了省社科联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实际支持,省社科联的不少处室均参与学会的相关活动,比如,我们今天举行的广东社会学学会成立30周年暨《海洋社会ABC》10本科普丛书首赠大会,就是经过省社科联立项的活动。省社科联领导周华副主席受王晓主席之托今天还亲自到会幷发表人到意到情到心到的讲话,先后三任社团联络部的负责人等均参加了本次大会。这些都是对我们学会工作的大力支持。对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给予我们的指导、支持和帮助,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鼓掌)

  省民政厅也是我们学会的发起单位之一,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学会的副会长单位,历任厅长都是学会的副会长,相关处室骨干担任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等职务,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作为包括我们学会在内的社会组织的直接管理机构,多年来一直支持我们的工作。在开展年度检查、专业委员会审批、行业指导和督导等方面,都很真诚热心,也很实际,对保证学会健康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广东省社会组织管理局领导刘平波局长今天委派朱永辉副处长亲自到会,就是对我们学会工作的大力支持。对广东省民政厅及其社会组织管理局给予我们的指导、支持和帮助,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鼓掌)

  三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学会是社会科学学术团体,主要的力量当然要依靠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就组织不了整齐的队伍,就完成不了多边协作,就很难提高学术档次和学术品位。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共广东省党校、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大学、广东药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广州行政学院、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海军陆战学院等高等院校,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深圳市继续医学教育中心等科研机构,多年来一直参与学会活动,支持学会工作,举办、承办了多场学术会议,开展了多项学术活动,产生了十分积极的社会影响,树立了应有的学术形象。对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积极参与,以及给予我们的指导、支持和帮助,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鼓掌)

  四是企事业团体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多年来,许多企事业团体单位理解、重视并支持我们的理念与活动,积极出人出钱出力,提供会议场所、提供出版经费、提供实物支持,各尽所能,不图名,不图利,就是通过这些方式,再现企事业团体单位的公共良知、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如深圳市李朗股份合作公司、广州市方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市番禺区养生保健协会、广州白云山集团公司、广东省广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广州市精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等等。他们的积极支持帮助,为我们学会的生存发展、为巩固学术阵地,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对各级各类企事业团体单位的积极参与,以及给予我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鼓掌)

  五是新闻出版机构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国家级、省级以及香港的出版机构、学术期刊、新闻媒体,多年来都无私地支持帮助我们开展学术活动,出版学术成果,发表学术观点,让我们有文字、有图像、有声音、有形象,从而有影响。如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红旗出版社、中国人事出版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中国出版集团等,一些出版机构还为我们的执着探索所影响而倒贴经费支持出版学术著作。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改革报》、《中国文化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次采访报导我们的工作。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的学术阵地才能维系,才能拓展,我们的学术成果才能巩固,我们的学术影响才能扩大。对各级各类新闻出版机构给予我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鼓掌)

  (四)紧紧依靠团结协作的战斗集体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学会现在有理事600多人,加上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的近千位理事,是一支较庞大的队伍,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领域,早就是个综合性的新型智库,里面藏龙卧虎,人才济济。多年来,在范英会长的带领下,我们紧紧依靠集体,相信集体,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组织集体攻关,才能取得一批有影响的成果。

  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已经出版了83部,都是集体的智慧,都是团结协作的成果。比如,《精神文明学论纲》作者19位,《人的素质与市场经济》作者39位,《海洋社会学》作者36位,《文化强国论》作者36位;每本(套)书同时还有一些参加了相关工作的人员,加在一起,队伍都很庞大。这么多人,知识结构、学问水平、价值取向、工作态度等都有差异,能够组织在一起共同协作,写出高质量的作品,十分不容易。一方面,范英会长组织周密,领导得力;同时,参加攻关的同仁也齐心协力,不计得失,任劳任怨,真抓实干。虽然没有专项经费,没有应有的报酬,但大家都紧密团结在范会长周围,奋战在学会组织里。例如,许多以集体名义承接的横向项目,所得的收入几乎统归学会使用,参加者的大公小私、大公无私精神令人感动。正是靠着这种组织精神、奉献精神,我们才有了这样的成果,才有了今天的影响。在《文明自觉的攀越》一书中,范英会长曾深情地总结到:全体同仁对文明的自觉攀越,一批骨干和工作人员对文明的自觉攀越,对学术理论及相关活动的长期组织、长期参与、长期坚持,正是学会的前证和后望;如果不是这样,学会就不会到今天还在持续运转。

  这里要特别指出,我们学会有一大批经验丰富、资历很深、威望很高的顾问。他们当中有一些原先就是学会的领导成员,后来由于年龄和工作变动等原因而成为顾问。在学会30年的历史进程中,顾问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学会的发展进步出谋划策、指点迷津,甚至直接参与一些具体工作。他们有的是位高权重的重要领导,有的是全国著名的学者专家,有的是著名的企业界人士,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热心我们学会事业,支持我们学会工作,经常给我们指点、支持、帮助。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他们是我们学会组织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众多顾问中,有的已与世长辞,今天我们以无比缅怀的心情,特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敬意。今天,我们将给健在顾问中32位顾问颁发顾问贡献奬。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顾问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问候!(鼓掌)

  (五)紧紧依靠坚贞不渝的核心人物

  一个组织要生存、要发展,离不开组织里的核心人物。核心人物,就是组织的旗帜,就是组织的形象。在一定的意义上,核心人物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都对组织的生存发展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有一个好的核心人物,是一个组织的大幸。我们学会30多年的历史,十分重要的核心人物,就是范英会长。我们学会的名称、形象、影响、价值,都与范英会长密不可分。

  一是因为范英会长经历了学会至今的全过程,是元老级的学会领导。1985年学会成立时,他就是第一任的学会秘书长,主持学会日常工作,之后担任副会长、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从1998年开始担任学会会长至今。实际上1996年就开始担任学会代会长了。可见,他是学会的创始人、奠基人,又是学会的掌门人、总设计师。这样的学会核心人物今天难寻。

