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梁晓声:消除郁闷是国人最大的幸福
http://www.CRNTT.com   2012-03-12 00:42:19


梁晓声委员通过自己的新书提交了一份特别的“提案”——消除国人的郁闷情绪也是最大的幸福。(中评社记者 梁栋摄)
  中评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 梁栋)著名作家、民盟党委同时也是政协委员的梁晓声,在今年的两会期间携自己的新书《郁闷的中国人》来到媒体面前。他在书中直言,在中国GDP飞速增长的今天,消除国人的“郁闷”才是最大的幸福。梁晓声表示,“广袤郁闷的宣泄,正是顺应民意、民生、民情的顶层设计”,而这也成了两会期间最特别的一份“提案”。

  作为政协委员,梁晓声今年提交了三个提案:“一个是关于贫富差距,要求国企高管高纳税;第二个是腐败问题;第三个是简政,这些做起来都很难。”而在他的新书中,他也提交了一份特别的“提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人的心情几乎可以用‘郁闷’二字来概括。人们郁闷于时代,可又不得不适应五花八门的时代规则。被两种力量(自我、社会)拉扯长大的中国人,像极了一张单薄的纸。心灵之扁平呈现于脸,而满脸写的只不过一种表情——失我之郁闷。”而国民的“郁闷”情绪与网络宣泄正是催生“顶层政治设计”的历史契机。

  梁晓声在采访中也说到,政协委员身份给了自己“政治评论员”的身份,“建言”的自觉贯穿于他新近的写作和言论之中,而严谨的政治社会评论,与网络时代(虽然作家积极肯定自媒体时代的进步)某种戾气相比,自然对我们这个时代有益得多。

  梁晓声说,谈“郁闷”并不是在发牢骚,而是他发现国人的种种“郁闷情绪”对中国这个国家来说是一种困扰,但其中又蕴含了可贵的契机。

  他说:“近三十年来,中国之实际情况差不多是这样——国民在郁闷中成长着,国家在困扰中发展着。对于我们同胞国民性的变化,我不用‘成熟’一词,而用‘成长’,意在说明,其变化之主要特征是正面的,但离成熟尚远。而我们的国家,也分明在困扰中令人欣慰地发展着,但其发展颇为不顺,国民所感受的林林总总的郁闷,其实也正是国家的困扰。”

  梁晓声认为,虽然普遍的国民几乎经常被令人愤懑的郁闷从四面八方所包围,社会经常弥漫对各级政府的强烈谴责之声,但总体上看,中国社会现状基本上是安定的。潜在的深层的矛盾衬出这种安定显然的表面性,但即使是表面的,肯定也为国家逐步解决深层矛盾争取到了可能的甚至也可以说是宝贵的前提。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专题: 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