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石坑二攸楼的祝寿故事

  石坑吴家有位大善人

  吴来瞻,字恒焕,号旭斋,丰田里石坑人,生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兄弟五人,排行最小。因父母早亡,少年成孤儿。遂弃儒从商,到两广做生意,终于致富。积累数千两银即歇业归里,建大楼二攸楼、忍济堂,筹划培养子侄。其对文教和公益十分热心,捐巨资相助。曾捐田五十桶为凤山书院膏火,又创乡中文会、本族家课。凡修桥砌路赈贷等事,皆不惜费。生平喜游览名山古迹,所到之处,必留诗以志,着有《西湖集》、《金山草》、《游潮稿》等。其生有五个儿子。晚年,于本乡铜鼓山筑高冈书馆三十余间,馆旁石壁峭耸处筑魁星阁,购书万卷,岁延名师以课孙曾。吴来瞻真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大善人。

  却说时间快过,不觉得吴来瞻已七十岁,妻张氏也已六十一岁。事业发达,子孙众多。吴来瞻五个儿子商议,一致议定为父母做寿。他们请人看《通书》,选中吉日,告知亲朋好友,筹备宴请各个事项。

  得知子孙要为吴来瞻夫妇做寿,县城凤山书院山长与秀才雅士商量要为其制锦屏,希望为寿庆增添光彩。他们早早便联络青坑廖家,请远在京都的廖瑛撰作寿序。寿序寄回来,又托西洋坪的先生,请当时正在平海碣石卫任上的武进士马琳书写。再派人到漳州请工匠制作寿屏。

  吴家做寿开盛宴

  做寿的良辰吉日来到,石坑二攸楼布置一新,大门上挂一对双寿红灯笼,贴一副寿联。大厅屏正中挂一轴寿字条幅,厅口挂一对寿字红灯笼,厅口柱和屏柱各贴一副长长的寿联。厅口神桌上雕龙镂凤的大红寿烛点得“红红火火”,厅内墙上挂满了亲朋好友送来的寿匾、寿幛。大厅屏前摆一副凤山书院送来的寿屏。寿屏共十二块,摆为弧形,每块高八尺,宽一尺半,边沿两块屏脚稳稳嵌入几十斤重的石狮子凹槽里。寿屏双面工,表面均髹黑色大漆,阴刻处镶金粉。摆好的寿屏占满大厅,十分壮观。

  凌晨,子女、孙辈以及侄子侄孙和其他晚辈便已在大厅为两位寿星拜寿。又向众人发寿饼。全楼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盛宴开席,寿星与叔辈、兄长、凤山书院山长同坐厅屏前正中一席。其他亲戚朋友、族中亲房,坐满了大厅。先上寿面,再敬寿酒,桌席摆满了客家人宴席常见的“四大盘”。席间觥筹交错,在欢乐喜庆的气氛中,亲朋好友频频举杯为寿星敬酒祝寿,“寿比南山”、“福如东海”祝祷声不絶于耳,处处充满了温馨笑语。

  文人雅士观赏寿屏

  一、称赞《寿序》文雅字秀

  下午,一帮文人雅士特意在大厅仔细观赏寿屏。只见正面雕刻按内容分为四圈。最内圈高五尺许,宽度即中间十块屏风的宽度共计一丈八尺,从右边开始竖行阴刻寿文,包括撰寿文者廖瑛的历任官职,书者马琳的历任官职,共七百多字,每字一寸半见方。还有“廖瑛之印”、“璞完氏”、“马琳之印”、“兰桂”四方篆文私印。

  众位都说,能请得远在京都的廖瑛撰作寿序,又请得正在平海碣石卫任上的武进士马琳书写寿序,真是天大的面子。

  众位觉得寿文中“先生幼习举业,长膺明经,里党中有泰山北斗之望。性嗜古,每肆力于诗赋文词。游览所及,辄形歌咏”甚合寿星名望。

  “为令嗣访求名师,又鼓励后学。乡中倡立文会,每月课必偕同事加意款待,于是四方有志之士,不惮跋涉,愿就与课。文风赖以日盛,皆先生以文章为性命,勤恳奬励之力”及“性好施济,凡冲衢峻岭以迨桥梁道路,悉捐资修葺,更施腴田以供茶具,德义之戴遍于行人。倡捐社仓,早完国课。他如遇歉岁时减价发粟,乡人多蒙其惠。喻邻里以孝友,教乡党以姻睦”皆合众意,都见诸所做实事。