  二是因为范英会长是马克思主义大社会观大文明观的发现者、概括者和率先行动者。新兴学科精神文明学,是他亲自组织创建的,并不断拓展升华,不断丰富发展,一直持续至今;新兴学科海洋社会学是他亲自组织创建的,正在进行学术与科普的立体式拓展;殡葬改革社会学也是他最早提出了初步的学科框架;文化强国理论还是他提出了最系统的理论逻辑,如此等等这些独立学科和理论体系的推出,与他30多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大社会观大文明观的发现、概括和运用密不可分。在学术理论界,像范英会长这样深挖马克思主义原着、深耕马克思主义精髓,高举大社会大文明的大旗,并为广东学术界率先取得大社会大文明的理论概括权、话语权而从始至终付诸实践的学者并不多见。这无疑使他成了新兴学科的创始人,真正的代表人物和领军人物。

  三是因为范英会长对学会的创立、建设、拓展,一直不遗余力、呕心沥血,从没有离开过,从没有放松过。学会面上的每一项学术会议,都是他亲自设计、安排和组织实施的;每一本著作的构思、设计、组织写作、修改、联系出版、审稿、校对、发行,都是他亲自动手谋划和领导实现的;《文明与社会》内刊的每一篇稿子,都是他亲自选编、审定、校对的,不少稿件都是他亲自写作的;每一个专业委员会的创立和发展,都是他亲自过问、把关、审核、指导、督查而完成的。

  四是因为范英会长对学会组织和学术事业坚贞不渝、无私奉献。早在开始筹划编辑出版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时,范英会长就充分认识到这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但是他却“愿意在这方面只顾耕耘,自讨苦吃,奋斗不懈,无悔无怨”,“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来从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研究”。他说到,就真的做到了。30多年来如一日,从不退缩,熬过多少不眠之夜,忍受多少躯体病痛。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退休后,不少单位机构许诺以高薪来聘请他去发挥余热,但他都一概谢絶了。为什么?就是为了心中大社会大文明的美好梦想,就是为了新兴学科的神圣事业,就是为了广东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的组织发展,不计私名、不计私利、不计荣辱得失,甘愿坚守生活的清贫,甘愿接受思想的煎熬,甘愿承受学会的重负。

  五是因为范英会长严于律己、诲人不倦、提携后生。可以说,我们今天在座的许多同仁、每一位学会骨干的成长进步,都受到过他的教诲、指导和帮助,而且是多方面的。比如参加学术会议、专题调研、课题写作,在范会长的指点下,会进一步掌握做学问的理念、方法,进一步提升学术水平和学术能力;与范会长交流谈心,会进一步懂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进一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在我们学会的组织机构里,许多人都称呼范英会长为范老师。为什么?因为他真正做到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我们大家的时代楷模!

  我提议,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向范英会长30多年来作出的突出贡献表示最真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鼓掌)

  四、塑造凝聚五大宝贵精神

  毛泽东说: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任何一个组织,在其发展历史进程中都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内在精神,如果缺乏了内在的精神,也就缺乏了内在的支柱,没有了骨气,没有了脊梁,必定走不远,必定会散伙。2013年12月,在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换届暨20周年庆典大会上,范英会长曾将两会精神简要地概括为“独立思考、学术为本,敢为人先、善于创新,自力更生、精诚合作”。在庆祝广东社会学学会成立30周年之际,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学会精神的可贵,进一步感受到我们学会的精神日益显示出强大的力量。根据这样的概括,以及范英会长在其他不同场合的有关论述,我们深刻体会到,经历了30多年的风雨洗礼,我们学会逐渐塑造凝聚了五大宝贵精神,这就是:甘坐冷板凳的精神、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诚于自觉攀越的精神、敢于立体创新的精神、勇于深刻自省的精神。

  (一)塑造凝聚甘坐冷板凳的精神

  什么叫做“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在我们看来,“甘”:是一种态度,一种自觉自愿、发自内心的态度,一种不为外力所压、不为外物所惑的态度。表明对于学术研究一种超然的态度,一种入境的态度,一种为了学术事业、为了真理追求的无怨无悔的献身态度。“坐”:是一种状态,一种泰然自若、神清气定的状态,一种排除干扰、乐在其中的状态。表明对于学术研究的一种稳定、淡定、镇定、肯定的状态,而不是漂浮不定、动荡不定、游走不定、惊魂不定的状态。“冷”:是一种认识和体验,一种处于次要地位、不受重视的认识和体验,一种价值较低、实践较少的认识和体验。表明对于学术研究的一种价值判断、实践趋向,一种高高在上的冷漠、一种避之逃之的远离。“板凳”:是一种条件,一种实现目标的条件支撑、资源支撑,一种实践展开的背景图画、现实基础。表明对于学术研究的一种力量支持、现实界限,也是一种捉襟见肘的窘态、满脸苦笑的无奈。

  30多年来,我们开展的活动、组织的科研项目,没有纳入政府基金项目,先后出版的80多部集体著作,没有一本得到专项资助,真可谓白手起家,全靠学会多处化缘、自筹资金、勤俭持家,虽然时有时无,但“香火”却一直延续,而且越烧越旺。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一直坚持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有的人看不起学术研究,瞧不起学术成果,有的人耐不住清贫而放弃学术事业,但我们却视“冷”为“热”,给“冷”加“热”,把“冷”捂“热”,直到持续发“热”。1985年,广东社会学学会成立,组织不断完善,队伍不断壮大,从最初的30位理事,发展到今天的600多位理事;学术成果丰富多彩,仅仅纳入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的成果就达到了83部,其中有好几部是上下册的大部头,超过3500万字,论文、调研报告更是不计其数,先后获得了许多国家级省部级的奬励。1993年,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成立,至今有理事上千人,环看国内各省市,当年轰轰烈烈成立的许多精神文明学会组织逐渐迷失、消失了,而我们学会的发展持续不断,我们学会的旗帜一直在高高飘扬。在《广东人精神丛书》中,我们将广东人的学术精神概括为:“甘坐板凳自由衷,咬定青山不放松;声声入耳察民疾,事事关心学者功。”实际上,这也是我们两会一直以来所坚持、所实践、所发展的精神,是我们自身的真切体验。

