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广州水城的历史记忆:面向水道的城门
http://www.CRNTT.com   2013-05-05 08:45:49


古代珠江江河面宽阔
   中评社香港5月5日电/广州城池曾经有十个水关

  古代城市在地图上最为突出的标志性建筑是城门。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一幅绘于康熙朝后期的绢本《广州府舆图》,采用立体写景法绘制,府城绘有城墙和城门、城楼。除了北面的大北门和小北门之外,其余城门均朝向水道而开。

  广州城是一个商城,从城门取名航海、阜财、善利、竹栏、油栏上可见一斑,城门面对水道,服务于商业的功能不言而喻。南面有两列城门,内城面临玉带濠,外城面临珠江。从图中可看到城门的基本形制。除了大东门和西门,明代面临玉带濠的四门中就有三门设瓮城。由于淤积厉害,清代玉带濠水面只及宋代一半,但也有30多米,还是很宽的。可见其一直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内城面对玉带濠防卫的重要性。

  按《广东通志》的记述,广州府城除了16个城门之外,另有10个水关。水关口一带,正是商业码头所在地,如东濠街一带,就留有糙米栏(即永安横街)、猪栏等名称,是东城薪、米、木、石、粪、草出入通道。水关在宋代陈岘任知州时就有修筑,“两岸甃石,长二十余丈,中为重闸,阔丈余,以通舟楫”。可见那时的水关可供舟船通过。

  明洪武年间修筑城池,将濠南旧水关改建成广仅6尺,下铁柱两重,以严防御。水关的样子,只能从珍贵的老照片上看到,其实也是门楼,只是建于水道之上,通行的是船只。其秀丽之姿,并不比苏州留存至今的阊门逊色。水关较著名的有铜关。铜关原称天关,铜关之名,有说是东关、潼关讹音而来。清代大部分地图上并未标示出来,光绪二十六年(1900)的《粤东省城图》上有清楚标示。

  铜关建于东濠之上,位置在今法政路与越秀北路交界的广州市雕塑院一带,明初扩城,此处括入城中,故置水关于此。《广东通志》称:“于东门之北城外下,置小水闸,防以柱石,疏成渠道,以引山涧之水。”说明此关闸还有排洪之功能。东濠航运以此为终点,铜关便成为货运船舶纳税之处。

  (来源:羊城晚报;作者:陈泽泓)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