  “抑亦内助之贤,有以赞襄而共成之也。孺人内则夙娴,四德具备。事翁姑以孝敬,相夫子以柔顺,久为闺壶则效,不更具言。即如施济一端,凡属夫君所欲为,无不黾勉加厚,非但嘑尔不形,抑且全无德色”符合夫人本色,少人能比。

  众位双手竖起拇指赞扬寿文作得古雅,书法写得俊秀,并期盼寿星耄耋之寿、期颐之寿。

  看到末尾祝寿者包括时任永定县儒学教谕汤鸣鹤、永定县儒学训导黄硕、兴化乡巡检沈培,本县进士赖能发、廖连三,本县举人余国缙、熊山、卢钧、赖世芳、沈致和、林魁拔、卢欣椿、郑天枢、郑雄,贡生张丁显、郑开、郑天池、顾炳文、赖世膺、张上腾、赖世平、赖奋龙、卢庆云、熊江润、熊江济、马金、郑廷锡、熊邦杰、张洪绪、吴起莘、吴修先、吴怀棠、吴天佑、吴焕祖及乡族俊彦亲朋好友共140人,都署官职功名。大家不禁赞叹:“本县教官和那么多才高德劭者为寿星祝寿,足见寿星德望之高!”

  有一戴秀才巾的指着开头起首章“寻孔颜乐处”向在场诸位讲解其中典故。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意思是,有简单的饮食,把头枕在手臂上休息,这就很快乐了。孔子还赞叹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只有简单的饭菜,别人都不堪忍受,颜回却很快乐。意思是说,一个人虽处贫穷的环境仍“不改其乐”,照样生活得很快乐。

  宋代大儒周敦颐教二程兄弟“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程明道一次拜访濂溪后,“吟风弄月而归,大有吾与点意也”,程伊川亦做养鱼记,愿“乐其生,遂其命”, 二程兄弟从周敦颐的日常生活中大得“孔颜乐处”之意。

  其实,食宿只是生存最低要求,钱财乃身外之物,人生所应获得的实不在此。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原来,食宿的满足,在圣人那里都称不上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是,无论高贵或贫贱,无论幸运或不幸,无论得意或失意,都能泰然处之,怡然接受。只要你具有安贫乐道、达观自信的境界,无论贫富,都能获得心灵的充实和真正的快乐。

  大家都说,马琳用此闲章,足见马琳的思想境界之高。

  众位又指指点点寿文外圈所刻飞鹤,宽度不足三寸,中间十块屏风,每块上下各刻4只飞翔的仙鹤,两两相对,飞鹤之间为一轴缠着丝带的书卷,加上首尾两块屏风内侧各刻16只飞鹤和缠着丝带的书卷,共刻有112只飞鹤、56轴书卷。

  鹤是长寿的象征,民间有松鹤延年的说法,含夫妻长寿之意。书卷则表现中华重视读书的传统。

  二、名流、亲朋贺诗贺词很有文采

  众位再往外看第三圈,十二块屏风顶部各刻一首本县名流贺诗贺词共12首,每首贺诗外分别刻有扇面框、弧角矩形框、旗帜框来装饰。底部则每块各刻一瓶盛着牡丹、佛手、梅花、玉兰、菊花、萱草、兰花、灵芝等不同花卉的花瓶,有的花瓶下还有底座。

  凹下进士廖连三作的是《千秋岁》词:“古稀年岁,难得偕元配。羡梁孟,欣相对。身为堂上杰,子是人中最。天下福集来,齐放家庭内。 今日耆英会,到处名贤萃。诗竞作,图争绘。出为河朔饮,入作希夷睡。休虑痒麻姑,有指能搔背。”词章称颂寿星夫妇元配偕老实在难得,有梁鸿孟光之福。

  举人赖世芳的七言律诗“经明壮岁擅词华,天府贡名誉望赊。懒向神州夸美锦,好从德里隐乌纱。吟诗作赋献新韵,滋桂培兰吐艳花。半婺星辉双介寿,筵开渤海灿流霞”则概括了寿星一生的德行。

  清溪副贡廖鸿学的七言律诗“昔年握手共规恢,此日筵开淑气回。天上双星辉昼锦,人间三径入蓬莱。觞称具庆斑衣舞,曲奏南飞珠履来。愿引流泉倾玉酒,欢心添进紫霞杯”颂扬寿星夫妇一生和谐,有福气。