  (二)塑造凝聚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敢为天下先,是新时期广东人精神的典型特征,也是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人给世人的突出印象。但人们往往从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方面来理解这个精神,很少能认识到在理论研究、思想探索上广东也有这个精神,有人甚至觉得广东是经济改革上的巨人、文化改革上的矮子,“广东是文化沙漠”。但实际上,在文化事业上、在理论领域里,至少而且也不止我们学会一直在塑造并凝聚着广东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一是理论建设领先。回顾学会的历史,在全国最先表达新颖理论观点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在我们学会所开展的重大学术活动里,都体现了这个特点。在上世纪80年代,范英会长等人就政治文明建设问题先后多次发表重要观点、重要文章,产生积极社会影响;关于马克思主义大文明的理论建构,将大文明细分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制度文明、人种文明、生态文明六大类,其理论先见之明至今还在令人感慨;关于马克思主义大社会的理论建构,将社会分为陆地社会、海洋社会、太空社会三大类;关于文化强国的理论建构,将主要的文化形态分为10对20种,将文化强国的标准归结为6个“力”,等等;关于在市场经济建设实践中不断锤炼人的现代文明综合素质,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推进反腐保廉工作,不断改进和发展残疾人事业,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理论观点和逻辑,都是率先提出并不断深化,引起学界讨论、社会关注。

  二是学科建设领先。我们学会既有自创的两门新兴学科,一是精神文明学即意识社会学,二是海洋社会学,实在来之不易。我们之所以说在学科建设上我们也体现了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在时间上最先构建精神文明学学科体系和海洋社会学学科体系;其次是内容上最先丰富起来,具有自己的特色,包括严格的概念范畴、理论架构、逻辑规律等,而不是模仿钞袭拼凑;再次是体系上最先完善起来,真正成为一门新兴学科的科学体系,具有内在的贯通性、一致性;最后是发展上最新拓展开来,循序前进、有序推进,而不是仅仅提出一些概念、写作一本书。许多学者、不少组织,可能做得到其中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但是同时满足这四个条件的却是少见的,而我们学会就做到了。

  三是组织建设领先。在我们学会30年的历程中,创建了10家专业委员会。这些专业委员会都很有自己的特色,像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志愿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等8家,在全国同行业中都是最先创建的。

  试想,如果没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气概,如果没有敢为天下先的实际行动和持续坚持,我们学会能有今天的地位和价值吗?当然没有。

  (三)塑造凝聚诚于自觉攀越的精神

  我们的学会是一家学术团体,不是机关,没有行政约束力。因此,学会组织的存在基础,主要依赖学会会员的自觉主动。有了自觉,才会推动;有了主动,才有进步。30多年来,在范英会长等的带领下,学会同仁们养成了不图私利的学术情操、不图回报的学术雅致,自觉自愿、自立自律,从而为学会的生存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内在依据。

  自觉是一种态度、一种认识、一种反思,也是一种实践、一种创新、一种攀越。30年来,以范英会长为首的学会同仁们,正是本着对大社会大文明自觉的深刻认识,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实现了组织自觉、活动自觉、理论自觉、学科自觉、阵地自觉、队伍自觉以及核心自觉,体现了学会广大同仁对大社会大文明无悔的追求和不断攀越的气魄。这种自觉攀越既是30年来学会精神的根本内核,更是学会未来再攀高峰的内生动力。

  比如我们坚持严于律己,以一丝不苟的精神做学问、出著作。一是理论创新一丝不苟。要求提出的理论观点一定要有创新价值,自成一体,不能清炒冷饭,以次充好;一定要清晰明瞭,解释充分,不能拖泥带水,含糊不清;一定要逻辑严谨,一以贯之,不能出尔反尔,前后矛盾;一定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不能信口开河,任意任性。二是文字功夫一丝不苟。要求每个文字都是精心思考而来的,每部著作都是字斟句酌的优秀产品,拒絶杂乱的拼凑,拒絶任何形式的文字垃圾。三是体例编排一丝不苟。对于著作的体例,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力求每部著作都是绽开的美丽的花朵、花丛甚至花园。四是图表选排一丝不苟。要求尊重图表版权和知识产权,精心选编。五是学术规范一丝不苟。要求严格按照实事求是的学术规范开展研究和写作,数据要真,引文要准,文献要实。正是因为我们有严于律己的自觉,我们的成果才能经得起同行和社会的检阅,才能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考验。

  (四)塑造凝聚敢于立体创新的精神

  所谓立体创新,指的是从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进行创新,幷且将这些创新统一起来、融合起来,形成为有机的整体的系统的创新过程,产生综合的持久的多用途的创新成果。我们学会在30年的历史中尝试着、实践着充满立体意味的创新活动,收获着、分享着体现立体意藴的创新成果。这里仅举理论体系创新和研究特色创新两方面的例子。

