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大公报:创新广东﹕留给香港多少空间?
http://www.CRNTT.com   2006-03-15 09:02:54


  中评社香港3月15日电/今年的两会落下帷幕,所批准的「十一五」规划将全面实施,为中国发展指引方向。其中更首次纳入了有关香港及澳门特区的内容,表明要保持香港的金融、航运及商贸等国际中心地位。这无疑是对香港前景的肯定,足令港人感到鼓舞。

  《大公报》今日发表社评,在祖国的全力支持下,香港更应奋发图强,既要好好掌握「十一五」带来的新机遇,亦要应付一同而来的新挑战,特别是周边地区竞争压力的上升。

  因此,香港尤须注意「十一五」期间毗邻广东的发展。在其他地区的竞争日大,和资源及民工短缺令成本加速上升的形势下,广东正以新思路为未来发展设计新方向,努力把发展水平推上新台阶。在「十一五」期间,广东既要维持经济年均百分之九以上的高增长,还将扩建汽车、石化等重工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并由推动自主创新来建立创新型经济。

  社评说,在创新方面,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将是实践先锋。深圳已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宏图,决意建立创新型人才、企业、产业及自主智权等四个高地,并制订了一系列吸引人才及其他方面的优惠政策。经过九十年代后期,以引入高科技产业投资和提升加工业为主的第二次创业后,广东又再踏上征途,开展更为艰巨的第三次创业。

  事实上,广东已为建立创新型、智识型新经济奠下一定基础,一批有自主开发能力的企业经已浮现,高新技术产业亦初具规模。全省高新科技工业产值,多年来以逾三成的高速增长,至去年已突破八千亿人民币,稳居全国首位。近年各地还大力建造发展新经济的基地,如广州已建立大学城及科学城,深圳已有了多个高科技园区及虚拟大学园等。当广东建立起创新型经济的基础后,发展水平将可再上台阶,从而巩固其在全国的先行优势及增长后劲。在创新热潮推动下,可以预见沿珠江两岸铺开的珠三角新兴行业群,将如百花盛放。

  社评表示,在「十一五」发展蓝图中,广东十分重视与香港合作,特别是希望由扩大向香港开放来引进服务企业。广东更希望与香港的合作,能从经贸层次扩展到包含科技、城市管理及科教文卫等更全面的范畴,和加强双方在珠三角外地区的合作。显然,建设创新型经济必将是合作重点之一,如深圳已提出了与香港共建创新的宏图。

  当然,深化粤港合作可为香港人士及企业带来更多在广东营商、投资及就业的机遇。另一方面,也将促成更多广东人士及企业到香港营商及寻求服务,从而带动香港经济向前。但从长远看,广州、深圳等邻近经济的升级努力,必将带来新一轮竞争。这并非普通的产品、企业或行业竞争,而是整个经济体系,特别是在转型上的竞争,其影响更为广泛深远。尤令人关注者是,转型一直是香港的弱项,特别是政府对推动转型缺乏有效政策,更常受各界诟病。例如最近公布的财政预算案中亦未提出具体的推动发展政策。

  社评认为,因此,几年后当广东,尤其穗深等中心城市转型初见成效时,将可比香港先行建立新经济,由跨越式发展一举超过香港。与此同时,香港虽经金融风暴后的调整,成本劣势仍大,若相对近邻发展水平落后而成本却高,香港将面临巨大的通缩压力,经济也难免陷入漫长的严冬。因此,「十一五」很可能是香港的最后复兴机会:期间必须有破釜沉舟之心,拚力推动转型和提升经济水平!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