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地铁电梯悲剧与北京“摊大饼”式的城市演进
http://www.CRNTT.com   2011-07-07 11:43:17


北京地铁四号线发生电扶梯故障
  7月5日上午9时36分,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A口上行扶梯发生设备溜梯故障,造成一名12岁少年身亡、3人重伤、27人轻伤。北京市质监局表示,经初步调查,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固定零件损坏,扶梯驱动主机发生位移,造成驱动链条脱落,扶梯下滑”。目前,四号线运营正常,但所有事故品牌奥的斯电梯已全部停运。(7月6日《新京报》)  电梯杀人,即便是事故总是有点骇人听闻的味道,以人身伤亡作为代价,已经不是单单哪个部门给予伤亡家属作出赔偿就能够解决的问题了。

  电梯事故的原因是“固定零件损坏,扶梯驱动主机发生位移,造成驱动链条脱落,扶梯下滑”,而生产商奥的斯电梯业已浮出水面。媒体也披露了去年12月14日,深圳地铁国贸站发生的事故——原因一模一样,生产商也是同一家生产商。质疑声也纷至踏来,“在深圳地铁12•14事故发生后,就有不少人想到了北京地铁的整体运行安全,给出了很多建议。遗憾的是,这些建议还是没能避免这一次的悲剧。”

  有好事者更是挖出了,“类似5日发生的电梯故障在北京地铁并不是第一次。2008年3月4日,2009年12月8日,北京地铁曾连续发生电动扶梯故障,造成多名乘客受伤。”在对地铁出行安全的质疑声中,自觉不自觉地已经把“地铁交通人流过大,系统不堪重负”作为理由,不难设想,在追究四号线电梯事故的责任中,电梯生产商、质监部门、地铁公司以及北京地方政府都会用“交通流量过大”作为替罪羊。

  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北京地铁的高峰人流负荷已经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了。地铁上下班高峰中拥挤的程度已经超越了想像,没有在高峰乘坐地铁的人是不可能有体验的。在北京以环路划分地价和房价的时代,乘坐地铁上下班的人大都集中在三环到五环甚至更远的距离内居住,乘坐地铁上下班是他们最快捷的选择。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