  关于理论体系创新。比如,精神文明学学科建设的奠基性著作《精神文明学论纲》,64万字,中共中央党校1990年11月出版。由范英会长任主编,并负责全书设计、统稿、定稿,主写数章约11万字。本书是钱学森教授首倡人类一般精神文明学即意识社会学的第一部实体形态的著述,由26章构成。本书从马克思主义的大文明观出发,站在人类社会精神文明一般的方位来考察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构建了自主创新的精神文明学理论体系。其主要理论体系内容包括:界定人类一般精神文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阐述人类一般精神文明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程;概括人类一般精神文明真善美的内部结构及其之间的关系,提出社会精神文明、群体精神文明、个体精神文明三者的区别与统一;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法制文明和“人种”文明(此后还加了一个生态文明)看成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与精神文明构成各自的外部关联;强调了精神生产、精神产品、精神生活、精神享受等相互衔接的机制和精神生产者的突出地位与作用,以揭示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互动的内在规律;同时对城市乡村、经济特区、企业事业、街道社区、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一国两制和家庭个人等方面的精神文明建设均作了专章探索。这一充满创新精神的学科性理论体系一经面世,立即受到广泛关注,产生强烈社会反响。

  再比如海洋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创新。范英会长等着的《海洋社会学》,66万字,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1月出版。全书由前言和22章构成,主体内容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论,分别探讨海洋社会学的应运而生、海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海洋社会学的研究意义和海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海洋社会学研究的第一层次,包括海洋社会的历史维度——海洋社会的内在变迁、海洋社会的外在关照和海洋社会的人类属性等与海洋社会的互动关系和规律。第三部分为海洋社会学研究的第二层次,包括海洋社会的重心维度——海洋环境、海洋经济、海洋政治、海洋文化、海洋军事、海洋外交和海洋法规等与海洋社会的互动关系和规律。第四部分为海洋社会学研究的第三层次,包括海洋社会的主体维度——海洋个体、海洋群体、海洋组织和海洋社区等与海洋社会的互动关系和规律。第五部分为海洋社会学研究的第四层次,包括海洋社会的实用维度——海洋资源、海洋价值、海洋生态和海洋建设等与海洋社会的互动关系和规律。通过前述18个互动关系与规律的论述解析,构建了力图具有世界普适意义的、比较全面比较系统的海洋社会学学科体系,让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专著出版后,好评如潮,《中国社会科学报》作了两大彩版的报导。

  关于研究特色创新。在研究兴趣上,我们一直强调要反映和引领时代的最强音,抢占理论制高点,不要人云亦云;在行为导向上,我们一直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实践调研,努力寻找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反对隔靴搔痒,无病呻吟。

  更值得指出的是,在写作风格上,我们在追求理论体系和观点创新的同时,十分追求理论表达形式的雅致。每部著作,除了洋洋洒洒的正文,总还有范英会长亲自撰写的诗篇,总领全书,以最精致准确的诗句,揭示全书和全篇的思想;这是一种全新的再创造,成为全书结构中不可舍去、不可多得的精华组成部分,甚至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单独阅读理解。比如《文化强国论》专著里,共50章,范英会长共写出了50首诗,每首诗都概括全章内容,提炼全章精华,合在一起就是整本书的内容提要、精华提示,真正令人玩味无穷,爱不释手。再看看每本书章节目的逻辑设计和文字布局,都非常精美独到,常常令人叫絶,许多章节的标题,组织在一起就是一首漂亮的絶句。比如大家手上拿到的科普著作《海洋社会ABC》10本,每本都设计了100个问题,前后对仗工整,遣词造句精炼,一翻开书卷,兴奋的感觉就油然而生,精美的文字、科学的数据、美丽的图片、动人的故事,都引人入胜,让人觉得赏心悦目,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心灵也得到洗礼,真正得到科学的教育、美好的享受、灵魂的升华。

  (五)塑造凝聚勇于深刻自省的精神

  态度很重要,因为态度是贯穿于科研活动始终的内在牵引。态度决定实践行为,决定理论的高度和深度。而理论和思想的高度,决定行动的长度。30多年来,我们一直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学术科研和学会组织工作,一直强调要不断深化学术自省,通过深刻自省,不断提升自我认识、自我充实、自我扬弃、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毛泽东教导我们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每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之后,我们都要进行深刻全面的理论反思,总结、分析、再创新,这已经成为我们学会的优良传统。如对精神文明学的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自省自评的专著已经出版了3部。《海洋社会学》专著出版后又出版了自省性著作《呼唤海洋的回声》。《文化强国论》出版后又出版了自省性著作《大文明观的文化威力》。这种深刻的自省精神和积极的实践态度,对于推进学术研究不断深化、学科建设不断深入、学术队伍不断成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里仅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精神文明学论纲》1990年出版后产生十分强烈的社会影响,很快范英会长就着手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的写作、出版工作,对精神文明学的学科体系和理论内容进一步丰富发展。在此基础上,2002年12月,范英会长的专著《岭南红梅报春开——论广东创立的精神文明学》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该书约23万字,共设六章,从严肃自省的视角,对近20多年来本会与广东创立和发展的精神文明学也即意识社会学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回顾、总结与提升。其中包括该新兴学科创立的时代背景论、直接起因论、大致历程论、显着成果论;本体层次论、纵向起点论、内部结构论、外部联系论、精神生产论、创建活动论;公德开篇论、职德新探论、市场素质论、反腐保廉论、人格风范论、雷锋精神论、凝聚力简论、德治纵横论、真美善合论、文明总体论,以及理论价值论、实践价值论和人类价值论等,为人们进一步瞭解、理解该新兴学科的形成、发展提供了重要考量。

  2004年3月,广东省社科联、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社会学学会等与佛山市联合召开“强化精神文明学学科建设,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这是省内学者和省外学者首次在一起共同对广东原创的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进行全面回顾和总结,以推动该新兴学科进一步开展和以点带面地促进广东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不断繁荣。

  2006年3月,范英等着的80万字的《珠水云山育芳菲——评广东原创的精神文明学》,由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对精神文明学深刻自省的第二部著作。全书共收入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基层实际工作者的评述190篇文章。对广东原创的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及其跨世纪的系列丛书进行了跨世纪的跟踪与评述,对国内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研究及其系列丛书形成的“广东现象”作了多角度的分析探讨。可以说,本书是省内外众多作者20年来评论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及其系列丛书的自觉举措,是见证广东原创的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在跨世纪中形成与发展的一份精神财富,也是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广东的一种现实延续。本书出版后,国内数十家报刊作了热情报导,给予充分肯定。