  岁贡生马金的七言律诗“延陵两鹤舞翩翩,衔雪吐花结玳筵。并蒂蟠桃捧寿酒,对枝龙柏祝长年。双株宝树凌霄起,八面琼盘夹日悬。愧乏写真难下笔,鸟书叠奏九如篇”赞颂寿星夫妇双双高寿难得。

  廪生郑道炳的五言律诗:“品望高山斗,诗文冠盛唐。七旬开寿域,双庆萃霞觞。老宿辉南极,媊星灿北堂。悬弧联设帨,恰好日初长。”赞扬寿星品高诗雅。

  其他增生郑际清、监生赖松茂、监生赖鸿恩、增生吴金川、廪生吴峄上、监生吴华春、增生吴斗元等人贺诗也都是围遶寿庆的祝颂之作。

  大家都认为,这些诗词对仗工整,压韵合律,虽是世俗应酬,也属雅韵之品。

  再看屏风底部,每块各刻一瓶盛着牡丹、佛手、梅花、玉兰、菊花、萱草、兰花、灵芝等不同花卉的花瓶,有的花瓶下还有底座。花卉象征美好,花瓶代表平安、如意。

  三、“琴棋书画”文人画传递出古人风雅

  众人又看头尾两块屏风所刻图画,其中四幅文人画,分别为“月夜抚琴图”、“对弈围棋图”、“夜赏书画图”、“轩台观鱼图”,极具文人雅趣,吸引众人。

  《月夜抚琴图》中,高树下,玉栏边,天空圆月高悬,四位文士围遶琴桌,抚琴者坐琴凳上,斜着身子,双手抚琴,另三人或坐或站,姿势各异,观其弹琴,顷心听古雅的琴声。琴桌前,一条三脚香几上置香盘,内放一香炉,香烟袅袅,旁边一焚香者坐于矮凳上。

  《对弈围棋图》中,高耸的奇石旁,五位头戴秀才巾的文士围坐矮桌旁,二人正专心对弈,另三人全神贯注观看棋局,桌角各放一个装棋子的瓷罐。

  《夜赏书画图》中,圆月下,松树旁,四位头戴秀才巾的文士围在书桌边,站着俯身观赏桌上摊开的卷轴,一边指指点点评说。书桌旁有芭蕉和山石。

  《轩台观鱼图》中,翘脊敞轩内,高高的香几上置一瓷瓶,瓶内放文房用具。轩旁,头戴秀才帽的二人正细语交谈,另二人坐于石栏内,一边看栏外塘中的游鱼一边相互细语。敞轩后有树,有山石。

  “琴棋书画”自古以来就是文人的雅好,极具品位。画作传递了自古以来文人的风雅。文人雅士中不少就是“琴棋书画”高手,看了对此自然感同身受。

  四、祝寿故事绘画形象地体现了中华孝道古文化

  众位又转到寿屏背面,背面亦分四圈,各圈宽度均与正面相同。

  最内圈高亦五尺许,十块屏风每块阴刻一幅镶色彩画,是十个不同的祝寿故事。于是众位仔细观赏寿画。

  第一幅是《八仙庆寿图》:画面上,四处祥云飘荡,八仙正赶往东海蓬莱仙岛为王母娘娘祝寿。海面上,蓝采和肩扛花锄,一手提花篮,脚踏巧板浪里漂,旁边,踏着海水的张果老伸手欲捉一只大章鱼。岸上,铁拐李抱着葫芦单腿着地;何仙姑手托莲花,韩湘子握着仙笛站在旁边,两人正交谈着,一边观赏海景。天空中,吕洞宾身仗长剑脚踏祥云,旁边曹国舅紧随其后。更高处,王母派出迎接的仙童骑着仙鹤飞来,正和地面上提宝扇的汉钟离和空中祥云中的吕洞宾、曹国舅互相招呼。八仙造型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第二幅是《观鹤舞图》:圆圆的月光下,高大的琼楼玉宇旁有一棵直刺天空的梧桐树。楼前,一长须高官站在青铜香炉边,正全神贯注观赏仙鹤起舞。一书童抱琴伺立身边,香炉冒着袅袅香烟。山石旁,草地上一只仙鹤曲颈展翅,面对主人翩翩起舞,舞姿优美。

