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17世纪热兰遮城 安平古堡陆客必游(图)
http://www.CRNTT.com   2011-05-24 16:53:21


17世纪的热兰遮城所在地,即今日的安平古堡。(中评社 赵家麟摄)
  中评社台南5月24日电(记者 赵家麟)台湾史学者江树生完成《热兰遮城日志》全书编译,为台湾史的研究添上珍贵的参考史料。热兰遮城就是今日俗称的安平古堡,两岸开放旅游以来,也是陆客到台南观光旅行的必游之地。

  17世纪,海权争霸的时代,荷兰人远征到台湾并拓展经贸,明朝天启四年(西元1624年)攻占台湾,以逊克为驻台第一任总督,并建奥伦尼亚城,后改称为“热兰遮城”。《热兰遮城日志》就是荷据时期的东印度公司的内部记载文件。

  “热兰遮城”依考据,当时整座城堡系以糯米汁、糖浆、砂与牡蛎壳粉调制而成,现存城墙数段及半圆形之棱堡残迹各一,其中以目前安平古堡残迹规模最大,并已列为国定古迹保护。

  明朝永历15年(西元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人,攻占台湾,最后一任总督揆一离台,郑氏迁居热兰遮城,故名王城。清同治10年(西元1871年)军火库爆炸,城垣倾圮,同治13年(西元1874年)沈葆桢有鉴于沦为残迹的台湾城军事价值已失,遂大量拆除台湾城砖石以兴筑二鲲鯓炮台(今亿载金城),至此台湾城仅余断垣残壁。

  日治时期的明治30年(西元1897年),为建造安平海关宿舍,就在残迹之上另筑高台,其上建西式洋楼,改称安平古堡,此时台湾城原貌尽失,留下一堵残墙为历史见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