  5年后的2011年6月,范英等着20万字的《回眸一笑百媚生——三评广东原创的精神文明学》,由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分设两大部分,共17章。第一部分(从第一章——第七章)重点分述广东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的原创回眸、理论突破、综合价值、时空价值、哲学基础、特征地位和创新机制等整体状态;第二部分(从第八章——第十七章)则重点分述在该学科理论建设的漫长进程中,由典型性著作或重要观点概括而成广东的伦理道德论、市场素质论、民族凝聚论、人文精神论、人道主义论、文化强医论、政治文明论、人种文明论、社区和谐论和海洋社会论等局部状态。全书这种整体状态与局部状态的点面互动,试图为读者提供一幅广东原创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的简略图景。本书出版后,国内多家报刊作了宣传推广,进一步给予充分肯定。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学术成果尤其是新兴学科的深刻自省,是我们学会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学术进步尤其是新兴学科不断提升发展的重要保证。

  不仅如此,我们的深刻自省精神还体现在对学会工作的严格要求上。2005年我们编辑出版《广东社会学学会20年(1985-2005)》,2013年编辑出版上下两卷的《文明自觉的攀越——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成立20周年(1993—2013)纪程》,2015年编辑和即将出版《大社会学的先行实验——广东社会学学会30年(1985-2015)纪程》。表面上看,这些都是学会历史的简单汇集,但实际上却反映了我们严格要求自己、深刻反省自己的内在精神。从这些名字上也可以看出我们的用意。通过追寻过去的足迹,分析得失,增强自信,寻找新的生长点,争创新的闪光点。翻开这些文献,通过瞭解、理解这些持续、广泛开展的各种各类研讨会、座谈会、调研会、讲演会、总结会等活动,不仅催生了许多理论创新的观点,丰富、完善和提升了新兴学科的理论体系,而且也直接间接地为推进广东和全国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决策谘询和服务基层,为改善和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作出了一份奉献,就会进一步认识我们学会、理解我们学会的价值,进一步支持我们学会、参与我们学会的活动。

  各位领导、学者、同志们,以上就是向大家汇报的我们学会30年来所取得的五大丰硕成果、所坚持的五大价值取向、所依靠的五大社会力量,以及在30年历史中逐渐塑造凝聚的五大宝贵精神。

  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关于今后学会工作的具体任务,我们将在新年之初再作安排。总的说来,学会要实现新的发展还需要学会所有同仁和社会各界持续不断的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和帮助,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还要更多点出思想、出理论。众人拾柴火焰高。同时,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孙中山先生提醒我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毛泽东主席教育我们: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一定要持续大社会大文明的追梦,不断锤炼自主创新的品牌。只有这样,在“十三五”时期,在接下来的30年,我们学会才能实现应有的更大更好的发展。

  三百七十、2015年12月26日,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联合颁发粤社【2015年19号】文,作出“关于隆重授予广东三会会长范英教授突出贡献学者奬的决定”: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广东三会(广东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和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会长范英教授承继了岭南人敢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精气神,先后原创出特色学科精神文明学与海洋社会学,并长期主编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在持续深化、完善和发展这些特色学科的同时高度重视服务国家和地方社会文明建设的具体运转,其学科理论意藴和实践策应效力宏大深远,贡献突出。

  范英教授既在原创特色学科的学科理论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更以言传身教的敬业精神带领广东三会同仁长期艰苦奋斗,多出人才、多出成果,不断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充分凸现了作为老专家对繁荣发展我国、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的责任担当与执着追求,充分凸现了作为老学者在民间学术社团艰难进程中的楷模与典范作用,广东三会30年来的健康前行和日益壮大,与他在学会工作创新上的突出贡献密不可分。

  有鉴如此,在热烈庆祝广东社会学学会成立30周年之际,广东三会特联合作出隆重授予三会会长范英教授突出贡献学者奬的决定,以表彰其创设特色学科和创新学会工作的突出贡献。

  三百七十一、2015年12月26日,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联合颁发粤社\[2015\]20号文,作出“关于表彰广东两30年理论与实践探索优秀单位、优秀个人和优秀作品的决定”:

  广东社会学会和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简称两会)分别从1985年和1993年成立到现在,一直相互贯通地协力运作,一直紧跟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不断鋭意进取,不断探索创新,面上和各团体会员单位及各专业委员会均在各个时期涌现了一批优秀单位、优秀个人,收获了一批优秀作品。他们无论在学会工作还是学会的科研上都作出了应有的奉献。

  依据两会开展评选优秀单位、优秀个人和优秀作品的相关规则,并经过近年的自报与公推相结合,两会特作出关于表彰广东两会30年理论与实践探索优秀单位、优秀个人和优秀作品共387个(项)的决定。

  希望两会各优秀单位、优秀个人和优秀作品荣获者再接再厉,为两会的继续创新发展和服务社会文明进步而奋斗不息。

  附:广东两会30年理论与实践探索优秀单位、优秀个人和优秀作品获奬名单

  一、广东两会30年理论与实践探索优秀单位特等奬和优秀单位奬(共58个)名单

  (一)优秀单位特等奬(8个):

  1.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学科创建课题组

  2.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编委会

  3.两会办公室

  4.《文明与社会》编辑部

  5.深圳市李朗股份合作公司

  6.深圳市医学继续教育中心

  7.广州市方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8.广州市番禺区养生保健协会

  (二)优秀单位奬(50个,排名不分先后):

  1.中山大学社会学系

  2.广州大学社会学系

  3.广州行政学院

  4.广东药学院社科部

  5.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6.海军陆战学院

  7.广东海洋大学社会学系

  8.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

  9.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

  10.华南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中心

  11.广东省广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12.广州市精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13.广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14.广州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