  第三幅《天宫祝寿图》:仙境中,灵芝状祥云四处飘荡,拱形玉栏天桥前,一长须长者身后伺卫高擎尖顶羽毛团扇,身前一伺者手托寿礼一边引路,前方两挎剑护身武将回头招呼长者上桥,桥边一棵垂杨柳斜伸河面,垂枝摇摇曳曳。高处天空中,玉宇天宫一角托于数团祥云上,宫前竖一柱华表,玉帝派出天官正等着来客。

  第四幅《祝寿图》:大海之上,祥云飘荡的仙境中,二人脚踏祥云,手擎高高的寿灯走来,迎接者拱手致礼。高处,一只凤鸟展翅飞翔在祥云之间。

  第五幅《祝寿图》:依然是四处飘荡的祥云仙境,高高的玉宇琼楼上,立于分别擎着锦绣团扇的两位伺者前的玉帝,正观看远方飞来的凤鸟。琼楼下,桂树旁,数位天将抬头迎接凤鸟。

  第六幅《祝寿图》:仙境中,松枝伸入一片祥云环绕的玉宇琼楼。宽大的座屏前,玉童手执羽毛扫,玉帝端座于正中的天台宝座,众多天将立于前方左右。天台台阶前面平地,数位祝寿者带着寿礼正在走来拜寿。

  第七幅《祝寿图》:依然是仙境。远处,祥云环绕仙山。近处是大海,一条树枝编成的小船飘然而来,船上四人,三妇人对面端坐,皆手持如意,中间矮几放置仙桃等,一伺女立于船尾划桨。岸上,一只仙鹿口衔灵芝回头等接来者,旁边是山石、草地和一棵高大的松树。

  第八幅《祝寿图》:天空飘着祥云,一昂首肥腰大员立于手擎芭蕉扇的伺者之前,身边二人正为其安排行程,旁边一匹马奋蹄欲行。周边有树,有石路。

  第九幅《苏武牧羊图》:上部,苏武坐在山石上,长须飘飘,一手持已脱毛的汉节,一手招呼身边的三只羊,给羊喂草,周边是大块的山石和稀疏的枯草。下部,形似蒙古包的宫殿外,一头戴双辫上翘番王帽的番王正逗着一孩,宫殿楼上,番王妻头伸出窗口探看,好像在呼唤小孩。宫殿旁有一棵高树。

  第十幅《祝寿图》:立于山石边的三棵高大的松树下,远处是高山,近处是山石。一长者坐于矮山石上,手握一枝如意,面前祝寿者,两位坐于其前,一位站立,正向其祝祷问好。不远处,前来祝寿者四人向长者走来,远远打着招呼,其中一位来者还拄着拐杖。

  大家一点观赏,一边盛赞十幅祝寿故事画得形象生动,体现了自古以来的中华孝道古文化。

  众位又看了彩画外第二圈的篆体“寿”字,中间十块屏风,每块上下各阴刻四个不同的篆体“寿”字,加上首尾两块屏风内侧各刻十个,共刻了一百个不同的篆体“寿”字,字大两寸见方。百寿字深含世人追求长寿的愿望,自古以来均受到人们推崇。

  大家再看第三圈,中间十块屏风,每块上部各刻商周青铜礼器和酒器四个,并列排放;下部各刻商周青铜礼器和酒器五个,按梅花状排列,加上首尾两块屏风中间各刻5个,共刻有各种不同的商周青铜礼器和酒器包括鼎、鬲、甗、簋、簠、盨、敦、豆、铺、盂、俎、匕、爵、角、觚、觯、斝、尊、壶、卣、方彝、觥、罍、瓿、盉、枓、勺、禁、盘、鉴等共计一百个;首尾两块屏风还刻有砚台、笔架、如意、香炉、两函古书、书画卷轴、插有珊瑚的花瓶等。

  先秦青铜礼器体现了人们尊古,推崇中华古老文明。

  五、寿屏中的腾龙图案深含中华古老文化

  大家看到,寿屏正面、背面最外圈宽均三寸许,十二块屏风上下各刻四条不同姿态的腾龙,再加上首尾两块屏风外侧各刻十条,总共刻有六十八条不同姿态的龙来装饰。

  龙是中华的图腾,腾龙象征高贵、尊荣、吉祥,是古老的中华文化。

  整副寿屏给观赏的文人雅士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一致称颂中华传统古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