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联合早报:从李克强答记者问看中国之变化
http://www.CRNTT.com   2013-03-18 09:39:33


  中评社香港3月18日电/3月17日,中国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会见中外记者无疑是海内外媒体聚焦点,成为外界观察其执政思路、施政方向和个人风格的一个重要平台。在这首次记者会上,李克强展现出了其懂经济、推改革、重民生的形象,首次记者会的成功将有利于其未来施政。

  联合早报刊登中国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中国政经观察员易鹏的分析文章称,从李克强答记者问透露出来的各种信息,也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国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第一个变化表现在记者会更关注中国改革,表明中国正进入到改革攻坚期。这次对比前两次新任总理的记者会围绕改革的话语明显增多,表明中国社会上下对于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强烈愿望。中国通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之前的改革红利逐渐消失,要破除当前中国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再次向改革要红利。换言之中国到了需要重新启动一次大改革的时期了。从记者会上李克强对于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的诠释,以及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改革方向等表态来看,中国政府也在积极回应全社会这种推进改革的呼声。如这次中国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就希望通过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向社会和企业放权,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分天下的格局。但恰如李克强本人所言,改革要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由此可见中国推进改革的难度。未来中国能否更好的推进改革,需要主政团队的勇气、智慧和执行力,也需要中国全社会就改革进一步形成共识,彼此妥协,破除当前利益固化的现状。 

  第二个变化表现在记者会上更关注中国经济的质量而非速度,表明中国经济已进入到升级版时期。整场记者会,没有出现15年前朱熔基首次记者会那样明确提出GDP保八这样的速度数字;而更多的是关注经济发展质量的问题。如面对雾霾天气和食品安全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这提问,如李克强本人在记者会上更多在强调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性,都凸显了随着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经济长期高速发展后,整个中国社会已经从关注经济发展的速度走向更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中国经济需要升级版,让中国经济通过创新驱动来实现转方式、调结构,让中国经济通过绿色、低碳、节能减排发展让天更蓝水更清等质量型增长必定会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线。 

  第三个变化表现在记者会更关注中国的公平问题,表明中国正从效率中国走向公平中国时期。李克强关于进一步提高农村学生在高校就读的比例,强调城镇化推进要确保以人为本,要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努力使人人享有平等的机会等阐述实质都是在谈公平问题。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更多的强调效率优先,但随着时间推移、贫富差距拉大、社会阶层开始分化,公平问题已经日益成为中国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从效率中国走向公平中国已经成为了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必然选择。当然要想实现人的绝对公平是不符合规律和现实的,中国政府更需要做的是确保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区域、不同所有制的个人和企业、机构等的机会公平。 

  第四个变化表现在记者会更关注政府表态能否落实,表明中国进入看实效的时期。李克强在新闻发布会上关于削减中央政府三分之一以上行政审批事项,控制政府开支的“约法三章”,“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等系列语言和具体做法的表达,实质上是在回应对于中国新一届政府上台后所做表态能否最终得到执行的问题。必须要看到,当前中国社会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和冷静,已经从以前的只“观其言”走向了“观其言后会更察其行”的阶段,中国社会上下更关注政府是否能够最终落实其表态。为此,中国政府既要加强执行制度的建设,也需要借助公众和媒体的力量来倒逼政府各种表态的落实。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