  15.广州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

  16.广东省社科联社团联络部、

  17.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18.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

  20.《文明与社会》网站、

  21.潜能开发研究专业委员会、

  22.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23.健康研究专业委员会、

  24.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25.志愿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

  26.低碳生活研究专业委员会、

  27.《社会公德漫话》课题组、

  28.《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课题组、

  29.《精神文明与市场经济》课题组、

  30.《这一手非硬不可》课题组、

  31.《新时期社会发展问题》课题组、

  32.《坚持·发展·探索·创新》课题组、

  33.《论政治文明》课题组、

  34.《广东先进文化论》课题组、

  35.《更新观念 创新发展》课题组、

  36.《珠水云山育芳菲》课题组、

  37.《广东文化产业投资指南》课题组、

  38.《和谐熏风沐南粤》课题组、

  39.《广东社会学20年》课题组、

  40.《咬住青山不放松》课题组、

  41.《寻幽探胜论西关》课题组、

  42.《喜看稻菽千重浪》课题组、

  43.《呼唤海洋之回声》课题组、

  44.《文明自觉的攀越》课题组、

  45.《大文明观的文化威力》课题组、

  46.《大社会学的先行实验》课题组、

  47.《大社会大文明的追梦》课题组、

  48.《海洋社会学》中译英课题组、

  49.《钟南山专题研究》课题组、

  50.《广州市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与新时期妇女发展的调查研究》课题组

  二、广东两会30年理论与实践探索优秀学者特等奬和优秀学者奬(共106名,按姓氏笔划排名)名单

  (一)优秀学者特等奬(29人):

  王 宁 王永平 王家骥 卢黄熙 伍天章

  刘小敏、刘卓红(女)、刘歌德、吕 志、吕树庭

  吴灿新、张开城、李宗桂、杨 松(女)、杨汉卿

  肖新生、肖鑫和、邹立佐、周大鸣、周永章

  段华明、钟炳南、顾涧清、戢斗勇、董玉整

  谢建社、谢俊贵、蔡 禾、谭建光

  (二)优秀学者奬(77人):

  丁振华、万 娟(女)、万庆涛、冯仿娅(女)、史传林

  甘巧林(女)、刘 勤、刘小龙、刘学谦、刘俊荣

  刘柏藩、刘慧玲(女)、孙九霞(女)、朱 云、严考亮

  何仕平、何邦泰、何艳玲(女)、宋其蕤(女)、张 勇

  张兴杰、张志湘、张国玲(女)、李 扬(女)、李 季

  李三虎、李仁武、李开文、李国兴、李保平

  李珊璟(女)、李振连、杨丹娜(女、)杨荷卿(女)、杨晓生

  汪树民、陈 伟、陈月明(女)、陈芳芳(女)、陈家义

  周利敏、周林刚、尚鹤睿(女)、易松国、武 晟

  郑红军、郑奋明、郑孟煊、贺立平、钟 健

  钟逢干、骆 风、唐孝祥、唐晓阳、涂争鸣

  涂敏霞(女)、袁 忠、郭 凡、郭艳华(女)、郭继民

  郭景萍(女)、崔成江、曹 卫、梁 烈、黄绍汪

  黄紫华(女)、温朝霞(女)、程 潮、董 莉(女)、童远忠

  韩会君、熊 进、谭昆智、霍秀媚(女)、黎明泽

  魏伟新、魏安雄

  三、广东两会30年理论与实践探索优秀工作者特等奬和优秀工作者奬(共100人,按姓氏笔划排名)名单

  (一)优秀工作者特等奬(16人):

  王心旺、刘卫东、江立平、张建平(女)、何正维

  李小雾(女)、杨 哲(女)、陆 红(女)、冼美新(女)、邹建军

  夏俊杰、徐创新、郭伟民、顾秀琴(女)、梁国维

  解丽霞(女)

  (二)优秀工作者奬(84人):

  孔祥华、王丹怡(女)、王文俊、王亚芳(女)、王东辉

  王雨磊、王培席、王韶华、邓利方(女)、邓学源

  冯颖红(女)、史 璞、左伟清(女)、刘 成、刘 涛

  刘玉梅(女)、刘国全、匡耀求、吉志鹏、巩建华

  朱莉玲(女)、江沛丰、江明旭、严建强、何 敏

  何 宁(女)、何卫中、何国林、吴向红(女)、何德胜

  吴建华、吴贵南、张会永、张德馨(女)、李 楠

  李建军、宋 立、李忠兴、杨小蓉(女)、李锦钦

  杨瑞玉(女)、苏悦茗(女)、谷晓娟(女)、陈之明、陈木朝

  陈丽冰(女)、陈彦余(女)、陈起坤、陈康侯、周小斌

  周 静(女)、周月英(女)、尚图强、招业斌、林宏力

  欧阳荣基 、罗启文、罗述智、范尚九、范鸿飞

  郑 伟、娄君侠(女)、赵 倩(女)、郭丽云(女)、敖带芽

  高 俊(女)、高 菊(女)、梁立仕、盛清才、黄启光

  黄宏斌、彭文革(女)、彭黎明、游艳玲(女)、游华潮

  粟华英(女)、董书雷 、 谢海波、廖杨眉(女)、鲁 旭

  蔡婷玉(女)、谭艳娟(女)、潘铭灿、鞠国坤 

  四、广东两会30年理论与实践探索顾问贡献奬(共32人,按姓氏笔划排名)名单

  于幼军、马中柱、马镇坤、王 骏、叶佐英

  田 丰、孙克杰、邬梦兆、余少波、吴群策

  张 枫、张 磊、张汉青、张难生、李权时

  李兰芳(女)、李纯昆、李锦全、肖如川、范印华

  范国强、郑 群、钟阳胜、钟南山 、梁 钊

  梁渭雄、章海山、黄 浩、黄永强 、黄华华

  鲁 阳、蓝 红

  五、广东两会30年理论与实践探索优秀著作特等奬和优秀著作奬(共54项)名单

  (一)优秀著作特等奬(12项):

