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东莞:从文化新城向文化名城跨越
http://www.CRNTT.com   2011-11-04 16:26:26


图为在东莞会展中心举行的动漫博览会,人气颇旺。
  中评社广州讯 文化是城市形象的深度体现,是一座城市的精、气、神,没有文化的城市很难称得上是一座名城。

  改革开放后,起步于制造业、发达于制造业的东莞,终因制造业闻名寰宇。然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关于这座制造业名城的文化表达和记述,却总是湮没在“世界工厂”的喧嚣声里,被人们或淡忘、或忽视。在为数不多的认知中,也多是一些偏见和误读。

  发端于新世纪之初的“文化新城”实践,客观上扭转了这一局面。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东莞再次适时提出的“文化名城”战略,正逐渐将东莞的文化建设引向更深层。

  10月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会议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

  会后第一天,东莞召开了市委常委会议专题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志庚在会上说,改革创新是东莞思想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精髓,东莞的文化建设史,就是一部文化改革发展史。面向未来,东莞仍将坚持改革创新,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发展,奋力推进文化名城建设,争当文化建设的排头兵。

  这里原本就是一座岭南文化名城,1200多年的建城史,让她有着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这里原本也是一个文化胜地,自三国两晋起便英才辈出,中国近现代史从这里开篇立意;这里原本还是一个多元文化中心,农耕文化、商业文化、工业文化和城市文化等在这里交融相汇。

  但一个尴尬的现实是,当工业化的浪潮席卷而至、城市化的进程却方兴未艾时,20余年站在经济发展制高点的东莞,文化建设却明显滞后于其经济现实,城市发展始终难以摆脱“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窘迫感。

  不仅如此,滞后的文化体制所带来的发展阻力也愈益增大。经济实力强大的东莞,文化运作却一度出现了经费紧张,文化与社会联系不紧,群众参与度不高等矛盾尤为突出。

  与之相对的是,国内外区域竞争已经从拼经济、拼管理转向到拼文化,没有文化的繁荣,就不可能有经济的持久繁荣。在文化发展成为经济发展主动力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建设必须走上“主战场”。

  2001年,在规划城市发展新蓝图时,东莞作出了一次历史性的抉择。是年,东莞确立了建设文化新城的战略目标和城市定位,并自上至下掀起了一场“向内”的变革,一场指向历史的深处、眺望文化未来的实践探索。

  在文化新城建设的战略号角声中,东莞这座声名鹊起但低调务实的现代制造业城市,却在文化发展中也迎来了大放异彩的十年,那些一度几近沉睡的传统与精神也因此被重新唤醒。

  十年建设,硕果累累。

  统计显示,10年间,东莞市财政先后投入20多亿元建成10余项重大文化工程,全市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7万场次,参与群众达1500万人次……10年间,全市文化生产力不断解放,文化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城市文化氛围不断浓厚,市民文化素质不断提升;10年间,东莞城市软实力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双转型也保持了持续的生机与活力。

  总结文化新城十年实践时,刘志庚说,“这是东莞文化建设大发展、大丰收的十年”。 

  以先进文化引领转型升级

  毋庸置疑,建设文化新城,让东莞的文化生态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然而,清醒的决策者们却已经意识到,与实现文化科学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国内一些先行地区和城市相比,东莞的文化建设总体上仍落后于其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与此同时,东莞的经济社会已经步入转型的关键期,迫切需要东莞制造在保持硬件优势的同时,更多地注入文化创意和文化创造的内涵,使传统制造业与文化在嫁接、融合中提升档次、焕发活力。东莞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也对文化建设在动力和智力支持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个没有先进文化作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是不可能有快速发展和持续竞争力的,未来竞争的后劲很大程度取决于文化的后劲和软实力。”省委书记汪洋的话更加振聋发聩。在新与旧的发展图景面临再次更替时,在于内于外此长彼短的关照中,东莞的文化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地转向新的发展目标。

  2010年7月,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吹响了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进军的号角,在全省掀起了新一轮文化发展的浪潮。

  1个月后,东莞出台了《东莞市建设文化名城规划纲要(2011-2020)》,提出用10年左右时间,把东莞打造成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现代文化产业名城和岭南文化精品名城的目标。

  东莞从文化新城向文化名城进发的号角正式吹响了。

  从文化新城向文化名城全面跨越,这是一个内涵更为深刻、要求更为动态、目标更为长远的文化发展目标,东莞的文化建设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为统一认识,在多个公开场合,东莞市主要领导都反覆强调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同等的重要性。刘志庚曾这样告诫各镇街、部门负责人说,“现在的东莞,经济发展到这种程度,如不更加重视文化,就会犯重大错误,不重视文化建设的领导是没有远见的领导,不善于抓文化建设的领导是不合格的领导。”

  为确保文化名城工程顺利推进,东莞还启动了“文化东莞工程”,市财政从2011年起,连续五年每年安排10亿元用于文化名城建设。与此同时,在文化单位运营、文化社会参与机制创新以及文化人才建设等方面也积极出台了各项配套辅助政策。
 

  十年再造“新名片”

  建设文化名城迅速成为东莞的又一次集体动员令,但显然它不是一句空口号。

  在宣布由文化新城迈入文化名城建设仅一个月后,东莞的文化名城建设便获得了一个重要抓手,全省首个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实验园区在松山湖高新区揭牌。

  然而,相比于文化新城注重城市物质外形的塑造,文化名城更注重城市精神的升华,在某种意义上,东莞已经将其视为是在更高起点和更高层次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

  今年3月初,四个名城建设的具体实施意见相继出台。其中有预测指出,单是在现代产业名城建设上,文化名城建设将使东莞的文化产业实现突破式发展。具体来说,到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超过40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6.5%;到2020年,相应数字则可达到850亿元和8%。

  当然,以推动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为主旨的文化名城战略,并不能简单等同于经济数据的提升。文化名城建设,更不是一场做秀,其目的应该是让广大人民群众能更充分、更便捷地享受到文化建设的成果。所以,在今年初的东莞“两会”上,“文化惠民”工程被列为今年东莞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

  4个月后,中宣部、文化部召开“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现场经验交流会”,东莞还被确定为第一批28个“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之一。东莞参与创建初衷正是,让图书馆、文化广场遍及城乡,让文化活动来到身边,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均等的文化服务。

  一个月前,东莞就“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情况召开现场促进会。会议通报了该工程一年来的成果:各镇街文化站“五个有”建设年底前可基本完成,24小时自助图书馆借阅实现了全覆盖,文艺演出532场,放映公益电影7964场,受惠群众近400万人次……

  雄关漫漫征如铁。实现城市文化起飞梦想的道路不会平坦,文化名城建设也将是一项长期工程。

  着眼未来,东莞已经提出,未来十年,推进文化名城工程仍将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政府补贴提供免费、低价文化产品机制,逐步让全体市民共享均等普惠的公共文化服务;完善流动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文化服务向城乡基层末梢延伸的“文化绿道”;加快推动深莞惠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区域联动、优势互补、服务一体的都市文化圈……

  十年后,文化名城又将成为东莞的一张“新名片”。 (来源:东莞阳光网)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