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闽西首个“客家家风楼”在永定振福楼对外开放
http://www.CRNTT.com   2018-01-04 20:54:23


李成荣、王金福共同为“客家家风楼”揭牌。刘永良 摄
  中评社永定1月4日讯(作者 刘永良) 家风,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家风,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1月4日,旨在发掘传承中华传统家风家教好故事、弘扬传统优秀家风文化的龙岩市第一个“客家家风楼”在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振福楼”正式对外开放。

  当天,龙岩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李成荣,市委常委、永定区委书记王金福,永定区政府区长陈荣水,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苏贤添,区政协主席廖方顺,以及永定区直有关部门领导,纪委、监察委部分班子成员,参加了“客家家风楼”揭牌活动。李成荣、王金福共同为“客家家风楼”揭牌,永定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区监察委主任陈文操主持揭牌活动。

   地处闽西的永定土楼客家人,在漫长的迁徙历史中,以大家庭小社会形成了“聚族而居、守望相助”的独特家风。忠厚传家、诗书继世,是土楼客家人信守的立家之本。走进土楼客家,一处处宗祠,一本本族谱,一条条家训,一幅幅楹联,一个个楼名,就像无形的影子,伴随土楼人家日出而出、日落而息。也像无形的不动产,为土楼人家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据了解,依托世界文化遗产“振福楼”而建设的“客家家风楼”,辟有10个展室,分为厚德篇、忠孝篇、耕读篇、勤俭篇和清廉篇等5个部分,展示了41个客家传统文化中慈孝、忠诚、仁惠等优良家风故事。与已经在洪坑村“庆成楼”建成的“客家家训馆”遥相呼应、相得益彰,较完整地向人们展示永定客家家训家风,成为人们传承优秀家风、家训教育的好场所。

  “客家家风楼”由中共龙岩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龙岩市永定区委员会、龙岩市永定区人民政府、中共龙岩市永定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共同建设。陈文操指出,建设“客家家风楼”,旨在弘扬客家文化精神,陶冶广大党员干部情操,从根源深层次上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引导党员于部清清白白做人、干乾净净做事,实现“春风化雨润无声”的教化效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融成国风。在2017年12月26日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习总书记又强调:“要勤于检视心灵、洗涤灵魂,校准价值坐标,坚守理想信念”“要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坚决反对特权现象,树立好的家风家规。”陈文操强调,我们期冀客家家风楼开放后,能吸引更多人民群众前来参观学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修身齐家,涵养清白家风,以好家风促进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党风。

  “客家家风楼”对外开放后,当地干部群众陆续前往参观学习。一些参观者深有感触地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家都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栖息地。好家风的传承对幸福家庭的建设至关重要。“客家家风楼”展示的家风、家教寄托着先祖对后代的谆谆教诲与美好期望,现在能重温这些,真是受益匪浅。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