  1.《精神文明学论纲》

  2.《海洋社会学》

  3.《文化强国论》

  4.《范英文选(1—6部)》

  5.《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

  6.《人的素质与市场经济(上下册)》

  7.《当代中华凝聚力(上下册)》

  8.《广东人精神丛书(1—9部)》

  9.《海洋社会ABC(1—10部)》

  10.《反腐保廉与社会发展》

  11.《周恩来的人格风范》

  12.《创建新世纪的真善美》

  (以上各书均为两会面上组织的重点项目)

  (二)优秀著作一等奬(22项):

  1.《南雄特色研究》

  2.《改革中的新型企业》

  3.《中国浪潮:横向经济联合》

  4.《社会公德概论》

  5.《职业道德新探》

  6.《以德治国纵横谈》

  7.《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答》

  8.《广卫模式:平安和谐社区之创建》

  9.《回眸一笑百媚生——三评广东原创的精神文明学》

  10.《新时期人道主义思想和残疾人事业的理论与实践》

  11.《广东残疾人事业发展状况考察与发展战略研究》

  12.《和谐医患关系建设概论》

  13.《文化管理创新模式初探——全国文明先进典型广东省中医院的综合考察》

  14.《机制管理创新模式概论——全国文明先进典型高州市人民医院改革巡礼》

  15.《特色管理创新模式研究——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实事求是地改革的路向》

  (以上各书均为两会面上组织的重点项目)

  16.吕 志:《面向社会实践育人》

  17.谢俊贵:《民生本位视域中的社会建设——以广州为例的战略思考》

  18.周永章:《创新之路——广东科技发展30年》

  19.郭景萍:《情感社会学:理论?历史?现实》

  20.伍天章:《医学伦理学》

  21.钟炳南:《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纲领——人能论》

  22.陈芳芳:《中国电影改革初探》

  (三)优秀著作二等奬(20项):

  1.曹 卫:《滨海体育理论与实践——一种回归自然的体育生活方式》

  2.韩会君、沈建华:《成人体育学习论》

  3.彭文革:《我国台湾地区高等运动休闲教育研究》

  4.谭昆智:《传媒的宣导抚慰功能研究》

  5.刘少廷:《潜能开发指南》

  6.陈阿理:《形象美姿塑造》

  7.陈婷婷:《大学本科生初次就业质量研究》

  8.毛国民:《蕃坊与当代外籍人社区治理》

  9.夏少琼:《浴火重生——灾难、重建与社会变迁》

  10.郑孟煊、黄绍汪:《城市化中的石牌村》

  11.黄绍汪:《千官人》

  12.周利敏:《灾害社会工作的介入机制及组织策略》

  13.张国玲:《广东海洋文化产业》

  14.熊 进:《论马克思的时间概念》

  15.李 扬:《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路径选择——广东现代产业体系及其支撑要素互动关系研究》

  16.董 莉:《走出情感亚健康》

  17.梁国维:《健康生活 幸福番禺》

  18.韩 诚:《6Q综合素质教育手册》

  19.李新异:《了凡四训译解》

  20.陈月明:《青少年心理解惑》

  六、广东两会30年理论与实践探索优秀论文特等奬和优秀论文奬(共20项)名单

  (一)优秀论文特等奬(1项):

  ▲刘小敏:《新移民问题:生成机理与治道变革》

  (二)优秀论文一等奬(7项):

  1.李国兴:《和谐社会理念:现代性的中国式解读》

  2.张开城:《中华海洋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3.孙九霞:《日常生活视野中的旅游社区空间再生产研究——基于列斐伏尔与德塞图的理论视角》

  4.彭黎明:《论气象社会学的构建及研究展望》

  5.刘 勤:《农村低保实践的偏差与规范》

  6.陈起坤:《城市社区医疗及其就诊问题系列研究》

  7.严建强:《“双思”教育在广东》

  (三)优秀论文二等奬(12项):

  1.郑孟煊:《繁荣社会科学 确保科学发展》

  2.倪依克、邱丕相:《社会学视域下传承武术文化的教育研究》

  3.楚继军:《宽裕小康地区体育社团活动实效化研究》

  4.刘 成、胡慧文:《当前我国中招体育考试若干问题研究》

  5.杨 斌:《热敏灸治疗痹症小议》

  6.苏悦茗:《浅谈经络与自然平衡特医疗法临床体会》

  7.孔伟光:《新型校长专业能力的思考》

  8.何 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9.周 静:《老年协会建设与创新农村社区管理研究》

  10.邓学源:《价值视阈中的廉洁文化现代化》

  11.吉志鹏:《消费社会人发展的困境探析》

  12.廖扬眉:《浅析如何增强高校工会的组织力》

  七、广东两会30年理论与实践探索优秀调研报告特等奬(共17项)名单

  1.《广州首创的民办儿童福利教养院》(1985.5)

  2.向国家民政部提供的《对殡葬业改革开放先行探索的企业亟待大力扶持》(1998.5)

  3.向中共广州市委提供的《关于创立与完善广州新时期用人机制的八条建议》(1998.12)

  4.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供的《关于提出、起草和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殡葬法〉的建议报告》(2000.10)

  5.向中央文明委提供的《广东非公有制企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调研报告》(2001.7).

  6.向中央文明委提供的《南海市非公有制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与启示》(2001)

  7.向中共中央政治局提供的《广东学术界探讨新时期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2002.3)

  8.向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提供的《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开创广东先进文化建设新局面》(2003.6)

  9.《南海区精神文明建设十一、五规划若干理论与对策研究》(2005.10)

  10.向中共广州市委提供的《关于打选‘荔湾滨水文化创意产业带’的两个建议》(2007.5)

  11.向中共广东省委提供的《关于广东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的一份调研报告》(2008.9)

  12.向中共广东省委提供的《关于广东社区管理体制的调研报告》(2010.3)

  13.向全国政协调研组提供的《关于社会组织生存的调研报告》(2011.3)

  14.《广州市家庭文明专题调研报告》(2015.6)

  15.《广州市家庭文明建设调研报告》(2015.8)

  16.《广州市文明家庭评价体系研究报告》(2015.8)

  (以上各为两会面上组织的重点项目)

  17.谢 宇:《规避欠薪:广州市花岭镇农民工日薪制劳务市场调查》

  三百七十二、2015年12月26日,在广东社会学学会成立30周年暨《海洋社会ABC》科普丛书首赠大会上,广东省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周华女士到会并以《不平凡的岁月 不平凡的业绩》为题发表了讲话:

  今天,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日子,是一代伟人,我们党、军队、新中国主要缔造者,敬爱的毛泽东主席诞辰122周年,我们在此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他老人家的丰功伟绩;

  今天,又是一个特别而有意义的日子,我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参与、见证的一个盛会:隆重庆祝广东社会学学会成立30周年和《海洋社会ABC》科普丛书赠送仪式的揭幕。

  在此,受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党组书记王晓同志的委托,我代表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对广东社会学学会30华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范英会长和众多长期坚守在社会学领域潜心耕耘,薪火相传、砥砺奋进的专家学者们表示诚挚的敬意!对长期关心、支持社科事业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广东社会学学会自1985年12月成立以来,经历了30年不平凡的岁月,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她紧随着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并蓬勃发展的足迹,依托广东为全国改革开放创路,率先进行探索和实践所厚积的学术研究沃土,在何肇发、范英等学术前辈的领导下,尤其自范英研究员在1993年后担任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主要领导、1998年出任广东社会学学会新一届会长以来,以大社会、大文明的大视野,着力推动社会学学会和精神文明学会携手共建和协同创新,“两会”联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在社科学界影响广泛、创新特色凸显、学科特点鲜明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活动,学术成果丰硕,迎来了“两会”凝聚力强、人才荟萃、学术资源和成果丰厚的大好局面。尤其是继推动了新兴学科精神文明学创立、发展和不断完善后,不停歇、不止步,再攀高峰,又投身于社会学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升华。从2007年开始了海洋社会、海洋文明重大课题的探索,特别在国家提出海洋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范英会长敏鋭地发现了新的学科生长点,带领研究团队,探索构建崭新的海洋社会学体系并于2012年1月出版的《海洋社会学》,这部多达66万字的巨作成为国内外首部比较全面、系统并有重大创新的海洋社会学学科专著。与此同时,为把海洋社会学学科体系有效地转化为海洋社会学基本知识,提高国人的海洋意识、海防观念和海权理性,推动“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范英会长又领衔主编了《海洋社会ABC》科普丛书共10册。

  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社会学学会的鋭意创新、不断超越的勇气和魄力令人感动,正是有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精神,“两会”逐渐发展壮大为我省社科研究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成为精品成果迭出的重要基地,成为我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学术社团。一会,董玉整副会长将全面总结学会创立以来的主要经验和体会,学会从自身发展所凝炼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我就不在此赘述了。我个人感受最深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会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范英会长从学会建立伊始,就关注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学术新人,把队伍建设当作学会存在与发展的生命线。我是1985年大学毕业后到省社科联工作,当时任《学术研究》杂志社编辑,范英会长是编辑室主任,是我的直接领导。我和多位先于我或同期到省社科联工作的年轻的大学生都有过同样的经历:在范英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参加学会活动、攥写稿件、参与编书等活动,逐步与学术结缘,不断成长起来。我们一批上世纪80-90年代到省社科联工作的同事,每每忆及这段往事,对范英和老一辈学者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至今仍倍觉珍惜、倍感温暖。相信今天在座的不少专家学者也是通过参加学会活动,不断的积淀,使自己的学术兴趣日趋浓厚,为学术事业无私奉献的信念亦不断增强而逐渐成长为桃李满门的名师大家的。

  “两会”的发展得到学界的肯定和社会的赞誉,曾先后获得广东省民政厅颁发的“全省先进民间组织奬”;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颁发的广东改革开放30年来“理论创新贡献奬”和广东社科联成立5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社团奬”;今年,在全国社科联第十六次学会工作会议上又获“全国优秀学会(广东省只有3个)这一殊荣,成绩显着,可喜可贺!

  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学会、研究会是社科联组织的基础,是社科联团结和联系社科界和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平台和渠道,是社科联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担当社会责任的主要体现。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首次召开的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党的群团组织要切实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要立足职责定位、立足所联系的群众,寻找工作结合点和着力点,推动群团组织职能与时俱进。11月5日,省委书记胡春华赴省社科联、省社科院调研时,殷切期望广大社科组织和社科工作者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努力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守住意识形态的理论阵地,占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高地,要求在理论建设上继续下功夫、上新水平。强调要扎扎实实抓学术、做学问,坚持独立思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提升研究质量,形成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优势学科、学术权威、领军人物和研究团队。这些指示精神,都为省社科联做好对学会的服务管理指明瞭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将按照“把握导向、培育功能、拓展品牌、规范管理”的思路,加大对社科类社会组织培育、支持、指导的力度,促进包括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社会学学会、广东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在内的各社科类社会组织依托资源优势,凝聚各方英才,加强协同创新和社会科学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推动理论创新和学术繁荣,努力推出一批有创见、有份量、有深度的研究成果,并做好研究成果的转化运用,发挥好“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为我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提供更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衷心祝愿广东社会学学会在新的征途中绽放新的华彩、创造新的辉煌!

  祝大会圆满成功!祝各位前辈、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